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世界的重新塑造

内容摘要:《抵达之谜》是著名移民作家奈保尔的一部以散文笔法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受基里科同名画作《抵达之谜》的启发,作者以“抵达”和“谜”作为主题,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作家成长之路。“抵达”不仅是在旅行的意义上发生的,更重要的表现为奈保尔在文化和自我上的发展与成熟,以及这种成熟之中所蕴含的复杂的“谜”:他在思想和心理上处于更加迷惘的状态,奈保尔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心灵的归依之处,但他似乎永远无法抵达。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论文提要: 《抵达之谜》是著名移民作家奈保尔的一部以散文笔法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受基里科同名画作《抵达之谜》的启发,作者以“抵达”和“谜”作为主题,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作家成长之路。“抵达”不仅是在旅行的意义上发生的,更重要的表现为奈保尔在文化和自我上的发展与成熟,以及这种成熟之中所蕴含的复杂的“谜”:他在思想和心理上处于更加迷惘的状态,奈保尔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心灵的归依之处,但他似乎永远无法抵达。

  “抵达之谜”是在时空交错的意义上产生的,它不仅表现为空间的错位——从特立尼达到伦敦、从“边缘”到“中心”这样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为在时间的失落——对过去辉煌年代的心驰神往与对当下世界的迷惘。他对小说中所出现人物的选择和命运安排、对周围环境按季节循环变化的细致描写、在空间上不动声色地串起特立尼达、印度和英国这三个和他自身密切相关的国家等等,都体现了作家在特定的文化处境中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唯其琢磨其中的奥秘,他更多地将这种思考化作了某种难以说清的情绪:《抵达之谜》是奈保尔对自我心境和心理状态最真实的记录。

  关键词: 抵达     谜     遗迹     变化

  出生在特立尼达的印度裔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1932-)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依然在世的用英语写作的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1]。他作为印裔移民的第三代,在一个印度教家庭中出生并长大,但在特立尼达这个复杂的殖民地社会环境之中,他接受了英式殖民教育,对英国和西方世界充满了由衷的向往。中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奖学金,到牛津大学读书。但随后他便发现,他曾经梦寐以求的伦敦生活和西方世界却使他深感失望甚至是绝望。他开始“逃离”伦敦,深入特立尼达、印度以及非洲,开始了他的“环球”旅行和“旅行志”式的文学创作。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奈保尔在关注外部世界变化的同时,他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自己,投向自己的内心,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内倾。出版于1987年的《抵达之谜》(The Enigma of Arrival, 1987)便是他深入挖掘自我内心世界的一个创新之作。这是一部以散文笔法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它揉合了散文和小说的特点,模糊了虚构与非虚构文学之间的界限。作者用这种独特的写作方法来描绘自己心境的变化,借以重新塑造自我与身处的外部世界。不仅如此,其独特之处更体现在内容上:他是作家最坦诚表露自我心理状态和创作理念的作品。

  《抵达之谜》主要讲述奈保尔的作家之旅和他在英国威尔特郡乡间庄园的见闻和感想。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抵达之谜》)是一本关于作为一个写作者的作家的书,也是关于英格兰的书,两个东西聚到一起来了。关于那位作家的那部分,那个人来到英格兰为了成为一个作家,他欺骗了自己,没有看到一些大的主题——这是一个故事。另一个则是英格兰村庄的田园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很多讽刺。他来到一家人的房子里休养,房东家有一些殖民地收入;随着时间流逝,英国,这位作家来到的国家,在改变。他来休养的这个地方在衰退。这就是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情况。”[2]奈保尔在这里谈到了这本书的两条主线,但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或并列的,而是交缠、重叠的:它们在时空交错的意义上产生,不仅表现为空间的错位——从特立尼达到伦敦、从“边缘”到“中心”这样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为时间的失落——对过去辉煌年代的心驰神往与对当下世界的迷惘。作家在特定的文化处境中对自我和世界进行思考,并借助书名《抵达之谜》将这种思考化作了某种难以说清的情绪。

内容摘要:《抵达之谜》是著名移民作家奈保尔的一部以散文笔法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受基里科同名画作《抵达之谜》的启发,作者以“抵达”和“谜”作为主题,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作家成长之路。“抵达”不仅是在旅行的意义上发生的,更重要的表现为奈保尔在文化和自我上的发展与成熟,以及这种成熟之中所蕴含的复杂的“谜”:他在思想和心理上处于更加迷惘的状态,奈保尔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心灵的归依之处,但他似乎永远无法抵达。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一、书名的由来

  作者在第二卷“旅程”的开篇便提到了,小说名字源于他看到的一幅意大利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画家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的同名作品。在这幅画作上,深海蓝色的天空和砖红色的围墙构成了画面的主要色调。红墙之后,一座白色了望塔在左边高高矗立着,右边则飘着一叶风帆。红墙之前,一高一矮两名长袍男子静静伫立;在他们身旁,一扇高窄的门正打开着。整个画面,鲜明的色块之中透出一种古老和沉重。奈保尔一看到这幅画,便想象画中表现的故事应当发生在中世纪。在他脑海中,画中有一个人“抵达……那个有一道道墙壁和好像缺口的门口的古典的港口。他将走进去,并被一个人口拥挤的城市的生活和喧嚣吞没。他来的使命——家族的要事,学习,宗教入会仪式——将给他带来一些遭遇和冒险。……逐渐地……他将失去他的使命感;他将开始知道他只是迷路了。……他将不知所措。……他将无意中参加进去(某种宗教仪式),并却发现自己就是人们预期的牺牲品。在紧急关头,他来到一扇门前,打开它,并且发现自己回到了那个他当初抵达的码头。他已经获救;世界一如他记忆中的那样。……这位旅行者已经过完了他的一生。”[3]“港口”、“抵达”、“遭遇和冒险”、“使命感”、“迷路”、“牺牲品”、“获救”、“记忆”、“旅行者”……基里科的这幅小型画作仿佛“啪”地一下触发了奈保尔脑子里某些萦绕不去、然而一直以来却又无法明确表达的感受,熊熊点燃了奈保尔心中想象的火种,使得他能够借助画作中透露出的情致来回味他自己的生平际遇,并展现他对自我最深沉的思索。所以,奈保尔说:“在我看见基里科的那幅画并且产生了写作那个故事的念头多年以后,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再一次出现了另一个版本的《抵达之谜》的故事。”[4]

  二、另一个版本的《抵达之谜》的故事

  画作《抵达之谜》的魅力就在于其图象与色彩契合了奈保尔想象中关于旅行者的故事。在故事中,这名旅行者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到一座“古典的港口”,追寻自己的梦想,不期然自己却迷失在想象与现实的错位中。他在漩涡中挣扎,最后终于得以脱身,发现这个世界一如往昔,只是自己已经老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奈保尔将生活视为在循环往复中持续不断的一连串变化。那么,我们若要探究奈保尔看待这些变化的态度,则需要深入了解他旅居英伦数十年的生活经历。

  1.      矢志不渝的作家梦

  出生在前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奈保尔从小在特立尼达最好的中学女王中学(Queen’s Royal College)接受全英式教育。在那里,人人只关心能否拿到岛国奖学金,从而留学英国,过上体面人的生活。身处这样的氛围中,少年奈保尔也不例外。他一心向往那遥远的世界中心——大英帝国,希望到英国最好的大学读书,并留在英国过英国人的生活。

  奈保尔的刻苦勤奋换来了丰厚回报。十八岁时,他如愿以偿获颁国家奖学金,从而得以公费留学牛津大学。然而,从踏上跨洋旅程的那一天起,奈保尔就惊异地发现,这个世界与他的想象相去甚远。在从纽约到南安普敦的船上,由于他的肤色,他被作为有色人种隔离到一个单独的舱室,这让他备感难堪。奈保尔说:“我耻辱的是,为了实现当作家的愿望,我满怀激情和希望地踏上这次旅程,想不到,在他们的眼里我竟然如此低下,与我对自己的看法存在如此大的差别,与我想为自己获得的待遇相去甚远,……”[5]

  到达伦敦进入牛津之后,这种心理上的巨大失望非但没有随着作者对英国生活的适应而有所好转,而且让他越发觉得自己与伦敦是那么格格不入,这个现实存在的伦敦与他脑海中的那个帝国中心是如此不同。在伦敦,他每天都外出游览,尤其钟爱那些有着恢宏气势的地方,比如维多利亚堤坝公园和特拉法尔加广场。这些有着宏伟气势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伦敦作为世界中心的体现。可每次游览结束回到自己租住的小房间后,奈保尔就感到一种无法逃开的压抑空虚;他说:“我慢慢感到,恢宏气势已经成为历史,此次我来英国看来不是时候,我来的太晚了,无法找到原先的英国,她已不再是我想象中的那个帝国的中心模样(她就像一个省城,一个远离帝国的边缘角落)。”[6]在牛津大学的学习也让他觉得无精打采。身处在无数英国文学作品描绘过的这个真实世界,他才恍然发现,那些文字离他的生活是多么遥远,英国人的生活与他更是无所交集。这些文学作品曾对他展示过的那种难以抗拒的魅力和在他心中所唤起的对“日不落帝国”的无限憧憬都破灭了。他说:“一九五零年,我一来到英国,其想象力就失去了作用。当我面对现实的世界,英国文学不再是世界性的了,自那时起它已不再是我想象的主题。”[7]理想与行动、想象性的建构与现实之间的悬殊差距[8],使得奈保尔心中设想了千万次的美好“抵达”只能存在于过去,存在于梦想中。他开始觉得自己陷入一种“失望和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感觉”[9]。

  这种失落反映在奈保尔的写作上,便是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写作对象。转机出现在他对自己过往生活写作价值的挖掘。从为他奠定文坛地位的一批以特立尼达生活体验为基础写成的早期小说作品,如《神秘的按摩师》(The Mystic Masseur,1957)、《埃尔韦拉的选举权》(The Suffrage of Elvira,1958)、《米格尔大街》(Miguel Street,1959)、《毕斯瓦斯先生的房子》(A House for Mr Biswas,1961)等,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一系列游记,包括《中间通道》(The Middle Passage: Impressions of Five Societies - British, French and Dutch in the West Indies and South America,1962)、《黄金国的失落》(The Loss of El Dorado,1969)、《在信徒中间:在伊斯兰地区的旅行》(Among the Believers: An Islamic Journey,1981)、“印度三部曲”      (《幽黯国度》An Area of Darkness,1964;《印度:受伤的文明》India: A Wounded Civilization,1977;《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India: A Million Mutinies Now,1990)等等,奈保尔在三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不断从自己在全世界的旅居生活中发掘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从最初的特立尼达系列作品中浓郁而吸引眼球的异国情调,到早期游记中对前殖民地国家落后社会状况毫不留情的批判,再到写作成熟期,他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更深沉而理性的陈述——一如在“印度三部曲”游记中,他对母国印度态度的逐渐转变——奈保尔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着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受,那字里行间有迷惘、有奋争、有颓丧、有欣喜,也有沉思。可以说,他坚持不懈地在写作中慢慢调整自己,认识自己,继而渐渐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从而使自己能够与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进行互动。也正是在这个不断认识世界、发现自己的漫长过程中,他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作家。“而这种成熟为他的作品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让读者愿意跟着他一块成长,并且发现他眼中那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欣赏其中不经意间流泻出的个人心绪。”[10]应该说,这是奈保尔身为一名专业作家的成功。他在“对自我、对过去、对周围环境的不断反思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写作道路,并以此在英国站稳了脚跟,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到英国去,当一名作家,作一个体面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奈保尔实现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抵达’。”[11]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英美文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英美文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英美文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英美文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英美文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英美文学最记录:2620
  • 英美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