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南戏研究(1890-1945)

摘要:中国学术界对南戏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而日本学者早在明治时期就开始了对南戏的研究 明治后期笹川带头,对发展做出了负面贡献。然而,淮南南戏研究不仅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对后期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客观上造成了南戏研究的势头,促进了南戏研究的进步 从明治末年到大正初,像菅野直树、岩谷聪、宫原彰晃这样的人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中国通俗文学的关注和研究上,他们的相关著作都包括了对南戏的研究 随着新材料的发现,青木昌子对昭和时期南戏的研究超越了以往日本所有南戏研究者的水平,在南戏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南戏研究/近代/日本汉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说唱文学研究史”阶段性成果(10BZW065) 作者简介:张震(1984-),男,浙江温州人,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通俗文学和日本汉学。过去南戏研究史多关注国内的研究成果,而国际学术界对南戏研究的认识有限;对于近代日本南戏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学者青木昌子身上 事实上,青木昌子并不是近代日本最早(不是唯一)的南戏研究者。早在明治时期,森淮南和笹川林峰就已经涉足南戏研究 在南方戏曲研究史上,如果说笹川林峰是一个先驱,那么《三顾茅庐》就是一个里程碑 1.明治后期(1890-1912)南戏研究南戏作品很早就传入日本,日本翻译的《琵琶记》最早出现在江户时代(1604-1868),真正的现代学术意义的研究则始于明治时期(1868-1912) 明治后期是日本南戏研究的起步阶段。主要研究者有森淮南、宫崎骏、樊姬、久保田穗、严家文等。,这与他有关,第二个是笹川 尽管笹川林峰(1870-1949)开始研究中国戏曲的时间晚于莫里怀南(1863-1911),但他的第一部南戏专著《元代琵琶记》(1897年4月)不仅早于莫里怀南发表的相关论述,而且是日本汉学近代转型以来最早的南戏。他的《志那戏曲小说简史》(1897年)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的小说和戏曲史。他的《志那文学史》(1898)是中国第一部将戏剧小说和诗歌并列的文学史,并为小说和歌剧列出了专门的一章。后来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一般都是模仿这种风格 笹川所写的《芷娜小说戏曲简史》和《芷娜文学史》都有《琵琶记》的专门章节 他对南戏的总体认识是赞同王世贞等人的观点,认为杂剧分南北曲,“北曲不谐,则有南曲”,南戏就是杂剧的南曲 [2]28基于这种认识,他还视琵琶姬,月祭姬,姬等。作为杂剧,比较了《琵琶记》和《西厢记》的风格,赞同汤显祖的说法,认为《琵琶记》都是在气质上下功夫,而不是用词巧妙。 还分析了《琵琶记》的创作原因和故事梗概,认为不如《西厢记》 他也认为中国戏剧整体上还是幼稚的。《琵琶记》和《西厢记》虽是南北之巨,却比不上欧洲和日本戏剧 灵峰隐约意识到宋代是杂剧产生的关键时期。就像通俗小说始于宋代,词在宋轶也变成了歌,杂剧由此产生,这就是戏曲的起源 欠的人,现在只点,不能充分发展 总的来说,他在南戏研究方面的成就非常有限,这并不完全是他个人的原因,更多的是受到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限制 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他说自己“用朦胧的知识撰写了志那小说戏曲简史,并对《琵琶记》等戏曲作了简要的勾勒”(2 [3]),并非纯粹的自嘲 几十年后,他还编著了《琵琶记》 莫里淮南子对中国戏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91年3月14日在文学大会上题为《知南戏》的发言,第一次梳理了中国戏曲史的发展。但他对南戏和琵琶记的专门论述,见于《诗话》、《词曲概论》、《琵琶记》等。 次年,由森川武史整理的《词曲概论》最后一稿在《诗苑》(1912年10月至1914年1月)出版,共16章。后六章为乐理:词曲之异、乐律之通、优越感之渐、元曲杂剧考、南曲考、清代考 《辞赋》、《曲》在《诗品》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拓展。应该说,它已经是一部体系完整、选材得当、论述详尽的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其中约有一半涉及南戏(传说),比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相关部分要长得多 此外,《宋元戏曲史》多为曲牌语录和南北宋《白月阁》的编排,缺乏历史的轮廓和理论的发展,《词曲概论》则是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既宏观地展现了南戏(传说)的发展史,又详细地分析了体制、曲调、乐律、角色、作者和作品 从《诗话》到《词曲概论》,莫怀南对南戏的认识有一个相对明显的发展和深化过程,他们对南戏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南戏的起源时间和地点 这也是两部作品最大的区别 淮南在《诗话》中认为,元朝亡盛,北宋渐衰,曲调枯涩无味。所以进入明代以后,戏曲多以南调为主,南曲分为九宫,与北宋有较大区别。所以南宋独立于北宋,南宋的调调也为北方蒙古人所享用,南宋也相应发展。 这种说法基本上沿袭了王世贞的“南宋转北宋” 他在《词曲概论》中明确提出“南曲源于南宋温州杂剧”的观点,认为明初叶的《草木子》中的“戏”,即朱云明所谓的“温州杂剧”,是“始于王魁,为永嘉人所作”。 元杂剧中也有王魁的《否定的桂英》和王魁的《不公平的心》,但他不相信戏剧是以此为开端的 他进一步认为,陆放翁的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是弹的 背后谁管,全村听唱蔡中郎。它是关于陶珍,琵琶等。与杂剧不同,两者都起源于北宋仁宗时期 今天,高则成的《蔡中郎传奇》,即《琵琶记》,被推为南曲始祖,其出处也在此 森怀南是第一个明确指出“南戏起源于南宋温州”的学者,早于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的相同观点 (4) [4] 172, 179-180.有论者推测,王国维曾密切关注《淮南子》的宋学研究,他在《宋元戏曲史》中的相关篇章与此相似 [5] 29,39二、南戏的命名 在《诗话》中,森怀南从南北歌曲的命名差异中指出了根本的区别:北方歌曲叫“杂剧”,南方歌曲叫“传奇” 所谓“传奇”,是指既不能互相侵犯,也不能与杂剧互相迁就的南方戏曲 他还追溯了“传奇”这个名字的由来:南曲多以唐小说为蓝本,故称“传奇”,并非戏剧的专有名词。自元末南曲复兴以来,以“传说”命名 《词曲引论》即以此命名 三、关于南戏(传说)的发展史 他以作家作品为主线,梳理了宋元至晚清南戏的发展 元代南曲的祖先有四种:琵琶记和荆、柳、拜和杀。此后南曲越来越发达,明代有三百多种。六十种歌集其精华。清代,李礼翁、袁玉玲、吴梅村、阮大铖、弘一、孔任尚等人最为著名。他们还介绍了最著名的 第四,关于南北朝歌曲的衰落 《词曲引论》对南北朝歌曲的衰落描写尤为精彩:《琵琶记》在元末出版,而南朝歌曲则广为流传 荆、刘、拜、杀都及时赶到 武莺,明始于江南,始于金陵 从此南曲越来越盛,中原不重用北音 所以明朝以后,北宋也很安静 做南曲的也时不时用北谱,纯粹用北谱,靠杂剧的也就那么几个 北方歌曲大多在王宓,被称为秘密歌曲。它们在世界上的传播如此罕见,以至于他们做不到 明代南曲的扩张 大约有300个明朝人的传说 明朝中叶以后,著名学者经常作曲。如果没有传奇性的作品,那么他们的人不可能比时代更重要 为了它的繁荣,这是真的 北宋在明朝中叶逐渐失守 宫侯贵族和富家番的宴席插曲中,也有不少北方歌曲 艺伎演员桌子上的歌曲也被北方调音师使用 明世宗时,北调仍未全军覆没 之后换了用南曲 南曲的曲调从两个腔开始 之后有四平调,到昆山魏良辅,音乐是吴音做的,音调变化很大 所以,世界上没有唱北方歌曲的歌手 淮南子认为古代关于南北屈起源变化的记载很少,正史上也没必要讲。唯一的封面是吴梅村的《琵琶行》,它像一部明代南北曲史,可以证明它的理论 第五,关于南戏的声腔 它的声音极其柔和清脆 这个时候入声的韵脚还是存在的,但是入声就要以北宋为榜样 音乐的法则也有九宫 乐器主要是长笛,有板和和声 南曲的特点是高洁明亮,北曲的特点是豪放浑厚。 这首歌的名字不同于北宋 他们的名字有相似之处,声调也不同 它的歌和词的变化 第六,关于南戏的角色和剧本体系 南曲打折就是打折 北宋没有四折的限制,一般是内外四折的一部分 分支指的是接口 它的优秀人才是天生的,丹和其他江湖 每一首歌,不管是什么颜色,都要唱出来 它的歌曲包括“介绍”、“翻唱”、“和声”、“前戏”等 他一开场就必须在片尾或片尾演奏,说出他的剧作家的初衷 然后用独白和内部问答指出剧名 用一个很长的词,揭示一本书的起源和结尾 南曲每个出口都有一个标题,标明出口的关键点 它们都在开头标有四个字符 之后,是略两个字 第二个从主题开始 称之为匆忙领域 你必须用你的生命出现 第三个是丹 如果你看看这两件事,你会发现所有的血管和针头都在埋伏 此外,关于脚色的一切,大约在下面三四个,就要出道了 除了十个,脚的颜色以前也算过,它们被错综复杂地改变以使所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传说众多且长,故分两卷 书末是小捆,意思是小收藏 在下一本书的最后,一切都归结到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大丰收 第七,关于南戏的剧目 《诗话》第五章之后有《附录》,其中除了南戏传说的角色、体系、主要作品、音乐卡等资料外,还记载了元明清时期的南戏(传说)作品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明清以前他看到的南戏作品只有五种:《琵琶记》和《景、柳、拜、杀》,被归为元代作品 孙怀南对《琵琶记》的考证主要发表在《表新岭路易琵琶记》一文中,该文是与森舍盖、三木珠二(鸥之弟)共同讨论的 [6]598-622森濑曾与森怀男一起在东京特殊学校任教。前一年,他还与莫里·怀南等人讨论过《水浒传》的相关问题 关于讨论《琵琶记》的过程,欧外曾在日记中记载:1898年2月27日,为了作出新的标准和不同的记载,他又读了《琵琶记》;3月2日,阿苏吉罗(Miki Zhuer)口述《琵琶记》大纲;3月11日,送(即淮南)书评琵琶记;3月27日,评《琵琶记》;3月31日下午,阿祖基罗来到军医学校教《琵琶记》 [6]642《表信陵路易琵琶记》是淮南最深入的考证 他主要讨论笹川没有提到的《琵琶记》的作者、创作动机、风格、版本和翻译 淮南子考证资料丰富,论证严谨。他对作者和创作动机的考证尤其令人信服,并得到了此后大多数学术界的认可 关于《琵琶记》的作者 据列超、虞山、瑶山堂外记、杜公探、清溪闲笔、载远杂志、尹书影、景之居诗话等所收诗列传。《淮南子》对《琵琶记》的作者及创作时的情景进行了考证 摘要:本文从古书《琵琶记》出发,否定了关于《琵琶记》创作动机的几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如“讽刺之论”、“牛僧歌与茹牟之论”、“宋奸臣之论”等。,并认为该剧以“必然”的情节暗示劝诫 历史上认为蔡邕是依附于董卓的人,很难称其为君子。这出戏只是借用了他的名字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文艺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文艺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文艺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文艺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文艺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文艺学最记录:2620
  • 文艺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