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科成立之初,美学具有与身体有关的感觉和感性认识的双重内涵。 也就是说,包含了现在性和超越性的双重维度。 但是在启蒙运动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气氛中,审美超越性的维度即非功利性的静观被强调,身体感觉这个维度被抑制。 马克思通过感性实践和全面强调人的感觉,将美学研究从重视感性的认识引向重视感性的活动,在20世纪美学中为身体感觉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同时,马克思的感性论与人的全面解放和对美好社会的期待相联系,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对这一岸和现在的身体美学具有矫正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感性论美学社会实践感性活动“新感性”论“身体美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和20世纪美学问题”( 09JHQ036 )
作者简介:王正龙( 1965—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从事文学理论和西方美学研究。
一、马克思以前美学感觉维度的屏蔽与超越维度的宣传
根据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雷蒙德·威廉姆斯的考证,与感性最接近的拉丁语sensibilitas的意思与法语sensible和后期拉丁语sensibilis相近,本来的意思是“感受到”“被意识到”“官能性”[1]428。 这句话是在18世纪,特别是到了巴姆冈后,才得到美学的意义,用来表达人的心情和判断。 “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各种感觉”转移到“特殊心灵的形成”:完全的活动,完全的感觉和反应方式,几乎不能变成“思想”和“感情”。 [1]432众所周知,美学为其学科的创始人鲍姆嘉通命名为“sthetik”,意思是“感性学”。 在《美学》一书中,鲍姆嘉通将此学科的研究对象定位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即“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 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感觉、想象、虚构、记忆等低层次的认识能力(所谓的感性)随着使用而发展,可以称之为自然美学。 也就是说,美的对象是感觉的对象,美不仅是感性,还是完美的感觉。 受当时大陆理性主义哲学特别是沃尔夫的影响,博姆嘉通把认识分为高级部分和低级部分,即思想和感觉。 在鲍姆嘉通,感性认识的普遍美是现象的整体,美学审查感觉实现了应用的完美性。 卡西亚认为博姆嘉通“不仅想把感受性从各种制约中解放出来,还想在精神上改善感受性。” 这样的完善并不存在于完美之中,只存在于美之中。 美是快感,但是这种快感和其他纯粹的感觉刺激引起的快感具体不同。 不受纯粹欲望的力量支配,受纯粹思想和对纯粹认识的渴望支配。 所以,只有通过美才能提供的这种快感,才能感受到内在的生命力和感性中蕴藏的东西,也就是“感性认识的生命”中蕴藏的纯粹的自发性[3]。 在博姆嘉通,审美是感性和精神性,这岸和彼岸的统一体。
之后康德、希拉、菲尔巴赫等人从各个层面丰富了感性的内涵,推进了感性问题的研究。 但是,在启蒙精神包围的理性气氛中,总体上感性地位低于理性(智力性),影响着德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 康德认为知识的形成离不开感性的直觉,感性的直觉的对象内容是经验性的,形式是时间,空间的直觉是与生俱来的。 感性提供对象是为了理性地整理感性提供的材料,感性是被动的,是受到刺激时接受表象的能力。 智力能动,思考感性的材料。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所讨论的美学中的感性对象是从个别的东西中寻找普遍的东西,审美通过反省的判断力,感性地在人的经验中交流现象和本质、自然和自由。 他对于感性(审美)表象表示:“主观的一个对象表象,即构成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该表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其表象的审美性状。但是,能够用于该表象或者用于对象的规定(知识)的,是该表象的逻辑有效性。 在一个感觉对象的知识中,这两种关系是一起出现的”。 [4]42审美表达仅与主体的感情有关,与对象的认识关系无关。 “鉴赏判断不是认识判断,而是逻辑性的,而是感性的(审美性的),我们理解这个判断其规定依据只是主观性的……这是以喜悦和不愉快的感情的名义与主体完全相关的, 也就是说与主体的生命感相关联的表现:这确立了极其特殊的识别和评价能力”[4]37-38康德因为区别了快感、道德感和审美感情,快感是被动地接受对象刺激的感觉,没有普遍性,只有审美感情与对象的形式相关联,审美感情归结为无利害感 希拉的《美育书简》中,人的感性被赋予了一定的地位,但只有本能性和冲动性,只限于事物的个别存在。 希拉认为人的身体同时存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 如果说感性冲动提供事件的话,形式冲动提供的是法则。 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最广阔的生命,形式冲动包括事物的一切形式性质与各种思维力的关系(意象),两者需要第三冲动即游戏冲动,调节各自的片面性。 但希拉把感性冲动赋予比形式冲动更基础的地位,认为“感性冲动的作用比理性冲动的作用先于感性冲动,因为感觉走在意识之前,在这种感性冲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开拓了人类自由的历史”[5]。 这的确影响了马克思。
黑格尔的哲学是绝对唯心论,自然具有理性和轻微的感性。 在《美学》中,黑格尔把艺术中的美表现为理念的感性,把文学形象及其性格作为观念形态存在的理念的反映。 但黑格尔把精神外化称为对象化,马克思将美的创造视为遵循实践理念的感性活动有启发性。
费尔巴赫恢复了感性在哲学中的地位,把感性和审美活动联系起来。 [6]212明确表示“只有人类,感觉上的感觉是相对的,从属于低生活目的的本质到绝对的本质、自我目的、自我享受”。 人的“感觉的对象不限于这种感觉,包括一切现象、世界、无限的空间,而且他们总是追求它,为了自身,只为了美而享受。 …人的存在仅凭感性[6]213。 费尔巴赫应该把属于人的东西还给人,具体来说提出了感觉、感性、需求等。 感觉、被动和需求是费尔巴哈对人类本质的规定。 他把感性、现实性、理性看作一体,“理性、现实性、感性的意思是一样的。 只有感性的实体才是真正的现实实体。 通过感觉,一个对象能够以真正的意义存在”。 [6]正因为把166感觉看作是人的绝对感官,费尔巴赫把黑格尔所说的艺术在感性的东西中表现真理修正为“艺术表现感性的东西的真理”[6]171。 科尔纽主张费尔巴赫唯物主义是“从有感觉的人和自然界出发”。 他评价说:“这种世界观不是把观念和意识的发展看作本质要素,而是把在自然界和社会活动的具体人看作本质要素。” 然而,费尔巴哈感性论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把感性的特征归结为自发性和被动性,二是他只把对象化看作主体和对象的接近过程。 “哲学,一般科学的任务是接近这些东西,而不是远离感性的、现实的——不是将对象转化为思想或观念,而是让它们看到普通的、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说,它们是象形化的[6]174。 这大大限制了他的感性论及其在美学中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