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古代文学 >

古代文学

  • 午枕的伦理:昼寝诗文化内涵的唐宋转型

    宋代士人昼寝诗创作繁盛,除通过自警与经典新解寻求其所表现的新文化的合理性外,经过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诗人对其思想内容及审美趣味的诗意提升,昼寝诗逐渐摆脱了传统道德意义上的缺陷,获得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同时,道教、禅宗都有相关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流传,与士人昼寝诗互相影响。

    帮助指数:0
  •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质疑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不仅是古代散文名篇,而且是李清照生平研究最基本的文献依据,前贤未见有怀疑其文献可靠性者。本文通过对《金石录后序》所述史实的详细考证,证明其多有与史实矛盾之处,甚至其所叙述的中心内容即赵明诚夫妇收藏品的散佚过程也与史实不符,而且《金石录后序》的文献流传过程也颇为可疑.

    帮助指数:0
  • 从《红楼梦》题名论曹雪芹小说创作观念的演进

    《红楼梦》有五个题名,其不同的题名实际蕴含着不尽相同的小说创作观念。从《风月宝鉴》题名的"寓劝戒",到《石头记》和《情僧录》题名的"实录其事",再到《金陵十二钗》题名的"问世传奇",终至《红楼梦》题名的"戏与梦同",《红楼梦》题名的变迁实际体现出曹雪芹在前后相继的创作阶段中小说创作观念的演进。

    帮助指数:0
  • 论两宋赋尼词的艳情特质

    宋代文士赋尼词的对象皆为年轻美貌的尼姑,这就决定了其内容的香艳性,不论所赋对象的身世如何曲折悲苦,赋者的目光皆聚焦于女尼的容貌、衣着,皆言及男女情事。可是我们更要注意的是,词人透过女尼身上薄薄的六铢衣仍觉其“艳真香”,观其学剪鸭青色道服时露出的纤手与红润肌肤时,能有“春温”的感觉,且忍不住要拟想女尼“归去”后的世俗欲望:青灯古刹的冷寂生活挡不住对所爱之人“旧莲(怜)深薏(忆)”的温柔回忆。可以说,佛家对于女色情欲的重视为艳情词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而佛家的“在欲行禅”等理论也对人的世俗欲望持比
    帮助指数:0
  • “三适”诗:日常生活的诗意提升与哲理表达

    后世对《谪居三适》这组诗的唱和与拟作,是苏轼诗歌接受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很有讨论的必要,但尚未见专门探究的文章。

    帮助指数:0
  • 孟浩然的归属与主体风格

    孟浩然向来被视为田园诗人,实际上他只有两首诗能归入田园诗,因此称他为山水诗人似乎更为合适。在表现手法上有精密,也有疏朗,在前盛唐诗人中,孟浩然的个性风格比较多样。一、孟浩然是田园诗人吗?1949年后,他被定位为山水田园诗人或田园山水诗人,他和王维成为这个流派的开创人。712)才24岁,到陶渊明三番五次出仕而后幡然醒悟的不惑之年刚过,孟浩然方开始了两番三次的入长安至洛阳的求仕活动,此距去世仅12年,他在《书怀贻京邑故人》有“安能守固穷”感慨,田园的“固穷”,孟是不要的,他又怎么甘心去作什么“田园诗人”。二、
    帮助指数:0
  • 《鄂君启舟节》地理密码

    破译这些地理密码对于《楚辞》、楚文化以及中国历史的研究都有着重大意义

    帮助指数:0
  • 非现实形象构成:神怪小说的艺术传统

    如果考虑写实小说中具有的非现实形象构成因素,神怪小说应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重点。

    帮助指数:0
  •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异文与模件化套语

    诗歌通常被认为是高度表达作者个性与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传统中,“知人论世”成为基本的评判准则。与之类似的,“赋诗以观志”,即通过诗反观或推测作者的情感、品格与境遇,也反映了远离当时创作环境之人试图接近诗歌“初始”面貌的努力。在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一系列先唐古诗(包括乐府)中,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异文将使后世“一字千金”的评价显得暧昧可疑。注释:①有关《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与作者的讨论众说纷纭,有“两汉说”(见《文心雕龙·明诗第六》)、“西汉枚乘说”(见《玉台新咏》)以及“建安
    帮助指数:0
  • “举子事业”与“君子事业”

    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复杂,只有从科举的内部运作,才能揭示科举与文学的真实关系。

    帮助指数:0
  • 行体乐府四题

    行体乐府是在汉魏之世歌咏杂兴的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形式,乃诗之流变为八体之一体,其名称多样,或为“歌”,或为“行”,或为“篇”,或与“歌”并称为“歌行”,同其他几种新的乐府诗体一样,在“协声律,播金石”的情况下,亦“总谓之曲”,也即行体乐府。行体乐府的实质归属就“行”体乐府的归属而言,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将其归入“杂题”,①在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行体乐府的概念内涵“行”和其他乐府体裁一样,在“协声律,播金石”的情况下,“而总谓之曲”。15)这段文字,不仅说明了“行亦歌”,同时也说明了,包括“行”、
    帮助指数:0
  • 戴良的边缘心态与其遗民化

    作为元遗民的戴良,其气节与操守受到后人的推崇并加以典型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戴良丰富的人物个性。以元明鼎革为背景,考察戴良在逸民、族群、遗民等身份上的多元认同,进一步把握戴良边缘化的心理结构,这对于还原他的人生心态,以及解读其文学思想的丰富性都是有所禆益的。【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度重大研究项目“宋金元文艺思想史”(11JJD750009).

    帮助指数:0
  • 《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

    【内容提要】《诗经》所选录的上古诗歌虽然只有305首,使用单字仅有2826个,但却是现存最早的蕴含汉语言文章学成就最为丰富的经典之一。一、《诗经》在文章创作观念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自《诗经》被孔子学派编定之后,这部上古诗歌选集中的文章学成就, 2500多年来基本处于“蕴蓄状态”。这是一部将《诗经》与《易经》有机结合,《诗经》其表,《易经》其里,充满着中国传统人生经验辩证法与《诗经》优秀艺术表现手法的集大成诗歌总集。4)虽然我们当今的国家与《诗经》时代周王朝相比,其疆域更辽阔、其民族更众多,文化习俗更丰富多彩
    帮助指数:0
  • 有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借助戏曲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测当时意识形态有效传播的些许经验。

    帮助指数:0
  • 诗歌的文体强势地位

    诗歌是一种强势的文体。诗歌以其语言美的优势侵入到散文,酝酿出赋和骈文两种半诗半文的文体,其实质是文学对语言美的追求。宋元的理学、明清的八股,小说和戏曲自身文体意识的觉醒,削弱了诗歌的强势地位。一、早熟的文体诗歌是早熟的文体。二、诗歌对散文的侵入诗歌的早熟及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较少地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而诗歌的出色成就对于散文和元明以后才走向高潮的小说与戏曲,更是成为难以抗拒的诱惑。六、古代美学的精华主要来自诗歌中国的散文基本上没有跳出杂文学的范围(恰恰是很多人不屑一顾的骈文才称得起是真正的美文),所以诗歌
    帮助指数:0
  • 《尧典》的写制年代

    【内容提要】考证《尚书·尧典》的写制年代,可采取三种办法:其一,将《尧典》与可信为西周中期的文献《尚书·吕刑》对读。那么《尧典》如何?《尧典》语句全部句数依据伪《孔传》、《蔡传》、杨筠如《尚书核诂》、曾运乾《尚书正读》以及周秉钧《尚书易解》等各家点断,大约在340—350个左右,四字句约在140个左右。四《尧典》与中期器铭及《诗》的对读持《尧典》与金文对比,在上面已随行文做了一些,实际《尧典》与一些可信为西周中期的金文相类或相同者还有许多。24)说一件器物的使用,从“宗庙”开始,扩展到“朋友”以至于“诸婚
    帮助指数:0
  • 韩愈古文理论与儒家修养思想

    韩愈的古文思想包含鲜明的修养论内涵,对于古文的学习和写作,在韩愈看来,具有修身成德的重要意义。韩愈对古文修养内涵的阐发,融合继承了荀子、孟子的修养思想,在中唐士人普遍立足佛教、道教思考修养问题的时代风气中,体现出独特的思想创造。宋儒批评韩愈欠缺儒学的修养工夫,但其对于格物致知的修养工夫的思考,又可以看到来自韩愈的影响。朱熹在工夫论思考中对待韩愈、柳宗元的不同态度,呈现出韩愈古文思想与宋儒工夫论思考的复杂联系。而如前所述,荀子的“虚一而静”与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正是韩愈古文修养思想的重要渊源,与柳宗元相比
    帮助指数:0
  • 《四壬子图》与清代诗人图像题咏现象

    清初诗人方文曾请画家戴苍绘有《四壬子图》,所谓“四壬子”指陶渊明、杜甫、白居易和方文四位同生于壬子年的诗人。图像展现了方文的文人形象和诗学取向,其后江淮诗人的《四壬子图》题咏则揭示出“节义坚守”与“诗道质朴”的时代意义。深入分析研究该图及其相关问题,不仅有益于切近理解方文“嵞山体”,亦可以了解清初文人的文学旨趣和精神取向,对了解诗歌史与图像史的内在关联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三、方文其他征题作品与清代诗人绘画题咏现象“题咏”之“题”源于中国画中的品题,即以题写的方式,对图像之像主作出应和,或对图像之内容进行
    帮助指数:0
  • 《离骚》的象喻范式与文化内蕴

    《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助香草之喻、美人之喻、男女君臣之喻和求女之喻,转相生发,互为依托,整体思考,层进层深,营构出一条借弃妇喻逐臣、借男女喻君臣的庞大整一的象喻系统,最终达成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的深层契合。可以认为,《离骚》所展示的这种象喻特点及由此构成的创作范式一经出现,便与其深厚广博的思想内容相结合,形成极大的吸附力和典范性,不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昭示作用,而且也在承接前人的基础上,将弃逐文学及其艺术表现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倘若可以确定“美人”为诗人自指,那么便可发现,这位“美人”乃
    帮助指数:0
  • 《云谣集》写本斯1441、伯2838新议

    敦煌写本斯。1441、伯2838的核心文书首先是斋文,其次是抄在正面的《励忠节抄》与会计文书。在敦煌写本中,这种斋文集有三种形态,对应于斋仪文集形成史上的三个阶段。鉴于两个写本有两项共同内容——其一是斋文集,其二是《云谣集》——本文拟重点考察这种共同性的主要意义,考察各类文书间的关系。一、写本内容及文书关系讨论之先,本文拟重新考察这两个写本及其所载各种文书之间的关系。从写本书法看,斯1441各文书的抄写顺序是先第一群落,次第四群落,然后第二群落、第三群落。在这三个写本中,伯2588是先抄写《开蒙要训》然后
    帮助指数:0
  • 明代小说寄生词曲辑纂启示录

    【内容提要】从考察小说中寄生词曲的角度切入明代小说与词曲的研究,可以展开新的研究视阈,并获得不少新的启示。比如,由对明代小说中词多曲少的追问,可知明代小说中羼入大量诗词,并非仅仅因为小说家“未能对小说体裁的特性作准确的把握”。而晚明小说中诗词羼入的减少,也并非仅仅因为小说家“创作水平的提高进步”,而是因为趋俗追新的时代潮流,使读者、作者、书商三者关系在协调互动中,作者与书商最终服从了读者的审美追求。三从宋词的借用看明词发展方向寄生于明代小说中的词曲作品,大部分是小说作者的自创,但也有不少为小说作者引用他人
    帮助指数:0
  • 李云翔生平事迹辑考及《封神演义》诸问题的新认识

    根据分散在海内外的李云翔所编著的一些书籍中的材料,对李云翔的生平、著述和交游进行辑考,大致可以考知李云翔的生平事迹,同时对涉及《封神演义》的一些问题的重新认识,如《封神演义》的成书与刊刻时间、李云翔是不是《封神演义》的主要写定者等有重要意义。

    帮助指数:0
  • 陈世隆《宋诗拾遗》辨伪

    《宋诗拾遗》,旧题元陈世隆编。一《宋诗拾遗》不可能出自元人陈世隆之手《宋诗拾遗》无刊刻本,仅有清抄本传世,作者旧题元人陈世隆。二《宋诗拾遗》的文献来源如果《宋诗拾遗》仅仅是误收前举几首明清人之诗,还可以辩解可能是流传过程中后人混入。可见,《宋诗纪事》据《惠山古今考》载录时偶有笔误或改动,而《宋诗拾遗》卷四载录此诗,诗题与诗句文字竟与《宋诗纪事》完全相同,是为其抄袭《宋诗纪事》的又一力证。《全宋诗》误据《宋诗拾遗》收录,以致出现误收其他时代作品、误题作者和重复著录等情况,可见考辨清楚《宋诗拾遗》的真伪问题,
    帮助指数:0
  • 我的中国文化时地观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们是统一的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也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各自的贡献。袁行霈教授的《我的中国文化时地观》从宏观的视野论述了中国文化的“时”与“地”的问题,指出“中国文化史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的坐标,一个是地域的坐标”,认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需要探索一条新路,要将时与地综合起来加以考察,需要对文化史的分期重新界定。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些地域文化是统一的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也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各自的贡献。一方面,中国文化的主流沿着时间的长河移动,黄河和长
    帮助指数:0
  • 后稷神话与西周郊祀的起源

    后稷是周人传说中发明农业的文化英雄,后稷神话体现了高禖崇拜、社稷崇拜、始祖崇拜等郊祀制度的基本类型。姜嫄、后稷之得名与原始祭祀中的农业神话关联很深,成为社稷崇拜的对象。后稷神话与仪式已经孕含了后世国家祭祀礼仪的雏形。一、后稷感生神话与郊禖崇拜据文献记载,郊祀可能起源于周初,其仪式内核与后稷神话关系非常密切。二、后稷神话与周初社稷崇拜周始祖后稷的降生基本上属于农业神话。姜嫄、后稷是农业祭时代的神话传说,后稷本人是郊祀、社稷之祀、庙祀的对象,是农业祭时代求生育、求丰产的生殖崇拜文化的具体而微的体现,后稷神话及
    帮助指数:0
  •  979   首页上一页16171819202122232425下一页尾页

    古代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