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动物研究集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于一体,深入探讨动物的伦理地位问题,批判人与动物二元对立的思想中所折射的人类中心主义,深刻挖掘物种歧视与种族歧视、阶级歧视、性别歧视之间的勾连共谋,揭示文学及文化再现方式对动物的掠夺式利用。关键词:动物研究/动物伦理/物种歧视主义基金项目:本研究获2012年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美国文艺复兴特性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M201210031004)。2.物种歧视主义批判动物研究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为其他伦理拓展主义思潮,譬如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少数族裔研究、性别研究、儿童研究等,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融合的平台。
关键词:动物研究;伦理;主义;道德;文化;文学;批评;物种歧视;批判;生态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对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新近兴起的动物研究加以述评。动物研究集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于一体,深入探讨动物的伦理地位问题,批判人与动物二元对立的思想中所折射的人类中心主义,深刻挖掘物种歧视与种族歧视、阶级歧视、性别歧视之间的勾连共谋,揭示文学及文化再现方式对动物的掠夺式利用。其目标是促成人类在生态共同体中的重新定位,以谦卑之心面对其他物种伙伴,实现人与动物的历史性和解。同时,动物研究为解读文学中的动物意象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批评话语,在象征和隐喻意义之外还原动物的生命主体身份,揭示它们的苦乐,从而唤起读者的动物伦理意识。 关 键 词:动物研究/动物伦理/物种歧视主义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2012年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美国文艺复兴特性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M201210031004);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专著类重点项目《生态视域中美国文学史的反思与重构》资助(项目编号:12Aa002)。 作者简介:李素杰,女,河北文安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小说和生态文学批评等 这里所要讨论的动物研究,不是自然学科通过解剖、实验等方式来了解动物的科学研究,而是人文学科领域内围绕人与动物的关系所进行的理论探索。这一探索颇具“革命性”,因为动物研究旨在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族裔研究、性别研究等先锋理论所做的消解边界、关注弱势的努力推向极致——它不再局限于人类社会内部的事务,而是要打破种际界限,把非人类的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视野。也就是说,继阶级、性别、种族之后,种际关系(特指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成为人文学者关注的新课题。人们意识到,人与其他动物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或许并不存在,更不能作为充分理由使人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抑或把其他物种排除在伦理共同体之外。 西方动物研究的理论基点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承认动物对于人的价值:它们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人类的自我认识;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承认动物自身的价值:它们是独立的生命主体,拥有内在价值,值得我们尊重和平等对待。基于以上认识,动物研究学者反思西方文明史上关于动物的伦理地位的思想传统,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优越论,质疑人与动物二元对立的等级式思维模式,力争改变人们对动物的谬误认识,维护动物作为生命主体的权利,以构建平等、和谐、共生的新型种际关系为终极目标。在当今生态危机日益严峻、众多物种濒临灭绝、虐待动物现象屡见不鲜的背景下,动物研究的兴起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动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西方动物研究①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当时风起云涌的各种解放运动为背景,以动物解放运动为先声。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的《动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1975)一书的发表为该运动吹响了第一声号角。在此之前,西方哲学界有关动物的话题虽然一直不断,但从未进入主流话语。辛格在书的前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本书乃关于人类对非人类动物②的暴行”(Singer,1995:i),并在书中历数人类在实验室和动物农场里的种种残暴行为,揭示了动物解放与女性解放、黑人解放的共同伦理基础。此后,动物解放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学术界关于动物及其伦理地位的讨论也不断升温。1983年,汤姆·雷根(Tom Ragan)发表《动物权利研究》(A Case for Animal Rights),使得这一运动的哲学基础和学术性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众多女性主义思想家也成为动物话题的积极参与者和倡导者。玛丽·米奇利(Mary Midgley)的《动物之所以然》(Animals and Why They Matter,1983)、凯洛·亚当斯(Carol Adams)的《肉食的性别政治》(The Sexual Politics of Meat:a Feminist-Vegetarian Critical Theory,1990)和多娜·海罗威(Donna Haraway)的《类人猿、塞博格和女人》(Simians,Cyborgs,and Women: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1991)等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读本。这些研究凸显了动物所遭受的物种歧视在本质上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阶级歧视等共同的意识形态根源,为动物研究注入了重要的理论滋养。文化/文学研究学者斯蒂夫·贝克(Steve Baker,1993)、艾瑞卡·珐芝(Erica Fudge,2000)、约翰·赛门(John Simons,2002)、凯瑞·伍夫(Cary Wolf,2003)、兰迪·马拉默德(Randy Malamud,2003)等也纷纷从文化和文学再现的角度考察了动物与人的关系,拓展了动物权利运动的学术批评维度。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动物研究的论文、专著等各种研究成果迅猛增加,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仅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就有60种相关书籍出版,其中2012年出版了3本直接由“动物研究”命名的专著③。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都创办了动物研究的专门学术组织,比如美国的“动物研究学会”(Institute for Critical Animal Studies)和“动物与社会研究学会”(Animals and Society Institute),英国的“动物研究网”(British Animal Studies Network),澳大利亚的“动物研究组织”(Australian Animal Studies Group)以及新西兰的“人与动物研究中心”(New Zealand Center for Animal-Human Studies)。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都开设了人文学科领域的动物研究课程,而哈佛大学、纽约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老牌名校也不甘落后,于近两年纷纷加入这一队伍,使得全美现有超过100门本科以上的相关课程。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等还设有人文学科动物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
内容摘要:动物研究集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于一体,深入探讨动物的伦理地位问题,批判人与动物二元对立的思想中所折射的人类中心主义,深刻挖掘物种歧视与种族歧视、阶级歧视、性别歧视之间的勾连共谋,揭示文学及文化再现方式对动物的掠夺式利用。关键词:动物研究/动物伦理/物种歧视主义基金项目:本研究获2012年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美国文艺复兴特性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M201210031004)。2.物种歧视主义批判动物研究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为其他伦理拓展主义思潮,譬如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少数族裔研究、性别研究、儿童研究等,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融合的平台。
关键词:动物研究;伦理;主义;道德;文化;文学;批评;物种歧视;批判;生态 作者简介: 二、动物研究的特征及核心思想 动物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除了文学、文化、哲学、历史、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以外,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医学、生物学、动物学、法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均在动物研究的理论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动物研究者对欧洲文明中关于人与动物的二元论思想普遍持批判态度,而他们在东方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以及非洲文明等古老文明中获得思想灵感,为建立新型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寻求文化范式。同时,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从各自文化传统视角参与讨论,使得动物研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文化间的对话与杂语。此外,虽然动物研究的核心是人与动物的关系,但它的辐射面非常广泛,涉及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作为食物的动物、作为实验品的动物、作为宠物的动物、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动物园动物、水族馆动物、马戏团动物等。同时,动物与人的关系也体现在众多方面。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动物研究中心提供的长达139页的“动物研究参考书目”中,上千条文献被分为14大类,包括作为哲学及伦理学研究主题的动物、历史中的动物、作为象征符号和伴侣的动物、作为娱乐与景观的动物、科学、教育、医疗中的动物、文学和生态批评中的动物、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中的动物、宗教、神话、民俗中的动物等④,足见动物研究角度和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把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动物研究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动物的哲学、伦理学研究,也可称为动物伦理学(animal ethics);另一类是关于动物的文化再现批评研究,也可称为动物批评(zoocriticism/animal criticism)。前者主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动物,为动物的福利和权利进行论争,具有很强的论战性和行动主义特征,也为动物批评提供了哲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更关注人们头脑中的动物,包括作为文学意象和文化符号的动物,意在考察动物性及人性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的建构,追问动物在人类社会所处边缘地位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而揭示人类社会中各种压迫、剥削、暴政本质上的相互勾连,据此寻求解决阶级歧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物种歧视的文化出路。 如上所述,动物研究的角度和方法纷繁复杂,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传达的思想也不尽相同。笔者经过认真比较、梳理、提炼,总结出如下3个方面,作为评介动物研究核心思想的切入点:(1)伦理拓展主张;(2)物种歧视主义批判;(3)动物再现反思。 1.伦理拓展主张 所有主张动物福利的哲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那就是把动物纳入人类的道德共同体,把传统的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准则延伸、拓展到种际关系。他们首先批判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由笛卡尔推向极端的人与动物的等级观和动物工具论,特别是笛卡尔提出的动物机械论和人/动物二元论。动物伦理主义者认为,动物是具有独立品格的生命体,不是专为人类利益存在的资源和工具,不应被视为可由人任意宰割的低等生命。伦理学流派之间的分歧主要存在于以何种标准判断动物的伦理身份,以及伦理范畴可以扩大的程度。这突出体现在3个流派:动物解放论(animal liberation ethics)、动物权利论(animal rights ethics)和生物中心论(biocentric ethics)。 辛格所代表的动物解放论以17世纪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为理论基点。功利主义认为,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善,痛苦是一种内在的恶;凡带来快乐的就是道德的,凡带来痛苦的就是不道德的(杨通进,2007:94)。因此,在决定一个生命体是否有资格得到伦理关怀时,要考察的不是“他们会思考吗?也不是,他们会说话吗?而是,他们会感受痛苦吗?”(Bentham,2007:9)功利主义哲学强调感受力(sentience),认为动物同人类一样,有感受苦乐的能力,因而应该享有和人同等的道德地位。以此为基础,辛格提出“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主张,认为我们应该把适用于人这一物种的平等原则扩展到其他物种身上,赋予动物以同等关怀。为避免误解,辛格特别强调“同等关怀”不同于“同等待遇”,比如,我们不需要赋予动物以选举权,因为这对于它们毫无意义;但是,当人类利益和动物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把人类利益凌驾于动物利益之上,而应给予同等考虑(Singer,1995:2)。辛格认为,为满足人的口腹之欲而屠宰大批动物或为确保人的安全健康进行动物活体实验都是不正当的,是严重的物种歧视主义,应该禁止。 雷根是动物权利论的代表。他认为,从功利角度为动物的伦理地位进行辩护无法真正实现动物的解放;只有接受“动物拥有权利”这一观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类对动物的残害。他把伦理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即道德主体(moral agent,一译“道德代理人”)和道德病人(moral patient,一译“道德顾客”)。道德主体是指具备各种复杂能力的个体,尤其包括自主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道德主体应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责任。一般来讲,正常的成年人是典型的道德主体。道德病人则不具备“令其能以对自己行为负有道德责任的方式控制自己行为的条件”(雷根,2009:128)。婴幼儿、精神错乱或智力障碍的人、动物都属于道德病人之列。他们没有能力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也就不承担道德责任,但是他们是道德主体的行为的接受终端。这样,雷根就动摇了洛克、休谟、康德等人基于理性、自觉性、能动性等能力缺失而将动物排除在伦理范畴之外的传统伦理思想,解决了虽然一些动物与某些人群在智力水平上相当,却不能享有这些人享有的道德权利的伦理学难题。雷根认为,道德病人和道德主体具有平等的固有价值(inherent value),都是生命主体(subjects-of-a-life)。因此,“从严格的正义角度看,我们应该平等地尊重拥有平等的固有价值的个体,不管他们是道德主体还是道德病人,(如果是道德病人)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雷根,2009:222)。 雷根的动物权利主义和辛格的动物解放主义虽然在主张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把伦理关怀停留在有感知力的动物范围内,而那些现代科学认为没有感知能力的软体动物、昆虫等低等生物则被排斥在伦理视域之外。保罗·泰勒(Paul Taylor)代表的生物中心主义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他继承了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思想(reverence for life),在《尊重大自然》(Respect for Nature,1986)等书中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生物中心主义”。在他看来,所有的生命体,包括人与非人类动物、有感知力的和没有感知力的生命体,哺乳动物和昆虫以及单细胞原生动物,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teleological center of life),都指向一个目标:实现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延续和繁殖。因此,所有生命体都是拥有自己的“善”的实体(entity having a good of its own),也就具有天赋价值(intrinsic value),是值得我们尊重的独立生命体。生物中心论还特别提出,人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并不比其他生命体高贵;所有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中的一部分;所有生命个体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追求各自的善(Des Jardins,2006:137-139;杨通进,2007:104-109)。这样一来,泰勒就突破了辛格与雷根的局限性,有效地打破了所有的物种界限,把伦理原则拓展到整个生物圈,实现了以尊重生命为原则的平等主张。而且,生物中心主义关于整体观、联系观的论述也使得动物伦理学与深层生态学、生态中心主义、整体主义等环境伦理学理论产生了交集,成为当代生态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性主义者不满于辛格等男性作家过度强调动物伦理的客观、理性本质,把道德与情感、态度、喜好等主观的、“感性”的成分剥离开来的做法⑤。她们指出,这种重理性、轻感性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导致动物低劣地位的传统思维逻辑的翻版,暴露了男性批评家们意识深处的歧视倾向。与此相对抗,她们强调同情与关爱在动物解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关爱伦理”(ethic of care)。玛丽·米奇里在《动物之所以然》中指出,人类天生具有顾及他人感受的特殊能力,同情心与好奇心是一种人类所具备的幼态延续(neotany),而且这种同情心和好奇心会突破种际界限,延展至人类世界之外,包括有生命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岩石、沙粒。这意味着,关心其他物种是人类保留并付诸实践的一种重要本能,而不是后天养成的(Midgley,1983:119-120)。这一论断说明伦理拓展不仅合理、必要,而且可能。琼瑟芬·多纳文则挖掘出西方哲学中包括休谟、亚当·斯密、叔本华在内的不以理性、而以感受与同情为基础的伦理传统,指出情感在道德体系建构中必不可少。人对动物的同情心是一种深刻的、基本的性情,只是在强烈的社会规约面前才受到压抑、隐蔽。屠宰场和动物实验室里所进行的一切之所以要远离公众视线恰恰表明人们对这些残酷行为的不安与负罪心理(Donovan,2011:284)。她认为,“同情先于公正”,“道德由同情而生”,我们对动物怀有的同情心使得它们成为我们道德大家庭的一员成为可能(Donovan,2011: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