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媒体变革加速的时代,探索媒体文艺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调整学术立场,拓宽文艺研究视野;聚焦网络文学,探索新媒体文艺的理论架构;把握适当的度,反思新媒体文艺如何可能,使数字媒体文艺研究成为一股不可低估的学术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生存”时代中国文艺的理论建设 关键词:媒体文艺/数字文艺/学术建设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文献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1AZW002] 作者简介:欧阳友泉,文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文学理论、网络文学和新媒体文化  。媒介文艺学研究的是媒介变化所带来的文学理论及其学科内涵的变化 单小溪先生对此的定义是:“媒介文艺以媒介本体论为哲学基础,从传播学的角度,用信息论、传播学、媒介学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对文艺现象进行审视、评判和研究,对文艺现象进行批评和理论建构”(1)。他认为它是一种“后语言”文艺理论,明确表达了媒介文艺的内涵和功能。 研究媒介哲学带来的新变化,解释文学观念和理论批评与新文学艺术的兼容性和相容性,拓展或延伸文学艺术与变化了的文学现实的理论逻辑,是媒介文学艺术的工作和责任,也是媒介文学艺术的价值 这个话题提醒我们,面向未来的文艺建设不能缺少“媒介”这个维度,我们应该重新评估媒介的作用,充分认识媒介变革对文艺理论建设的特殊重要性 在媒体变革加速的时代,讨论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今天,数字新媒体使我们进入了被内格罗蓬特称为“数字生存”的时代,或者说是“第二媒体时代”(马克·海报)、“赛博空”(何塞·德·摩尔)和“技术帝国”(r·谢普)的历史时期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6.88亿,有一半的中国人上网,网络普及率为50.3%,移动互联网用户6.2亿,90.1%的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上网 (1)可以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就像一场风暴席卷这个时代”(水在伸展) 在中国,数字媒体及其形成的网络媒体比历史上任何一种媒体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入地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和文学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不仅改变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和存在,也改变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面貌和文坛格局, 以至于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艺术能够拥有像今天的网络文学、数字艺术这样庞大的创作者阵容、作品存量、欣赏群体,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艺术能够像网络文学艺术一样,通过全媒体传播的手段,发掘IP价值,多元化、改变自身形态,迅速覆盖大众文化市场,产生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甚至成为不可小觑的文化产业; 而且历史上没有哪一种文艺像网络文艺那样引起了如此多的质疑和争议,很难预测它的变化模式和可能形式,甚至让很多传统理论批评家感到难以把握或毫无头绪,甚至束手无策。现有的文艺理论似乎很难着眼于其逻辑起源来获得思想的有效性和解释的合理性……这些“悬崖”式变化的发起者是媒体。也就是说,由数字技术媒体构成的网络载体调控着当今文艺生产和文艺观念的演变,这是媒介文艺研究的现实基础和作为学科建设的理论背景 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媒体对文学的影响不是由于今天,而是由于电子媒体的发展和突出的视觉形象,传统的文学观似乎受到当代媒体文化的更强烈的攻击”(姜树卓和李凤亮285) 面对数字媒体对文艺的全方位介入,新媒体文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网络互动批评、传统媒体的即时评论、学术流派的学术关注,将理论思维的触角延伸到网络文艺领域,开启了数字媒体文艺研究的历史征程 新出版的《网络文学研究成果整合》显示,网络文学诞生以来,截至2013年底,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论文908篇,批评网络文学理论的报刊文章1035篇,以网络文学为主题的博士、硕士论文229篇,重要学术会议提交的网络文学论文143篇。网络文学研究和著名作家网络学术著作共83部 ②一批学者的勤奋探索和理论贡献,构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学术力量,值得我们关注和清理
然而,一些研究者敏锐地意识到新媒体带来的文艺变革和理论机遇,以回应性的学术立场关注文艺界,解读新的文艺现象,回应新媒体文艺问题,将文艺学的研究视野延伸到数字文艺学领域,从而拓宽了文艺学的研究视野,开辟了“数字生存”时代文艺学学科的新发展空 首先,从“原子”文艺到“数字”文艺,打开了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新窗口 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黄明芬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电子艺术 1998年出版《计算机艺术》(林雪出版社),1999年出版《电子艺术》(科学出版社)。此后出版了《Bits Challenge Muse:网络与艺术》(2000)、《数字戏剧:影视、电子游戏与智能布袋戏研究》(2003)、《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2003)等,为传统的“原子文艺”研究增添了“电子文艺”(虚拟方式存在)的学术对象,率先将文艺研究带入新的讨论领域,也使传媒文艺开始进入新媒体文艺的新阶段。 以计算机艺术为例,基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事实,作者将视野从总结过去积累的艺术经验拓展到探索艺术的未来走向,基于计算机与艺术的价值关系,区分了计算机与艺术主体、艺术手段、艺术方式、艺术对象、艺术内容和艺术环境的关系, 并认为计算机艺术是计算机科学与艺术相互渗透产生的边缘学科,应该成为文艺学的一部分。 南帆先生也是较早切入中国电子媒介文化的分析、描述和批判的学者。在1998年出版的《文学的维度》(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中,他区分了媒介变革带来的“书写文化”和“视觉文化”两大体系,敏锐地指出视觉文明将有效地改变现代文明的结构 后来,他的另外两本书《潜规则》(1999)和《双重视野——当代电子文化分析》(2001)讨论了“电子时代的文学”和“文学在互联网上游荡”的问题 他警告人们不要担心: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这源于技术的特点。"电子媒体的解放和控制几乎同时发生."因此,“我们必须从双重视角审视电子媒体的意义:电子媒体的诞生不仅带来了一种解放,也创造了一种控制;它不仅预示着潜在的民主,而且剥夺了一些自由;它不仅开拓了新的视野,也定义了新的活动领域”(南繁4) 他告诉我们,文学艺术的研究不能不关注电子媒体,同时也不能不警惕电子媒体的技术特性给文明、文化和文学带来的约束,减少它对艺术自由造成的危害,这对新媒体文学艺术延伸的“文化研究”无疑具有预警和启发意义 此后,多元化的网络艺术研究迅速蔓延,从网络艺术延伸到西方数字艺术理论和数字艺术潜在学科群研究 数字媒体诞生的数字艺术,如网络音乐、电脑艺术、网络游戏、网络动画、数字影视、微电影、网剧等网络视频艺术,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艺术。,迫切需要理论批评的回答和回应,也可以为媒介文艺提供新的媒介艺术理念支撑,增强其适应现实的能力 文学理论和批评界对数字艺术的研究成果很多,难以计数 如黄明芬先后发表了《网络艺术》、《新媒体》、《西方数字艺术理论》等一系列著作,发表了《从网络文学到网络艺术:世纪之交的潮流》等一系列研究论文。③数字艺术研究不断深化 近年来,黄明芬将新媒体文艺的理论触角伸向西方数字艺术和数字艺术潜在学科群,独立完成了6卷本《西方数字艺术理论史》(300万字,林雪出版社,2011年)和数字艺术潜在学科群研究(4卷本,林雪出版社,2014年),为媒介文艺的数字化探索做出了贡献 在这一领域,文艺界和评论界仍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徐兴明、王秋凡、、顾、曹增杰、江南张、廖祥忠、贾、、、陈玲、、张延祥、徐鹏、王代明、马晓祥、郑湛等人,均有发表 ④网络艺术论文的成果更难罗列,其中欧阳友泉关于讨论网络艺术、网络游戏、网络动画、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艺术的论文⑤选择基础理论视角分析对象,有助于了解数字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媒体文艺建设的路径,积累学术,更新观念。 此外,将文艺研究从传统的文本解读引入到超文本理论的建构中,使媒体文艺真正进入新媒体文艺,并澄清了文艺的深层轮廓 网络超文本超越了传统的作品本体论、叙事学、语言学甚至文学价值论等。研究超文本是解读新媒体文艺的重要理论关节点,“理解电子超文本网络是把握新世纪文学走向的紧迫任务”(黄明芬1) 黄明芬的超文本诗学是研究这一问题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本书以开放的学术视角探讨超文本的不同方面,通过分析超文本的超写、超读、超隐喻、超文本的技术规范、版权规范和社会规范,探讨建立超文本美学的可能性。超文本对文学理论建构的意义在于:“它启发人们重新思考过去时代的文学先驱所做的各种尝试的意义,并基于当前网络媒体的特点做出新的发展”(黄明芬277 南番认为超文本“导致线性逻辑的解体,所以中心、主题、主角、线索、视角、开头和结尾、文本边界等概念都是无效的”(南番263) 后来陈定甲对网络超文本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他的《比特兰:网络时代文学生产研究》一书和他的论文《超文本与网络时代文学的兴起》对超文本在文学生产中的网络化和互文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提出超文本是“数字存在”时代网络世界最流行的表意媒介。它以“比特”的名义,唤醒传统文本的开放性、自主性和互动性的潜在生命力和灵性,以一种分散的、不确定的非线性“网络写作与阅读”方式解构传统、颠覆本质,在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互吟唱中改变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方式 但在“如我们所想”的赛博空间空,网络文学创造的“话语狂欢之地”也交织着欢乐与隐忧——充满陷阱与危机,辉煌而有希望。 这个问题对媒介文艺建设的意义在于:“超文本的兴起,既是当代文学在本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标志,也是理解媒介、图像、游戏、快餐、肉体、博客等时代大趋势的核心内容和逻辑前提。” 更重要的是,超文本正在悄悄地改写我们关于文学和美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陈定甲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