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文艺学 >

文艺学

  • 文学书写消费的意义生成

    内容提要:经由书写消费实现的文学话语具有生成、传播意义的本质功能。为了有效生成并传播意义,文学书写消费需要对现实消费加以变形、重构,同时还要恰适应用叙述聚焦、叙述时间、叙述距离和叙述声音等话语策略。关键词:文学书写消费/意义生成/意义维度/话语策略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消费文化的文学书写批判”(项目编号15NDJC049YB)的阶段性成果。消费在文学书写中的审美意义,主要指的是展示、描绘于文本看台的消费的样态状貌给人的官能美感、直觉美感,如消费品的状貌、消费场
    帮助指数:0
  • “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

    摘要:拘囿于西方各种理论学说,学院派的文学研究或文学批评,多为“无本之学”,制造了诸多“美学的谎言”,无异于“对文学的犯罪”。”“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哲思路径有二:其一、返回中国文化之“本源”,通过“回向”即“深入历史语境”的“处境分析”,在“进”—“出”—“进”反复往返的研究过程中,祛除“理障”或“知识障”,既明“物理”又通“心理”,抵达圆融的智慧之境。童庆炳说:“要是我们文学研究都能进入历史语境,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揭示作家和作品的产生,文学现象的出现,文学问题的提出,文学思潮的更替,那么文学研究首先就会
    帮助指数:0
  • 文本与延异

    内容提要:德里达对柏拉图《斐德罗篇》中关于书写文字与“药”的神话解读,是理解其文本理论的关键和核心。他通过传统哲学对书写文字的矛盾性立场的梳理,揭示了书写文字根本性功能及其蕴含的悖谬性。也就是说,在发生的意义上,德里达的批评和解读方是可理解的、有意义的,但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发生考察中,显露了德里达书写与文本理论的局限和困难。一、柏拉图的“药”:书写文字的本质德里达从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药”的比喻入手,重提一个古老的争论。二、“药师”、书写者:隐喻性的逻辑德里达在对《斐德罗篇》的解读中,应用延异概念,进一
    帮助指数:0
  • “人民”内涵的变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摘要: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民”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观念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人民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思想与人物的新变,都与“人民”内涵的发展和变化有关。其三,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要与人民利益相连、感情相牵,艺术家要认识人民、了解人民、真正成为人民中的一员。习近平的人民观念既包括了全民,又注意了个体,既立足于中国,又放眼全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现实发展的把握、总结与升华,也是对中
    帮助指数:0
  • 反思与重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意义生成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应该从观念和方法上有所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新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才能有效避免“以西解中”的“单向格义”。马克思主义文论应该成为直面中国问题,解决中国文学问题的理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原创性研究的题中之义。一、回到马克思:寻找一种真正的可能性对话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者应该确立一种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新观念,即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生成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我们的研究应该遵循和重视这种逻辑。这两种反思路径创造出了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譬如“新马克思主义”“基督教的马
    帮助指数:0
  • 论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土化的价值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本土化逐步实现了中国文学观念的转型,为文学观念的多元建构提供了独特的范式与角度。二、文学介入现实的实践力量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土化的积极意义还体现在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功能转型,体现出鲜明的介入现实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体现出以言行事的施为性,即干预现实、影响现实、改变现实,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实践性。五、跨文化的话语融合中国文艺理论界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论的接受,有意识地推动了中国文学理论的跨文化话语融合,推动了中国文学理论参与全球话语共同体或者国际话语空间,从而在一
    帮助指数:0
  • “后批评”状况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孙士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据说20世纪后期以来的文学批评遭受严重打击后业已沦为明日黄花,如今境遇日益
    帮助指数:0
  • 得意、会心与皆大欢喜:论中国文艺的阐释路径

    摘要:中国文艺的阐释路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只能发生在一个文化场域中的共同在场,在共同在场中,形成默契与共识,而阐释就发生在这种默契与共识之中。对文本本意与作家本意的阐释,并不是阐释的最终目的,阐释作为一种交往手段,它致力于交往的皆大欢喜式的效果,心心相印、皆大欢喜,才是中国式的阐释路径。尾论:心传——文艺阐释的中国路径对于这把扇子所表达的意思,在张氏兄弟和钱桐所共处的阐释学世界中,是无需阐释的,但张氏兄弟和钱桐所共处的解释学世界已经消逝了,不可还原,而今天的阐释不是出于对文本本原的探索,而是在探寻我们如何
    帮助指数:0
  • 青年恩格斯与“青年德意志”

    内容提要:无论从恩格斯思想的整体性还是从其批评理论的整体性看,都确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学青年恩格斯与文学派别“青年德意志”之间的关系。研究青年恩格斯与“青年德意志”的内在关联,既可以提供恩格斯文学思想相对完整的时间发生图,也可以为进一步探索恩格斯的文学思想与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之间的多重关系拓展新的研究空间。问题的缘起青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前史时期”不仅投身于文学反对派运动“青年德意志”,而且还参加了哲学反对派运动“青年黑格尔派”并加入了“自由人”团体,而同一时期的马克思只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众所周知,在
    帮助指数:0
  • 技术媒介与当代文学生产的“后人类”向度

    凭依现代科技的强势支撑,技术媒介在文学活动中逾越人类主导文学生产愈益可能,由技术媒介替代人类进行文学生产所形构的“后人类”景观挑战着文学作为“人学”的审美基调,但这并不预示着“后人类”文学替代人类文学的必然。一、技术参与文学生产的辩证镜像与审美逻辑长久以来,作为文学生产的双向主体以及物化对象,作者、读者以及作品一直被视为文学生产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将这三者置于世界这一话语场域中,使这三者与世界一起构成文学生产的四个主导纽结。三、“后人类”语境下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审美向度与价值评判新世纪以
    帮助指数:0
  • “创造性叛逆”:本意与误释——兼与王向远教授商榷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摘要:“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背叛”是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一个观点。本人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撰写发表了一系
    帮助指数:0
  • 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阐释的约束与开放、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等问题,是阐释学的基本问题。阐释是无限的,同时又是收敛的。阐释因开放
    帮助指数:0
  • 身体诗学:一个基于身体概念的理论图式

    2)诗性诞生于身体的行动并由身体的行动(真实的和想象的)维系。三、激发身体性体验:诗性制作的原初目的推论至此,本文证明了:诗性创作的主体是身体,其动力则是身体性想象。”[54]尽管如此,反命题依然是成立的:当诗性制作有意识地模仿某种行动时,观众/读者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一)肯定性接受中的身体性体验在联想式、钦慕式、同情式、净化式接受过程中,读者/观众肯定角色的体验,展示了诗“可以群”(《论语·阳货》)的功能。[76]无论创作理念如何变幻,诗歌都依赖意象制作术,诉诸读者/观众的直觉,试图激发个体的体验,
    帮助指数:0
  • 当代法国社会学派文学经典化理论的演变

    内容提要:基于对法国“文化场”中的文学经典化现象研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了社会学派文学经典化理论,从资本与市场、文学与审美两个维度阐明了文学经典的社会化生产的轨迹和路径。帕斯卡·卡萨诺娃突破了布尔迪厄经典建构理论的民族—国家框架,提出了“世界文学空间”中文学经典建构的全球模式,不但对布尔迪厄的“文化场”理论在时空上进行了扩展,而且还更新了布尔迪厄有关文学经典化价值创造逻辑的阐释。一、从民族国家到全球的文学经典化布尔迪厄基于民族国家框架,考察了19世纪法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化现象,而卡桑诺娃则基于全球框架,研
    帮助指数:0
  • 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在场”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众所周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
    帮助指数:0
  •  840   首页上一页323334

    文艺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