首页 > 古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英美文学

  • 跨越疆界的求索:《时务报》和哈葛德小说She

    英国通俗作家哈葛德以独特的小说话语,建构了19世纪西方现代思想意识和世界观念秩序。哈氏原著She以"他者"和"自我"二元对立的话语,呈示了19世纪殖民主义语境下,世界种族文明对立、男女权势对立和观念秩序重建的话语指向。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项目“哈葛德小说在晚清:话语意义和西方认知”【项目批号:2013BWW01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潘红,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点击阅读全文】跨越疆界的求索:《时务报》和哈葛德小说She。

    帮助指数:0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知识话语研究

    作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重要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包括政治、经济、伦理等诸多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但对他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具体学科领域。文中讨论穆勒在"总体性知识"和"浅表性知识"之间所做的区分、他的"局部真理"和"多面性"概念,基于此种认识观点提出有别于"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以及在柯勒律治影响下提出的"哲学家诗人"这个作为智性权威的角色。如果将穆勒进行简约
    帮助指数:0
  • 玛乔瑞·帕洛夫诗学批评述评

    摘要:玛乔瑞·帕洛夫教授长期致力于现当代诗歌艺术研究,尤其是先锋派实验诗歌与其他各种艺术领域内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帕洛夫先后推出了专致诗学研究的专著15部、论文400余篇,其诗学批评基本涵盖了从个体诗人的个案研究到现当代诗歌的纠偏式解读,从先锋艺术、未来主义下的当代诗歌批评到后现代全球语境中诗歌的整体批评范式.从诗歌艺术与其他艺术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到诗学语言的多维走向及其各自特性,从世纪之交美国诗学的新走向、批评者身份认同与学术批评关系,到诗学研究、诗歌批
    帮助指数:0
  • 简·奥斯丁的传记研究

    1989年,英国研究者勒费伊的传记面世,她不仅借鉴奥斯丁家族的回忆材料,还亲访各郡县的档案部门,查阅教区记录,奥斯丁的生平被相当完整、准确地展现出来。此后,传记作家或者利用无所不包的社会史材料,或者借助文学和心理分析等批评,塑造出一个不太循规蹈矩的奥斯丁。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当下传记作者将经典小说、文学批评、事实考证等并置一处,奥斯丁的形象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其作品的现代意涵也愈加被广泛阐发。

    帮助指数:0
  • 中世纪英国亚瑟王叙事传统中母性的再现

    摘要:中世纪英国形成了典型的亚瑟王叙事传统,蒙茅斯的杰弗里、韦斯、莱亚门和马洛礼都分别书写了魔法师梅林和亚瑟王富有传奇色彩的出生故事,其中母性与超自然力量和魔法相关联。这种写作不仅说明了文化英雄的身世与凯尔特文化的关系,又满足了盎格鲁-诺曼统治者确认文化血统和政治统治的需要。不具备生物性母亲身份的王后桂尼薇尔的嫁妆"圆桌"是母性身体的外化,骑士围桌而坐实现了前俄狄浦斯母子之间的同一感。

    帮助指数:0
  • 文化、资产与社会流动:《远大前程》财富观再批判

    摘要:狄更斯的《远大前程》通过形式结构凝聚起批判力量,对维多利亚社会流行的财富观做出道德阐释。《远大前程》围绕着财产赠予展开,但是这笔财富涉及道德正义的幻影和资产的原罪问题,表露出维多利亚人在社会流动过程中跨越阶级和地域的上`行之路并非易事。通过对小说人物所持财富观的批判,狄更斯表达出他对英国文化价值体系里面工业精神衰落状况的深度思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点击阅读全文】文化、资产与社会流动:《远大前程》财富观再批判。

    帮助指数:0
  • 叶芝之伟大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又译夏芝、叶慈、耶茨等)是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他不仅是我认为的爱尔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而且被托·斯·艾略特推崇为“二十世纪英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

    帮助指数:0
  • 现代性视野下英国荒岛文学叙事的自然图式

    摘要:英国荒岛文学作品以与世隔绝的荒岛作为叙事空间,展示了现代性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了作家对现代人与自然的境况及其命运的认识,表现了作者既眷念现代文明,又崇尚原生态自然的矛盾心态.自然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英国荒岛文学研究”【项目批号:09WWA00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薛家宝,盐城师范学院【点击阅读全文】现代性视野下英国荒岛文学叙事的自然图式。

    帮助指数:0
  • “置身于他人的处境”

    帕慕克是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土耳其作家。获奖结果公布后,土耳其国内的舆论一片哗然。帕慕克在2004年写过一部颇有争议的政治小说《雪》,很多土耳其读者认为帕慕克通过出自己国家的丑来获取西方的承认,所以不少人认为评委会将诺贝尔奖授予帕慕克带有政治目的。帕慕克甚至受到了很多个人攻击。在土耳其发生了焚烧帕慕克的小说、撕毁其照片的事。然而我行我素的帕慕克仍然在接受西方媒体瑞士《时报》采访时提到了三万库尔德人和一百万亚美尼亚人在土耳其被杀害一事。帕慕克终于在2005年12月被送上了法庭。
    帮助指数:0
  • 伦理事件中人的意义:评《伦理选择与价值评判:劳伦斯·达雷尔重奏小说研究》

    摘要:由徐彬撰写的《伦理选择与价值评判:劳伦斯·达雷尔重奏小说研究》一书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分析方法揭示了达雷尔重奏小说的伦理结构及内涵。达雷尔的艺术伦理选择表现为对前驱作家继承与超越的艺术伦理旨归和对现代、后现代和后殖民语境下性爱、自我完满以及场所等母题的伦理思考。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点击阅读全文】伦理事件中人的意义:评《伦理选择与价值评判:劳伦斯·达雷尔重奏小说研究》。

    帮助指数:0
  • 品评、颂扬与反思:17世纪的多恩研究

    摘要:17世纪的多恩研究,围绕"才"和"象"这对核心观念,经历了品评、颂扬、反思三个阶段。17世纪的研究尽管有着强烈的品评性质,但分析较为肤浅,反思也不系统,却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诗坛的基本走向和一般状况,特别是琼生、卡洛、德莱顿等人的评价,更对后来三百多年的多恩研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即便在今天,有关多恩研究的选题依据、分析方法和基本走向,连同多恩诗的类别划分和核心概念,都可见到17世纪的影子,甚至研究重点、研究空白、争论焦点、审美关照等,都显示出对17世纪的多恩
    帮助指数:0
  • 狄更斯写吃喝的伦理诉求

    吃喝是人的基本需求,人们对吃喝的态度也变动不居,但在小说世界中的吃喝背后,常含有耐人寻味的伦理思考。狄更斯为什么热衷于写吃喝?这既涉及到狄更斯的个人经历和时代风习,也暗含着对当时冷漠的社会风气的批判,对济贫法和政治经济学背后的伦理取向的讽刺,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帮助指数:0
  • 《比利·巴德》中关于恶的两种话语——兼谈与蒙田的契合

    摘要:西方古典哲学认为恶源于灵魂中的非理性部分,与此相对应,古典政治话语强调国家等级体系中下层对上层的服从。深受蒙田影响的麦尔维尔在《比利·巴德》中通过克莱加特对"漂亮水手"的敌意现实地还原了这种恶。然而另一方面,关于恶的古典话语又是一种很有用的意识形态内容:它是一个国家的纪律、战力以及国家生存的保证,因而威尔船长尽管深知它反映的并非客观现实,但作为效忠国家的军官,他在关键时刻还是选择了捍卫这种话语。

    帮助指数:0
  • 文化异位空间中的心灵顿悟

    作为奥斯卡·王尔德和T.S.艾略特那一代文化英雄之后第二代英国现代主义作家群的一员,哈罗德·阿克顿(Harold
    Acton,1904—1994)是最独特的。出身于意大利贵族世家、受欧洲文明浸染的他在20世纪20年代周游世界各地,然后待在中国北京,一住便是7年。从1932年至1939年在北京生活期间,他在北京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并爱上了中国文化,往来于中西文化名流之间。

    帮助指数:0
  • 在神圣与亵渎间挣扎

    这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莫斯卡特家族》以及短篇小说《傻子吉姆佩尔》的分析来探讨美国犹太作家辛格所关注的生存问题。辛格的作品张力主要是通过二元对立的冲突来实现:如身体激情与精神渴求,善与恶,神圣与亵渎等等。他的作品里充斥着激情与道德的对立,他认为爱与性是接触人性的最佳途径,因此辛格最关注的话题爱与性也就成为这篇论文的切入点。本文还会对照辛格的人生经历,来探讨他作品中意义的模糊性,这对于理解他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表现可能有所裨益。

    帮助指数:0
  • 《阿达》与文本作为文学批评

    摘要:纳博科夫将文学批评有机地融入到《阿达或热情:一部家庭编年史》的叙述与情节之中,在文本中用戏仿、暗指、变位词、人物对话和作者闯入等方式对西方文学进行批评,演绎出其独特的文学观.论文从戏仿、风格模仿、暗指、变位词、对话、叙述者的陈述、作者的直接评论等方面来探讨纳博科夫怎样将文本作为文学批评。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纳博科夫对英美小说实验潮流的影响”【项目批号:10XWW00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肖谊,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点击阅读全文】《阿达》与文本作为文学批评。

    帮助指数:0
  • 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

    《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以下简称《约瑟夫传》,1742年出版。这是菲尔丁的第一部小说,情节略嫌芜杂,组织也比较松散,还有一些前后矛盾,甚至词句不通的地方。但是这部小说一直都有人看,“人人丛书”、“企鹅丛书”,还有其他出版社的廉价本,久印不衰。原因之一是它的篇幅较短,适于作教材,有类于狄更斯的《艰难时事》。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早期英国小说的一个范例,对涉及小说缘起的许多问题,都能有所说明。

    帮助指数:0
  • 拜伦之《唐·璜》和“蓝袜子女士”

    《唐·璜》由“叙事”和“杂议”两部分组成,从事拜伦研究的学者多倾向于突出“杂议”的主旨性而相对忽视了它与“叙事”的联系。而“蓝袜子女士”的频繁出现,将“叙事”和“杂议”联系起来,为《唐·璜》主题涵义提供新的阐释空间,这却为评论界所忽视。本文拟从“蓝袜子女士”现象入手,聚焦女性写作对当时英国公共话语的影响,将《唐·璜》中拜伦对“蓝袜子女士”的描述及评论,视为感受这种影响和冲击的个案,说明女作家淡出英国“浪漫主义”经典解读这一现象的虚假性。如果说杂议部分再现英国摄政王时期公共空间“女性化”特点,并言说诗人的不
    帮助指数:0
  • 从《理智与情感》看“思想之战”

    1816)说,她写作有如在一小片象牙上工笔绘画,所涉不过乡村中三四户人家的一小段生活。

    帮助指数:0
  • 移动的欲望与毁灭

    本文探讨《恋爱中的女人》在叙述句法层面上的“移动”和“毁灭”欲望的设置对文本的深层组织和意义整体的功能,讨论这种话语形式对特定人物构成的语义蕴含,特别是对作品有关阶级划分、反社会和现代主义文明和城市的逃离主题的语言学意义。提出小说中“移动”和“毁灭”欲望的蕴含意指传达出特定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以及意识形态困境。

    帮助指数:0
  • 阿诺德的文化观与《无名的裘德》的资本主义批判

    本论文聚焦于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劳资关系所催生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分析哈代如何借用传统农业社会的威塞克斯的反乌托邦空间来批判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在《无名的裘德》中,身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主人公裘德被剥夺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在精神伴侣淑的影响下,他走向了阿诺德式的新希腊精神,成为了阿诺德意义上的文化使徒,最终获得了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二人试图抗争商品化、等级化了的资产阶级宗教、教育、婚姻制度,但终究以肉体与精神的毁灭印证了哈代对资本主义的严厉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阿诺德的文化观在威塞克斯的破产。

    帮助指数:0
  • 论古英语诗歌中荒野景观的文化内涵

    内容提要:将古英语诗歌中的荒野景观置于空间理论视阈下考察,它们呈现出多层次含义:既表现为《贝奥武甫》里与文明空间的对立存在,也可具象《流浪者》等抒情诗歌中人物内心的荒凉,还在《古特拉克A》等宗教性诗歌里体现为人物发展的阈限阶段。一、文明城墙外的荒野——以史诗《贝奥武甫》为例置身于都市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常常渴望回归荒野,因为那是喧嚣城市之外的一方世外桃源。三、通往永恒家园的阈限荒野——以圣徒传记《古德拉克A》为例《流浪者》中诗人已表达在海上的磨难是远离家园的流浪者获取永恒幸福的必经阶段,荒野的阈限性(lim
    帮助指数:0
  • 女性主义的空间探索与阶级意识

    摘要:以盖斯盖尔夫人为代表的维多利亚早中期小说家(尤其女性小说家)大多描述了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探索,女性在工业城市空间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身体解放和政治能动性,于是女性主义的性别意识同空间政治融合在小说之中。——正是在这样的工业城市空间中,她才得以完成阶级意识的转化,并以无产阶级代言人的身份实现了盖斯盖尔夫人关于无产阶级整体性救赎的政治想象。作者:范一亭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点击阅读全文】女性主义的空间探索与阶级意识——论《玛丽·巴顿》中盖斯盖尔夫人的政治想象。

    帮助指数:0
  • 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空间建构

    摘要: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虽然总体上延续了传统小说线性叙事的特点,但是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叙事作品的形式特征,蕴藏着大量的空间隐喻。詹姆斯在《一位女士的画像》和《美国人》中借助时间的空间化、时间的凝滞、几何空间元素等方式创造了小说独特的空间形式,又通过物理层面对建筑景观的关注、心理层面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以及社会层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再现,构建了由物理、心理和社会三维构成的小说空间隐喻。

    帮助指数:0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的“责任”之说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作家在写作题材等方面备受限制,尤受“家庭天使”女性意象的掌控。同时代的另一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在《夏洛蒂·勃朗特传》中极力为夏洛蒂辩护。一、《夏洛蒂·勃朗特传》的前因后果盖斯凯尔撰写《夏洛蒂·勃朗特传》与夏洛蒂的小说因僭越女性领域而惹来批判有关。盖斯凯尔强调夏洛蒂写作时身怀强烈的再现真相的“责任感”,强调夏洛蒂书写的皆是外在事物给她留下的印象,这似乎淡化了夏洛蒂的个人意志、想象力及勇气在其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三、正名之意义盖斯凯尔本着为夏洛蒂辩护的目的而刻画出的夏洛蒂是否有所偏颇
    帮助指数:0
  •  306   首页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尾页

    英美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