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文体强势地位

内容摘要:诗歌是一种强势的文体。诗歌以其语言美的优势侵入到散文,酝酿出赋和骈文两种半诗半文的文体,其实质是文学对语言美的追求。宋元的理学、明清的八股,小说和戏曲自身文体意识的觉醒,削弱了诗歌的强势地位。一、早熟的文体诗歌是早熟的文体。二、诗歌对散文的侵入诗歌的早熟及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较少地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而诗歌的出色成就对于散文和元明以后才走向高潮的小说与戏曲,更是成为难以抗拒的诱惑。六、古代美学的精华主要来自诗歌中国的散文基本上没有跳出杂文学的范围(恰恰是很多人不屑一顾的骈文才称得起是真正的美文),所以诗歌几乎是唯一的纯文学,而文学批评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诗歌批评史。

关键词:诗歌;小说;散文;语言;文体;戏曲;长恨歌;骈文;文学;抒情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诗歌是一种强势的文体。诗歌从《诗经》、《楚辞》开始即形成了单纯的抒情风格。汉代以后,《诗经》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诗歌的文体强势,建立在民族语言的基础之上。各种文体之中,独有诗歌将汉字形、义、音的美发挥到了极致。诗歌以其语言美的优势侵入到散文,酝酿出赋和骈文两种半诗半文的文体,其实质是文学对语言美的追求。唐代的传奇是史传和诗歌双重影响下的产物。唐宋以后,诗歌已穷极变化。宋元的理学、明清的八股,小说和戏曲自身文体意识的觉醒,削弱了诗歌的强势地位。古代美学的精华主要来自诗歌。

  【关 键 词】古典诗歌/强势文体/语言美/小说/戏曲

  【作者简介】张国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在中国古代的文体之中,有两大强势文体:诗歌和史传。本文所谓“强势文体”,一是指此文体的健康早熟;二是指此文体早早地确立了自身作为正统文学的地位;三是指此文体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侵入了其他文体擅长的领域,与此同时,却较少受到其他文体的影响,尤其是不允许其他文体影响其特有的审美追求。对诗歌而言,这里所谓的其他文体指的是散文、小说和戏曲。散文中也包括应用性的散文。必须指出,所谓诗歌的强势地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作为一种文体,诗歌的强势地位至汉代逐渐建立,至唐代达到高峰;诗歌发展到唐宋,已经穷极变化;唐宋以后诗歌文体强势地位趋于衰落;宋元的理学、明清的八股、小说和戏曲文体意识的觉醒,均削弱了诗歌的强势地位。

  一、早熟的文体

  诗歌是早熟的文体。不但是早熟,而且是一种健康的早熟。中国的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抒情为主的道路。《诗经》和《楚辞》的成就已经使后人赞叹不已,唐诗的成就,更是给人一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感觉。中国的古典诗歌,从《诗经》开始,确立了一种温柔敦厚的抒情风格。《楚辞》的成功,更进一步加强了诗歌的抒情传统。诗歌的早熟,使它未能更多地受到其他文体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单纯的抒情风格。而小说和戏曲的大器晚成,使它们更加从容地从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了远比诗歌复杂的秉性。中国的古典诗歌,其文体的强势地位,建立在民族语言的基础之上。中国的古典诗歌得益于汉字的特点,享尽汉字所带来的种种好处。诗歌的文体强势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诗歌与书法、绘画等艺术相融合,将汉字在形、义、音各方面的美结合得天衣无缝,并将汉字的美发挥到了极致。汉字没有形态的变化,没有性、数、格的变化,没有时态的要求,词性极其灵活,只要语境允许,语法就会让步,词与词的结合可以冲破语法的束缚。汉语词汇的引申义极为丰富,充满多义性和暗示性。诗歌将汉字的灵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他任何文体的语言美,均无法与诗歌相比。人们形容语言之美,便说是“诗一般的语言”。诗歌的文体强势,归根到底是一种语言美的强势。整个诗歌的历史,就是一个语言诗化的过程。诗歌的语言中,包含着诗歌史的一切秘密。诗歌的节奏,从民歌、从当时的音乐中来;诗歌的思维和审美趋向,从自身的发展中来。中国的古典诗歌追求一种既风华秀丽又深入浅出的美,它越是走向自己的高潮,就越是显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美。从这一点来看,诗歌最强烈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如果说“生命模式”和“技术模式”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别,那么,诗歌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模式”的特点:在诗人的心中眼里,一切都具有生命,一切都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暗示着什么。诗歌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与万物交流的过程。诗人歌咏着春兰、夏莲、秋菊、冬梅,体味着春兰的纯洁无瑕、夏莲的出污泥而不染、秋菊的淡泊宁静、冬梅的傲视冰霜。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神与物游,在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中展现出人格之美,诗歌之美。

  诗三百,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后人称之为《诗经》。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将《诗经》的社会功能强调到非常高的程度。汉武帝时期,《鲁诗》、《韩诗》并设博士之官,传授讲解。景帝时,《齐诗》设博士。到东汉章帝时,《毛诗》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经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诗经》也因此而获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可是,必须看到,《诗经》成为正统文学的代价,是对于诗歌,尤其是《诗经》中民歌的政治化、伦理化的曲解。唐代立朝百年以后,开始以诗赋取士。而科举正是教育的指挥棒,政治、科举、教育、学术,种种因素加强了诗歌在文体中的强势地位。

内容摘要:诗歌是一种强势的文体。诗歌以其语言美的优势侵入到散文,酝酿出赋和骈文两种半诗半文的文体,其实质是文学对语言美的追求。宋元的理学、明清的八股,小说和戏曲自身文体意识的觉醒,削弱了诗歌的强势地位。一、早熟的文体诗歌是早熟的文体。二、诗歌对散文的侵入诗歌的早熟及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较少地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而诗歌的出色成就对于散文和元明以后才走向高潮的小说与戏曲,更是成为难以抗拒的诱惑。六、古代美学的精华主要来自诗歌中国的散文基本上没有跳出杂文学的范围(恰恰是很多人不屑一顾的骈文才称得起是真正的美文),所以诗歌几乎是唯一的纯文学,而文学批评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诗歌批评史。

关键词:诗歌;小说;散文;语言;文体;戏曲;长恨歌;骈文;文学;抒情

作者简介:

  二、诗歌对散文的侵入

  诗歌的早熟及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较少地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而诗歌的出色成就对于散文和元明以后才走向高潮的小说与戏曲,更是成为难以抗拒的诱惑。小说和戏曲的成熟远远地落在诗歌之后,诗歌首先侵入了散文的领域。从楚辞到汉赋,从汉赋到骈文,我们看到诗歌对散文领域一步步进军、蚕食。诗歌侵入散文的第一块跳板,便是屈原的楚辞。楚辞的体制并不统一,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稳定的节奏,稳定的诗体。《离骚》、《天问》、《九歌》的体制都不一样。楚辞是在体制尚未稳定下来的时候达到了自己光辉的顶峰。在这一点上,楚辞不同于中国诗歌史上的任何一种诗体。楚辞最杰出的代表性作品《离骚》,其实是战国时代的自由诗,或者说是散文诗。《离骚》之所以被认为是诗,是因为它那磅礴的激情、浪漫的想象、瑰丽的语言、大致整齐的句式、隔句用韵及换韵的音律形式。《离骚》中的句子,大多有助词、介词、连词等虚词。还包含着许多人称代词。这些特点说明《离骚》的语言还没有充分的诗歌化。

  汉代的骚体赋,体制上与《离骚》没有区别。只是在句式上更加整齐而已。骚体用于抒情,终汉之世,骚体赋基本上保持着单纯的抒情功能。它似乎一心一意地模拟和学习楚辞。汉人的创造是散体赋。散体赋以状物为主,兼顾叙事、议论,而且逐渐地渗透到了应用文、学术文的领域。它的根本特征就是对于人间万物面面俱到、不厌其烦的描写。今人看去,似乎是为描写而描写,而在汉人看来,描写中自有乐趣。汉赋充分地利用汉字这种方块字的形、音、义三方面的特性,大力发展文学的形式美。散体赋出现的根本动因正是在于人们对语言形式美的追求。这是文学形式美觉醒的时代,是汉字形式美觉醒的时代。

  半文半诗的赋,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它的魅力逐渐地扩展到散文的各种文体。东汉的散文抵御不住赋的侵入,节节败退,一块又一块的阵地被赋体所攻克。它对各种文字技巧的吸收越来越多,对偶、用典、丽辞、音律,成为文人越来越自觉的追求,久而久之,终于在赋体之外演化出新的半诗半文、诗文结合的文体品种——骈文。骈文兼有诗的美丽和散文的流畅,风靡六朝文坛。赋与骈文挟其语言美的优势,一步步几乎征服了散文的各种文体。晋宋之际,自然美的觉醒给诗歌带来了初发芙蓉般的美丽。这种美丽其实是更充分、也更典型地体现在描写山水的骈文之中。赋和骈文的诱惑,说到底就是语言美的诱惑。有意思的是,由于五言这一新的诗体尚未真正成熟,诗人对于这一新的节奏尚处在漫长的适应过程之中,所以在六朝时期,作家的赋和骈文的语言往往比他的诗更美。例如曹植的《洛神赋》比他的诗具有更加华丽的辞藻;王粲的《登楼赋》比他的诗更加为人所称道;陆机的《文赋》比他的诗赢得了更大的声誉;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比他的《归园田居》更加诗意盎然;庾信的《哀江南赋》比他的《拟咏怀》更加的喧腾人口;江淹的《别赋》比他的诗更受人喜爱。另有丘迟的《与陈伯之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以骈文写山水,秀丽洒脱,清新之气,扑面而来,都是当时的山水诗未到之境。整个魏晋南北朝,我们找不到一首诗,把江南的山水描写得如此之美。

  人们用诗的语言来写信,如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本是给妹妹写信,但信的中心内容却是关于风景的描写。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本是劝降的信,却出现了江南风光的精彩描绘。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和《与顾章书》,也是在信中大写山川之美。梁元帝的《郑众论》,是用诗的语言写人物论。北魏孝文帝的《举贤诏》、北齐文宣帝的《禁浮华诏》,是用诗的语言写诏书。徐陵的《玉台新咏序》,是用诗的语言写序。章表是给皇帝看的,不是有所陈述,就是有所建议或请求,曹植的《求自试表》、孔融的《荐祢衡表》、傅亮的《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也在章表中展现了诗人的文采。内容本身已经不重要,展示文采却成了主要的目的。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是用诗的语言写文学理论,《文赋》探讨诗歌的创作规律和心得体会,《文心雕龙》则用诗的语言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文学理论体系。颜延之的《陶征士诔》、王僧达的《祭颜光禄文》、刘令娴的《祭夫徐敬业文》、孙绰的《丞相王导碑》、梁简文帝的《相官寺碑》,是用诗的语言写祭奠文章,纪念逝者。其实,纪念逝者需要诚恳,华丽的语言难免给人炫耀文采的印象。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是一篇简要的诗赋史,居然完全用诗的语言来撰写。诗的语言借助赋和骈文的形式,向散文的领域大举进军,尤其是侵入了应用文乃至学术文章的领域。平心而论,诗歌的跳跃性,并不适合散文的题材,因为散文需要逻辑性和连续性。诗的语言与节奏对叙事和议论的清晰度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但诗歌的强势亦由此可见。唯其如此,唐宋的两次古文运动才费尽心力,去恢复散文的疆域和活力。

  在散文的各种文体遭到赋和骈文侵蚀的时候,我们看到,史学受到的影响最小。与其他文体相比,史学散文对于语言的骈化做了最顽强的抵抗。叙事不是诗歌的强项,历史散文的内容是军国大事,几乎没有状物的需要,艳词丽句也不是历史散文的追求,历史散文本身是一种同样早熟的强势文体。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如《左传》这样成熟的历史散文。从《史记》、《汉书》到《三国志》、《后汉书》,顽强地顶住了骈化的诱惑。当然,《汉书》与《史记》相比,由朴拙雄放变为典雅详赡,由多用散行单句变为工整凝练、多排偶之句,可以约略看到一点赋的影响。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古代文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古代文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古代文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古代文学最记录:2620
  • 古代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