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马克思的学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核心价值是和谐,唯物史观视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和谐是现代文化的根本价值诉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非常重视和谐,构建适应的和谐文化。 要解决当前文学批评生态的严重“失衡”问题,学术界必须充分借鉴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精神取向,构建富有辩证智慧的以人为本的和谐批评生态,使文学批评成为真正的先进文化。 其中,唯物史观视野下,人与人的建设确实是当前文学批评实践与批评理论构建的起点,当然也是当前和谐批评生态构建的起点。
关键词:批判/和谐/建设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生态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文学批评创新发展”(编号: 16WX04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了重要论述研究。
作者简介:简艾斌( 1971-),男,江西都昌人,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现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课程老师。
 ;
当前,随着生态学意识的深入,文学批评的生态问题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从学科发展本身来看,这当然是研究人员积极思考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当然的发展状态问题的表现。 2010年11月,湖北省文艺学学会、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学批评生态”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这一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反映。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者就“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生态”、“地域文学批评及其生态”等话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显然,现代文学批评的生态还处于构建过程中,需要适应时代特定的文化境遇和当代文化发展方式,探索与此构建有关的理论资源问题当然也是我们目前特别关注的对象。 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简单解释,结合现代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对文学批判生态的当前建设问题进行必要探讨。
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核心指向
当前许多学者的研究观念是在探讨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考察马克思生活时代的生态状况及其对状况的基本关注,在综合考察马克思思思想发展历程及其内在逻辑的过程中倾向于看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学说的根本性质和指向,强调生态思想论述在其相关重要文献和理论形态中的局部表现,在此前提下,概述和精制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
观察和研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关注其生活时代的生态状况需要包括德国的社会状况,为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提供了最基本的认识基础。 18世纪末叶德国的情况,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越来越严峻的冲突,这种冲突的强调并不表明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对立和矛盾。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清楚地说:“不要沉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和其他地方的居民为了获得耕地砍伐了森林,但他们从未料到现在这些地区变成了荒芜的土地。 因为他们失去了森林,失去了水分积累和贮藏的中心。 阿尔卑斯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在北坡小心翼翼地砍伐了受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他们破坏了他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这样,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山泉都枯竭了,雨季更加凶猛的洪水流入了平原,更加预料到了 “光、空气等动物最简单的清洁习惯已经不再是人类的需求了。 肮脏、人的这种腐败堕落、文明的阴沟(关于这句话的意图)成为了劳动者的生活要素。 完全违反了自然的荒废,越来越腐败的自然界,成为了他的生活要素”。 [2] (第1卷,P225 )这里明确的是,马克思对自己生活的时代人与自然的生态冲突状况有着清晰的批判性认识。 在马克思的整体思想中,从现实的社会现实中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的解决成为基本问题,我们认识到,其实,这也是贯穿马克思思思想发展历史进程的重大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一些研究者的认识值得重视。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整体思想呈现阶段性、上升性的发展态势,同样,其生态思想也随着其理论体系的完善而升华。 显然,这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基本事实。 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有三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经验层面的生态思想,第二阶段表现为哲学生态思想的晚年,出现了生态研究的经济学转变。 这个思想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变化,即从哲学方面向经济方面的转变。 这是马克思自然观的回归,即从理论上实践,从抽象上反映具体的回归,这种观念体现了从诠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转变。 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上肯定是基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构建未来社会形态的根本需要。 [3](P77 )的确,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也发展得如同整个思想,并且在其中存在着明确的发展线索和内在的逻辑进程。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费尔巴哈纲要》、《德国意识形态》以及《共产党宣言》,在其辉煌的《资本论》和晚年笔记中,马克思在思想发展初期,把自然概念从黑格尔式的思辨哲学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把对自然的考察放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 他运用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问题,表明“自然”概念具有“社会—历史”的性质。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这一基本原则和根本意向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论述中。 “共产主义是个人对私有财产自我异化的积极放弃,因为通过人真正占有了人的本质,所以是人对自己、社会,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回归,这种回归是在完全、自觉以及过去发展的所有财产范围内产生的。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善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作为完善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本质、具体化与自我实证、自然与必然、个人与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 是历史的谜之解答,知道自己就是那个解答”。 [4](P81 )到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期,随着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加强,他开始更加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 当然,即使如此,马克思也不认为自然界是一个能够与社会历史分离的独立研究领域,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研究已经纳入了关于社会历史的研究。 因为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马克思明确地从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中讨论了自然的异化问题,有机地统一了自然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以及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这样,研究的结果也发现了历史上引起自然异化和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制度根源,即他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的是资本 这是发现引起生态问题的“秘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制度的变革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 唯物史观的确立是马克思的杰出贡献,把握了其唯物主义史观的生态意义,毫无疑问最大限度地确认和理解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我们如前文所述,探索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制度变革方案,确立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关系,其中和谐是其根本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诉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宗旨在于和谐。 并且,马克思所说的和谐,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确立中自然地扩展着。 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对唯物史观的完全理解——作为整体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唯物史观强调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统一,其真正理论的着眼点是人的发展。 其实,这与实现人的解放,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 换句话说,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已经把自然界融入社会历史的整体概念中,而不是社会历史的另一个研究领域。 [5](P478 )从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生态思想和谐宗旨的深刻意义,它是一种基于人本性的和谐,充分表现辩证智慧。
二、和谐文化与现代文化强国建设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取向是和谐,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统一。 和谐是文化的价值诉求,当然表现为文化形态的根本宗旨。 在当前文化建设中,我们重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和谐精神,确保和谐文化的培育与发展,确立这一文化发展方向对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6](P21-2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需要加深认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十八大报告也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格,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进发展的作用”[7](p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励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8]构建和谐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从文化建设水平看,和谐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必然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力地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换句话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重视和谐文化建设,形成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构建和谐精神。
(1)“和谐文化”是什么?
我们关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理解的和谐文化各不相同,有广义和狭义的和谐文化区别。 广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价值观、和谐精神为主导的社会文化模式和文化形态。 我们这里所说的狭义和谐文化,无疑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从辩证唯物主义可以看出,和谐的本质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一方处于非冲突的和谐状态,也是理想的存在状态。 文化是其哲学意义,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总和。 总而言之,作为思想文化的形态,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文化传统。 或者研究人员指出,这是“以人类社会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和谐为思想核心,崇尚和谐为价值取向,融合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格的文化形态。 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P100 )
由此可见,和谐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它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与人之间追求平等,坚持人与人的和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格。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生态文化,也可以确保社会体系和生态体系的协调发展。 人与社会的关系密切,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和谐文化必然是人的个性发展、社会发展、自然发展统一的文化。
本质上,和谐文化也是具体的文化形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因此,和谐文化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性质,由社会的物质基础决定,和谐文化也是与时俱进、兼容的开放文化,以现代社会提倡的人为中心,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理念相协调。 它的一切功能和性质对现代文化强国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二)和谐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和谐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增强外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和谐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可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维,符合当前中国和谐社会构建时代的要求,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一,和谐文化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可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和谐文化尊重“和谐”理念,特别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与当前生产力发展要求非常一致,是因为有望形成先进的生产关系,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二,和谐文化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改变传统上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的生产方式。 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确实容易引起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因此,当前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浮现出来,这就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和谐文化遵循“和合”的思想,尊重自然规律,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其三,和谐文化有助于加强个人自身建设,生产工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和谐文化对劳动者信念、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的素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现代文化的繁荣,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其基本表现。
同时,和谐文化也有助于增强民族团结力,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的持续和谐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差异很大,但追求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显然是国家的愿望,构建和谐文化对发展有差异的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对各族文化来说,和谐文化是文化的主流形态,它是一种引导,规范和和谐,也是凝聚和激励。 这样构建和谐文化,必然深化民族文化的向心力,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和谐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强、自信,有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质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信心是国家、民族、政党充分肯定自己文化价值,对自己文化生命力的信念。 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自信,才能得到坚定的冷静,鼓起奋发的勇气,激发创新的创造活力。 [10]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国家,是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入、更持久的力量。 [8]诚信,文化自信源于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形态价值的充分赞同和主张。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由民族文化传统发展而来,和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质。 在当前的多极世界中,和谐文化本身存在着巨大的结构,它具有引领文化发展的力量。 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和肯定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没有理由否定和赞同当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它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意义深远,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三、文学批评和谐生态的当前构建
现代文学批评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是现代文化的根本价值诉求,现代文学批评也要追求和谐,换句话说,现在我们要追求和谐的批评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演说、中共中央的《关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意见》等都表示重视文艺批评工作,切实加强文艺批评工作,希望真正实现这一点,我们对当前文学批评生态问题的理性审视和和和谐形态的自觉构建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批判生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根据批判现代文学良性发展的需要和愿望,我们也可以明确认识到这是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重要学术话题。
其实,正如已经局部指出的那样,和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根本精神表现、价值表现,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和谐精神。 《尚书舜典》说:
皇帝说。 “能!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温、宽、栗、刚、无虐待、简、傲慢。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盒和谐,不伦,神人不和。 」能曰:“向打石投石,百兽直舞。 ’和[11](P131 )
这个“神人和”命题构筑了以“和”为美的中国古典美学理想乃至整体意义上的文化理想的基本模式,虽然“和”的具体内涵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不相同,但和谐的宗旨没有明显变化。 [12](P10 )吴经熊先生指出,中国儒家、道家、释家(特别是禅宗最重要)三大哲学主流,都充满了“悦乐”的精神。 “虽然各自的乐趣不同,但他们的一贯精神并没有超越“喜悦”一词。 一般来说,儒家的乐趣来源于向学心、仁与人群的和谐,道家的喜悦是自由、自由、自由、心与自然的和谐,甚至是通过忘我找到真正的我——禅宗的乐趣寄托于明心,追求本来的姿态,达到了入世、出人头地的和谐。 因此,和谐是儒家、道家、禅宗三家悦乐精神的核心。 和谐原本是音乐的用语,有和谐就有悦乐,“礼记·乐记”是“乐者、乐也”的意思”。 [13](p1)既然认为和谐是中国主要哲学愉悦精神的核心,这显然意味着中国文化的根本宗旨是和谐的。
在批判当前生态建设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必须从中国社会文化的土壤——土壤是民族文化的培育者及其健康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追求批判生态和谐。 其实,以对当前文化建设的考虑为探讨问题的起点,建立文学批评和谐生态,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当前文学批评和谐生态的建立有利于现代文化建设,或者说它本身是现代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具体表现。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无法意识到现在的文学批评生态显示出严重的不平衡。 这决定了当前和谐批判生态建设问题的探讨应从关注和判断这一基本批判事实开始。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意味着现在构建和谐批判生态的现状已经成为可能。
以文学批评实践为考察问题的中心,总结如下:当前文学批评生态的不平衡状况主要是创作与批评之间的不整合,即作家文学创作实践与批评者批评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或对立倾向。 19世纪俄罗斯批评家、理论家和作家之间的良好关系似乎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 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况下,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荣的作家不在少数。 他们鄙视批评家,怀疑批评家的理论水平。 他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第一”创造者,而且在出现了“老虎屁股不能碰”现象的批评家一方,在作家之上,颐一超越了关心,操纵原有的用语和概念对文本批评本身不太有益,宏观合理地认识到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文学的现实 的确,这种创作与批评之间的隔离、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异常表现严重影响着文学批评良好生态的形成。 其二,批评自己的不平衡。 这主要是在现在文学批评过多混乱的情况下,“棒杀”“抱杀”“谎言”“惯用语”“空话”等成为许多自称为批评家的基本语言模式的一句话,在这个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的时代,文学批评实践失去了应有的尺度和标准。 因此,这种“失衡”也被称为“失格”,在文学批评实践中没有共同的价值、目标、信念和理想指向。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批判模式原则上有真实感,严重压迫了追求真正善美价值的批判实践的正常开展和生存发展空间。 当然,这种激化必然导致批判相对主义的无限扩展。 这对确立现代文学批评良好的生态极具破坏力。 其三,批判实践与批判理论构建之间的疏远无关。 另一方面,从批判实践中确立进行批判理论构建的必要的自觉意识,本来应该成为批判家的基本素养及其工作开展的理所当然的方向,但是我们看到的基本事实之一是,批判家有这样的理论品格,也是缺乏这样的理论诉求力,当然, 虽然不能保证批判实践的质量,但很多批判理论研究者表明批判实践经验不丰富,极端轻视批判实践,批判理论构建的“去”经验化倾向成为他们研究的常态。 我们应该认识到,批评家、理论家失去了文学认知和批评实践的基础,抽象地论述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问题,其理论建构必然会出现对文学本身和社会现实的严重背离倾向。 我们要重视批判实践与批判理论构建之间的疏远和关联性。 因为这也无益于文学批评良好生态的当前建设。
当前的文学批评是如何从这种情况突破的?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当前文学批评的“不平衡”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要充分借鉴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精神方向,着力于文学批评实践和批评理论构建中人的建设,构建文学批评的和谐生态。
应对以上分析和判断方式,首先需要追求创作与批判之间的和谐,显然,这基本上是作家与批评者之间和谐关系的产生。 创作与批评之间的健康交流依赖于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同意,依赖于评论家自身素养的提高和真正的批评精神的确立,依赖于作家培养坦率接受文学批评的气魄。 据报道,在一次研讨会上,广东作家吕雷第一次见到陕西评论家李星,自我介绍后,诚心诚意地说:“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了你对我作品的批评,很有启发性。” 之后,李星钦佩地说:“那篇评论指出作品不足,但没想到作家这么诚实坦率。” [14]现在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家和评论家,更多地看待作家和评论家之间这种本质健康的“和谐”局面。 其次,关注文学,建设批判自己的和谐。 文学批评基本上是文学评价,评价需要标准,确立标准需要共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时代语境中的有效性。 在这个问题上,现代批评家、理论家需要认识、积极寻求文学批评实践的根本尺度,形成建立具有更大共识的根本尺度所需的批评家共同体。 这些批评家共同体和这个共同体中的批评家个体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生活、物质生产对人的意识生成乃至广泛社会心理的形成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冷静而有力地开展具有情绪和结构的批判实践,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学批评实践“被时代所追赶”的尴尬,有力地增强文学批评的刚毅性 这是构建和谐批判生态所必需的。 最后,追求文学批评实践与批评理论构建的和谐。 这个问题虽然存在着普遍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实践与批评理论构建之间的协调,但从根本上来说,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内在推动作用的是批评家个人文学批评实践与批评理论构建之间的协调。 其实,这也是关系到批评家个人发展的问题。 时代需要高质量的文学批评,批评家必须在文学批评实践和批评理论的构建中更好地发挥和实现其主体性。 这样,文学批评的具体实践和理论的构建也自然会取得双向、一体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认识到,合理进行文学批评实践,出现批评理论构建的批评家是现代和谐批评生态形成的有效保障。
在上述文论的每一个环节,人的建设确实是根本问题。 我们需要确立和谐批判生态结构的人的基本立场。 其实,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首要特征是人的本性。 或者从人,从人的利益诉求,是马克思生态思想表现的首要问题。 他这样从主体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讲述。 此外,从人到主体,是马克思一切思想的起点,也是哲学的根本特征。 在《费尔巴哈纲要》的开头,马克思明确指出:“以前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只是从对象、现实、感性是对象或直觉的形式来理解,不是感性的人的活动,而是作为实践来理解和主动理解。” [1] (第1卷,p17 )人、人的建设应成为当前文学批评实践和批评理论构建的起点,当然也是和谐批评生态构建的起点。 批评是为了人,是为了现实人的发展。 当代作家和评论家应充分明确地认识文学批评的根本方向,在整个社会的努力下,建立一个富有辩证智慧的基于人的本性的和谐批评生态。 当然,这种和谐批评生态本身就是时代的和谐文化、先进文化。
上页一次页
跳转页读取
原文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国共产党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的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从谢中到郑劲梅.从哲学到经济学: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角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6)。
[4]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抄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俞吾金.问题域的转变——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现代诠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中国共产党中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坚决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习近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1)。
[9]杨文顺、高路.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
[10]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思考[中[J] .红旗稿,2010,( 16 )
[11]十三经注疏[M] .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中国美学主潮[M] .周来祥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13]吴经熊.中国哲学的悦乐精神[M] .朱秉义译.台北:上智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