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内容提要:国家图书馆藏翁同书批校并跋《河南尹先生文集》,为清李保泰抄本。此本翁同书批语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到该书版本源流、文字校勘,尹洙散文创作的渊源及流变,尹洙散文的艺术成就,尹洙论兵之文的评价,尹洙墓志铭、墓表、行状等一类文体创作的特色等诸多方面。本文是对此本的首发性介绍,旨在揭示翁同书批校本对尹洙文集校勘及研究的独有价值。在指出尹洙“识体”的同时,翁同书还注意到尹洙墓志铭作品写法上的变化特色,由此使我们了解到尹洙墓志铭创作守体而求变的追求。”翁同书对尹洙的韵文成就评价不高,尹洙集中卷一为诗,而数量较少,翁同书批语对之没有涉及,只在批《郢州送路纶寺丞序》一文时论及尹洙诗云:“二诗颇工,似胜师鲁它作。
关键词:尹洙;翁同书;墓志铭;文集;眉批;散文;批语;李保泰;大夫;先生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国家图书馆藏翁同书批校并跋《河南尹先生文集》,为清李保泰抄本。此本翁同书批语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到该书版本源流、文字校勘,尹洙散文创作的渊源及流变,尹洙散文的艺术成就,尹洙论兵之文的评价,尹洙墓志铭、墓表、行状等一类文体创作的特色等诸多方面。本文是对此本的首发性介绍,旨在揭示翁同书批校本对尹洙文集校勘及研究的独有价值。 关 键 词:翁同书/批校/尹洙集 作者简介:张贵,男,文学博士,国家图书馆博士后、馆员,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献 尹洙是北宋古文运动先导,其文师法韩、柳,简而有法,对欧阳修散文创作影响深刻,有文集传世。国家图书馆藏翁同书批校并跋《河南尹先生文集》,祝尚书先生《尹洙〈河南先生文集〉版本考略》一文①未曾提及,笔者遍检文献资料,也未曾发现有论及此本及其批校内容者。 翁同书与尹洙文风相近,都被评为“简而有法”②。此外,二人均长期供职军中,谙熟军事斗争,对军旅生活深有体会。由于文学风格与人生经历的共通,翁同书对尹洙作品颇多心得。此本翁批数量多达170馀条,短则数语,长则近百字,内容丰富,涉及到尹洙集的诸多方面,且不乏真知灼见,辑录出来俨然一部尹洙作品评点集。迄今为止,尹洙文集尚未有完整独立的校注本面世,翁同书批校本对尹洙文集校勘及研究都颇具意义。 翁同书批校并跋《河南尹先生文集》,现藏国家图书馆(索书号6201)。每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字,无格,一册。题二十七卷,存卷一至二十五,卷一为诗,卷二至二十五为文。是书为清李保泰抄本,内有李保泰跋、翁同书批校及跋。翁同书批语多为眉批,且批语所批内容旁多有圈点标注。钤印有“祖庚在军中所读书”、“药舫手斠”、“翁伯子”、“借壹瓻馆”、“翁同书字祖庚”、“同书”、“宝瓠斋藏书”、“翁斌孙印”等。 该书封面题“从丛书楼本钞出”。全书卷末李保泰跋,详细介绍了该抄本所据底本及抄录过程,云: 欧阳公称尹师鲁文“简而有法”,而集之流传者甚少。按,师鲁集《宋史》二十八卷,《文献通考》、《郡斋读书志》俱二十卷,《书录解题》、《经籍志》俱二十二卷。昨于同年吴瀓埜太史处获见此本,乃马氏丛书楼藏本,共二十七卷,第一卷为诗,二卷至二十五卷皆文,二十六、七两卷则《五代春秋》,后又附墓铭、祭文、各杂论。内文间有缺不足卷者,而笔工甚拙,舛误不可指数,卷首亦无范文正叙。属友人录之而不终,以暇自为写足。其《五代春秋》则已有任子田侍御刊本,不复重写,附录者亦置之。因存二十五卷原书之由而并考之,以俟得别本再据焉。乾隆癸丑二月廿六日,啬生保泰记。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国家图书馆藏翁同书批校并跋《河南尹先生文集》,为清李保泰抄本。此本翁同书批语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到该书版本源流、文字校勘,尹洙散文创作的渊源及流变,尹洙散文的艺术成就,尹洙论兵之文的评价,尹洙墓志铭、墓表、行状等一类文体创作的特色等诸多方面。本文是对此本的首发性介绍,旨在揭示翁同书批校本对尹洙文集校勘及研究的独有价值。在指出尹洙“识体”的同时,翁同书还注意到尹洙墓志铭作品写法上的变化特色,由此使我们了解到尹洙墓志铭创作守体而求变的追求。”翁同书对尹洙的韵文成就评价不高,尹洙集中卷一为诗,而数量较少,翁同书批语对之没有涉及,只在批《郢州送路纶寺丞序》一文时论及尹洙诗云:“二诗颇工,似胜师鲁它作。
关键词:尹洙;翁同书;墓志铭;文集;眉批;散文;批语;李保泰;大夫;先生 作者简介: 李保泰(1742-1813),字啬生,宝山人。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恩科举人,四十五年庚子进士,曾为扬州府教授,历三十年,博综经史,善诗古文词,尤熟于赵宋人文集。他为人宁谧自守,读书论文外不及他事,晚年卜居昆山,与嘉定钱大昕、元和王鸣盛、仁和卢文弨、桐城姚鼐等人交好,并深受他们敬重。该跋作于乾隆五十八年,时李保泰当在扬州府教授任上。吴瀓埜即吴绍灿(1744-1798),字澄野,一字苏泉,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恩科举人,乾隆四十年进士,官编修,曾编《金薤集》。吴锡麒有《家苏泉编修传》。赵翼《途中杂诗》(其三)后小注云:“昔与吴瀓埜、李啬生同游焦山,宿巨超禅室。今瀓埜先殁矣。”③可见,李保泰与吴绍灿为同年举人,二人关系颇善。李氏抄本所据为丛书楼本。丛书楼为清代扬州马曰琯、马曰璐兄弟的藏书之处。马氏兄弟酷爱典籍,好刻书,人称“扬州二马”,建丛书前、后二楼,藏书百橱。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马氏后人马裕进书甚多。尹洙《河南集》四库提要云:“《河南集》二十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④可见,四库本《河南集》亦出自马氏丛书楼,但由于马氏藏四库底本不知所在,二者所据是否相同,暂难以考证。 李保泰跋后有翁同书二跋(图见封二): 师鲁与欧阳永叔同时,以古学提倡后进。师鲁文章古淡与永叔相近,而峻洁过之。其集流传极尟,此本从扬州马氏丛书楼藏本录出,人间罕觏。军政之暇,点读一过,并校正其讹字。咸丰七年正月,翁同书记。(钤“翁伯子”印) 是书为宝山李啬生先生保泰藏本,末有跋语,十七卷以后先生手钞也。先生官扬州府教授最久,一时名宿皆与还往,尝刊惠定字《后汉书补注》行于世。其后人侨寓吾邑,以跋中不著姓,故备记之。同书。(钤“同书”印) 啬生先生次子同文,字竹农,道光甲午北闱举人。 翁同书(1810-1865),字祖庚,号药房,又号顨斋,江苏常熟人。翁心存长子,翁同龢兄。翁氏父子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藏书家,其常熟祖居设有“双桂轩”、“柏古轩”、“借一瓻馆”等藏书室,藏书蔚为大观。咸丰三年(1853),翁同书被派往扬州,佐钦差大臣琦善军事,从此开始了他后半生的军旅生涯。翁同书十多年戎马,虽在军中,依然丹黄不离手,读书校书不辍。据《顨斋自订年谱》,咸丰七年正是他进攻瓜州,战事正酣之时。又据翁同书《禀父母》(《翁氏家书》六)记载,其咸丰八年从军营寄回京师家中的书籍中有《河南尹先生文集》,当是此书。 综上,乾隆五十八年,李保泰于友人吴绍灿处获见扬州马氏丛书楼藏《河南尹先生文集》,属友人录之而未能终稿,卷十七以后乃其闲暇之时亲自抄写完备。因第二十六、二十七卷《五代春秋》已有任大椿刊本,不复重写,故存二十五卷。翁同书得到此书,咸丰七年利用军政闲暇对之进行了批校,并于咸丰八年寄回京师家中,故而得以保全。 翁同书对该书版本源流做了考证,并对文字进行了校勘。如《故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枢密使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四千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太保中书令文康王公神道碑铭》“公上疏曰:‘昔鲁桓、喜宫灾,孔子以为御名、喜亲近,当毁者也’”⑤句,翁同书眉批云:“‘御名’乃‘桓’字,宋人避讳,可验此本从宋本传录。同书记。”且文中“桓”字右夹批“亦当注御名”,“御名”二字右夹批“‘御名’二字,当用小字夹注”。又《故大中大夫右谏议大夫上柱国南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太傅韩公墓志铭》“永济生太子中允、知康州事(今讳)即上御名,始迁相州安阳”句眉批:“本作‘构’。此乃南宋刊本避讳。”宋钦宗名赵桓,宋高宗名赵构。翁同书根据文中“桓”、“构”二字避讳的情况,得出此本从南宋本传录的结论,无疑使其版本价值大增,颇值得重视。 依据祝尚书先生《尹洙〈河南先生文集〉版本考略》一文,尹洙文集整理较好者当为《全宋文》本。此本虽有舛误,但从南宋本传录,文字颇有可取之处,可校补《全宋文》之失。如《秦州新筑东西城记》“城,武备之一,譬于兵,为器之大者也。古圣王捍患庇民,弓矢甲胄,与城郭沟池交相为用,以利后世”、《答河北都转运欧阳永叔龙图书》“圣上慈明,永叔以忠亮被遇,不当以外内易虑,忘怀本朝也”二句中,“庇”、“忘”二字,《全宋文》本分别作“底”、“志”,颇不通,作“庇”、“忘”为胜,当是《全宋文》所据底本形近讹误所致。 翁同书校勘之文字,亦有能补《全宋文》本之处。如《故大中大夫右谏议大夫上柱国南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太傅韩公墓志铭》“代还,授太子右赞善大夫,旋以例补外幕,授安德军节度判官”句眉批:“‘安德’,《碑》作‘彰德’。下云‘佐彰德军,年尚少’,似‘彰’字为是。”此文乃尹洙为韩国华所作墓志铭,《宋集珍本丛刊》所收明抄本、《全宋文》本此处皆作“安德”。翁同书据《碑》文和下文认为“安”当为“彰”。参校《韩国华神道碑》云:“代还,迁右赞善大夫。会诏与相帅择贤佐,改彰德军节度判官。”⑥《宋史·韩国华传》云:“代还,除彰德军节度判官,迁著作佐郎、监察御史。”⑦可见,翁同书所校为是。又如《中大夫守太子宾客分司西京上柱国陈留县开国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谢公行状》“江夏黄叔才尝作《杨允恭墓铭》,甚负其文,顾公曰:‘能损益一字者,我当辨之。’公削去二十一字,叔才叹服不已”句中“辨”字,《全宋文》本亦如是。翁氏夹批云:“当是‘拜’字。”据文意,此处乃表达敬佩之意,翁同书所校较原文更为妥帖。再如《上吕相公书》“夫三千之御三万,与三万之御三十万,其势甚易”句中“易”字右批:“异。”此字《全宋文》本亦作“易”,然根据前后文意,此处当是表达二者之势的不同,“易”字虽有改变、变化之意,但多作动词,“异”字则甚契文意,且后文亦云“三千之御三万,则异乎此”,翁同书所校为善。可见,无论是文本还是翁同书校勘文字,此本都颇能补《全宋文》本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