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媒体时代,非虚构文学的写作模式已经被打破 在此之前,由印刷媒体承载的非虚构文学的作者是记者或作家 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写作不再是基于文本的二维写作,而是一种多维度、全媒体的内容创作。这种写作模式的转变在非虚构文学的生产中尤为突出 这使得非小说作家不仅注重文本创作,而且从文学传播的角度出发,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文学生产和意义传递
更新创作方式
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而是一种文学类型,包括新闻、非虚构小说、报告文学、日记、历史抒情散文等文体 对非虚构文学的定义有三个层次的理解 首先,所有基于事实的写作都可以被视为广义上的非虚构文学 虽然“非虚构文学”的名称只有几十年,但带有“非虚构”的作品早已存在,如《史记》 西方总是将书籍分为两类:小说和非小说 非虚构文学分为多种多样,包括新闻、纪实小说、日记、书信、传记等文体 第二,狭义的非虚构文学 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新新闻学的探讨上,研究者多研究中西方非虚构文学的比较和传播效果 第三,除了以上两种,从“中间观”的角度来讨论非虚构文学,即把非虚构文学看作是一种以真实故事为基础,具有文学表现性的体裁 这一视角的研究既考虑了非虚构文学的传统和内涵,又充分结合了当代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发展,因此更受中国学者的重视
基于非虚构文学的“中间观”,我们可以对其创作边界和主体责任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非虚构文学始于新闻文体的发展,记者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晚清到21世纪,以传播学、特写、深度报道、调查纪实文学为代表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更具有文学性,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革命信息、建设新闻、典型人物、重大事件。 曾经繁荣一时的报告文学作家中,有许多是记者,如范长江、肖干、理智、孟晓云、何建明等 此后,以《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计划为代表的非虚构创作进入了中国媒体的视野,出现了慕容雪村的《中国,少药》等与以往非虚构文学风格迥异的作品 这种转向是非虚构文学各种文体多元化发展的结果,反映了中国非虚构文学的丰富性、包容性和发展性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非虚构文学在文学创作和传播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进入全媒体时代,非虚构文学的生态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表现为创作群体的“非专业性”、写作对象的多元化和文学传播方式的多媒体化 农民工“蓝衣坊”、“让身体说话”聚焦女性、“市场雄心”写城市每日集锦等工作坊,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写作阵地,同时网站、微博、博客、APP、微信官方账号等形式开展媒体创作活动。 例如,该报的“国家故事工程”是一个集出版、分享、交流和传播为一体的全国性非虚构文学创作平台 此外,还有“真实小说写作大赛”、“镜像小说写作大赛”、“光影迷局新青年小说写作大赛”、“杜南杯小说写作大赛”等高奖文艺活动
受媒介融合和大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非虚构文本被创造出来,它们的文本形式也发生了转型或变形,出现了以传记文学片、纪实片、纪录片为代表的非虚构文本。 在大众传媒的帮助下,文本的功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拓展和实现
拓宽传播渠道
在全媒体时代,非虚构文学创作形成了以文学文本为核心、全媒体为载体的多维表达模式,从而开创了媒介融合传播背景下的非虚构文学领域
受媒体技术更新和文化发展的影响,文学写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为非虚构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首先,大众最熟悉和认可的是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 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改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再现,即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作的场景、对话和人物,以更好地契合原作的艺术内涵 比如由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的电影《信天游》,由《民族记忆——中国共产党宣言传奇》改编的电影《大火》,由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生死》改编的电影《五颗子弹》 其次,这种改编采用意大利风格,更注重根据历史事件和精神契合进行艺术创作 例如,主要的革命历史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解放》和电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伟大复兴的开始》
其次,以传记文学电影、纪录片、电视节目等为代表的非虚构文本。通过媒体整合传播后,拓宽了文本的接受面,深化了主题内涵。 比如《让浦东告诉世界》、《闵商》、《扬帆珠江》、《古田会议》等。这些作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生活,在创作技巧上与时俱进,追求高水平的艺术审美,深受大众喜爱。 其他作品通过“非虚构文本+媒体传播”的方式,以新媒体形式重新解读非虚构文本,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以《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为代表 《看见像脸一样的文字》通过阅读信件在多媒体中呈现了这篇非小说文本 信件,尤其是私人信件,是传统的非小说文体。从竹简、兽皮、丝绸和纸张到现在流行的电子邮件,不管信件的物质载体如何演变,它作为写作的非虚构性从未改变 再加上信件的私密性和私密性,他们的非虚构度极高 这封信本身不是给外人看的,它最有可能保存真实的信息 正因为如此,在对每一个字母进行背诵、解读和重新解读时,文本原有的非虚构性被激发和传递,导致文本之外的观众共鸣和情感震撼
再次,非小说文本的多媒体传播是文本本身最忠实的传播方式,可实现性最强,受众最广 比如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推文可以提供文字、声音、视频、图片、共享流媒体内容等。,在观众中传播迅速,影响广泛 微信官方账号,如“GQ实验室”、“新世界”,已发表非小说类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它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新颖的主题和有趣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喜爱 在形式上,这些非虚构文本有的是用纯文字表达的,有的是“插图+文字描述”,有的是“视频+说明” 当然,它们并不能完全反映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只是碎片,但积累起来可以让非虚构文学的世界更加清晰透明
增强责任感
非虚构文学的媒介转向不是抛弃或削弱文本创作,而是更加强调内容的重要性 在高质量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和媒体的整合,可以实现文学意义的扩散和深化 进入全媒体时代,文学形式不断变化 如今,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打破了文学的外在壁垒,进入文学生产的内部,对文学生产和传播的整个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创作主体、主题和体裁、创作模式、叙事模式、传播媒介、传播模式、文本形式、受众结构和接受心理。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文学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而是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突破意义
媒介融合下的非虚构美学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光线、叙事语言和叙事模式等艺术手段揭示客观事物 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电视节目、图片、微信官方账号等非虚构的审美表达。突破了原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叙述者通过媒体技术等手段对非虚构材料的开放性解读和理解 在非虚构文本被调解之后,生成的信息最终指向接收者 只有当各种媒体信息和观点被接受者接受或认可时,接受者才能与非虚构文本产生共鸣,新的非虚构文学领域才能发挥其最佳作用
非虚构文学领域也反作用于非虚构文学创作 目前很多作家在写作前都会考虑把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可行性,写作时也会考虑文本的可读性和观众的接受程度 以报告文学创作为例,一些作家越来越注重报告文学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例如,何健明的《浦东的史诗》、徐健的《列强之天器》、虞照的《巴金的妖妇》、李春雷的《木棉开》都是在叙事和语言上独具特色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随着全媒体时代非虚构文学的迅猛发展,文学责任、媒体伦理等问题也值得思考 面对新媒体的碎片化和消费化,非虚构文学中的非虚构性的持久性更加珍贵 非虚构文学不允许通过虚构、想象、象征等手段来描绘和再现现实。,而是旨在描绘现实本身——再现客观真理、情感真理和有意义的真理等。 非虚构文学因其“非虚构”而得以确立,但目前对非虚构的定义没有一致的认识 因此,一些被称为“非虚构”的作品是主观的、片面的或部分真实的,受众的阅读感知往往是个性化的。如果作者的认知不到位或者读者的接受有偏差,就会导致一些负面的后果 因此,非虚构文学的创作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具有责任精神,以客观、真实、艺术的作品引导和感染读者
 。
(作者:常熟理工学院东吴学院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