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小说的时候,题目选材基本上有两类情况。一种叫做微型小说,1000来字,除了名家的作品以外,基本上都比较裸露直白,中心明确,注重细节,但是不乏夸张,这样的作品不难出题,同样也不难答题,对付它们关键还是摸清答题要点,对于具体人物、情节的分析倒是不需要太多功力;当然,名家的作品显然不能与之一概而论,如果熟悉这位作家风格特点的话,对我们的答题会有很大的帮助。另一种是作品选段,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前面那种独立成章的作品要来得更为容易,因为不但这些选段自己是可以独立命题的,说不定我们还能获得更多的额外信息(比如从《水浒传》中选段出题的话,那么对于熟悉《水浒传》故事情节的同学,答起题来会更轻松一些);没有额外信息也没有关系,反正答题也不用指着这个。
常考题型都有什么?其实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小说三要素加形式考查。所有阅读的形式考查题(分析关键语段作用,赏析精彩词句)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用十二个字来说就是“是什么,写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所谓“是什么”,是指要分析的关键点是什么。比如重要词句,具体是要分析哪个词(句子的哪个部分)?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说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运用了哪种修辞(考比喻、拟人、夸张最多)?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象征、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这里要注意:题目点明的,答题时可以省略;需要罗列的,可以稍微概括一下(比如将若干动作描写的词语概括为“通过动作描写”);需要分析不止一点的,需要找全(比如有的赏析既用了比喻又用了拟人的修辞)。所谓“写什么”,是指找出的“是什么”在具体语境里的意思。答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答出专门属于“这一篇”的答案,切忌哪篇阅读看上去都能用的“万能钥匙”;所谓“怎么样”,是指表达效果,比如比喻就是生动形象,拟人就是人格化,排比就是加强语势等等;所谓“为什么”,是指要需要分析其作用的词句或手法和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结构有什么作用(铺垫、伏笔、过渡、推动),对于读者有什么作用(吸引力?引人入胜?感染力?留下什么印象?)在填这个空的时候,要分清楚需要分析的内容是否关涉到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总起句或总结句之一,如果没有,那么可能与全文中心并无太大关系,“为什么”这个空可能就不需要答,否则的话就太牵强了。将这十二个字概括起来,答题格式就是:通过“是什么”,“怎么样”地“写什么”,表现了“为什么”。这是一种将阅读题转化为填空题的基本思路,其中的调整或变式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篇幅所限,无法进一步展开。
“人物”部分会问这个人物的形象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性格,在描写这个人物的时候小说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法,这些方法或手法具体有哪些作用。后两者属于形式考查,不再赘述。解答前者的思路也非常简单:既然“人物”必然会得到“环境”和“情节”两个要素的帮衬,那么从它们入手分析人物形象一定没错,如果作者再给出明确的介绍或评价,那就更好不过了。“情节”部分的考察方式在前面谈小说三要素的时候已经谈过了,不是概括情节就是分析作用,变来变去不过那么几种问法,大家只要注意辨析考查的具体是哪个方面就足能应付。“环境”部分可能要阅读,也可能要写作,基本上考阅读的情况居多,考查的方式也就只有一个环境描写的作用。既然“环境”的特点是面面俱到,那么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也不妨跟着人家面面俱到一下,基本上的答题点就是“环境——环境”(交代背景,渲染XX气氛)、“环境——人物”(衬托/表现人物性格/形象、衬托人物某种状态)、“环境——情节”(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换句话说就是描述“环境”对帮助小说三要素实现各自的职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既然前面提到过“事在人为”,那么我们不妨将“情节”视为“人物”性格的一个行动轨迹,这样一来,“暗示人物命运”这一可能的答题点,也可以归入“环境——情节”这个范围内。
最后让我们重点关注一下那位先前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终极Boss——“主题”。我们可以说“情节”胆小怕事,也可以认为它与世无争,总而言之,“情节”跟“主题”之间,至少在我们考试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直接的关系。我们探究一篇小说在应试考场上的“主题”时,只从“人物”和“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就够了。与此同时,“环境”虽然和“人物”抢了一席之地,分了一杯羹,但也只是抢“一席”之地和分“一杯”羹而已,“人物”归根结底还是老大,所以“环境”最多跟“主题”沾一点儿边,露一下脸,主要还是处在陪衬的位置上——没办法,谁让现在已经不时兴通过一篇小说就批判资本主义的丑恶本质了呢。前面那种读出“主题”的方式,是50到70年代、最多到80年代前期的解读方式,80年代中期以后,风向就逐渐偏向人性和人道主义。就我们高考应试来说,一篇小说的主题从根本上代表的就是作者本身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作为一篇用来考试的小说,毫无疑问,它在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上肯定都积极向上。再联系到前面埋下的两个“伏笔”:小说“主题”里面“人物”占了比重最大,现在解读“主题”的方式基本上是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性和人道主义,那么好了,我们所能读解出来的“主题”其实非常简单,三个字:人性美。
这就是所谓终极Boss的庐山真面目。不过如此耳。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而当环境描写能跟小说所要传达的“人性美”扯上关系的时候,比如环境描写的美与人性的美形成同构的关系(如汪曾祺的小说),或者人性美的集中体现就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的环境,“环境”在“主题”这里出头——更确切地说是露脸——的机会,也就到来了。
在整个行文过程中,我不无遗憾地两次提到“篇幅所限”,现在我将第三次让“篇幅所限”这个字眼浮出海面。对于微观变化非常之多的语文应试而言,上述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和归纳显然不可能穷尽一切答案变体。所幸的是,万变不离其宗,既然我们已经收获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那么我们所要做的便只是坚定不移地遵循这个方向大胆前行。做题贵精不贵多,只要我们保持做一道题总结一道的学习习惯,那么小说命题的细微调整方式自然能够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那些曾经的绊脚石也将成为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小石子,被我们充满自信地一脚踢开。
解析小说“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
我在讲小说过程中,发现很多小说情节设计中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手法——一波三折。所谓一波三折,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后比喻事多波折。从写作角度来讲,指的是在叙事中,运用顺势和递势的巧妙安排,造成故事情节的波澜迭起,使文章曲折多姿,引人入胜,正合“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理论。
下面,我以《武松打虎》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实践和认识:
《武松打虎》这篇小说是被公认的《水浒传》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武松在井阳冈酒店吃酒的豪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徒手打虎的神勇,被作者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英雄就此诞生!
我们在分析这篇小说时,往往注重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的分析,却忽略了作者在情节设计上的巧妙手法——一波三折。
《武松打虎》一文共三个主要情节:吃酒——上冈——打虎。每个情节的设计都一波三折。
第一个情节,酒店吃酒。吃了三碗酒后,店家三次劝武松不要再喝,武松三次坚持要酒。这个情节写得很长很详细,二人的几次对话都一一写出。正是在这样几次三番“劝阻——坚持”的叙述中,武松性格中豪爽、粗野、倔强的特点,展露无遗;而且暗示了异人必有异能,为下文打虎做好铺垫,英雄人物已经初露端倪。
第二个情节,听说有虎,坚持上冈。武松听店家说冈上有虎,他不信;见到树上的警告,他不信;直到看了盖有官府大印的榜文,方才相信。作者这样不厌其烦地叙述武松从不相信到相信的心理过程,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到武松江湖经验丰富,艺高人胆大的特点。同时,造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效果。
第三个情节,打虎。小说写了“躲避——棒折——徒手打虎”三个回合,扣人心弦。老虎袭来,武松一躲,避过老虎三招攻击,看出武松反应迅速;举棒打虎,结果打在树上,棒折,一显武松慌乱,更让读者心头一沉:武松休矣!情节急转直下。山穷水尽之际,徒手打虎,尽显武松英雄本色!
正是一波三折手法的运用,使整个武松打虎的情节波澜迭起,跌宕起伏,层层蓄势,扣人心弦,与人物描写相辅相成,方才成就了武松光辉的英雄形象。
教学中,我以一波三折的情节为切入点,提领全篇,让学生们找出每个情节中的一波三折,然后,体会其中的人物描写,分析作者这样设计的意图。结果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被调动起来,整堂课气氛热烈,无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还是对故事的鉴赏都十分深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讲完这一课后,我趁势打铁,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绝品》四篇文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三戏”“三拳”、《绝品》的“买画——鉴画——赎画——赠画”、《小公务员之死》中的五次道歉、《变色龙》中的五次“变色”,都体现了一波三折的手法。教学中,我同样运用以一波三折的情节为切入点来提领全篇的方法,学生们很好地掌握了这种方法,能自如地运用它来分析小说了。
这时,我又想到了写作,掌握了一波三折的作文技法,可以尺水兴波,使本来不曲折的事件在笔下生出曲折,本来没有波澜的生出烟波,这样会使得文章之中产生内在的律动和勃勃生气。于是,我将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小说,尤其注意的,就是要把情节设计得波澜起伏。题目就是:《一个**引发的故事》,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像,设计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结果,学生们写出的文章,尽显一波三折的魅力,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