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对此论断的深刻理解应放在时代文化的语境中。 其有效性不仅要与中国文学实践相结合,还要与当前的文化现实相结合。 “构建文化现实”是理解当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现实性的重要视角,通过强调问题意识,在提高文学批评专业化和审美判断力的政治与市场之间构建开放包容与现实有效相互作用的新范式,提高批评理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批评/现实性/理论自信/文化现实作者简介:范玉刚,1969年出生,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对此论断的深刻理解应放在时代文化的语境中。 在文艺学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如何有效地回归文化的现实领域。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普遍感觉是“上不着天(不能有效解释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方法和立场),下不着地(不能有效解释文学现实,语言对社会现实无效)”,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内部不仅要自言自语,而且要扎根于广阔文化现实,有效参与当前文化现实的构建,运用古典作家的基本理论和思想研究不断变化的中国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消费社会语境中阐释现实问题意识,以批判解释的有效性支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自信,从根本上 现实品格提高马克思主义文论自信的基础理论自信的显着特征是批判的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有效性不仅要与中国文学实践相结合,还要与当前不变的文化现实相结合,这是其理论自信的基础。 结果是当前“文化现实”发生变化,影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现实性的具体内涵和价值取向。 马克思在“哲学贫困”中指出,“人们根据自己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社会关系,才是他们又根据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因此,这些观念、范畴也和他们表达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而是历史的暂时产物”。 ①这说明,文学、艺术、审美的问题绝不是历史性的抽象问题,而是积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现实中,可以根据时代的文脉有效地进行说明,随着历史文化文脉的变化,精神价值的转移也变得容易。 现在文学观念和理解文学的方式,研究方法和范式,特别是在文学批评的场合产生的基础变化,提高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必须嵌入现在的文化现实的构建和健全的交流,而不是高上的语言无意义的抽象论。 新中国早期的“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研究在学术论争中指导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参加“美学大讨论”和积极介入文艺实践。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纯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了文艺发展格局,在解释其有效性特别是文艺与政治关系方面占据了学术界的主导地位。 回到原来的视野,马克思作为真正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人,年轻时不仅创作了许多诗歌,表达了他的文学感情,也表现了极高的艺术鉴赏力和对文艺发展规律的洞察力 这种高远的感情和现实的关怀使马克思主义在许多理论中取得了胜利,以理论的“聪明”获得了时代的发言权,形成了时代最强烈的声音,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每一个划时代系统的真正内容,都是由这些系统产生时期的需求所形成的”②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及其批判是通过对“人”的深刻理解和人的自由本质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有效反应,在各种理论竞争中获得精神诉求,获得广泛的理论眼光 现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批判已经重新获得学术发言权和主导地位,不仅依赖于行政力量和政策,还依赖于对现实问题的有效应对和精神呼吁。 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的领导思想,已经通过法律政策提升国家意志,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和“中国梦”的思想保障。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文学研究中的发言权,需要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显示其有效性,而构建文化现实是其重要视角。 本文从“构建文化现实”的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强调问题意识,提高文学批评的专业性和审美判断力,提高批评的学理性和前瞻性。 理论重构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仰望星空(发扬文学理想),踏实(扎根于深刻变动不居住的文化现实),形成开放、包容、逻辑自交与文化现实有效交流的新范式,通过浅化、碎片化、机械化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潮,并将其转化为“文化现实”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批判必须有效地解释中国的问题和中国的经验,在参与文化现实构建中表现出新中国的理论诉求和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批判具有历史性和前瞻性,强调现实品格,主要基于当前的文化语境。 强调文学理论和批判与文化现实构建的互动性,是为了根本回应现代文艺创作中日益疏远、人民环境化和市场化趋势,一直关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而当前应关注文艺与经济与市场的关系,有效应对消费社会的一系列文化矛盾。 回顾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判发展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演说”和邓小平1979年“在中国文学艺术家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演说”中,一贯的核心视角是强调文艺为什么为人服务,如何体现文艺的人民性和人民性。 在现实的文艺创作中,人民的冷静、人民的幸福没有放在心上,人民的喜怒哀乐没有倾向于自己的笔端,而是远离人民真实生活的香车美女豪华酒店和高尔夫球等链接的“奢侈的梦”,以及沉浸在自己的悲欢、水波风中的自言自语,使得现实的生活远离文艺感觉 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扎根于现实,这类作品不能保持人民的立场和生活的温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现实是文艺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最接近的语境,也是创作的源泉。 文化现实不是抽象的精神观念,文化现实的构建意义之一是从文化(文艺)的角度观察、理解、引导社会现实,展示“文化化”的社会现实。 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旨在强调文学理论发展与文化现实构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促进关系,保护和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性,使中国文学理论和批判面临中国现实问题,有效地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新的语言、新的表现和新的范畴表现社会主义文学理想的弘扬和对社会主义文学本质的追求
文化现实: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要点“文化现实”不是现有的静止铁板之一,变动不住,风云也在变化。 当前的文化现实由文学艺术、电影生产、新闻出版、音乐、美术创意、电子游戏、数字艺术及其网络文化的新职业状态等核心层次构成,这些文化力量是文化现实的构建者和传播者。 另外,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设计越来越强调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它不再是单纯的“装饰”,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支撑,也关系到创造性和技术,关系到审美性,更高度评价审美性。 有学者认为“设计师越来越怀疑有魅力的“美学”,看到了其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设计师对他们的实践、艺术的核心使命、技能、伦理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时,他们常常主张自己不是“艺术家”。 ③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审美观,19世纪莫里斯等人提出的“初学者的技术运动”诉求越来越现在的文化现实,使单调的生活充满审美的色彩和趣味。 随着生活与艺术界限的消失,美学与非美学的领域在跨境融合中变得模糊。 文化产业产生了许多文化垃圾,创造了无数娱乐奇观,但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文化价值传播、文明成果积累的一种主导方式,深刻影响了文化现实的结构和边界转移,越来越成为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支持,其中流通的不仅是金融经济,还是文化意义的产生和价值观的传播。 以文学生产为例,当前文坛的天下三分钟:传统作家的文学创作、青春文学的市场化创作、网络文学的势头发展齐全,文学意义的产生越来越远离市场,只有文化市场消费的文学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力。 以往,文学创作——读者阅读——文学鉴赏模式越来越被当前的文学生产——大众消费——文化休闲模式所取代,文学艺术越来越被市场和产业运营所取代。 1980年代发行了数百万部文学期刊,现在每月只发行了一千部,文学的经典读书越来越“悦读”电影和网络视频中的映像。 在这一语境下,需要在文学艺术的卓越基础上追求与文化商品大众化消费的多重关系,构建对文艺保护机制和独立性的批判原则。 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尽管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能形成追求文化GDP的社会方向,不能愉快放纵文化产品的市场利益。 否则,会破坏健全的文化生态,导致文化现实的分割及其碎片化。 文化史表明,“文化”“艺术”不断构建,对其的理解和定位是具有一定社会权力和文化发言权的人、机构、精英、大众文化、民间世俗的“艺术观”交织在一起。 实际上,把某些东西与日常生活、直接功能区分开来的审美倾向是历史现象,不是附属于被称为“艺术”的永恒品质的观念,而是被许多学者所认可。 可是,艺术(文化例外)的政策对象)和文化(文化产业运营中的市场灵检对象)是不能混淆的。 它涉及不同的发展规律、使命和价值。 昆士兰理工大学创意产业研究院教授贾斯汀·奥康诺认为,区分艺术和大众文化的传统观念,从某个时期开始就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 在艺术民主主义中,文化政策必须保障所有公民“接触”艺术,消费、传播、生产有权创造“艺术”。 艺术有设计等专业门槛和职业诉求,现在越来越成为大众市场消费的对象。 事实上,艺术越来越被放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中,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对文化产业观念认知的深化,市场经济条件下高雅艺术创作的保护机制不断健全。 ④文学艺术等各种创造性的文化实践活动需要放在文化市场、产业背景上来考察,但并不是直接束缚经济价值或适应市场,而是具有活动性、创新性,从而开拓市场,体现一定程度的审美自主性。 在社会生活中,除了某文艺圈的自我鉴赏,大众文化消费主要通过市场实现,消费越来越成为大众身份和公民赞同的一部分。 文化产业生产“流动的大众”,消除社会阶层的固化,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 当今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同质化原子式“文化工业”,而是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审美追求和对艺术想象力的激励,有助于实现产业经济价值,同时为自己营造审美氛围。 黑格尔说:“审美具有解放性质,使对象拥有自由和无限,作为有利于有限需求和意图的工具而拥有,不利用。 所以美的对象不会受到我们的压迫或迫害,不会被其他外在的东西袭击或征服”⑤在文化创造力渗透到文化现实的张力结构中,审美自由与经济诉求之间产生了新的文化现实解释范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该扎根其中。 创造性地构建文化现实的方法是“结合”,是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最用心的一个核心概念,文化文本、思想观念与实践之间“意义”的生成不一定,“结合”是行为的结果。 “‘articulation’这个用语正好有着双重的意思,而‘articulation’这个意思用语言说得很清楚。 有语言表达等意义。 但是我们也用“‘articulation”这个词指的是卡车的联系。 两个部分由中间特殊的链路装置连接,该装置破损。 这种连接形式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将两个不同的成分连接起来的连接形式。 那就是中间的连接装置。 无论何时,它都是必然的,必须先确定,绝对的”⑥文化的现实通过无数的“联系”实现其意义和对未来的价值维度,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环境。 霍尔先生在“解放大众”的笔记本中指出,任何文化形式的意义都不包含在其自身中,在文化领域的位置也不一定。 通过“联系”实现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等的联系,使文化现实发生急剧变化。 所谓大众文化,其实是大众根据文化市场的文化商品,选择性地“再创造”而成的,它是一种使用中的文化生产,也就是以文化实践为重点,其意义有服从、抵抗、无关心立化等多种含义,使文化现实更加丰富多彩,形成了各种文化力量的演义场所。 在文化现实的构建中,社会的“文化化”过程深刻影响着大众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品位的培养,影响着大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识。 只有普遍价值观具有感动力,被大众广泛认可,形成引导社会思潮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把解释普遍性的文学价值和对真理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使命是其重点之一。 在参与当前文学现实构建的各种批判范式的自由竞争中,只有获得广泛认可的批判范式,才能成为事实上的主流批判观,通过复杂文化的现实构建实现价值引导。 当今的文化现实使文学、艺术、娱乐、产业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更新,使人成为新的存在形态,改变原来的生活、工作和交际方式,使生活充满艺术性。 重视创造性、艺术品位,大众参与文化实践,学习消费艺术——文学、舞蹈、音乐、建筑、绘画、雕刻等,已成为衡量个人文明程度的尺度,构筑个人名声、声望等象征性资本和社会阶层地位的方式。 一个人积累的象征资本越丰富,发言权就越多,在社会上越有声望。 因此,不断崛起的中产阶级在拥有经济权力后,希望形成审美品位获得文化领导,成为大众文化的守夜者。 ⑦“品味不仅确立了社会的卓越性,还具有很深的政治性”。 品味不仅关系到适当的礼仪和艺术知识,也关系到一个阶层的主体性的构筑。 “品味”值得称赞,但是进入“中产阶级”后才有足够的收入支付休闲和艺术消费是前提,大部分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和经济基础都不足,品味成为了“差距”。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是理解当前文化现实结构的重要维度,在各种文化思潮互动中其意义越来越显现。 有学者认为,艺术是物质实践的一种形态,可以理解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过程的一部分。 然而,社会不平等似乎与对他们的批评相勾结。 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中研究艺术,将其与不同的社会阶级和集体结合起来,成为意识形态和“特征”研究的一部分。 经过80年代中期的准备,文化研究发现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形式是如何介入象征性不同的社会群体利益和困境的。 历史上没有与权力联盟的特权,艺术就可以视为一定程度上特殊的“亚文化”⑨实际上,参与文化现实构建的文学艺术,其力量不均衡,价值取向多样化。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视野中,它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发挥着基础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文艺发展离不开市场运营,社会影响力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效应。 所谓的“纯文学”在印度数量、发行量等方面已经成为范围内的娱乐,越来越受到社会周边化,经过“触电(网络)”进入电影产业和网络,才能参与现在的文化现实构建。 文艺以“迂回”的方式进入市场,但不仅仅是市场,真正激发影响力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性基础。 一旦脱离这个基础,就有可能虚构“历史与美学的统一”的批判性范式,其有效性受到损害。 当前,在文化现实构建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文化消费中成为主导形态的是市场运营的大众文化,同时也卷入了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主旋律文化、高雅精英文化、娱乐民间文化,共同参与文化现实的构建,形成了多元文化生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忽视现在的文化生态,必然研究视野狭窄影响力减弱,在多元文化竞争中难以取胜,不能掌握文艺理论的主导权。 传统美学救济借鉴艺术经典,追求历史的深度和崇高维度,形成以文本为中心的精英主义文学批评观,似乎存在不吃人烟火的虚灵,现代艺术救济主要以文化民主为基础,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体现不同主体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在消费美学视野中平坦化价值 市场主要是由于消费驱动,出现了市场主导与意识形态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深层次的大众需求与文艺的卓越性追求之间的矛盾。 因此,关注当前文化现实构建的复杂利益纠葛,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要点之一。 作为当前文化现实构建主体之一的“创造性阶层”,多是临时工和个人工作室,构建了类似文艺创作的社会文化空间。 这意味着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越来越远离政府的文化事业单位,其文化供给依赖于市场,但一些文化机构(非营利组织)不受市场利益支配。 现在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文化非营利社会组织、商业文化企业的共舞,这一变化使国家文化政策不仅突破了意识形态宣传,还突破了以“艺术”为核心的文化政策,成为了文化经济政策。 意识形态诉求只有静静地融入产业竞争,才能顺应世界潮流,经济地获得文化的结果。 当前文化现实的构建远远超越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视野,超越了伯明翰学派和北美菲克斯对文化的理解,文化的多维存在与不同形态之间的交流不断激化,产生了无数文化的新职业状态,文艺产生了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建设、 融入政治民主和生态文明循环,迫使我们以大文化观看文化发展,文艺发展成为国家文化管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参考体系。 艺术与产业重心的转移,基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和认知观念的变化。 因此,当前文化现实构建的逻辑不再是虚灵性漂浮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文艺自律性、自主性,而是产业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市场逻辑,两种逻辑在动态发展中并不矛盾。 在文化现实构建中,文化产业是现代文化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在国家战略、城市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实践是认识的本源,而文化现实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创造力的源泉。 抓住现实,就是以中国的问题及其文学意识为切入点,让大众和社会关心文学和批判,包括文学产生的文化现实基础,文学理想的弘扬——人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和富裕。 “现实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过于重视文本化、纯学术化倾向,旨在回归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维度,进入文本,参与文化现实的构建,过于强调理论深度而失去现实感,使学术研究参与者缩小到一些“小圈”的弊端。 通过洞察国外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活力,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是一次深入关注社会现实、文化现实的跨学科对话,只有积极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才能形成比较成熟的研究思路,产生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和人物(如盖尔顿等)。 只有对文学现实变化的视而不见,才能有效应对文化变化,文学现实挑战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一些重大问题、基本理论研究不敏感,对文学形态变化不敏感,特别是忽视网络技术和思维对文学现实的影响, 面对西方学者的学理疑问时无法应对,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国际上缺乏发言权的原因之一。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文论性语言表达与修辞,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承担着时代的使命,必须与中国国际角色的变化相一致。 遗憾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国际上不仅缺乏信心,而且很难发出中国的声音,很难有效地传播中国的经验和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