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赵氏孤儿》于1759年在西方舞台上演,中国戏剧就开始了在海外的传播经历,并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元杂剧《赵氏孤儿》首次被全文翻译成法文是在18世纪。1698年法国传教士马若瑟翻译了《赵氏孤儿》,并将翻译的剧本于1735年在法国的《中国通志》全文发表。之后,《赵氏孤儿》的这一译本通过英、德、意、俄等几种语言的《中国通志》在欧洲广为流传。法国作家伏尔泰看到后也对《赵氏孤儿》产生了兴趣,进而对《赵氏孤儿》进行改编,并将剧名改成《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和出版后,英国剧作家阿瑟·墨菲在伏尔泰剧本的基础上又进行改编,形成了默氏《中国孤儿》的剧本,并于1759年4月在伦敦上演,取得成功,后来又到美国上演。
在美国上演的《赵氏孤儿》经历了马若瑟的法语翻译,伏尔泰的法语改编,以及阿瑟·墨菲的英文翻译和改编。改编体现在三方面:演出语言的变化、情节的变化、主题的变化。元剧是以歌唱为主的,马若瑟的法文译本将其改为以对白为主,这不仅使原剧中的诗意成分丧失殆尽,而且原剧中的曲子也完全丧失。中国戏剧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其中有诗歌、乐、舞、美术等,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诗化性。特别是对话的音乐性,是中国戏剧一大特点。“唱、念、做、打”中“唱”是第一位的,而《赵氏孤儿》海外旅途的第一站,就失去了诗意的“唱”。马若瑟的翻译被认为“译本中不只一个句子被过分随心所欲地作了翻译,从而使剧本失去了中文原本中所特有的魅力。此外,译者未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某些对白,其译本有时晦涩难懂,使人不知所云”。伏尔泰认为,马若瑟神父的《赵氏孤儿》译本“完全没有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深度,未能使人理解该民族的真正情操”。
所幸马氏保留了故事的情节框架,所以仍然是中国故事。剧本中的高乃依或拉辛式的悲剧所具有的“崇高的情感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仍被保留了。到了伏尔泰笔下,故事情节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向后移动了1000多年,把一个诸侯国家内部的“文武不和”的故事改为两个民族之争。他还遵照欧洲的新古典主义的戏剧规则,把《赵氏孤儿》的故事时间从20多年(据伏尔泰说是25年)缩短到一个昼夜,剧情被极大地简化;更有甚者,他还根据当时“英雄剧”的写法,加进一个恋爱故事。这样,中国的元杂剧《赵氏孤儿》面目全非了。伏尔泰改编的戏剧“充满仁爱之心”。阿瑟·墨菲更是花两年时间对该剧进行改装,并加入了许多人的修改意见,于1759年4月在伦敦德如瑞兰剧院上演他改编的《中国孤儿》同样取得了成功。墨菲认为中国的《赵氏孤儿》题材是好的,可惜作者对救孤一节没有处理好,没有表达为人父母者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
1767年,当年由英国人阿瑟·墨菲改编的《赵氏孤儿》在美国费城上演,英文剧名是《中国孤儿》。尽管墨菲版的《赵氏孤儿》与原作相比有较大改动,但这毕竟是中国戏剧在美国舞台上的第一次露面。值得一提的是,这使得中国戏剧传入美国要早于西方戏剧传入中国。该剧的上演甚至早于美国第一部喜剧的上演。从此,中国戏剧开始了在美国200多年的传播与发展。由于中国戏剧并不是依照原样被重复上演,而是被改编后上演,所以已不同于原始的中国戏剧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剧目,在形式或内容上都呈现出非中国传统戏剧的形式与主题。
改编不仅是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人和美国人,而且也是20世纪和21世纪的华裔接受中国戏剧的主要方式之一。华裔戏剧人也改编了《赵氏孤儿》,2003年旅美华人陈士铮在美国林肯中心推出策划了两年的《赵氏孤儿》,以中英文两个版本推出。英文版《赵氏孤儿》由纽约剧作家格林斯潘改编,除了借用原剧剧情之外,从音乐到舞台,该剧完全是一部美国化的百老汇喜剧。最后的结局虽然还是复仇,但用的是美国人的方式:在赵氏孤儿21岁生日时,程婴将其身世当做“一个惊喜”告诉他。观众的反应居然是大笑不已。
英文版的《赵氏孤儿》为了使其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而没有设定具体的时间与空间。音乐由纽约颇有名气的作曲家史迪芬·梅里特来编写,音乐用京胡、琵琶、竖琴这三种中国传统乐器伴奏。这些改编,被认为是将中国戏剧美国化或将中国戏剧国际化,同时也给美国的戏剧舞台增加了多元文化的色彩。
在中国,《赵氏孤儿》传播的是忠君、大义和惩恶扬善等在传统中国戏剧中常见的主题。最近上演的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赵氏孤儿》,其片名的英文为Sacrifice,点出了陈凯歌版《赵氏孤儿》的主题:“牺牲”。该片虽然被认为颠覆了古典戏剧的故事,融动作、爱情、梦幻于一身,但通过程婴夫妻以及其他同情赵家的将士,仍然演绎了承诺和忠义的主题,延续了传统的《赵氏孤儿》的文化精髓。
(责任编辑:孙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