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初至30年代初,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初期阶段。 构建了这个时期初级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20世纪早期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了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变革,确立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前进方向,同时暗示了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20世纪初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变迁”( 06BZW005 )
作者简介:季水河( 1954—1954年),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比较文学研究。 (1)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上海200020; 2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几乎同步传播,同时中国化的进程也开始了。 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初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初期阶段,在此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诞生,逐步构建了初步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一、二十世纪初期初级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本论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影响的结果。 20世纪初至30年代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者在翻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同时,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指导中国文艺实践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恶代英、萧楚女、沈雁冰、沈泽民、邓中夏、瞿秋白、鲁迅等。 这个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探讨了文学与生活、文学与政治、文学阶段性、文学服务对象、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的继承与发展等重要问题,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理论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首先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之一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表现,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社会生活发展和历史过程的镜子。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这种文学观念应用到他们的文学批评中,他们对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评论特别强调这些作家文学作品的高度真实性,他们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收集当时社会生活的所有历史,让人们认识当时社会生活的镜子一样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历史镜子的观点,对20世纪初至30年代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有了积极的反应。 陈独秀1915年发表的《今天的教育方针》一文指出“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没有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上”,强调人们“应该尊重现实”这一“应该尊重现实”精神的“所见的文学美术家,说是写实主义,说是自然主义[3]172。 其中陈独秀提倡的“一切思想行为、不扎根于现实生活”与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是一致的,本文中文学艺术中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从重大意义上讲是指19世纪以来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和创作方法。 李大钊在1919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新文学是什么》等文章中充分肯定了思想的存在,认为新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强调了“我们需要的新文学是社会写实性的文学”[4]129。 萧条女子是第一批直接用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观点来解释文学的人。 他的《艺术与生活》一文认为,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反映与反映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生活的反映。 “艺术与政治、法律、宗教、道德、风俗……一样,是同一个人类社会的文化,是建筑在同一个社会经济组织中的表层建筑物,是随着同一个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而变迁的。 生活创造艺术,艺术可以说是生活的反映。 ”402瞿秋白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家是社会的代言人。 只有社会的变动,并且影响思想,根据思想的变化,并且影响文学。 文学的变更不会影响思想,思想的变化不会影响社会”[6]在这里,瞿秋白在文学与生活、文学者与社会的关系中使用了“只是”这一不可否定的词语,表明了坚持文学在生活的反映这一点上是如何坚决的文学与思想, 在思想和社会的影响关系上,使用“唯一”这个没有选择的词语,就可以看出文学在影响生活变化方面有什么立场。 鲁迅从文学家生活中的不同社会状态和受不同社会状态影响的作家心理与文学关系的角度,指出文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为不同时代的作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声音,“产生新的时代、新的文艺”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