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弗里·哈特曼在《荒野中的批判》中说:“德里达学派让我们面对一个本质问题。“批判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之间,或者“初级”文本和“次级”文本之间的独特关系是什么?《[1》中的“批判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即批判性写作和文学创作,一直受到关注。弗莱在《批评的剖析》的引言和结语中说,许多人都批评过文学批评。他说:“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一门艺术,而批评本身显然是一门艺术。这听起来好像批评已经成为寄生在文学表达上的一种形式。基于现有艺术的艺术是对创造力的间接模仿。《[2》的批评家似乎是一群文化经纪人和文学艺术的寄生虫,“有些人把批评家的创造力贬低为复制”等等。不管这些想法如何,它们促使我们去探索文学创作和批评写作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或者它们能共存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和作家的共存,而是两种风格的共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似乎在文学风格的共存方面做得很好。刘勰的《文心雕龙》骈文形式中蕴含着丰富的对偶、形象等文学修辞。其论证的内容不能掩盖其文学的形式和风格。此外,其他一些零散的文学理论,如诗歌,如元好问的《论十三首诗》...然而,大部分作者都是“文人和文学批评家”,他们的诗学是感性的和零散的。散文式的评论文章一直很受欢迎。流行的报纸和杂志大多是伤感的散文式书评和文学评论,这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虽然它们是文学作品,但它们更传统,是对被评价对象文本的介绍和性展示。他们正如哈特曼引用卢卡奇的命题:“散文还没有进化到足以获得它的预定形式:脱离了朴素的表达——说教,道德,辅助审查的目的——真正的独立和自主。”[3]大多数杂文和杂文没有自己的理论目标和美学标准,只是谈论事物,而不是本文讨论的理论生成和文学生产范畴。这里要讨论的是学术批评如何将批评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它需要深刻的文学理论,甚至哲学,以及“写作”文学作品。这种批评是“作为写作的哲学表达”,这种批评是“写作的哲学家”。然而,它并不等同于像萨特这样的哲学家在创作小说,但它并没有离开批判的对象的解释,而它是从“诗”到理论产生的。
一,解构与生成
至于“解构”,当我们今天使用这个词时,我们已经超越了德里达、米勒等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初使用的“解构”概念。但是,这句话有它自己的问题,因为如果德里达、米勒等人对解构有明确的界限,那么它似乎是反对他们的,因为他们反对最后的结论,而界限的存在只会使他们陷入矛盾。然而,从德里达的作品开始,他使用的解构与其说是一种常见的解构,不如说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质疑。对于他对差异的不懈探索,他寻找方法来破解差异中存在的结构和逻辑。此外,德里达也有一个底线,正如陈晓明所说:“这种解构不是要颠覆和摧毁所有现存的东西,而是要揭示一个困难的机制和不可能的情况;这不是虚无,解构不是一场无底的游戏,而是一条面向确定性的底线,这与他后来肯定的正义、宽恕、博爱等主张是一致的。”[4]德里达的解构具有生成维度。这个生成维度在哪里?它在于批评的创造性路径选择。
在讨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时,亚伯拉罕指出了他的双重阅读:“德里达的双重阅读,即阅读1和阅读2,实际上产生了两个文本。对于第一个文本,如卢梭的《论语言的起源》,他的临时解读是接受以印刷形式的开始和结束行为界限的标准做法和立法。第二个文本的产生...这第二个文本“不再是一个特定作者创造的‘写作完成体’,而是整个文本类型的一个方面——属于‘一个独特的网络,一个痕迹的结构,无休止地指除自身以外的东西,指其他独特的痕迹’。”[5]在这里,亚伯拉罕指出了德里达阅读文本的策略。第一个文本实际上是通常的批评性文本,而第二个文本是德里达乐于接受的批评路径,即解构性批评性文本。解构主义批评是不同的和生成的。它废除了在阅读中起作用的限制和界限,超越了文本的界限,也就是说,它继续产生。德里达在《语文学论》中对卢梭《论语言的起源》的解构性批评就是这种明显的双重解读。阅读1是他对“卢梭深信不疑”的一贯主张,阅读2是他在《论语言的起源》文本中不断寻找替代物,寻找缺席的存在,挖掘潜在的文本/信息。德勒兹认为,生产的同时代特征是逃离现在、缺席和在场,而在场的生成性特征是替换的欲望。解构主义批评是这种替代欲望、生成需要、扩展差异的必要性、二元对立的突破和逻各斯的变异的表达。
《红色方向》有一部专论讨论德里达的“解构与生成”。他从这两个概念的角度分析了德里达早期对现象学的批判。可以说,德里达的“生成”思想源于现象学。他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解释的,依据的观点是“胡塞尔的生成思想:一方面,生成是生成的,生成是绝对的或不可还原的,生成是被创造的,与其他存在相比,它是彻底的、独立的创造。......另一方面,只有从本体论的内部和时间的完整性出发,才能理解这一代人。所有产生的产品都是另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的产品,从过去孕育出来,走向未来。它的意义只存在于语境中,并具有内在性。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有经验的一代“[6”。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方面的字面意思理解为,“生成就是创造”、“独立创造”和“本质上是一种经验生成”。德里达对胡塞尔生成思想的分析很好地阐释了德里达本人、米勒和其他解构主义者的解构批评。他们的文字是一种创造。批评的对象(即文学作品)只是作为提供一个生成时刻的前一刻。它可以被文学文本所滋养,但它是向着新的东西,也就是说,向着新一代的体验。例如,德里达在他关于马拉美的文章中,超越了基于象征主义的传统批评。他从马拉美独特的句子和词语中“提炼”出论点,认为马拉美的词语操作是一种“新逻辑”,不是修辞批评中语法和意义扭曲造成的句法效应,也不是批评判断中复杂的指称效应。德里达认为,所有的马拉梅的文本,“即使它是组织良好的,意义仍然是不确定的;从那时起,意符不再能让自己被跨越,它坚持,抗拒,存在,并把它的注意力指向自己“[7”。简而言之,德里达的批评拒绝了象征主义的概括以及隐喻和转喻的修辞分析方法。经典修辞学家就像被解除了武装:我们不再面对他熟悉的基本语义关系“[8”。在论文的最后,德里达增加了一个有趣的段落,说,“也许斯特凡·马拉梅应该被谈论。说到他的作品,他的思想,他的无意识,他的主题,总之,他似乎不想谈论死亡。说到必然和偶然的游戏,存在和不存在,自然和文学,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9]德里达在这里嘲笑传统的批评。德里达是创新的,他的批判性思维不敢说超越,至少打开了另一扇窗。在这方面,似乎我们可以从亚伯拉罕对解构主义批评的评价中学习:“我仍然相信我们可以从解构主义批评家对语言游戏特定方面的敏感性中获益。他已经超越了新批评家的理解范围,尽管新批评家确实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文学文本修辞表达的视野。“[10]
二、批评与生产
为了将解构主义批评与文学生产联系起来,对“批评”和“生产”的讨论是不可或缺的。“批评”这个词被广泛使用,我们把它限制在文学批评。从古希腊的“诗人和批评家”、修辞学家、诗学家、文学法学家到美学、“文学科学”到20世纪的新批评和弗莱的“批评剖析”,韦勒克进行了专门的文学批评研究。然而,他没有给批评下任何定义。例如,他最后总结道:“我们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的含义,描述不同的背景,澄清一些问题,提出新的分歧,但我们不能为未来立法。”[11《批评》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语境中有其特殊的针对性。但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学批评基本上是指萨义德概括的四种:“第一,实用批评,这可以在书评和文学报刊上找到。二是学术文学史,它是在19世纪古典学、中国文字学、文化史等专业研究之后产生的。第三是文学欣赏和阐释,尽管它主要是学术性的...第四是文学理论,这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它出现在美国,成为学术界和普通人讨论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时间比欧洲晚:例如,沃尔特·本杰明和年轻的乔治·卢卡契...[12]解构主义批评应该属于文学理论,但它也是一种文学解释。哈特曼认为“当代批评的目标在于对不确定性的诠释”,[13]认为古代经典和《圣经》“吸引批评回到诠释学领域”[14)。解构批评也是一种解释(解释)。虽然它采用了德里达的哲学解释或保罗·德·曼的寓言解释,这种解构的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文本解释,当然,它也是学术的。因此,Sayid可以这样分类,但文学批评在实践中超越其范畴,相互交叉和涉及。文学理论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阐释方式。德里达的解构彻底打开了文学,也消除了哲学和文学的界限。理查德·罗蒂指出了德里达对哲学的态度,并认为他的作品“可能是不再与哲学对立的文学,包含哲学的文学,以及被设定为无限的、无差别的文本结构之王的文学”《[15》。德里达的《丧钟》同时被视为文学批评风格和文学的危机。它“通过哲学论文、修辞学精心完成的作品和文学批评的紧密结合,把批评变成了文学”[16。文学批评中的“中和”哲学和文学不仅是概念上的,而且是文体上的。批评文本是文学的,但它并没有失去哲学/理论的深度。这种批评在文学的依附和寄生下不再被视为多余的肉。这不仅是弗莱对古代文学认识的更新,也是文学批评本身在风格和观念上的更新。
生产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使我们想起马克思。童庆冰的文艺理论在“艺术生产理论”小节中从三个方面解释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他的意思太宽泛了。我们只把文学生产看作是精神生产和文学创作。这不涉及本雅明、马切雷特、伊格尔顿等人在《西玛》中的文学生产理论。这与意识形态分析无关。这里的“生产”是德里达在分析胡塞尔时所使用的“建设性”的意思:“他(胡塞尔——发起者)必须开辟一个哲学关注的新方向,让一个具体但非经验的意向性、“建设性”和“先验经验”被发现。所谓的建设性意味着它像所有的意向性一样,既有成效又有启示,既主动又被动。”[17]生产意味着发现有有意的意义或经验挖掘。这种意向性是“富有成效和启示性的”。它不仅是结构对应型图像意义的生成,也是广播型的生产意义。它是主动的意向分歧和“怀疑主义类型的世代描述”[18];生产也意味着再生产。这是对因果关系和自然主义产生的描述。这取决于某些经验的再现。这种生产揭示了意向性,但它也积极地传播差异和传播。这里的“再生产”是克尔凯郭尔的“重复”概念渴望重复的人是另一个人。他越强烈地意识到重复,他就会越深入《[19》。这种生产/再生产是多层次有意传播经验的生成和揭示。这一代有建设性的人积极挖掘哲学意义上的新方向,并被动地复制原文。这种“重复”深入到扩大差异和传播的路径中。
本文中使用的“产生”和“生成”的含义是相似的,但它们仍然不同。“生成”强调差异,“生产”强调发现和再生产。生产也有产生的意义。生产是一种触发机制,而生产是一种欲望机器。触发机制是对这一点的有意运用,需要“再生产”,并且是外在的。欲望机器是这里的逃避,自发的和内在的。德勒兹和加塔里的后结构主义俄狄浦斯批评分为内部批评和外部批评:内部批评旨在阐明“欲望生产”;外部批评旨在阐明“社会生产”[20]批评是更内在的意义生成。与其他批评相比,它是富有成效的,尤其是解构主义批评。它的意义生成拒绝封闭和边界限制。它生成位于对象之外的批评文本,也生成关于全新概念的批评文本。德里达的偏离是对批评对象的生成。它是欲望机器的逃逸代。它脱离了对象,并趋于不同。这种差异是为了摆脱客体文本,也是为了超越一般的批评。它进行文本制作。这篇文章是文学的和批判的,尽管它不是“纯批判”(如果有纯批判的话)或“纯文学”。它具有哲学/文学理论的深度和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前者逃避文学,后者逃避理论;前者产生概念,而后者产生文本。前者产生意义,后者产生文学,两者交叉。解构主义批评,尤其是德里达的“丧钟”解构主义批评,将内部生产和外部生产融为一体,值得探讨。
第三,解构主义批评与文学生产
让我们回到哈特曼。到目前为止,他对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创作观点的论述是最生动的。哈特曼对文学研究/批评的辩护就是基于这种创造性的方法。他对批评的理解已经与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结合在一起,他认为“批评应该被看作是在文学之内,而不是在文学之外”[21。批评就像文学和艺术一样,对于它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新的批评让我们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为什么我们不能仔细阅读批评?文学批评不满足于解释和介绍。今天的文学理论批评不再满足于属于文学文本。它还积极争取独立,甚至改革和扩展文学观念。它的解释和批评本质上需要创造性的突破。通过仔细阅读批评性文本,我们能在批评性文本中找到一些创造性的文学语言吗?简而言之,哈特曼指出,我们应该将近距离阅读延伸到批评和评论文章,包括发现其中的语言问题。我们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思考批评,“这种反思本身就是创造性的。”哈特曼说:“在研究和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这种反思都是对非真实事物的存在和虚构的存在的检验。”[22]细读批评和评论文章是文学和哲学思考中的一件事。在批评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创造性发挥的过程中,哈特曼发现了把自己作为先锋来研究的必要性,从而使荒野不再是一片无望的荒野,而是一片充满创造性批评的希望之地。
哈特曼提醒我们要始终重视创作与批评的关系。他对这种关系的分析侧重于“创造性批评”。可以理解的批评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的迷人之处。它暴露了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和歧义,增加了读者的理解,但也降低了作品的可读性。可理解的批评尊重并积极探索文本解释的多样性,文本解释应该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此外,作为当代批评,它也需要摆脱作为批评对象的外部文本的身份。它需要主动输入文本,解释文本和文本本身。当代批评,尤其是将创作与批评相结合的解构主义批评,是一种创造性的批评。解构寻求差异。差异的意思是创造力。这是超越文学批评界限的批评。这种批评可以显示散文的特点。这纯粹是理论性的。它用自己的文本力量来审视创造性,发现批评对象的局限性。它不是要完成、解释或指定现有的文本。[23《作为文学的文学批评》分析了批评性文章如何表达文学性,然后转向德里达对《钟声激越》的分析。为了阐明作为文学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哈特曼讨论了《钟声激越》如何让文本渗透到热奈特和广播的概念中,并揭示了“写作的本体论神学”[24。在研究了德里达的《丧钟敲响》之后,哈特曼在文章的结尾说:“任何重要的美学都将被证明是一门X科学,其中X代表了从前系统中排除的东西,现在又被重新获得了。”[25日《死亡之钟》就是这样一个X,它超越了被排斥的事物的界限,把被排斥的文学批评超越成文学批评。这种重新夺回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它创造了自己的文本,超越了排斥者设定的界限,进入了排斥者的行列。什么不是讽刺?
摘要
解构主义拒绝中心、终点、起源等概念。有明确的结论。艾布拉姆斯一直对此保持警惕。在他的《被解构的天使》中,他在开头写道:“尽管今天给我们的警告是要谨慎地使用诸如起源、中心和结尾之类的词,但我还是要冒险去声明……”[26]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开始反驳希利斯·米勒的批评,也可以想象,我们在当前的批评中需要小心,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出结论和判断。在批评家看来,文学和理论要么是衍生关系,要么是互动的对话体。当然,解构主义批评将批评和文学理论归入文学范畴。哈特曼认为:“我们已经缩小了文学的概念。”[27]无论文学概念的界限是什么,对于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来说,它们的表现确实可以被解读为文学作品。作为经验的补充,这些解释似乎被视为实践美学的创造和经验的更新。作为一种文本,解构主义批评不是纯粹的批评。它的表现超越了共时的评论文本。它混合了共时和历时信息。其文字出现“天马星空”(米勒语)。要阅读这样的批评文本,读者需要罗兰·巴特的观点:“既然此时我与两个读者分离,我需要转移我的立足点:与其让我自己成为这种批评的快感的对象——这是失去这种快感的唯一途径——我应该让自己成为这种快感的窥视者:我窥视别人的快感,而我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因此,我眼中的评论变成了一篇文章、一部小说和一件外衣。”[28]解构主义批评文本是典型的文本生成。它是“丰富多样的意义”(在施莱格尔),它是德里达的“网”——即“网线在手中飞舞,网织一个又一个无休止的网”《[29》,它也可以被视为像小说一样的文学作品。解构主义批评,如文学创作,再现了另一个文本世界。解构主义批评文本也是一件分裂的外衣,它提供了多样性,产生了逃避文本、欲望和欲望。这种求异的批评使其富有创造性,从而使其脱离文学批评而创作文学作品。
注意:
[1][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216页。
[2] [Plus]诺斯罗普·弗莱:《批评剖析》,译。、袁宪军、吴,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4页。
[3][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221-222页。
[4]陈晓明:《德里达的底线:解构的本质与新文学的来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31页。
[5][美]亚伯兰:《文学行动:亚伯兰选集》,赵一恒、周劲松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1月,第308页。
[6]雷德:《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评述评》,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7][·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28页。
[8][·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37-338页。
[9][·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38页。
[10][美]亚伯兰:《文学行动:亚伯兰选集》,赵一恒、周劲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308页。
[11][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晋言译,北京:中国美学研究院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12][美]爱德华说:“世界文本批评家”,李学义译,北京:生活,阅读和新知识联合出版公司,2009年,第1页。
[13][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14][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15]美]理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15页。
[16][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9页。
17][·法]雅克·德里达:《写作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生活、阅读与新知,2001年,第284页。
18][·法]雅克·德里达:《写作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生活、阅读与新知,2001年,第285页。
[19][·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重复》,王百华译,广州: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页。
20]王敏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62页。
[21][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22][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23][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0页。
[24][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4页。
[25][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
[26][美]亚伯兰:《文学行动:亚伯兰选集》,赵一恒、周劲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221页。
[27][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28]法]罗兰·巴特:《文之月》,屠译,优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29]转引自:[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当代文学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