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批评话语可以为文学批评提供断章取义的特征。这里的“谈事”,是指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把文学置于以“资本”为轴心的社会关系之中,使文学研究最终指向某一社会生产实践,并从中得到根本的解释。
“资本”作为社会关系的结构特征,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西方社会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因此它成为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各种现象时必须正视的理论起点。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物”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由“资本”的生产关系构造和命名的“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其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其中借用的标准恰恰是对“物质”的历史定义:物质不仅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产物,而且是费尔巴哈所说的不以人的感官为历史呈现的世界,而是作为“生产性物质生活本身”(1)通过物质生存资料的再生产,结合人自身的生产和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历史情境之所以被称为“事物”,是因为“人从一开始就有物质联系”(2)产生了自己的生活和历史。所以,这个“东西”不是另一个“东西”。
马克思发现了浓缩在特殊“商品”中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关系的变化过程。就现代社会的“商品”而言,它反映了“资本”地位从交换领域向生产领域的迁移过程。在“资本”驱动的生产关系中,“商品”不仅是贸易交换关系中的对象,如一张桌子,它不仅相当于货币,而且还用于支付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社会劳动时间;它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主义社会恒常性的默认表征。“资本”进入生产关系之后,其奥秘在于“它不能来自流通,也不能来自流通。它必须在流通中生产,而不是在流通中生产。”循环本身并不包含自我更新的原理。流通的要素存在于流通之前,而不是流通本身创造的。".(3)这里“不能从流通中产生”表示资本不是商品经济交换关系的衍生物,“不能从流通中产生”,表示资本和商品交换的共生关系。”流通的要素先于流通而存在”,而这些先于流通而存在的要素是指作为流通过程的形式要素的资本的规定性。“有与无”的表述表明,“资本”只能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一种形式存在,而不仅仅是后者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