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说的文体特点,大家知道哪些?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小说文体特点与考情分析,欢迎大家阅读!
一 小说的含义与小说阅读的四个层次
要谈小说,首先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小说是什么?”多少文坛大师都曾经就“小说”的定义与内涵各抒己见,如果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作家里面也必然有一千种对于“小说”的理解,要得到一个无可置疑的定论简直难上青天。相比于前辈名家们的争执不休,现代文命题老师们对此的理解倒是整齐划一,少有出入,毕竟考试总得要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嘛。我既无意在此从文学理论或者小说文体的角度对先前的“小说”定义进行综述,更不想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不自量力的一家之言,那么面对命题老师们的金玉良言,我也就只好照单全收。不过,话说回来,归根结底这只是高考命题对于“小说”的界定与要求,我下面的论述也只在这一维度上加以展开,有朝一日我们扔掉高考紧箍咒的话,其实一切都拥有广袤无垠的讨论空间。
据说,所谓小说,指的就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特点就是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做具体描写。当然,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以来,如上所述的“小说”定义早就已经捉襟见肘了,谁又能告诉我们那些纯粹的“意识流”里究竟有什么典型的人物形象或者完整的故事情节?更别说后现代主义作家笔下那些支离破碎的文本拼贴。既然如此,那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个定义当中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那就是我们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够看到的“小说”,当都是以传统的、古典的小说面貌出现,不会有哪个家伙毫无征兆地就变成了一只大甲壳虫,也不会有哪位侦探凭借着自以为是的推理能力把自己一步一步引向死地。对先锋(其实到现在已经都不算新鲜了)的小说技法了解不多的同学看到这里可以先松口气,因为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肯定不会出现在卷面上;而对于传统小说不屑一顾的同学也不必灰心丧气,至少我们相信,我们在试卷上看到的那些东西要比在课外看的简单多了,而且,毕竟我们是在答题呀。
对于这些我们将在考卷上遭遇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比较熟悉的小说样式,一般情况下我们大体会有以下四种阅读层次:首先是读情节。情节好不好看,热不热闹,是否跌宕起伏,乃至能否做到波澜壮阔,恐怕是我们这样的初级读者在拿到一本/篇小说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侦探小说。情节读完了,该知道了都知道了,下一部我们可能就会咂摸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提起金庸的武侠作品,也许某些具体情节如何,来龙去脉究竟怎样,我们已经大多忘却,但我们一定会对郭靖黄蓉令狐冲韦小宝这些形象记忆犹新,因为他们实在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如果还要继续深究下去,那么接下来我们所关注的应该就是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或者说社会环境,我相信《双城记》对法国大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会使每一位读者难以忘怀,更不用说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高度评价。最后一个层次可以算是比较高端,前面三个层次所指涉的都是小说的内容层面,最后一个则涉及到小说的形式层面,也就是小说是怎样结构布局的。综合起上述这四个层面,以表格的形式简洁地表现出来,就是:
情节
内容 人物
环境
形式 结构/线索/语言表达……
前三个层次我们称之为“小说三要素”,而这四个层次本身,就是高考对于小说文体的主要考查对象。小说阅读题中最难的那个“主题”,其实也是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分析提炼、概括出来的。
二 人物、情节以及环境:所谓小说三要素
初高中现代文阅读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初中阶段,“人物”一定会是小说阅读的重中之重,一切关于小说中心的命题最后都会归结到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去;高中阶段略有不同,由于有了“主题”这个更深一层的设问方式,“环境”有的时候也会来和“人物”分一杯羹。然而事实上,“环境”的插足只不过涉及到答题时需要多照顾一个点而已,“人物”对于一篇小说的重要性依然无可动摇;本来小说的定义就说得很清楚:“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嘛。因此,我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将紧密围绕着“人物”加以展开,而对于一个人物来说,最为重要的,当然就是“性格”。
于是,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一说四种,即将外貌和神态归为肖像,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在答题的时候会出现模棱两可甚至跑偏的情况,因此我推荐大家采取括号外的说法),毫无疑问都将以表现/突出性格特征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对于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永远都是“根根直竖、寸把长的头发”,除了鲁迅先生本身形象如此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理由就是这种描写可以突出鲁迅先生不与世俗妥协的倔强性格,这种性格大概是与一个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的人无缘的,当然,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大概也是与一个性格邋遢、不修边幅的人无缘的。《儒林外史》对于胡屠户的行为描写如何传神,已经无须在此赘言;陶渊明之所以能够采菊东篱下,也当然是因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果一个人在起床之前左肋骨挠八下,右肋骨挠九下,翻了个身,又睡过去了,你还说他“雷厉风行”,那就显然不能服众。同样的,如果一位文盲老奶奶在不慎用针将手指扎了一个小洞,然后笑眯眯地对你说“这是生活的印记”,这样的语言描写也必然不够地道,甚至还有点瘆人,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哲学的幽灵在弄巧成拙之间完成了华丽的附身。当然,附身不只会影响到语言描写,还有可能影响到心理描写,试想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划燃第一根火柴之后联想起了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划燃第二根之后联想起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划燃第三根之后发誓要打倒资本主义的万恶统治,划燃第四根之后憧憬着无产阶级的美好未来……这样一位宁(冻)死不屈的革命战士,恐怕和我们印象当中那位可怜可爱的小姑娘相去甚远。神态描写与上面四种描写方法一样,篇幅所限,我们迅速进入下一个话题。在谈情节以及情节与人物的关系之前,再补充一点: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了人物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还有细节、对比和环境烘托等若干辅助手段,答题的时候,可以试着对号入座。
传统的、古典的小说样式,在情节方面一定会强调其强大的逻辑关系,也就是环环相扣,结构严密,有铺垫(使后文便于为读者所接受,比较明显),有过渡(承上启下),有伏笔(前文埋下,后文利用,埋要若隐若现,太明显则容易泄底),有推动(推动下文情节顺利进行):要是题目提到“对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答案基本上就从这四个里面挑。情节细分起来,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开端之前可能有序幕,结局之后可能有尾声,不过这两项高考基本不碰。概括情节的方式非常简单,正是由于其有强大的逻辑关系,因此我们只要把握住环与环之间的因果联系即可,我们平时随口说说的“因为所以,科学道理”,就正是我们完整概括情节的不二口诀。当然,如果题目没有要我们“复述”或者“划分段落”,只要我们“(用一句话)简洁概括”,那么我们只需用“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的公式答题即可,关键点就变成了找准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情节和人物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事在人为,物极必反”。所谓“事在人为”,“事”指情节,“人”指人物,即所有情节的发生都是由人物(性格)导致的,试想鲁达若不是嫉恶如仇,何至于打死镇关西然后跑路出家。而所谓“物极必反”,则指有的时候“人物”/“性格”做得太过分了,“情节”也会忍不住起来反抗一下,给“人物”一点颜色看看,西天取经时的孙悟空,《故乡》里的闰土,基本上都吃了“情节”的哑巴亏。把这八个字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就是:
性格——>情节——>性格`
从公式可见,首尾都是“性格”/“人物”,“情节”只是一个媒介或手段,因此,现代文小说的命题,基本上都会从“情节”这个暴露在表面的替罪羔羊入手,一步一步深入到“人物”这个幕后黑手上去,大家在读小说、答问题的时候,千万要分清主次。
最后谈谈环境。环境有大小之分,大的叫“社会背景”,小的叫“自然环境”,后者除了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外,人物的身份地位也一并在其管辖范围之类。至于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前者一方面给后者提供性格来源,另一方面给后者提供活动空间,在我们将要遇到的小说中,这些功能主要由自然环境部分承担,社会背景则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退居二线,顶多算个垂帘听政。比方说屈原,只有屈原的贵族身份(“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才能让他具有我们看到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果屈原只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么他说不定只能做一个毫无立场的门客,依附某个特权阶层讨生活。如果屈原是位普通百姓的话,那他最多也只能像《秦风·无衣》一样,在凛冽的寒风里带领着其他兵士振臂高呼:“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咱俩穿一件不就得了吗?大王要开仗了,赶紧磨刀霍霍,同仇敌忾上战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样的屈原,是断然无法顾影自怜地“长太息以掩涕兮”的。活动空间也是一样,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时候,最多是个美猴王齐天大圣,只有经过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他才能够最终成为斗战胜佛。如果一定要追问社会背景和人物究竟是否同样具有上述关系,那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西游记》在大的社会背景上变更一下,脱离大唐,穿越时空来到现在,那么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结果很有可能就像下文一样让人哭笑不得:
唐僧师徒一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见到了如来佛,求取真经。
如来问:“你们带U盘了么?”
唐僧师徒:“……”
如来又问:“移动硬盘呢?”
唐僧师徒:“……”
如来继续问:“IPOD也可以哇”
悟空挖起耳朵来。
如来叹了口气:“那只有网上发给你们了,你们就原路回去吧。”
唐僧:“早知道加你QQ就完了,老子还走这么远干嘛!”
如来问:“你们带MP4没有?”
唐僧师徒:“……”
如来:“那你们路上是怎么娱乐的?”
唐僧师徒:“打怪升级。”
这个例子涉及的是活动空间与人物的关系,性格来源当然也是一样。
最后简要总结一下小说三要素各自的要求。“人物”比较大牌,完成自己的“典型”二字就够了,对于其他两位兄弟基本上不管不顾。“情节”较为任劳任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绝口不提自己默默无闻地做出了多少成绩。“环境”比较面面俱到,除了完成“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的本职工作以外,还能兼及“衬托人物”和“发展情节”;也正是因为“环境”这种无孔不入的处世方式,它才能够最终在“主题”这个终极主管的位置上强占一席之地。
三 小说阅读的考情分析与常考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