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好时光小说创作

  近日,由夏晓昀执导,胡歌、王晓晨、许亚军等主演的都市感情剧《大好时光》在东方卫视、安徽卫视热映。据有关统计,该剧网络播放量七天破五亿,基本是一天一个亿的趋势。值此剧热播之际,本报电话专访了目前身在上海的、《大好时光》的编剧和出品人、被誉为“金牌”编剧的王丽萍,请她分享自己与创作有关的人生经历和剧本创作心得。

  虽然隔着电话,但是王丽萍老师温婉的声音让人倍感亲切,笔者似乎就像是在与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面对面聊天。采访开始时间是将近晚上十点,持续近两小时,但她的声音没有丝毫疲惫之感,自始至终精力饱满、思路清晰、耐心细致地回答了每一道提问,诚恳而不做作,大方而不遮掩。

  1 你最开始从事的是新闻行业,后来是怎样走上编剧道路的?

  答:我在高中的时候偏科偏得很厉害,数理化很差,但非常喜欢写作文。高中时我得过浙江省中学生作文比赛二等奖。当时参加这个作文比赛的同学写的题目都比较传统和主流,比如“我的理想”啊什么的。但是我的作文写的是《剥毛豆》。我在作文里把“剥开毛豆,青涩的毛豆里是如何如何的,里面又是如何爬出一条虫子的,以及虫子蠕动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后来,我的班主任杨老师把这篇作文推荐上去,他说,这么细腻的笔法足见一个学生的文字功底。正所谓“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学生时代的这次作文比赛得奖对我的鼓励很大。我因此就对写作更加感兴趣了。

  恰恰是因为我偏科比较严重吧,我高考没有考上大学。我父亲把我送到部队。我在部队坚持写小说。当时我还担任图书管理员和广播室的播音员。

  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很刻苦的人,因为我一直到现在都还是勤于笔耕。我觉得长久不写的人,对文字的感觉会生疏的。所以那些年我一直在持续地写作,我还给电视台撰过稿,写过电视专题节目,写过晚会的串词。我觉得创作不分大和小,我珍惜每一次写作的机会。

  我公公是写《天云山传奇》的著名作家鲁彦周。他看到我一直在写小说,就给我介绍了电视剧《儿女情长》的导演石晓华,让我跟石导多学习,试试看有没有可能将来也走这条路。1993年我写了第一部电影,叫《青春作证》,是李亚鹏主演的。1995年创作电视剧剧本《婆婆媳妇小姑》,是吕凉杨昆和傅艺伟演的。

  1997年,我写一部电视剧《女子公寓》,导演是郑大圣。郑导演的妈妈就是著名导演黄蜀芹。那时黄老师找我谈电视剧剧本的修改。她觉得我写的剧本有时没有逻辑性,太过于天马行空。但是她又跟我讲这其实是创作上很宝贵的东西。天马行空说明你很有想象力,没有逻辑性会不严谨,但也反映出你可能会有一些灵气的东西。我们从早到晚谈了整整三天。甚至她还建议说在二十集电视剧里要死一个人,这样会让故事发展跌宕起伏,也有情节上的转折。因为我不是编剧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写作训练,黄老师愿意教我,我也很享受黄老师对我的教导。

  2 你通常是怎样积累写作素材的?

  答:我在上海坚持十年在一档婚姻家庭类节目《相约星期六》中担任点评嘉宾。参加这个节目让我积累了很多的素材。每个月录像大约五小时,每次录节目我都是带着录音笔去的,十年来录音笔也换了好几支了。《大好时光》其中不少素材就来自于这个节目。另外,我还是我们街道社区的艺术团名誉团长,会参加很多的社区活动,听听街坊邻居讲一讲东家长西家短。素材积累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今天采访了明天就写成剧本。把素材积累好还需要有自己的思考,比如怎么构思怎么布局,把这些准备好,实际创作的过程就会是很快的。

  3 从开始从事剧本创作至今,你的创作观念经历过怎样的转变过程?

  答:从1995年开始剧本创作至今,我的创作生涯已经有二十年了。这二十年创作生活也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可以说是完全不懂,仅仅靠着灵气和感性、热情做一些剧。比如《婆婆媳妇小姑》、《岁月如歌》等。那时候我的剧就像现在年轻编剧的一些作品,特别鲜活、特别生动。这个时间过去以后,进入了第二阶段:创作低谷和瓶颈期。这个阶段我的写作功底、技巧和创作心境都是不好的。比如《女人不麻烦》、《擦肩而过》、《我要结婚》都是这个时候创作的。第三阶段我开始发现问题,慢慢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创作了《错爱一生》、《保姆》。第四阶段,我更成熟了一点,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创作了《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等。之后我又经历了一个小小的低谷期。我写了一个《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姐妹篇《媳妇的美好宣言》,这部作品是比较失败的,我也毫不掩饰这种失败的感受,非常难受,当时可能也与我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有关,当时特别不愿意去想这个事。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反思自己,意识到自己不能吃老本,就开始跟我的团队一起打造了三部曲《我家的春秋冬夏》、《生活启示录》和《大好时光》。

  回想当时从低谷期走出来是蛮难的。《女人不麻烦》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有一位看着我长大的张韧老师给我打了个电话,非常严厉地跟我讲:“王丽萍如果你要再这么写,你就完了。”第二天也有报纸出了一篇批评文章,其实篇幅不大,但是在我看来就好像是整版一样。做这行还得有一个心理素质的锻炼。现在我都能坦然面对网友的吐槽之类。但是那会儿我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当时就恨不得把这期报纸都买下来。

  4 你会介意演员或导演修改你的剧本吗?

  答:不介意。因为你创作出来的剧本只是平面的。但是观众看的是演员呀。演员的完成度非常重要。如果演员不把剧本语言变成他们熟悉的表达方式从而完成度不高的话,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好的。比如那年我与李明启老师合作《我的美丽人生》,我当时写的是一个上海戏,里面的老保姆请李明启老师来演。但是李明启老师是个北方人,没法儿让她说上海话,她一上来说台词就觉得别扭了。当时她就跟导演商量,把这个角色改成一个北方人。我也很赞同,因为这样李明启老师演起来就顺了。再比如《大好时光》里面,朱涛这个角色我原本的人物设定是一个陕西人,但是一听许亚军老师来演以后我就把角色改成了北京人。但是有些北京方言的台词我也是写不出来,比如说“麻溜啊”、“这哪儿跟哪儿啊”, 许亚军老师会把台词改成符合北京大爷们习惯的生活语言。

  再比如拍《生活启示录》的时候,有一场鲍家明(胡歌饰)向于小强(闫妮饰)的戏。最初的剧本设定是鲍家明在于小强窗户下面叫她名字。但是胡歌觉得不够味道,他一直在想更好的呈现方法。胡歌发现窗户边有一棵法国梧桐树,也不是很高。他说自己可以爬到树上向闫妮演的角色求爱。我们试了一下,发现拍出来的效果非常美,有一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觉。就是因为这个场景的美和胡歌的创造力,我还特意为闫妮加了一段旁白,这后来也是很受观众欢迎的一个场景。我是特别欢迎演员有创造力,给剧本提意见的,因为电视剧的工作终究是团队的合作,最终的目的是使剧本得到受观众喜欢的、好的呈现效果。

  5 家庭对你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我非常感谢我的婆家人。最早是我公公鲁彦周把我引荐给石晓华导演的,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会走很多的弯路。我公公晚年一直在跟我讲创作的独立性,告诫我不能因其他的杂念而影响自己的创作。

  我所有的剧本第一读者都是我先生,我会很紧张看他的反应。有的时候他出去抽了根烟,我觉得可能是剧本很好他舍不得一下子看完。他看过剧本会给我提很多的建议。我先跟他争,发现我有时吵不过他,因为他是对的。他知识面很广,读杂书和闲书,我不懂的东西能在他那里找到答案。所以,这样相对稳定的生活也会影响我的作品,我作品的结局基本上都是很美好的,都是好人有好报的大团圆结局,这也算是我爱情观婚姻观在剧本创作中的渗透吧。

  6 你会看重电视剧的收视率高低吗?观众的评价和反馈会影响你的进一步创作吗?

  答:现在观众们打开电视看电视剧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当我的电视剧依然还有那么多传统观众的时候,我是很珍惜的。《大好时光》的网络播放量也很高,开播八天已经超过6个亿了。而且《大好时光》也将在11月20日登陆美国中文电视台播放,基本上属于是同步走出去,可以让国外的观众看到中国当下发生的事。观众们的评论我一直都在了解,因为我是狮子座的,任何善意或恶意的评论或吐槽我都可以听,但我心里是有数的。

  7 你的女儿也在电视剧《大好时光》中扮演90后宠物店老板娘张雪儿,是一个性格活泼冲动的闪婚族,在戏里与韩东君饰演的罗一洋展开了一场逃婚和逼婚的爱情故事。生活中你女儿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与女儿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我跟女儿的交流比较多。我女儿英文很好,之前在爱尔兰作交换生,打工的时候做过同声传译,还连续三年担任原皇家戏剧学院的院长的助理和翻译、导演莎士比亚的剧。之前也说到了,我是由我公公鲁彦周介绍进入编剧这个行业的。他当时是闻名全国的大作家,他的《天云山传奇》得了金鸡奖、百花奖和各种政府奖。在我刚起步的阶段,几乎所有人都说我是靠家庭背景起家的,但是今天还有人说吗?其实家人只是扶你上路,今后还是要靠你自己。所以我就跟我女儿讲,现在可能还是会有人说,你是王丽萍的女儿。但是将来总有一天没有人会再说你是王丽萍的女儿,只是从我们的血缘关系是这样,当你的作品出来后,人家会关注你的作品,把你作为独立的一个人来看。她也一直很努力,比如在《大好时光》中,她演和她自身性格反差很大的张雪儿,我就是想要她呈现出这种表演的夸张,我觉得她完成得很好。

  我女儿也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很善良,也很低调,平时都是坐公交车坐地铁。现在她拒绝了很多演戏的邀约,决定去外国留学,继续深造。她的未来有无数可能,我不会限制或者设定她的发展方向。

  8 你所生活过的北京、上海、杭州三座城市对你的影响?

  答:杭州是我的家乡,是度假的好地方,但是待的时间长了人会懒的。我蛮喜欢北京的文艺氛围,大家一起吃饭,天马行空地谈艺术。上海就比较精致,注重个人生活。我有段时间就北京和上海两地跑,后来写了电视剧《双城生活》。因为两地文化差异太大了,我觉得到了北京如果用上海人的思维想事的话,大家会笑你的。同样一个北京人到上海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两地文化差异很有趣,很值得探究。这后来也成了我剧本创作上的灵感和素材来源。

  9 你欣赏的导演、编剧、演员?

  答:太多了。我就简单说几位跟我合作过的导演吧。与我合作过《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刘江导演,他的能力很强,有一种喜剧感和幽默感,这在我看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安建导演与我合作《双城生活》,他是一个有大片气质的导演,他能把一个细小的叙事放到宏大的背景里表现。还有阎建钢导演,我们合作了《岁月如金》,他是个非常有情怀的导演;再比如跟我合作三部剧的导演夏晓昀,他是一个有深厚文学功底的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时也是黄蜀芹的学生。他对剧本的把握和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让我蛮佩服的。还有很多其他跟我合作的导演,我也非常欣赏,我觉得同行之间,彼此欣赏、信任和包容是非常重要的。

  编剧我很欣赏顾伟丽。她是《亲情树》、《香樟树》的编剧,我觉得她身上很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安静。她不用微博,也不用微信,一直沉下心来写作。还有高满堂老师,他一直给我很多的人生启发。直到现在他都充满激情地在写作,一部接着一部写。他让我明白一个写作者永远不应丧失创作激情。还有刘和平老师,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我跟他说他古装剧的台词我永远写不出来。再比如王宛平,她名字和我的有一字之差,也写家庭剧,但是因为她是北方人,她的作品和我的创作有不一样的气质。我们生活上是很好的朋友,在创作时也会相互鼓励。

  演员里我很欣赏胡歌。当时我邀请他演《生活启示录》,这部《大好时光》我们二度合作,源于我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信任和相互欣赏。他是一位非常敬业、认真、靠谱的演员。他演戏非常动脑子,不是拿着剧本就念,会想很多的表现方式。我觉得他非常难得的一点就是有自己的想法,善于创造。

  闫妮。她跟我合作过《生活启示录》。当时我们在一个酒店谈剧本,谈着谈着她就跳到了茶几上。她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不会太在意别人说什么。她是具备超强的喜剧天赋,表演非常富有感染力。

  马伊琍。她特别清楚自己的能力,并且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得很好。当时我们在北京拍《双城生活》,她每天拍完回家照顾孩子,我真的觉得她是一位完美妈妈。

  杨立新老师是北京人艺的老演员。他特别友善,是一个性情中人,我们合作过《我家的春秋冬夏》。当时听说要拍《岁月如金》,他不要薪酬就来帮忙了,因为他觉得大家在一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他一有空就与我们谈戏,谈这个戏的问题。我很喜欢听他讲话,每次交谈都会有很大收获。

  10 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作品?

  答: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是我很喜欢的。我当时是先看了电视剧再去读小说的。这部作品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但是它跟《飘》的风格不一样,是很细腻的那种。小说很有感染力,有很强的画面感,也启发了我更多的想象力。还有凡高的自传《渴望激情》,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还很喜欢读卡夫卡、乔伊斯、狄更斯等等。我写电视剧都会把他们的故居再走一遍。因为去看我女儿导演的莎士比亚的戏,我也逐渐喜欢上了莎士比亚。

  11 你最想拥有什么超能力?

  答:我希望能有一台机器把我们做梦时的经过写下来。因为梦太精彩了,可惜的是我们早上起来都会忘记。如果有一台机器可以把梦中的场景还原,形成文字或者画面,那会是很有趣的。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小说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小说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小说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小说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小说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小说最记录:2620
  • 小说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