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人文学》论早期美国文学研究的左翼视角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本文从早期美国文学研究史的角度,将《黑人文学》作为考察中心,以史料分析的范式,论述了《黑人文学》的历史意义、研究视角以及之于当下研究界的启发。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左翼视角贯穿《黑人文学》全书,使其超越了当时小国文学研究的局限性与“民族主义文艺”的理论窠臼。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黑人的诗歌”,第二部分是“黑人的小说”,最后部分则是“黑人的戏剧”,该著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第一部研究黑人文学的著述,而作为知名左翼出版人的赵家璧,所主编的“一角丛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左翼文学丛书。综上所述,作为早期美国文学研究的代表作品,《黑人文学》对于外国文学研究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今日的外国文学研究特别是美国文学研究,依然也有着值得反思与探讨之处。

关键词:黑人文学;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左翼视角;民族主义文艺;美国文学;小国文学;裔美国人;学界;哈莱姆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本文从早期美国文学研究史的角度,将《黑人文学》作为考察中心,以史料分析的范式,论述了《黑人文学》的历史意义、研究视角以及之于当下研究界的启发。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左翼视角贯穿《黑人文学》全书,使其超越了当时小国文学研究的局限性与“民族主义文艺”的理论窠臼。同时也从左翼视角的局限性出发,研究了该书的得失。其一是视野不够开阔;其二是掺杂个人感情过多,使其论述不够严谨客观。

  关 键 词:《黑人文学》/左翼视角/美国文学研究/民族主义文艺

  作者简介:韩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中美文化交流史

 

  学界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中国早期外国文学研究,源自于小国文学研究。它肇始于周氏兄弟1909年首次出版的《域外小说集》,在“新文化运动”中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以《新青年》杂志的“易卜生专号”与《小说月报》的《被损害的民族文学专号》为个中代表。在1920年代,来自左翼、自由主义与官方阵营的不同学者都纷纷投身于小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当中,当然,这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趋势息息相关。

  “四·一二”政变之后,国共分裂。但小国文学研究热度未减,及至1930年代之初“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勃兴时,小国文学研究已经蔚然成风,但此时的主力不再以左翼文化人为主,而是由推行“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赵景深、叶灵凤、王平陵、李赞华等有着官方背景的学者为代表,他们从官方推行的“民族主义文艺”理论出发,将波兰、捷克、土耳其、巴西等国家的文学状况进行了初步的介绍与研究,认为这些“小国”的文学发展,得益于民族主义思潮的勃兴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因此,他们的研究为“民族主义文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这些研究成果相继也发表于有官方背景的《现代文学评论》、《矛盾》与《前锋》杂志上(宋炳辉 57)。

  在小国文学研究的带动下,外国族裔文学研究也逐渐兴起,研究对象也开始包罗其他国家,并不只有地域小、被殖民的“小国”文学,同时也包括美国、日本等大国的文学。但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主义文艺”被视同为与左翼文艺相抵并代表南京国民政府的文艺思潮,而一直受到学界的无视或批判。因此,1930年代的小国文学及其衍生出的族裔文学研究(若无特指,下文统称小国文学研究)也因被视作“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组成而另眼相待,甚至连当时的自由主义学者都批评有加,认为“今日绍介波兰诗人,明日绍介捷克文豪”的研究工作是“其弊在浮”的“流风”(41)①。

  历史地看,若将小国文学研究全部认同为“民族主义文艺”思潮的附庸,实际上既不客观,也不全面。小国文学研究既是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的组成,也是早期外国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研究视角与观念立场并非完全仅以“民族主义文艺”为纲,而是有着自身的学术理想与人文追求。

  相反,在“民族文艺运动”勃兴的时期,一些从事小国文学研究的学者站在左翼的立场上,其深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去殖民化、民族独立与国家解放的时代诉求,而是从左翼的视角出发,突破了“民族主义文艺”的话语规制,超越了1930年代官方意识形态框架,将左翼立场与“民族/国家”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与种族歧视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揭露与反思,构成了左翼视角下的早期外国文学研究实践。笔者认为,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代表性,皆应以1933年杨昌溪所著的《黑人文学》为个中代表。但遗憾的是,作为美籍非裔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开山之作,《黑人文学》并未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在1949年之后,学界竟无一篇论文、研究报告对该著进行专门研究,仅有不足十篇的论文、书评直接或间接提到了《黑人文学》,这未尝不是一件憾事。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本文从早期美国文学研究史的角度,将《黑人文学》作为考察中心,以史料分析的范式,论述了《黑人文学》的历史意义、研究视角以及之于当下研究界的启发。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左翼视角贯穿《黑人文学》全书,使其超越了当时小国文学研究的局限性与“民族主义文艺”的理论窠臼。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黑人的诗歌”,第二部分是“黑人的小说”,最后部分则是“黑人的戏剧”,该著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第一部研究黑人文学的著述,而作为知名左翼出版人的赵家璧,所主编的“一角丛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左翼文学丛书。综上所述,作为早期美国文学研究的代表作品,《黑人文学》对于外国文学研究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今日的外国文学研究特别是美国文学研究,依然也有着值得反思与探讨之处。

关键词:黑人文学;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左翼视角;民族主义文艺;美国文学;小国文学;裔美国人;学界;哈莱姆

作者简介:

  笔者认为,以《黑人文学》为中心,可对早期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左翼视角进行反思与梳理,并可以回答如下三个问题:首先,《黑人文学》之于早期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其次,《黑人文学》中的左翼视角成因究竟为何?最后,重新反思、回顾早期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左翼视角,对于今日的外国文学研究工作,又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

  《黑人文学》不足两万字,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于1933年出版,收录于赵家璧主编的“一角丛书”。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黑人的诗歌”,第二部分是“黑人的小说”,最后部分则是“黑人的戏剧”,该著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第一部研究黑人文学的著述,而作为知名左翼出版人的赵家璧,所主编的“一角丛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左翼文学丛书。

  该著所研究的主体是由非裔美国人即居住在美国的黑人所创作的文学。由于18-19世纪的贩奴贸易,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黑人聚居地之一。美国的“南北战争”迫使南方的奴隶制瓦解,但种族歧视仍然存在。而且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几乎与“南北战争”同时,为了应付全球化的市场与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大量美籍非裔人因为出身贫寒、受教育程度低,而成为了当时美国工商业社会中的底层劳动者,承担着最艰苦、最繁重且收入最为微薄的体力劳动。

  《黑人文学》揭露了“南北战争”特别是20世纪初期美籍非裔人在美国社会的真实处境及精神状况。因此,它深入研究了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如何站在种族主义的立场上,对同为本国公民的非裔人所进行的剥削与掠夺。这一思想构成了《黑人文学》的主线,也显示出了早期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左翼视角。该著如是阐述美籍非裔人的生活状况:

  虽然林肯在形式上给了黑奴们以伟大的自由,虽然在美国白人的统治教育下,有许多黑人成了顺民,但大多数的黑人仍要为工钱而做奴隶,而受痛苦。所以,尼格罗工人的痛苦比未解放前并不会如何的减轻,只有虐待的事是一年比一年减少罢了……在过去的一些年代中,黑奴们的民族意识早在奴隶生活中消磨尽了。更兼以美国人利用基督教来麻醉他们……(1)

  该著一针见血地指出美籍非裔人在美国的实际地位,虽然在名义上给了“伟大的自由”,但并没有在生活、收入与权利上与白人做到平权,因此还是要“为工钱而作奴隶,而受痛苦”,并且他们之所以没有反抗意识,关键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漫长的奴隶时代把他们的民族意识消磨殆尽,二是黑人在美国信奉基督教,找到了精神的慰藉。

  仅从出发点而言,就看出《黑人文学》的独到之处,它关注的对象并非是“去殖民化”,而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平权问题,即非裔美国人如何能够享与白人一样的权利。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引用黑人学者本杰明·布洛勒(Benjiamin Brawley)的话,认为美籍非裔人需要“定出一个伟大国家的计划”,需要一个“捍卫我们”的政府,甚至还需要有“选民的居留地”(32)。

  因此,《黑人文学》的洞察力,远远超过了当时小国文学研究其他著述,提升了1930年代小国文学研究的整体水准,反映了作者的见解与视野。该著认识到,如果没有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与秩序,一个现代国家并不能让受压迫的族裔真正地获得解脱,关怀底层、诉求公正恰又是左翼政治的诉求。在对黑人诗歌、小说的研究中,该著站在左翼的立场上,深入地剖析了美籍非裔人在美国之所以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原因。

  首先,微薄的收入与卑微的社会地位迫使美籍非裔人不断去为养家糊口而奔波,沦为了生计的俘虏,已经没有力气来抗争这个不公正的社会。

  但是随着种族平等运动与世界工人运动的兴起,及至20世纪,已经有一些美国黑人作家开始揭露这种不公正,这种“并不曾有着出路的启示”逐渐淡出美国黑人文坛,形成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如1900年出生于华盛顿并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亚历山大(Lewis Alexander,1900-1945)所写的《黑兄弟》堪称“黑人自述”:“啰,我是黑/但我也是个人/我如夜之子黝黑/我如深黯的洞窟般的漆黑/我是一个奴隶种族的嫩枝/他协助建立一个强壮的国家/那你我可以在这世上得着平等的待遇/勇敢和强毅如那立在巨浪潮头的人们/高高地撑起一枝旗帜/她的飘扬打倒一切人的反对”(14)。

  如亚历山大这样受过教育的美籍非裔作家并不少,他们作为“南北战争”之后的下一代,受过高等教育,对于美国社会的不公正有着明显的揭露。“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领导者休士(Langston Hughes,1902-1967),在“我也是歌者亚美利加”(I,Too,Sing America)一诗的结尾中,以“我,也是亚美利加:我,也是亚美利加”愤怒呼喊(18)。

  《黑人文学》直指当时美国社会中“公民”形式下“族裔”间的不平等,即被掩盖的种族歧视下的伪善制度。虽然大家都是“亚美利加”,但却在社会权利上有着霄壤之判。“白人穿着浆熨好的衬衫坐在阴处”、“主人们始终是骑马”、“太太们握着伊的白手玩”,而黑人却“在地底下挖掘”、“保姆拼命地工作不休”(6-8),这种基于种族的赤裸裸歧视与迫害,在当时美籍非裔作家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英美文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英美文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英美文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英美文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英美文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英美文学最记录:2620
  • 英美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