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看作是原始的经典信息,那么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就把原始信息内化了,有意识、有目的地发展出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理论形态 在经典话语的历史发展中,世界上不同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与国内历史文化传统和实践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全球传播和创造,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土化命题的自觉理论建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土化/理论自觉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与当代化研究”(17ZDA269),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外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土化研究——以东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重点”(12AZD091)
关于作者:傅麒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
 。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本土化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如何推进这一研究需要一个更加有效和合理的理论框架 理论框架、话语范畴和研究方法的普遍合法性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土化的深度和广度,也关系到这种本土化的价值判断
本地化是人类实践的领域 无论对于一个集体、一个民族还是单个个体,本土化都赋予了人类存在的意义 从哲学角度看,本土化是两种信仰、价值观、知识、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所构建的不同体系的接触和转化,接触和转化的载体是人本身。因此,本土化是人类实践中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人的唯物主义存在和社会存在,并阐述了人的存在的交往关系 具体来说,人的存在总是离不开本土化,本土化包含着个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人从一开始就接触外部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主动适应外部信息,主动把别人吸进自己,或者被迫接受别人的影响,从而影响自己,导致自我改造 本质上,这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也是一种历史和社会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诞生于跨产业全球化进程中,长期从事跨文化革命活动、学术研究、文学体验和生存体验。他们深刻探讨了“世界文学”这一富有本土化意义的文学理论命题
马克思主义强调本土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体现,是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发现社会历史发展和精神生产的规律性,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提出具有人类生存意义的实践概念,批判性地审视人类文化,实现必然性和自由的内在统一 这些理论具有话语范畴的普遍性,但也包含着材料的实用性、历史的丰富性和意义的多元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全球传播和跨文化、跨民族旅游的继承与创新中,存在着历史性、民族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本土化理论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跨文化本土化的原始资料,那么其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就会把自己内在化,自觉地、有目的地发展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都在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觉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其文论 一、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和苏联的本土化理论俄罗斯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发展 以列宁为代表的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对当时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辩证批判的结果,是俄罗斯思想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争论的体现,融合了俄罗斯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的丰富经验 列宁积极捍卫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实践认识论命题:“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当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1](P49)实践认识论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了客观真理,而经验主义批判延续了康德的唯心主义传统,是谬误和反动的,是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充分体现了哲学的党性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是以唯物主义和党性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是列宁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本土化杰作,实践认识论本身就是一种本土化理论
列宁认为,本土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一文中,他解释了恩格斯的观点:“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 [2](P157)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不是教条,而是具体实际行动的指南,理论是和具体实践相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于它解释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就是要处理好新的历史变化与现实任务的关系,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题 列宁在1906年谈到斗争形式时,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认为有必要从历史上分析形式,从具体环境上思考问题:“在经济演变的不同时期,由于政治、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条件的不同。,各种形式的斗争登上了顶峰,成为斗争的主要形式。” [2](P100)可以说,列宁的这些论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思想,或者说奠定了列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基础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和实践性,列宁反对文化的停滞和孤立,主张吸收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包括资产阶级文化的养分,发展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因此,他充分肯定了19世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俄国民主主义者文学创作的世界意义 列宁强调俄苏社会现实和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深刻发掘了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俄罗斯古典作家的理论意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俄罗斯本土话语形式 因此,列宁多次强调,既要系统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体系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又要反对教条、口号和坚持个别语录,把革命实践与民族特点结合起来进行本土化和先进性,以实现不同民族的革命实践和自由解放
当然,列宁的本土化也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俄语语言和现实有关。根据列宁的说法,“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懂俄语,读过俄语书籍,非常关心俄罗斯的情况。他们以同情的态度观看俄罗斯革命运动,并始终与俄罗斯革命者保持联系。 [2](P59)这种本土化也与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俄语翻译密切相关。列宁进行了有意识的学习和思考:“马克思的著作被翻译成俄语,比任何其他语言都多。 [2](P39)
可见,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土化的思想包含着本土化理论的重要命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本土化原始信息的普遍传播能力,关注本土化的结构机制,如翻译、公共领域的辩论、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研究及其变异和修正,从接受的社会历史基础、现实需要、民族特色等方面关注本土因素。
巴赫金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本土化理论奠定了新的基础,确定了交往和对话的本体论意义 在《论人文的哲学基础》一文中,他对自我和他者的理解无疑是有启发性的,表达了内在和外在的复杂辩证关系,认为个体不仅有自己的环境和周围,也有自己的视觉,知者的视觉和知者的视觉相互作用,内在的表现因素与我的意识和他人的意识交织在一起。“我为他人而存在,并在他人的帮助下存在”[3](P2) 一个人的内在表现绝不是自主的,而是在两种意识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互相渗透,保持距离,这是两种意识相遇的地方,也是它们内部互动的地方。” [3](P3)巴赫金提出,人的灵魂的存在特征在于对话和交流,只有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才能确定个人的灵魂 这意味着人不断需要他人的互动,需要时间和空之间的本土化。“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必须有一种向往:贴近人群,深入人群,与人群结合,在此期间融化”[3](P5) 在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时,巴赫金强调了人的思想和观念的对话性:“思想只有与他人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对话关系,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才能形成、发展、发现和更新自己的语言表达,并衍生出新的观念。” [4](P112)在这里,巴赫金以个人与他人的互动,奠定了狂欢化存在和艺术话语的哲学基础,也是人类存在本土化的哲学基础。交往命题既是人的存在维度,也是人的创造性存在维度。这些思想从个体层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土化的哲学命题研究。
巴赫金作为苏联时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并没有像教条主义那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来解读文艺,而是从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欧洲民间文化和俄罗斯文学传统等方面来探讨小说的文学体裁和话语范畴,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命题进行了阐释。建立具有复调特征、狂欢色彩和对话性的马克思主义小说理论,以此来批判唯心主义的文学观,因为在他看来,唯心主义的文学观停留在过去,强调话语的独白性,而没有体现对话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h/】基于本土化的理论自觉,俄罗斯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建立在国家文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的。它既有19世纪以来以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别林斯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传统,也有俄罗斯知识界深厚的历史诗学传统和神话传统。它还随时与俄罗斯形式主义文学观念对峙和交融,具有俄罗斯和苏联自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政治使命和文化使命。 在苏联本土化的过程中,具有俄罗斯和苏联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尽管受到批评和质疑,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已经成为苏联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苏联本土化的一个新的理论话语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多元传统的现代话语建构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论自觉地立足于多元文化传统和历史基础,面对自身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有意识地提出本土化理论,并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问题、社会混乱和文化危机 与俄苏、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东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根植于东欧历史文化传统和实践实践的土壤和时代知识共同体,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化进程和多元化创造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本杰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善于从德国文化传统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主义特征。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列斐伏尔、萨特、阿尔都塞等,从法国大革命中汲取政治激情,结合自己的文化精神和民族习惯,形成独创的、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葛兰西、沃尔普等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完全植根于自己国家的现实和需要,受克罗齐美学的影响,特别关注传统民众的文学和文化;威廉斯、伊格尔顿等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注重基于英国政治传统、工人文化和新批评对英国审美文化经验的解读;以詹姆逊为代表的美国理论家关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解决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并表现出独特的理论知识模式、问题意识和话语形式等 可以说,这些丰富多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都是马克思主义跨越文化和民族的本土化话语实践,离不开本土化的理论探索
葛兰西的本土化理论意识突出 作为意大利共产党的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及其文化意识形态如何进入意大利人民的生活。他通过研究意大利宗教的传播机制来反思实践哲学与人们接受之间的机制,探索新观念取代旧观念的机制,这是他的文化霸权理论的一个维度。 在他看来:“在沟通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更换旧观念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新旧观念结合的过程),哪些因素是有影响的,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什么范围内?阐述和表达新概念是一种合理的形式?还是说明文和说明文吸引了那些支持他的思想家和专家的权威(这是公认的,也是实现的——哪怕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还是人们和支持新世界观的人属于同一个组织的事实(即假设人们是因为新世界观以外的原因而同意参加这个组织的)?”[5](P20)这些问题一针见血,对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土化理论的构建有很多启示,包括传播机制和本土化机制的思考 他认为,这些因素反映了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人们的接受是独特的,即人们的世界观变化缓慢,不具有形式的纯粹性。世界观的转变总是掺杂着其他传统观念。 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非常重要。事实上,它们不仅与教育理论有关,而且与语言交际的深入研究有关,也与他的导师、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和语言学家克罗齐的思想有关 在新世界观的本土化机制中,葛兰西特别重视知识分子的中介作用,因为有机的知识群体作为一种中介,将人们与新世界观的知识生产和普及水平联系起来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本土化问题上,葛兰西比较了马克思和列宁的关系。马克思是世界观的创造者,列宁建立领导阶级即国家,就相当于创造了世界观 可以说,列宁主义文论是马克思思想的创造性本土化,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反映了地方话语的创造性和差异性
东欧国家马克思主义文论在鲜明的本土化进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 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触及了卡夫卡和哈塞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怪诞世界,深入探讨了幽默传统与中国政治民主的关系,同时又与结构主义有着密切而复杂的纠葛;海勒的日常生活理论和现代性思想注重匈牙利文学和美学传统,尤其是对歌剧和戏剧的阐释;南斯拉夫实践学派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挖掘为描述和规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治理论,并深入融合了本民族的自治传统 例如,1872年,马克思主义者斯维托扎尔·马尔科维奇编辑的《东方的塞尔维亚》一书表达了自治的思想。从1949年到1950年,南斯拉夫“根据南斯拉夫的革命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灭亡的思想,特别是根据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分析,对斯大林主义进行了批判。他反复研究国内外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6](。以沙夫、科拉科夫斯基、莫拉科夫斯基为代表的波兰新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波兰语义学和逻辑实证主义的传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语义学等思想。罗马尼亚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对现代主义和数理逻辑传统的判断,表现出哲学、美学和文学等多元互动
本土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可以通过描述展现其他信息在本地区传播和接受的痕迹,追寻原信息在国外的根源、萌芽、开花、结果或困惑、尴尬、危机和冲突空 这是本土化理论的历史维度 但本土化理论包含本体论和历史层面的价值维度,即判断其他信息本土化的规范价值,评价本土化的意义和局限性,指出本土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民族生存和个体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促进政治形态、社会生活、文化知识生产、自由和生活意义的提升。 这就需要一种辩证的方法和历史与实践的意识来把握本土化的事实和规范价值 作为欧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重要代表,卢卡奇对文学本土化的价值维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具有启发意义 他从“世界文学”的角度提出了文学跨文化影响的重要性和价值标准 在他看来,真正伟大的文学创作并不局限于一种文化的空,而是始终吸收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有机地内化自身,实现他者与自我的创造性融合 卢卡奇指出,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局部因素。席勒的诗歌在俄罗斯翻译出版后成为俄罗斯诗人,在新的影响下,他的文学重要性发生了变化。他的民族特色在他所影响的新文化的结合中得到升华。但是,卢卡奇反对两个显著的趋势:“一个是消极趋势:如果他试图将一个外国诗人完全纳入自己的文化,如果你完全否认民族方面,你就不会获得任何有益的收获。这种例子就像法国人对待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卷宗一样。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你想采取完全同化的态度,你也将一无所获 [7](P450)因此,外来文学的本土影响应与本土内部因素相结合,实现内部需求与外部刺激的深度接触,实现文学创作真正的新升华和飞跃,这已成为卢卡奇本土化的重要举措
卢卡奇对托尔斯泰本土接受西欧文学的矛盾过程的描述,法国布尔吉用形式主义美学对托尔斯泰小说的批判,以及《出道》从历时性和审美性的角度对托尔斯泰艺术的深刻理解,表明西欧文学伟大的进步传统得到了恢复,它与真正的古典文学遗产的联系也得到恢复和加强,有助于正确理解那些新的、充满活力的现象,这极大地丰富了福楼拜之后的文学创作 卢卡奇关于外国文学影响和发展的观点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跨文化传播理论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比较文学的理论形态 这表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们民族的创造和发展相结合,并产生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跨文化本土化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具有普遍意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本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建构中国化理论的产物。它具有独特的中国思维、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这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命题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是本土化理论的自觉结晶,其中包含着对民族性、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探索,这些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都有丰富的内容 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颠覆了社会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完成了民族解放,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工程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文化话语的欧化或西化,关注中国革命的实践,强调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注重对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民族形式的采纳,提出了最具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的本土化思想 他创造性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本土化思想,充分把握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理论,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体现了鲁迅的“拿来主义”,表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觉的本土化理论建构
面对中国革命的现实、民族传统和自身的审美文化创造经验,毛泽东并没有照搬马克思主义,而是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的矛盾理论、实践和文化革命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列宁主义的独特思想和中国本土因素的融合,探索了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特色和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未来方向 毛泽东明确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书’是要学的,但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需要“书”,但我们必须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书 [8](P111-112)何在《论新民主主义》中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其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本土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世界意义 他提出了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现了深刻的本土化理论。他认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应与社会主义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相结合,建立相互吸收、相互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具有世界主义和全球性的新文化 因此,他主张大量吸收外来进步文化的精华,但绝不能生吞活剥,不加批判地吸收,必须以利己为原则进行:“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没有他们的位置。 中国文化应该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国家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9](P706-707)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从接受者的角度提出了大众化和提高化的理论问题,并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介机制——语言问题:“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相结合的。 要成为一个,我们应该仔细研究群众的语言 [10](P851)可以说,对于毛泽东来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和社会生活的融合,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事实上,毛泽东在列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更系统的本土化理论 作为多年的党的领导人和国家主席,作为一个原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创作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介机制在这里形成了有效的制度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在这里已经自然化、日常化,转化为无意识的经验和想象,政治无意识得到了成功的实践 毛泽东的本土化理论不仅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义研究,还涉及到本土化过程的复杂机制。毛泽东提出本土化的价值维度,强调本土问题的解决和创新,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因素的融合,创造新中国,形成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获得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由。
艾思奇也做了理论探讨。他的《论中国的特殊性》一文全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清理了“中国化”的各种问题,反对思想闭关锁国的特殊性,提出了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国际性与民族性、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他提出了本土化价值标准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即它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还具有‘创造’的作用 [11]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论本身就提出了本土化的话题 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并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本身,而是自觉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精神、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自身民族传统和现实历史使命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现代探索和创新发展,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民族化、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理论命题。主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必须继承各自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开放互动中扎根于各自民族的实践和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需求 这些本土化理论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不仅涉及到意识形态、语言媒介、接受机制、民族选择等跨文化本土化的复杂机制,还涉及到本土化的历史进程和价值创造,还触及到特殊性与普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自我与差异性等思维。 当然,这些本土化理论的构建是有差异的。俄罗斯和苏联的本土化理论侧重于实践认识论和话语命题,欧洲表现出更加系统和文化的哲学意识形态命题,中国则更加注重革命实践的方向性和实践性
总之,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土因素紧密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全球传播和创造。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土化理论的自觉建构 自觉的理论建构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世界性和民族性,体现了理论的成熟性和阐释的创造性,展示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逻辑力量、实践品格和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