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描述五四时期成都高家公馆的大家族,主人公是觉慧、觉民、觉新。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权威。三个主角有不同的性格和个性。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家》是一个27岁年轻人的宏篇巨著,对于我这样一个读书吹毛求疵的人,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可读性。《家》是一部我喜爱的作品,幸亏周末采购了《春》《秋》,否则读过《家》的我昨天就要断顿了。以下问题供商榷或存档:
一、高家五小姐是谁?
高家第三代姐妹依次为:1淑蓉、2淑英、3淑华、4淑贞、6淑芬、7淑芳。从《家》第13节可知淑芬在小姐中排行老六,五小姐是谁?从《家》中无从知晓。另外,第三十三节中写高克定三十三岁,似乎有误,过年后大家都长了一岁,为什么惟独高克定依旧是三十三岁,没有长大到三十四岁呢?《红楼梦》中的时间是一大硬伤,《家》也难免吧。
二、箫笛的寓意
在《家》与《春》中,觉新吹的是箫,觉民吹的是笛,箫声低沉,笛声嘹亮,似乎暗示着觉新、觉民不同的人生路径。
三、巴金与《家》
读巴金的《家》,总感觉觉慧就是巴金。巴金先生在《家》的《后记》中一再声明,他只是与觉慧有些相象,他提到:如果《家》中有真实的人物,那么一个就是他的大哥觉新,另一个据我揣测应该是琴。
四、宁馨儿
《家》中称赞觉新和觉新之子海臣的时候都用到了“宁馨儿”一词。宁馨儿原意是“这么样的孩子”,据说以前是贬义,后来被用作赞美孩子的话。恐怕在巴金先生的《家》中,宁馨儿也不是什么褒义词。不过,在我心中宁馨儿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听着就舒服。
五、梅表姐
巴金先生一定是非常喜欢《红楼梦》的,虽然没有看到他类似说明的文字,但是从他的《家》中可以揣测得到。特别是看了梅表姐这个人物,她是巴金笔下的活脱脱的林黛玉。无独有偶,在电视连续剧《家春秋》中,饰演梅表姐的正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林妹妹——陈晓旭。可惜我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
六、觉慧与红梅
《家》第九节末有一段描写有些不太恰当,至少在我看来。觉慧因被关家中,郁闷地把红梅枝上的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觉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暗香梅花本善物,此处的比喻显得那么不恰当。
七、年夜饭
高家吃年夜饭的日子是除夕的前一天,这恐怕与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家的习惯都迥然不同。
八、姨太太的命运
《家》中对姨太太的命运有深刻的揭示。有:鸣凤的不堪做小而投湖自尽,代鸣凤做小的婉儿经常挨打等。就连高老太爷的姨太太陈姨太在高家的地位也不高。第十五节描写高家祭祖时,陈姨太出现的顺序排在第二代人之后。
九、理讲得太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可以与《红楼梦》做对比,但是较之《红楼梦》中的隐晦,《家》过于直白,道理讲得太明白了。第十七节末,在描写高家过年放烟花之后有一段描写讲理的成分太高,“烟火的确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像彩虹一样,点缀了这年长的一代人的生活。但是短时间以后,一切都成了过去的陈迹,剩下这所花园,寂寞地立在寒冷的黑夜里。”大概我喜欢白描地写小说,总觉得这段话有些画蛇添足。整部《家》中讲理的痕迹都偏重。
十、此理讲得好
本不大喜欢听大道理的我,读到第三十三节这样一段话,拍案叫好,“梅的时代快要完全消灭,而让位给另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琴的时代,或者更可以说是许倩如的时代,也就是他和觉民的时代。”看来,某些大道理还是不错的,这句话使人感到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