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式实践观

  内容提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对实践范畴的性质和范围作了进一步探究,更注重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实践活动。通过提出文学是主客体对象化的产物这一具有实践特色的文学观,揭示了反映论存在的内在矛盾,并从抽象进入具体,运用实践维度探讨了文学批评与文学活动的主体、文学文本乃至社会的互相塑造和互相提升的对象化关系。在探讨中还对实践中的意识与无意识、有限性和无限性等问题作了反思性追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式/实践/对象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11&ZD07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胡亚民。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中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著作很多,在哲学、美学和文艺学界,尤其是在实践美学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学者指出,实践美学不仅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深度理论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思想家对国际美学界乃至人类思想史做出的不可多得的贡献之一,可以留下历史的印记。然而,这场辩论留下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就中国文学批评而言,与实践范畴的联系很少,对实践的内涵和本质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更缺乏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观察和阐释文学作品。正是这种缺失激发了我们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研究实践范畴的热情。将实践范畴引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生成及其介入文学作品提供新的批评维度,成为本文的动力和目的。

  一、中国形态实践范畴的性质与范围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式的实践观的核心是古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由于实践范畴的包容性内涵,中外哲学家对实践范畴有不同的解读,甚至马克思自己的实践观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是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讨论实践,把实践解释为“客观活动”,把实践建立在人与现实的联系上,宣称“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都是实践”[2]。这一观点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显示了马克思对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扬弃。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实践观的建构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基础,不仅在实践范畴的性质和范围上继承了马克思的实践观,而且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一)实践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

按照马克思的实践观,实践作为“客观活动”,是主体对象化和客体主体性双向运动。所谓主体的对象化,就是把自身投射到客体中,使其本质力量在客体中得以实现;所谓客体的主体性,就是通过人类的实践,使客体由自足变为自足,并标记为主体。换句话说,人通过实践,把超越自己的存在变成自己的对象,成为自己的对象。相反,他们在改造对象的过程中成为主体,实现自我。因此,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自然虽然先于人类而存在,法律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没有人类的活动或表象,就不可能建立关系,形成完整的主客体。正如马克思所说:“非客观存在是不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有意识形态的,即想象的存在,是抽象的东西。”【3】人的审美能力也是通过从事客观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其审美体验是实践的结果,即使某种天赋也有实践活动的积累。所以可以说,实践创造了主体和客体。

  并且,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都具有物质性和历史性。主张主客体的物质性和历史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基本立场。主客体的这种物质性在于,主客体之所以能够创造或构成对象,是因为主体和客体、人和对象都是对象性的,都是“自然界”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指出:“当我们真正观察和思考的时候,我们永远也不能脱离唯物主义。”[4]当然,马克思对唯物主义这个词是有所限定的,即“运用在因果关系上”,而不是仅依赖于“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5],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自己的“新唯物主义”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且,主客体都是历史的产物,没有实践,不展开对象化的活动,就没有主客体,也不可能构成历史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所指出的那样:“(费氏)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中国实践观在继承马克思从主观方面理解对象和现实的基础上,更注重从主观方面理解实践活动。中国形态实践观中的主体不是物质或历史的附庸,而是动态的主体。他有生活的激情,有创造物品的能力。他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造自己,然后创造历史。当然,主体的创造性不是为所欲为,也不是黑格尔所说的从绝对观念中“释放”,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在肯定主体超越性的同时,也要看到主体的历史规定性,警惕主体的扩张导致客体外化的弱化。实践自由可以理解为一种选择的自主性,理想的实践活动应该是主体超越性与历史规定性的统一。实践中没有不变的主体,也没有不变的客体,两者都在对象化活动中同时得到改造,这就是实践辩证法。就文学批评而言,它与文学作品乃至社会生活均存在着互塑和互动的关系,主体通过自由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能动作用,实现客体的主体化转换。与之对应,不仅创作过程中社会生活被文学重塑,而且文学批评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重塑社会风气和社会理想。

[6]

  (二)实践活动包括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

就实践的内涵而言,物质生产是实践概念最基本最基本的含义,这是不可否认的。生产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内容。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改变了社会,改变了历史,改变了自己。但是,实践并不局限于纯物质生产。马克思本人也讲过两种生产,即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讲过艺术掌握世界的问题。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7]将人的实践活动从物质生产明确扩大到政治、文化乃至艺术活动,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如果说马克思的实践观侧重于人的物质生产的话,那么,在中国马克思主义那里,除了最为基础的物质劳动外,实践与政治、文化等有了更多的联系。虽然这类实践与物质生产的实践有不少差异,但它们都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这就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繁重的体力劳动正在逐步减少,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多,对象化活动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蒋孔阳先生曾谈道:“劳动所创造的,不仅是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劳动者的思想和感情、聪明和智慧等这样一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 作者简介 姓名:胡亚民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学院从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这个意义上讲,实践不仅涵盖人的物质性活动,同时也包含了人的精神活动乃至情感活动。由于实践所体现的主体的自由精神与艺术、审美有密切关系,于是实践之维进入文学活动就成为应有之义。

[8]

职称:教授

课题: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研究》[11&ZD078]的阶段性成果。

  二、中国形态实践维度的文学观

实践范畴的引入,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提供了新的理论参照,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文学的本质,重新审视以往的批评理论,在反思中深化对实践的理解。

  (一)文学产生于对象化的关系中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们试图从对象化的角度来界定文学的本质。在对象化的意义上,文学不仅是对生活的描述,也是作家心灵的创造,它不是独立于社会和作者的形式系统。文学是主客体对象化的产物。它来源于对象化的关系,这种对象化的关系体现在创作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

  就创作主体与社会生活而言,两者在实践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塑造。没有创作主体,社会生活就不可能成为创作源泉;反之,没有创作材料和对象,创作主体也失去了依托,无法确认自身。在创作实践中,创作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他可以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创造出具有意义和价值的文学作品,并引发自身的改变。社会生活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坐标,它将在创造主体的作用下展现出不同的面貌,由此创作主体与社会生活形成一个双向重构的过程。与此同时,作家和作品也构成了一个对象化的过程,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对象化产物,在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不仅创作出作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也发生了变化,生成一个新的自我。

【/h/】由此,创作主体、社会生活和文学作品存在着客观的关系。忽视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者过分强调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变成庸俗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范畴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二)从实践的观点看文艺理论中的反映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苏联文论特别是普列汉诺夫思想的影响,中国文论的主导模式是积极的反映论。反思理论模式关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文学的认知价值,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这些思想对中国文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语言从以前的媒介或工具上升到文学的本体属性,成为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对象。从实践的角度介绍文学理论和批评,反思这些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纠正认识论和语言学的偏颇[9]。

  必须承认,以认识论为基点的反映论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因为它建立在物质本体论的基础上,主张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当然,文学是用形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但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反映论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内在矛盾。

首先,反映论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的。作家是主体,社会生活是客体。主体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在此描述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知与被知的关系,或者说是描述与被描述的关系。这种区分在本质上有机械唯物主义的嫌疑,因为机械唯物主义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基础上的。即使就二元论而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不是对立的,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对象,后者强调主体。关于这种反思,美学研究的前辈们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和贡献[10]。

  其次,反映论对客体的把握有偏颇之处。反映论把社会生活视为一个矿藏,一个有待人们不断深入挖掘的对象。从实践的观点看,这种认识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对象性观照,因为客体不是存在于主体之外,而是在主体的对象化中逐步形成的。并且就文学的职能而言,文学不仅仅是求真,它需要融入情感和理想,表现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现实的超越。在艺术创作中,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在不同主体的笔下呈现不同的风貌和色彩,这正是不同主体的自由情感和审美追求在对象化中的体现,是对社会生活的对象性观照,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向主体转换的结果。

再次,反映论虽然强调主体的积极作用,但其立足点是主体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看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互动和相互塑造。从实践的角度对主体的强调,不同于文艺理论中表现主义所主张的艺术,是艺术家主观精神的张扬,也不同于以俄国形式主义为标志的艺术不反映城墙上飘扬的旗帜的主张,而是强调主体的投射需要受到对象化的制约,现实生活作为对象化的制约不容忽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社会生活与文学的关系不仅是来源与创造,而且是对立的转化。审美过程是一种客观的精神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和客体通过不断的反抗、调整和适应而转化和提升。

  当然,对反映论的反思不是完全否认认识论,更不是用实践的观点去取代认识论。应该说,认识论自有其合理和深刻之处,它构成了研究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若从更新批评理论和研究模式的角度看,实践的观点则更具历史性和开放性,因为对象的相互运动不仅构成了主客体建构的历史,而且实践所具有的动态性引向了文学活动多种发展的可能。

作者简介 姓名:胡亚民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学院

职称:教授

课题: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研究》[11&ZD078]的阶段性成果。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文艺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文艺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文艺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文艺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文艺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文艺学最记录:2620
  • 文艺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