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英美文学

  • 《路得》的启示——反浪漫化潮流与文化秩序重建

    内容提要:盖斯凯尔在《路得》里对浪漫主义表现出难以取舍的矛盾态度,小说不同部分对女主角路得的浪漫化与反浪漫化塑造折射出19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英国文化领域的英德浪漫主义观念之战。《路得》在浪漫主义问题上的裂隙证明了英国资产阶级在维多利亚时代对本国浪漫主义文化遗产进行改造与扬弃的努力,也反映出他们如何在步步犹疑中重建文化秩序。反浪漫化潮流与英德浪漫主义观念之战浪漫主义因素余脉在《路得》女主角身上呈现出消解与复返共存的状态,它折射出了英国思想界在19世纪上半期经历的文化战役——英德浪漫主义观念之战。卡莱尔对英国浪
    帮助指数:0
  • 英国状况问题:卡莱尔、恩格斯与狄更斯

    “英国状况问题”(the Condition of England
    Question)是19世纪英国文学和社会批评中的一个关键词,具体指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卡莱尔、恩格斯和狄更斯均讨论过英国状况问题,虽都带有激进色彩,但批判的视角和力度却不尽相同。恩格斯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认为社会主义将取而代之。卡莱尔和狄更斯则在承认现有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批判其弊病。卡莱尔希望通过一场精神革命来涤除现有的混乱无序状态;狄更斯则批判工业社会的“铁笼”对人的想象和情感的扼杀,
    帮助指数:0
  • “朝圣路上发回的报告”

    基督教文化奠定了《瓦尔登湖》的精神结构与话语系统。梭罗采取了不同于教会所宣讲的修行方式,那就是以看似世俗的方式不断体验、感受和接近神圣,这使他的神圣性体验超越了教会,超越了同时代的宗教工作者。对死亡的关注和罪恶的反思,是梭罗的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充分体现,其深广而执着的救赎意识更是将这种文化精神推向了极致。在梭罗看来,一个把握了基督教文化精神的人,在世俗社会中同样可以“复活”并获得“新生”,世俗社会亦将变成天堂。梭罗的生命之旅也就是朝圣之旅,其散文巨著《瓦尔登湖》只是“朝圣路上发回的报告”。

    帮助指数:0
  • 艾略特的《荒原》:立体主义绘画艺术视角的阅读(英文)

    摘要:本文试图从立体主义绘画视角阅读艾略特《荒原》中的"死者的葬礼"和"对弈"。通过考察,本文认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首立体主义诗,不过比格特鲁德?斯泰因和毕加索等立体主义诗人更复杂,后者比艾略特的诗歌更连贯、更易读。本文探讨了《荒原》在某些方面与立体主义绘画艺术实践(特别是毕加索绘画艺术实践)相似的原因和表现,认为该诗可以被视为20世纪立体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帮助指数:0
  • 论美国非裔诗歌中的声音诗学

    本文以诗歌文本中的声音为对象,探讨美国非裔诗歌中的声音形态及声音的文本化、声音诗学的文化基础、文化意义和美学意义。声音诗学是美国非裔诗人自觉的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结果,既源于人类认知世界和自我表达的天性,又扎根于该民族的独特生存经历和文化土壤。声音诗学作为非裔诗人的民族文化选择和一种文化策略,主要服务于非裔民族的历史书写、民族认同、人性传达、民族文学建构。美国非裔诗歌的声音诗学与美国其他先锋诗人的诗学实践相互呼应,与现代技术发展相呼应,推动了美国诗歌的多元化和当代化。

    帮助指数:0
  • 黄金时代与隐身的王权——《暴风雨》的一种解读

    剧中普洛斯彼罗用以“恢复秩序”——亦即夺回自己的公国、迫使昔日的敌人忏悔并与之达成和解——的工具是他的魔法,普洛斯彼罗通过它得以在强迫对手悔过向善的同时使他们的道德自新如同自然发生的一样。《暴风雨》一剧始于普洛斯彼罗通过魔法制造出来的一场海上风暴,这场风暴击散了那不勒斯国王阿隆佐的船队,迫使阿隆佐本人及其近侍随从弃船逃上了附近的一座荒岛。当然,普洛斯彼罗不会天真到像贡扎罗那样相信乌托邦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但如果把标杆降低到人力所能企及的善政,那么以两人目前所表现出的德行,普洛斯彼罗确实有理由对未来抱有相
    帮助指数:0
  • “如果第一行不能音乐般展开”——希尼诗歌创作思想管窥

    在创作过程中,音乐性因素能帮助诗人进入这种“自我遗忘”的境界,亦即泯去自我意识、启动直觉的能量,使诗歌成为“自发奔涌的情感”(华兹华斯),使更深层、更真实的自我在音乐般的情感中浮现。一、第一行的音乐性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诗歌创作大概也不例外。第一行要音乐般地展开,并不是说一首诗一定要有悦耳的声音,而是指诗歌要有“语音感染力,或者某种节奏感”。他指出,艾略特的这一思想不仅强调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也说明了在文字与韵律的内部潜藏着更为深刻的文化与历史底蕴,诗歌语言既体现纯粹的声音因素,又表达着人类的历史、记
    帮助指数:0
  • 界限经验:格里克诗歌的疯癫在场与差异哲学

    摘要:界限经验为美国当代诗人路易斯·格里克的诗歌提供了疯癫在场与差异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在界限区域进行诗歌审美是格里克消弭理性与疯癫断裂的重要法门,而此界域不仅表征理性与疯癫共存的可能,也成为逃遁同一与戳记差异的场所。通过利用他者之镜反观人类并借助进入"黑暗"和"泥土"等否定路径"生成他者",格里克的诗歌为人之存在谋划出一种理性与疯癫、同一与差异浑然一体的状态,书写了福柯式的当代疯癫生存美学。

    帮助指数:0
  • 爱丽丝·门罗:在她自己的文字里

    爱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逃离》入选《纽约时掇》年度最佳图书,法国《读书》杂志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荣获加拿大文学大奖吉勒奖等重要文学奖项。我永远都在编故事问:能否告诉我们你怎么学会讲述一个故事,写一个故事?我是家庭主妇,所以学着空闲时写作问:你对自己的写作一直这么有信心吗?她们的写作不再被看作家人出门时混日子的小游戏,她们是非常严肃地在写作,像男性作家一样在写作。我希望我的故事关乎一段生活,它唤起读者的感受不是判断这个故事是否是真实的,而是让他们体悟到一种写作所带来的
    帮助指数:0
  • 帝国优生学与《三个女人》中的殖民主义思想

    文学评论界对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写作的创新上,赞誉其为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殖民医学研究殖民地上西方医学的推广和传播。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透过当时优生学的发展,挖掘医学想象如何被运用到帝国政治中成为帝国优生学以及殖民医学,并对美国移民政策起到重要的影响。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社科一般课题“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医学想象与帝国政治”【项目批号:13BWW044】.“南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和语料库反映学重点研究基地”支持作者:蒋天平王亭亭,南华大学【点击阅读全文】帝国优生学与《三个女人》中的殖民主义
    帮助指数:0
  • 王权与表演——论《哈姆莱特》中的君主政体焦虑

    莎士比亚通过戏中戏、戏中仪典和角色中的角色扮演这一系列剧内表演,探讨了获得和维护王权手段的道德与法理依据,展示了王权神性的建构过程,探寻君主政体形式的各种可能。哈姆莱特的悲剧并非在于其优柔寡断的性格,而在于其身为丹麦王位继任者却洞见君主政体统治的虚构本质与黯淡前景。哈姆莱特的悲剧以隐喻的形式暗示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末期的君主政体困境:通过表演实现的统治终将在表演中瓦解。法制君主政体接近现代政治学的“君主立宪制”概念,而暴政则被视作“专制君主政体”的必然结果“君主立宪制”和“专制君主政体”是随着政治学的历史研
    帮助指数:0
  • 《使女的故事》中的话语政治

    摘要:在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中,作者用文学的想象和叙事阐释了话语的政治性。本文主要结合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的理论以及阿尔都塞的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相关理论探讨了阿特伍德的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中语言与政治权力、宗教、媒体的关系,阐释了阿特伍德的话语政治观。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拿大文学的民族性构建研究”【项目批号:11BWW03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丁林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点击阅读全文】《使女的故事》中的话语政治。

    帮助指数:0
  • 反现代性的修辞

    本文讨论D.H.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的特殊情调。指出作品种种矛盾的修辞表达的是反现代性的焦虑。男女主人公纠结于情欲的狂喜与精神的毁灭,对世界纯粹的爱与醉心死亡的双重性是一种痛苦,也是自得的情调。绝望、忧郁、怨恨、报复、敌意、诅咒是反现代性的标识。作品中人物集体的社会批判、灵魂流亡和否定状态呈现的是文学上的意识形态抵抗,是小说反现代性的别一种贡献。

    帮助指数:0
  • 博尔赫斯与终结论

    在《<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中,博尔赫斯的"想象文本"模糊了现实与艺术的界限,同马塞尔·杜尚、安迪·沃霍尔等前卫艺术家的作品一道启发了美国著名哲学家、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使他提出了"艺术终结论"。博尔赫斯致力于小说技巧(如元小说、互文性、讽拟等)的创新,却公开宣布了"小说的死亡",以企盼史诗的复兴以及诗人创造者身份的合一。面对新媒介、新技术和信息内爆带给书籍的冲击,他坚决捍卫书籍的地位,反对书籍消亡论。博尔赫斯以一位作家的知
    帮助指数:0
  • 特殊话语标记和语义无差异性

    本文从加缪的《局外人》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特殊话语标记入手,研讨作品的叙事特征和意义,指出《局外人》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小说叙事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揭示了以互不相容的语义价值和文化价值拼接起来的双重性导致了价值的无差异性。两部作品体现了对语言言说的高度敏感,小说中大量表示折衷立场的词语和语义对应了特定社会的深层结构组织状况和战后社会语言环境因意识形态冲突而导致的堕落。作品不约而同地以反英雄为主角,以无差异性描写和狂欢化为叙述手段,批判的是意识形态中心话语的贬值和社会强势话语的虚假性。

    帮助指数:0
  • 于“自由”处觅自由:论《在路上》的追梦精神

    摘要: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一书就是一幅幅处于社会边缘底层的主人公在"自由"国土上追逐个人精神自由和幸福的风俗画,也是个人在美国历史特定时期(1947—1950年)追逐"美国梦"的一种体现。主人公在不同场合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就像在不同场合所进行的游戏,而叙述者针对不同行为的矛盾态度就是进行伦理选择时主人公追求个人自由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表现。从"游戏态度"模式来看,小说展示了美国社会底层边缘劳动群体生活的生动画面,特别展示了这个群体在二战
    帮助指数:0
  • 原富:罗斯金的词语系谱学

    摘要: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政治经济学的传播, "财富"逐渐成为19世纪英国文人话语和日常语言中的热词。约翰·罗斯金对该词背后所含的价值取向深感忧虑,他在1860年代写下大量文字重诠财富概念,锋镝指向推究"国民财富性质及其原因"的政治经济学,旨在借助"词语系谱学"重建权威知识话语,挽救世道人心。

    帮助指数:0
  • 西方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伦理

    【摘要】文学伦理学批评和科幻小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关于机器人伦理的探讨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影响着科幻小说中机器人伦理的演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美科幻小说发展机制比较研究”【项目批号:11CZW06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吕超,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点击阅读全文】西方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伦理。

    帮助指数:0
  • 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本文描述了结构语义学的二元对立原则的结构和功能意义,讨论它作为一种叙事方法所能标明和达到的语义学深度。提出《我弥留之际》中呈现的语义学意义上的二项对立体现了角色分配和功能分配的主体性,作品对死的序列的有向运作蕴涵了作者的伦理道德评判和意识形态倾向。

    帮助指数:0
  • 重写性别伦理——论《荒芜的答案》中的现代爱情观与新女性意识

    面向保守的中产阶级读者,雷曼抛出的是极具争议性的"性"话题,如女性性欲、性别角色的错置、甚至同性之爱,我们需要把这些问题放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伦理环境转变的语境中进行考量。《荒芜的答案》的女性意识杂糅着"激进"与"保守"的态度,为我们解读"中额"文学的伦理立场和现代性悖论提供了一个范本。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战之间英国女性文学的伦理观与现代性探析”【项目批号:13CWW03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金小天,西南财经大学
    帮助指数:0
  • 在神圣与亵渎间挣扎

    这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莫斯卡特家族》以及短篇小说《傻子吉姆佩尔》的分析来探讨美国犹太作家辛格所关注的生存问题。辛格的作品张力主要是通过二元对立的冲突来实现:如身体激情与精神渴求,善与恶,神圣与亵渎等等。他的作品里充斥着激情与道德的对立,他认为爱与性是接触人性的最佳途径,因此辛格最关注的话题爱与性也就成为这篇论文的切入点。本文还会对照辛格的人生经历,来探讨他作品中意义的模糊性,这对于理解他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表现可能有所裨益。

    帮助指数:0
  • 王权与表演

    《哈姆莱特》创作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末期英格兰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莎士比亚通过戏中戏、戏中仪典和角色中的角色扮演这一系列剧内表演,探讨了获得和维护王权手段的道德与法理依据,展示了王权神性的建构过程,探寻君主政体形式的各种可能。哈姆莱特的悲剧并非在于其优柔寡断的性格,而在于其身为丹麦王位继任者却洞见君主政体统治的虚构本质与黯淡前景。哈姆莱特的悲剧以隐喻的形式暗示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末期的君主政体困境:通过表演实现的统治终将在表演中瓦解。

    帮助指数:0
  • 阿诺德的文化观与《无名的裘德》的资本主义批判

    本论文聚焦于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劳资关系所催生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分析哈代如何借用传统农业社会的威塞克斯的反乌托邦空间来批判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在《无名的裘德》中,身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主人公裘德被剥夺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在精神伴侣淑的影响下,他走向了阿诺德式的新希腊精神,成为了阿诺德意义上的文化使徒,最终获得了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二人试图抗争商品化、等级化了的资产阶级宗教、教育、婚姻制度,但终究以肉体与精神的毁灭印证了哈代对资本主义的严厉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阿诺德的文化观在威塞克斯的破产。

    帮助指数:0
  • A.S.拜厄特的“冗词”与语言焦虑

    S.拜厄特的学术敏感和理论自觉不仅体现在其小说选材上,也蕴含在她注重描写、文辞冗繁的语言风格中。这种语言风格既与现实主义作品倚重细节的传统一脉相承,也体现出一种与语言理论论战的姿态,暗示在后现代语境下沟通词与物的努力,体现了一个对语言问题具有深刻意识的小说家在后理论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写作的焦虑与抉择。

    帮助指数:0
  • 理查逊和帕梅拉的隐私

    把《帕梅拉》按以历史学家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研究,我们会看出小说和当时的常情有所不符。不符之处体现了理查逊的想像,而他的想像又和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他对自身处境的感触有关联。

    帮助指数:0
  •  306   首页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尾页

    英美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