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从世界的文学视野看中国比较文学

内容摘要:记者:在当前全球化大趋势下,您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这对矛盾,从文学角度怎样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乐黛云(1931—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顾问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兼任教授;曾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兼任教授、香港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胡适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先后建立中国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法国、挪威、荷兰、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澳大利亚、突尼斯、南非等地访问、讲学。1990 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5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7年,自1989年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至今,现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杂志主编。

  文化间只能是共生和对话的关系

  记者:在当前全球化大趋势下,您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这对矛盾,从文学角度怎样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乐黛云:全球化问题以及文化多元化问题,这些都不是偶然产生的,它们的出现有一系列时代和社会背景。首先是殖民体系崩溃后,各个独立国家都要把他们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和文化主体性表现出来,这些国家与民族都有了彰显自身文化的迫切性,如马来西亚把马来语定为国语,以色列回复到希伯来文,中国也提出了传统文化的问题等。为什么要提出多元文化,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都证明了文化的征服是不可能的,或者说,一个文化要把另一个文化征服掉、同化掉、消化掉或吞并掉,都是不可能的,外来者可以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控制起来,但无法征服或者吞并这个国家的文化。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悲惨遭遇,大家逐渐认识到,文化之间只能对话、只能共存,只能承认彼此各有特点,而不能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也是20世纪总结的经验教训。

  再者,就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文化间的冲突由上世纪日益严重的趋势,转变为当前有所缓和,特别是中美关系的缓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很多关于文化冲突的讨论:集中表现为或强调单边文化的统治,或固守文化的原教旨主义,不允许变通和发展,否则就以暴力来对付。这种尖锐的对立促使大家努力探索一条新的道路,既不是单边主义,也不是原教旨主义或封闭主义,这就产生了文化共生的理论和现实。

  你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是一对矛盾,其实也并不矛盾,或者说是矛盾共存。经济要有必要的一致性,否则很难操作,而文化允许而且也需要差异,就是说你用你的文化方式来处理你的经济问题,我用我的文化方式来处理我的经济问题,大家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化方式来操作各自的经济利益和原则,两者并不存在直接矛盾。20世纪后半期以来,大家都在探讨另一种全球化,这就是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迄今为止,学者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已经实现了相当一部分,因为没有哪一个文化把另一个文化吞并或压服,而是按照各自的文化方向和需求在发展。

内容摘要:记者:在当前全球化大趋势下,您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这对矛盾,从文学角度怎样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从中国文化中探索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资源

  记者: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地位和现状如何?

  乐黛云: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自然引起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这不单单是中国国力日益强盛的结果,也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从未间断的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就目前看,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探讨有三种比较明显的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探讨中国文化中有哪些宝贵的东西,可以用来和其他文化对话,以助于解决世界性问题。这种文化间的对话非常重要,例如美国学者安乐哲、郝大维在《通过孔子而思》一书中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研究中国传统,更是要设法使之成为丰富和改造我们自己世界的一种文化资源。儒家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人’,这是否可用来修正和加强西方的自由主义模式?在一个以‘礼’建构的社会中,我们能否发现可利用的资源,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哲学根基不足却颇富实际价值的人权观念?”再如被誉为法国“当代大儒”的汪德迈院士在“五经翻译”的学术会议上提出:为什么不思考一下儒家思想可能指引世界的道路,例如“天人合一”提出的尊重自然的思想,“远神近人”所提倡的拒绝宗教的完整主义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呢?其实有类似看法的学者还不少,他们都在探讨如何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一些资源以解决世界的共同问题,这是一种新动向。

  第二种倾向是力图回归自身文化的源头,重新审视过去的问题和缺点。这需要寻找新的视野,需要一个“他者”,以便在参照中来反观自己。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最好的“他者”,因为它遥远、陌生、独立,有利于研究者暂时离开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而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他对中国的研究正是为了反观希腊,加深对希腊的了解。

  第三种倾向是重视研究中国的经典。荷兰汉学家施舟人教授提出,像《可兰经》、《圣经》这些经典在世界上已有太多版本和翻译,但中国的经典主要是《五经》,翻译太少,想看都看不到,《易经》相对而言流传较广,但也还是很少。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原典,让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本真、更准确、更多。他的主张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在中国国家汉办领导下,今年启动的12个国家合作的“五经翻译工程”,由国家汉办主持,预计将在3—5年内陆续推出英文、法文版,以后还要陆续推出其他各种文字的版本。

  记者:比较文学的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具体文学研究中是如何体现的?

  乐黛云:国际性和民族性比较复杂。上面探讨的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对话中的地位就是国际性的一些方面。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特有的基因,也就是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民族性不是民族主义,不是傲视一切,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一向是很主动的。当然也有一些人持排外的态度,但是强调尊重和接纳各民族文化是主流。纵观中国几千年来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并与之融会贯通,如对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以及近百年来对西欧文化的接受,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与源泉,因此中国文化始终是“多元一体”,持续发展,从未中断。

  记者: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要互动认知,从“他者”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您认为如何在具体研究中实践“互动认知”?

  乐黛云:互动认知,就是从一个和自己不同的“他者”的角度来反观自己,“我眼中的你,你眼中的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自己的认识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飞跃。如果能把别人看自己的不同角度都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个立体的看法,然后再通过这种新的看法来看别人,那又不一样了,这就是一种互动。认识只有在不断的互动中才能前进,才能提高一步。这就是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的根本原理:必须从他者角度看,才能更好认识自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理解他者,两者的互动和碰撞,才能创造和产生新知。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比较文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比较文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比较文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比较文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比较文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比较文学最记录:2620
  • 比较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