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始人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一直被视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的文学理论和批判实践不相容,既有机械教条的一面,也有深刻反省的思想。 本文比较分析了考威尔和恩斯特布洛夫、赫伯特·马库塞、卢西安·古德曼、西奥多·阿多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的共同点,显示了他的思想原创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大众文化
【作者简介】赵国新、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课程老师。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过激的社会思潮的兴起,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像中日一样,流派纷纷涌动,一时兴盛,但海峡对岸的英国是另一个景象,关于西马的宗旨和现状,除了佩里·安德森等极少数学者以外,很多学者都没有听说过。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只停留在30年代的“人民阵线”时期,与经济决策完全相等。 即使是雷蒙·威廉姆斯,第一任新左派的领导人好像也在观看。 直到1970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吕西安古德曼访问剑桥,开了两个讲座后威廉姆斯才领悟到,马克思主义并非全部主张经济决定论。 威廉姆斯感慨地说,大不列颠和欧洲大陆在地理上很接近,但在文化上却很远。 弟子崔·盖尔顿也有同感。 他以一贯的玩笑口吻嘲笑英伦学界敌视欧陆理论的狭隘做法:欧陆的新思想要越过英吉利海峡登陆多佛港,经海关检查证明无害才能进岛,否则就会回到原产地。 ②这种文化壁垒的主要原因在于政治和文化传统。 佩里安德森分析说,近代以来,改良主义在政治领域盛行,经验主义在哲学文化中占主流,英国学界因抵制欧洲时的新思想和系统理论,缺乏整体社会研究理论,也缺乏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 ③许多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患有理论上的劣等症。 伊格尔顿说:“现在,想要创造唯物主义美学的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缺陷。 这不仅是因为涉及这个领域的问题很多,而且从英国的背景介入这个领域,自动取消了发言权。 英国是一个没有传统、被收容在欧洲的住宅客户,敏锐地感觉到他是个聪明的人,而且依赖于人的外来人”④英国的学术文化重视经验分析,不可否认不擅长系统的提取摘要,对此进行推测,英国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美学 事实上,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总体成就不能与欧洲的西马并驾齐驱,但其中一些论断和命题是提出后世的西马文论先声,只是不受重视,后代强调其僵化的教条的一面,看其烛的见解
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英国政府应对无术,陷入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危机,左翼政治异军突然出现,知识分子向左转,势头增强,文学创作和批判也日趋激进,出现了《左翼评论》和《现代季刊》等着名的临时左翼出版物,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判产生 草创初期,再兼备时政的必要性,现在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批判,政治宣传和社会激励的应时作品很多,从未见过广博精富的名篇巨制。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遵循的道路数量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着眼于文学与社会生产方式、阶级斗争的关系,经济决定论的色彩浓厚,机械教义的弊端显着。 在这一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中,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拉尔福克斯、埃里克·韦斯是最有名的。 这三人中,考德威尔的业绩最突出,影响最深,有“英国路加奇”的美称。 ⑤
考威尔( 1907-1937 )出身报社,初中毕业投身新闻界,做记者,经营航空出版社,写大量侦探小说,出版多种科学读物,发明无级变速器。 他本有通过文理达成一家之言的志向,睡觉听文史哲社,涉及自然科学。 1934年,他在朋友的影响下开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布尔哈林等重要着作,同年加入英国共产党。 1935年,他完成了《幻想与现实》一书的初稿。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底,他应英共呼吁远赴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保卫共和国政府。 1937年2月,他掩护战友撤退而牺牲。 考威尔留下的大量抄本中,最重要的是两部文学理论和批评书《幻影与现实》( 1937 )和《传说与现实主义》( 1970 ),涵盖了他文学思想的一切精义。
《幻影与现实》是英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文论特集,1937年首次于1946年出版新版,其后多次再版。 全书12章,分为两大部分。 前六章旨在探索诗(即文学)的历史渊源和演变,后六章阐述诗学的基本原理。 考威尔并行比较诗歌的起源流变与社会历史变迁,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诗的性质与社会经济活动有关,诗的发展与社会劳动分工同步进行的诗歌不仅内容反映了社会各发展阶段的状况,在思想风貌和形式技术方面也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传说与现实主义”短论,基本继承了“幻影与现实”的构想,主要探讨了莎士比亚以来英国文学的形式内容和英国社会历史变迁如何应对。 其中诗歌部分多与“幻影与现实”重复。
由于时代的气氛、写作的匆忙、斗争的紧迫,这两本书的经济决定论色彩浓厚,个别论断纠缠不清,考威尔的失误并不是他在经济要素和文学创作之间寻找对应关系。 在一些文科和作品中,这种对应关系确实存在,有时相当明显,他最大的问题是,过分强调了社会经济因素对文学的决定作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文学的各个方面,由此得出了近代英国文学都是资产阶级文学的非常模糊的结论 例如,15世纪以后,英国社会开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他定性地把这一时期的诗定为“资本主义诗”。 很明显这是违反文学史基本事实的。 因为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反资本主义诗歌。 例如,反映基层人民生活艰苦民谣的俗曲、反映封建贵族思想情趣的田园诗歌。 考德威尔过分强调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影响文学创作的其他因素:历史传统、社会习俗、作者状况、读者接受与文体演变。 对于某些作家或某些作品来说,这些因素的形成作用可能会更加明显。
考威尔在论说时,当苏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盛行时,乔治·卡奇、安东尼奥·格兰西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着作还没有被翻译成英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向英国介绍了大规模的翻译,等待了30多年。 因此,他的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普雷卡诺夫、列宁、斯大林、布尔哈林等着作,没有见到西马理论家的身影。 这足以说明他当时在欧洲不及新兴的西马理论。 但他的多数论断与同时代和后来的西马理论家相协调,显示出惊人的前瞻性和洞察力,置于同时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者之间,显得更加独创。 他的艺术幻想功能与恩斯特布罗夫的艺术乌托邦功能、赫伯特·马库塞的文学解放功能有所不同,他对长篇小说的认识论的探讨与卢西安·古德曼对拉辛古典悲剧的论述有很多交叉,他对大众文化性质的研究判断与他对西奥多·阿多诺等文化工业的批判相同
艺术的乌托邦功能与解放功能
从标题到内容,《幻影与现实》一书总是以幻想的方式解决现实世界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超越现实的乌托邦功能,无论是年轻时期的节日,还是后世的神话、诗歌与小说,都暗示着明亮与暗淡。 考德威尔认为,诗歌是在部落生活的节日中诞生的,严酷的生存现实是在人的脑海中产生的幻想。 对明年五谷丰登的诗的憧憬,成为鼓舞人们辛勤劳动的精神原动力,“被激烈的舞蹈动作、刺耳的音乐和韵文的催眠节奏感动,人们脱离了不播种就没有收获的现实,他投入了幻想的世界,谷物和果实应该是幻想中的。 幻想的世界变得更现实了。 音乐一消失,那不耕耘的收获就像眼前一样,催促他们为了成功继续努力”。 ⑥在这里,诗歌充分发挥了乌托邦的幻想功能,给人们创造了五谷丰登的理想世界,补偿了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和无聊,“不想象丰富的粮仓和收获的快乐仪式,人们很难正视收获多的艰苦劳动。 有了丰富的歌曲,工作进展顺利。 以艺术为手段逃避丑陋的现实,憧憬美好的未来,是德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夫最重要的美学观点。
恩斯特·布罗夫以《乌托邦精神》一书而闻名,晚年以《希望的原则》三卷为轴。 毕生以批判异化劳动、暴露经济剥削为自己的使命。 犹太教的救世主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明暗交织,贯彻精神的历史。 但是,和大部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同,布鲁夫对无产阶级社会的追求不变,对人类的未来很乐观,他自己终生不遇,虽说漂泊不定。 伊芙没有写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他对文学和艺术的见解是零星的,可见于各种哲学书籍中,为后世编辑文集《艺术和文学的乌托邦功能》,总结伊芙蓉文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一句话,文学的乌托邦功能是指文艺作品具有憧憬未来理想社会的功能。 伊芙普说,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强烈诉求,蜡烛照亮了现在的社会中不存在的可能出现在未来的东西,给读者和观众带来希望,为社会变革提供原动力 ⑧他在1968年的采访中说:“表现文化价值的不仅仅是时代和阶级的目标:它面向未来。 任何重要的哲学和艺术都有助于未来的成熟"。 ⑨文学艺术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逐渐体现。 他论文学艺术乌托邦功能的阐明和优扬,符合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贯思想路径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上层建筑(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后者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以上层建筑的发展改变社会的物质基础,以文化批判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是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愿望。 布罗赫的乌托邦思想受到马库塞的启发,后者的艺术解放论源于布罗赫的文学乌托邦功能论。
20世纪50年代初,在冷战方殷、美国麦卡锡主义猖獗,反共气氛加强,左翼纷纷变节,解放事业无期,马克思主义研究也陷入低潮,实证主义支配的社会科学研究,在辩护资本主义现状的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践踏自己, 在成为机器教义的欧洲,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主力的西马理论家热衷于批判资本主义本身,不再描绘其他社会图,而是擅自生炉。 但是马尔库塞有着“千万我去”的精神,沧海孤舟,逆流而上,从艺术中发掘社会解放机能,进行文化抗争。 因此,他在“爱欲与文明”中以马克思主义改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人心理形成的作用,明确性心理抑制与经济抑制的秘密关系,从个人心理学转变为社会心理学。 他在书中强调,伟大的艺术作品利用幻想,创造生活幸福安心的形象,独占压抑的现实生活。 ⑩⑩
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阐述了精神分析学的核心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牺牲了压抑。 主要依据是,在人类取得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强制劳动和压迫本能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物质不足,人们在不勤奋工作就无法生存的人的无意识中潜藏着攻击性和破坏性冲动,需要依靠法律和秩序驯养。 马库塞主张,可能存在非压迫文明。 首先,压迫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短缺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人类不再受到压迫的苦难,人类无意识中积累的记忆和幻想有解放的可能性。 记忆包含着满意的形象,回忆过去的自由和幸福的经历,可以质疑当前日常生活中的异化劳动和压迫行为。 在马库塞,所有真正的艺术目的都是“否定自由”,( 11 )通过创造安心幸福的生活景象,表现出幻想的解放性内容。 幻想为未来提供了幸福生活的形象。 艺术反抗现在的秩序,拒绝服从压迫和统治,投射有秩序的替代物,至少超现实主义者是这样做的。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