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仪贵兮,美人绰约——席勒戏剧中的女性

内容摘要:其实纪念席勒,最能引起人无限向往的,仍是席勒文本中所勾勒的那个“戏剧世界”,那些男性的豪迈武勇,固然是了不起的英雄形象的史诗塑造;而女性的优美典雅,尤其为我所心生敬意,景仪不已。那四部以女性命题的历史剧,既展现出席勒的异邦想象,也表达出他对于“理想女性”的追求。不管是为“帝王后裔”的《玛利亚·斯图亚特》,还是为“农家英雌”的《奥里昂的姑娘》;甚至追溯远古的《墨西拿的新娘》,异域风情的《杜兰朵》,都体现出席勒“再现女性历史”的尝试,这种“女性图景”的史诗手笔的书写,确实体现了一种“史诗与诗史的交融”。可不是吗?玛利亚雍容典雅,在危难中保持着君王的尊严、女性的尊贵;贞德英姿豪情,巾帼不让须眉;蓓特丽丝美若天人,竟然引得兄弟睨墙;杜兰朵看似娇纵蛮横,但仍为作者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史意义。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其实纪念席勒,最能引起人无限向往的,仍是席勒文本中所勾勒的那个“戏剧世界”,那些男性的豪迈武勇,固然是了不起的英雄形象的史诗塑造;而女性的优美典雅,尤其为我所心生敬意,景仪不已。那四部以女性命题的历史剧,既展现出席勒的异邦想象,也表达出他对于“理想女性”的追求。不管是为“帝王后裔”的《玛利亚·斯图亚特》,还是为“农家英雌”的《奥里昂的姑娘》;甚至追溯远古的《墨西拿的新娘》,异域风情的《杜兰朵》,都体现出席勒“再现女性历史”的尝试,这种“女性图景”的史诗手笔的书写,确实体现了一种“史诗与诗史的交融”。可不是吗?玛利亚雍容典雅,在危难中保持着君王的尊严、女性的尊贵;贞德英姿豪情,巾帼不让须眉;蓓特丽丝美若天人,竟然引得兄弟睨墙;杜兰朵看似娇纵蛮横,但仍为作者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史意义。

  然而,其实不仅是在女性为主角(或主要线索)的剧中,其实在其它剧本中也同样展现女性形象的高贵可爱。《强盗》中的阿玛丽亚,虽然历经磨难,然则却坚贞不屈,她如此勾画自己意中人的形象:“美丽得像天使,充满英雄的幸福,/他是一切青年中的最漂亮的人物,/他那眼光温暖得像五月的太阳,/反射在蓝色的海的镜面上。”其实,这也从另一方面正反衬出与天使般的英雄相恋的女性的秀美高雅,可不是吗?能与这样的英雄相配的女性,又怎能不是水做的女儿呢?这样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相思,纵使生离死别,也竟是无法稍减,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样的惆怅心痛幽幽缠绵,盘绕不去,可怎又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呢?

  而在《唐·卡洛斯》中瓦洛仪思王后的形象,简直有起死回生之效。作为前王子的未婚妻、现任的王后,瓦洛仪思担负着将沉醉于纯情之中的王子“振作发奋”的重大使命。剧本本身无法以形象化的手段展现女性的外在之美,主要的方式还是通过剧中人的语言。瓦洛仪思的语言显然非常有力:“身为男儿?/啊,卡尔!/实践中碎裂的是我们的心灵,/理念里伟大的是我们的德性!/天意使您高贵——/王子,比千百万兄弟更加高贵。/天意集天下之精华而奉君,/天下人又怎能不滔滔追问:/此子岂天纵神明,结胎于天?/奋起吧,天意就靠您来救挽!/天意昭昭,您必将勇为天下之先!/天意昭昭,您亦将先天下之忧而患!”一方面是坚其志,鼓其气,但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回避卡洛斯对自己的恋慕之情。瓦洛仪思必须“化解谬爱”,所以她有这么一段说辞:“请您承认,卡洛斯——/您的愿望如此剧烈地向母亲转移/那都是因了苦涩滋味和骄傲尊贵。”这段是为了解释父皇“横刀夺爱”而造成的卡洛斯的心灵之创,然而仅仅点到为止,否则将很可能误导方向,所以她将话题迅速转向宏大命题:“您献给我的心灵和挚爱/浪费在我身上有些无谓,/它们本应属于您未来的国家社稷。”以国家社稷大业相许,很容易激起青年人(尤其是皇储)的雄心壮志,再加上巧妙的修辞、女性的温婉、对方隐藏的敬仪,她又怎能不成功呢?“您瞧,/火山口上有忠诚的火焰喷射!/诚挚之爱本是您伟大的天职。可直至今日/您仍将它滥用在母亲身上——/啊,就请您,就请您好好珍惜/将它用于您未来的国家社稷。/您自己也能感知,/不是良心的创痍,/而是快乐情趣如同上帝。”其中一句婉转的责备,仍是点到即止,但却暗藏锋芒(母子大义已定)。但“挥慧剑,斩情丝”却也不能太快,否则很可能“欲速则不达”,所以下面这段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意志坚定,另一方面却又显得“余情犹未了”,但这种情只是一种“曾经沧海的友情”:“伊丽莎白何幸曾为您的初恋之爱,/可天意注定您必须有第二次/与西班牙的婚恋才会比翼连理!/好卡尔,我是多么乐意/为你们美满的姻缘而逊位祝福!”事实上,卡洛斯之所以能从一皇子(近乎“纨绔子弟”)逐渐上升为忧国忧民的“理想英雄”,是在波沙与瓦洛仪思的联手打造之下完成的。而其中,波沙侯爵固然有规划成事之功,而就卡洛斯的转变来说,爱人的力量才是最重要而关键的。由此,瓦洛仪思的举止行为,可谓是举足轻重。而也正是由了这心存社稷的博大胸怀,才益发地衬托出作为皇后的瓦洛仪思之风仪高贵、美外慧中。当然,如果按照今人追求个体自由与爱情的角度来看,瓦洛仪思显然有些不够可爱。不过,这与其自我选择有关,皇帝的成熟或许更具男性的魅力。此处不赘。

  《阴谋与爱情》中的露伊斯则是深值我们同情的德国的朱丽叶。在世界文学的画卷中,以忠贞不渝的爱情为歌颂对象的作品屡见不鲜。但爱情的悲剧之后,往往并非仅是恋人之间的悲哀与欢乐、忧伤与幸福,它牵涉着远为复杂、繁复的家庭、社会乃至历史背景。一曲梁祝,凄婉哀诉、催人泪下;一幕罗朱,至纯至洁、使人心哀。斐迪南、露伊斯的爱情,其实同样经典,与罗密欧、朱丽叶和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一样,纯洁美丽,是人世间抗争强权、争取自由的壮丽悲剧。露伊丝这样回忆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那时我的灵魂里升起了第一道曙光,千万种青春的感情从我心中涌了起来,就像到了春天,地面上百花齐放一样。我再也看不见世界,可是我觉得,世界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美丽;我再也不知道有上帝,可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过他。”从手法上来看,与阿玛丽亚如出一辙,但就承受的制度性罪恶与人性的阴暗而言,露伊斯却远有过之,以一介孱弱少女之身,却要面对种种恶势力的强权,她选择的不是个体的幸福,而是伦理的责任。这就使她的死,平添了“悲壮之善”。蝶化而后能比翼,人死而后诉衷情。制度性的压迫与摧残,使得爱情只能成为梦中的理想,死后的祭祀。可露伊斯的外貌之美,固然让人心喜,而其经由艰辛磨难而犹能展现的人性之善,则更使人心生敬意。如此,这弱女子的意义,即便在那般黑云压城的背景之下亦昭示出人性灼灼的光彩来。

  我们可以看到,席勒戏剧中的女性,大都来自不同国度,反映异质文化,但其美丽皎然,则有相通之处。从历史顺序来看,具有希腊古典女性之美的蓓特丽丝、西班牙帝国的王后,到苏格兰的女王、法国的“花木兰”,再到东方的公主,市民的女儿,……构建的是一种何等芬芳美妙而又不乏英姿飒爽、高贵典雅的“女性大观园”啊!惟其如此,作为诗人的席勒,其实更具有世界诗人的一面。当然,究其本质,恐仍难免在“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心中块垒”,但这并非伟大创造者的局限,而是“有我”的必然选择,只是应注意不能过于“六经注我”。事实上,席勒的女性群像构建是非常有特色的,综而言之,“风仪贵兮,美人绰约”,无论她们是身当安乐之中,还是面临苦难之际;无论她们是追求个体幸福,还是面临家国存亡;无论她们是身处庙堂,还是位居江湖……她们都自觉地葆有着人性的尊严、女性的高贵,让读者不能不心生向往与景仪之情,想回到那历史烟尘的时空逆转之中,亲历亲睹那“优美的高贵”。而这背后显示的是作者饱经沧桑、遭遇艰难之后,仍对人性与理想的坚定信仰。即便是那负面的女性形象,如《阴谋与爱情》中公爵的情妇——米尔佛特,亦颇有典型性和复杂性,她在了解了斐迪南与露伊丝的真挚之爱后,仍然希图“横刀夺爱”,这当然反映出她的恶性。一方面,她曾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是公爵的玩物;可另一方面,她同时也变成了一个侮辱与损害别人的人。她已发生了异化,即从一个被压迫者而异化为压迫者。席勒戏剧中的女性群像,其实,为我们理解与亲近女性——那小和尚也向往的“老虎”或“绿鹅”——提供了一把最好的钥匙。这何尝不是又一座色彩缤纷的“大观园”呢?只是更多姿,更绚丽,更需要探索的精神!门已开启,欲饱览秀色,便需“春风得意马蹄疾”!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欧洲文学最记录:3191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欧洲文学最记录:2966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欧洲文学最记录:2893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欧洲文学最记录:2698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欧洲文学最记录:2637
  • 不管是传说、还是历史记载,在世界历史上有不少非常诡异的刀剑,最典型的就属下面这全世界最诡异的10把刀,全世界最诡异的10把刀中有陨
    欧洲文学最记录:2607
  • 欧洲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