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当代文艺发展道路问题,阐明了当代文艺的根本是文艺的人民性,文艺创作要处理好文艺家和人民以及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才能不断攀登艺术的高峰。

  关键词:当代文艺;习近平文艺思想;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作者:范玉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教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人类发展史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球文艺思潮相互激荡和文艺力量的博弈中,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书写人民的喜怒哀乐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文艺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正能量。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本质,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内在关系,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性取向,重新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人民性内涵,为当代文艺发展指明了道路。

  一、文艺的“人民性”释义

  文艺的性质是文艺的根本问题,直接关乎文艺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发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一论断切中了文艺的本质,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开关。在党的文艺政策中,文艺历来是为人民的。当代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由此指明了当代文艺发展的方向。所谓人民的文艺,就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它表现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人类发展史表明,“人民”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汉语文化中的“人民”概念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建构的,“人”和“民”原本有着不同的语义内涵,作为合成词的“人民”是较晚近的事情,而有着迥异于此前的革命性意味,但其素朴的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基本价值诉求。在文艺发展史上,“人民”的概念从来不是现成的僵化的,而是历史的流动的,是一个在历史演变中不断生成的概念,它有着意识形态意味和现实性价值诉求,即使在社会主义文艺中也非现成性的固定所指。在外国文学语境中,文艺的“人民”概念,较早地被俄罗斯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所使用,意在表征着一种积极进步的文艺观。具体来说,别林斯基是在“最基本的民众或阶层”的意义上使用“人民”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有教养的上层阶级”,他认为真实性和人民不可分割,人民表现最充分的地方,也是生活真实性最充分的地方,文学要以“理想意义或浪漫主义的方式彰显人民的高尚的伟大或诗意”。在他看来,“‘人民’,总是意味着民众,一个国家最低的、最基本的阶层”。其所谓“人民性”是以对现实生活的忠实描写为判断标准,他认为凡是忠实于现实生活的描写,就必然是人民的,是有人民性的。因而,他反对那种对人民性的“伪浪漫主义”的庸俗化理解,似乎“在有教养的人中间不能找到一点儿类似人民性的影子”,幻想真正的人民性只隐藏在农民衣服下面和烟熏的茅屋里,好像“纯粹俄国的人民性只能从以粗糙的下层社会生活为其内容的作品中找到似的”。究其意味,别林斯基提出人民性问题,要求文学要表现“人民的意识”、“人民的精神”、“人民的使命”,旨在把文学的人民性与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进行批判的现实主义关联起来。

  人类迈入现代史以来,“人民”的概念由政治话语而至日常词汇被广泛使用。虽如此,但“人民”的概念始终有着特定阶级内容,不是指公民意义上的全体国人,也非单纯指某一种社会成分,而是一个集合体、联盟体,主要指那些推动特定历史阶段社会进步的基本阶层及其同盟力量。在我们党的话语体系中,“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它往往被视为有价值意味的集合概念,主要指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此,毛泽东通过对人民内涵的分析强调“最广大”、“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最大部分”,着重突出了人民的“广大性”;通过强调“同盟军”、“同盟者”突出了其他阶层与基本阶层的联盟关系,“人民”的概念进一步丰富。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在这些论述中,“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主要在一种集合性意义上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循集合性“人民”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基于个体意义上的“人民”概念,认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体现了“人民”概念的历史性进步和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其中对人的个体性价值的凸显,是对“人民”概念认知的深化,是对当代文艺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文艺要书写“具体的人”的情感、价值和诉求的内在要求,是对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艺术呈现。它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中个人的尊重,突出强调在当代文艺既要把关注文学表现哪些人及其个体性感受作为批评要点,也要关注如何表现及其立场作为批评标准,这才是“人民的”批评,以及对文艺创作中现实主义精神的张扬!说到底,这是在依法治国语境下,对迈入现代国家中每一个体意义上公民权利的尊重,它丰富了现实条件下,以包含公民的“权利”和“平等”为主要语义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民”概念,它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概念,仍具有一种政治性意味。从而使“人民”概念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高度契合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共建共享中肯定了每一个人的历史主体价值。因而,“人民”的概念不再是远离大地、脱离具体的抽象的理论体系上的纽结,而是深植泥土、结合现实的一种具体呈现。由于“人民”是现实的本质所在,拥有人民性特质的人才更接近现实的个人,而有着不可忽视的个性;因而“人民”的存在不再是抽象符号,这使“人民”既有集合性底色又凸显具体的个体性存在。

  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范畴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马克思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列宁明确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我们必须经常把工农放在眼前。我们必须学会为他们打算,为他们管理。即使在艺术和文化的范围内也是如此。”列宁阐述的几个“必须”,构成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基本纲领和艺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全部内容。在他看来,艺术只有在人民群众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实实在在地属于人民,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写作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主张。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葛兰西,基于当时意大利知识分子严重脱离人民的现实,在1930年底发表的《关于“民族-人民的”概念》一文中提出“民族-人民的”文学概念,认为“无论是文学的人民性,还是本国创作的‘人民的’文学,现在确确实实是不存在的;因为‘作家’缺少同‘人民’一致的世界观,换句话说,作家既未想人民之所想,喜人民之所喜,也没有肩负起‘民族教育者’的使命,他们从前不曾、现在也没有给自己提出体验人民的情感……从而培育人民的思想情感的任务。”由此葛兰西特别强调:“至关重要的是,新文学需要把自己的根扎在实实在在的人民文化的沃土之中;人民文化有着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倾向和诚然是落后的、传统的道德与精神世界。”也就是说,人民的新文学一定要反映人民的文化诉求,即便是面对人民文化中的落后元素。他渴求在意大利艺术家中找到人民教育家,高度重视文学对人民的“革命意识”的培养,认为只有通过“民族-人民的”文学的教育,才能培育出新的人民、新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论认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文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诉求,是社会主义文艺活动的核心价值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文艺起源于人的劳动,美肇端于人的生产实践。就文化的始源性含义而言,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人民大众不仅创造着文化,也不断传承发展着文化,并为文化所规范。高尔基指出:“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还是就创造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的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的历史。”在文艺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审美需要不断推动文艺的发展,为文艺活动发展出内在动力和目的。数千年来,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接力推进。文艺创作如果脱离人民,在价值上偏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审美需求,其在内容上不仅被人民所唾弃,还会在艺术形式上走向僵化以至于死亡。人民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同样是文艺创作活动的主体,因此,当代文艺家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艺术,也在美的创造中推动了艺术进步。古往今来,专业作家、文学大师的艺术创造,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基础上。再优秀的文艺家,说到底,也是大众创造的改造者、加工者和提升者。文艺应该高扬人民大众的历史主体身份,然而在文艺实践中,我们的某些文艺生产的是虚假苍白的主体,历史真正的主体——人民大众,仅仅成了“围观”与“喝彩”的道具,从而背离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在泥沙俱下的风云际会中,有学者指出:不追风赶潮,以生活为沃土,以民众为根本,扎根于斯,寄情于斯,向“小人物”要“大作品”。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恰恰是亿万民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了沧桑巨变。文学,应该是民众的文学。如果说历史是个大舞台,人民就是这个舞台的真正主角,社会主义文艺不能背离这个根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以情感和情怀为底蕴,让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从幕后走到台前,站立在舞台中央——文艺的“剧中人”。把人民作为历史主体、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家就不能热衷于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而要为人民抒怀、抒情,塑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人民形象。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过程中,文艺的人民性是其基本立场。从毛泽东倡导“工农兵文艺”开启的延安文艺道路,到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内涵的个体性张扬,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诉求,并带有时代性特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的各要素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视为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把群众当作真正的英雄,他号召艺术家“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文艺要为人民鼓与呼。没有人民,社会主义文艺就失去了灵魂;没有人民,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就失去根本遵循。

  三、人民是文艺的“剧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中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马克思主义文论认为,文艺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使之展现和外化出来,具体的鲜活的人是文艺的出发点、枢纽点和归宿点,文艺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艺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人民不仅创造了文艺,还是文艺的“剧中人”。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能否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在于是否使创作扎根人民,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力量。文艺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部伟大作品,无不体现着人民的情怀,彰显人民性。创作出人民的文艺,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艺术家只有眼睛向下,对多彩的现实生活有丰富的积累、深切的体验,领悟生活的本质、吃透生活的底蕴,才能创造出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其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文艺创作必须要有坚实的根基,有根才能立得住、站得久。作家要把根扎在人民的生活中,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品体现的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创作追求,被认为是“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向”。如果一个作家的精神状态、心理意识、思想感情,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人民的基本利益诉求,在创作中自始至终坚持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理想,而非追名逐利以趋利避害之心态选择写什么怎么写,就一定是一个有人民性、有良心的作家。

  作家的根不在舞台上,而在民众中,要深入生活,在寂寞的长期坚守中“十年磨一剑”,而不是频繁地亮相媒体。“作家离地面越近,离泥土越近,离百姓越近,他的创作就越容易找到力量的源泉。世间万象,纷繁驳杂,尤其是我们身处的时代,丰富性、复杂性超越既往,作家怎么选择,目光投向哪里,志趣寄托在哪里,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作家的品位和作品的质地。”只有把心沉在人民中、沉在文学里,创作接地气,作品才能是独特的,才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当代文学史上某些文艺精品之所以能够产生社会影响,其中的关键是作家从人民生活出发,真诚地描写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憧憬,这种满怀真诚的态度使他们与生活保持高度“同步性”,与时代共甘苦,从而触及到了时代的痛点。柳青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当代文学史的经典《创业史》,与其扎根人民,把自己变成一个农民,一个农村基层干部,一个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家,而不是一个搜寻写作材料的人,一个旁观者,一个局外人密切相关。他是去写土地和人民的,这种真诚让他把自己变成了土地和人民的儿子,成了他所描写的群体中的一员,彻底打通写他人与写自己的界线,把生活的感受与激情、欣喜与困惑、烦恼与欢乐等,内在地化合为感觉的放达、情感的宣泄,使《创业史》成为人民的文学,全书充盈着对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成功并广受赞誉,与其“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创作理念不无关联。可以说,一切优秀作品无不体现了扎根人民的创作经验,在艺术史上留名的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蒋兆和的《流民图》、刘文西的《黄河纤夫》,以及闫肃的《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等,都是深深扎根人民生活的艺术结晶。人民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已成为文艺发展的一条规律。作为涵养当代艺术的土壤,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随时代潮流,才能做到繁荣发展;当代艺术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艺术家在创作中,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从中发现美和创造美,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用文艺讴歌不断奋斗的人生,刻画最美的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人民是蕴含文艺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伟大的作品都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只能产生在其所处的时代,这源自它们反映时代的现实,抓住了时代的问题,而问题源自人民的生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生活是文艺唯一的源泉,而非源泉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就艺术美生成而言,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真正美的事物的蕴含,是审美活动最重要的对象。美作为对象在人民的生活中,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 “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正是人民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与审美境界的提高,促使中国当代文艺创造出无数审美形象,以艺术精品的不断涌现勇攀艺术高峰。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追求,使文艺创作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结合,文艺道路越走越宽,艺术表现方式愈加多样化,艺术风格和创作流派更加自由发展,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不断激发,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中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文艺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越来越发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当前,虽然时代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丰沛的营养和鲜活的体验,但与之相匹配的文艺精品、文艺大师和文艺大家不多。究其根本,在于是否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思想观念上是否把人民当作文艺的“剧中人”,坚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坚持人民是文艺的源头,不是照抄照搬人民的日常生活,从生活到文艺的中间过程,凝聚着文艺家的智慧和才思,体现着文艺的规律和奥妙,遵循着生活的逻辑和艺术的真实,时时刻刻考验着文艺家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哲思境界的追求。在根本上,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基于人民性的最深刻把握。当代文艺高地的形成离不开人民,仰之弥高的艺术精品更是艺术家的呕心之作,艺术创作的个性化追求与人民生活的厚重是水乳交融、相互依托,是人民托起了当代艺术的繁荣之基。

  四、文艺要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

  文艺服务人民,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必须俯下身子融入人民火热的生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不能做生活的旁观者,要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走进生活深处,倾听人民的呼声,反映人民的诉求,真切地体悟人民的冷暖与悲欢离合、吃透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同感受着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创作出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其作品才能感染人、打动人。“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的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带着泥土的气息和人间温情的作品才是沉甸甸的,艺术家只有融入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情感和诉求一致,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变得厚重和深刻。说到底,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创作不能没有艺术素养和技巧,但最终决定作品分量的是创作者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创作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把握创作对象、提炼创作主题,同时又以什么样的态度把作品展现给社会、呈现给人民。”也就是说,跟“素养”“技巧”相比,在决定作品分量的时候,“态度”和“立场”更紧要,因此文艺家融入生活不仅要“身入”更要“情入”“心入”,文艺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只有感同身受于人民的冷暖,才能在创作中自觉显现人民的情感和立场。

  文艺只有扎根人民,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创作出伟大的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以文艺来反映人民的心声,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使命担当和艺术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是在根本上书写和记录亿万人民实践的文艺。艺术离不开人民,真正的文艺精品、艺术经典之作,无不与时代和人民息息相关,象牙塔里出不了文艺精品。只有真正扎根人民生活,文艺才能真正生动活泼起来,回顾文艺史上那些彪炳千秋的文艺经典,无不闪耀着人民性的光辉,传达着人民的情感,在根本上反映着人民的心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文艺家心里装着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把人民作为文艺的主人公;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根本上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本位论。他明确反对那种“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的观点。在平凡的时代,艺术家要写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以及为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努力。在融入人民火热的生活中,艺术才会自觉地表达和反映人民的情感和意志、愿望和呼声,在精品创作中生长出创造性的力量和文化自信的根荄,在价值引导中肩负起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要求,离开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发展就失去了价值准则。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当代文艺实践,创新性地丰富了“人民”的内涵,把“人民”高高举起,这是对“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积极践行,是对我们党长期坚持文艺“二为”方针的提炼升华,是对以人民为本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新发展。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文艺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文艺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文艺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文艺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文艺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文艺学最记录:2620
  • 文艺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