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1954年12月,吉洪诺夫在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世界进步文学"观念,并据此建构起以苏联文学为核心的世界文学新体系。这一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被全盘接受,导致在当时中国大学的世界文学教育中,苏联文学被特殊化,西方文学被污名化,中国文学被矮化。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作家学者积极支持和参与亚非作家会议,从而将世界文学的视野扩展到东方文学,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东方文学知识系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二分"世界文学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总结世界文学观念在中国的这两次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对建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摘要】 1954年12月,吉洪诺夫在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世界进步文学"观念,并据此建构起以苏联文学为核心的世界文学新体系。这一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被全盘接受,导致在当时中国大学的世界文学教育中,苏联文学被特殊化,西方文学被污名化,中国文学被矮化。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作家学者积极支持和参与亚非作家会议,从而将世界文学的视野扩展到东方文学,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东方文学知识系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二分"世界文学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总结世界文学观念在中国的这两次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对建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世界进步文学; 苏联作家代表大会; 亚非作家会议; 东方文学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