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四则傣族洪水神话

内容摘要:历史上的民族迁徙最终形成了今天傣族的分部格局。傣族先民较早就分开迁徙,长期时间彼此不能交流,所以各支系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态不尽相同。同时,各地傣民与不同的民族杂居,受到不同异文化的影响。因此,各地傣族分别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洪水神话。本文试析西双版纳、德宏、马关、新平四个地方的傣族洪水神话,发现新平和马关两地傣族的洪水神话却还保留着典型的母题和古老的形态。一方面,这两个地方傣民信仰原始宗教,没有受到佛教的巨大冲击;一方面,这两个地方的傣民与彝、壮、哈尼族杂居,洪水神话也受到了这些民族的洪水神话的影响。西双版纳、德宏两地深受佛教影响,并且很早就创制了傣文,神话早已被文字化和文本化,并以诗歌的形式变成创世史诗、民间叙事诗。除了有这些差别之外,这四个地方的洪水神话又具有共同的特点。

关键词:傣族;洪水神话;兄妹;德宏;新平;西双版纳;葫芦;寡妇;原始宗教;民族

作者简介:

  摘要:历史上的民族迁徙最终形成了今天傣族的分部格局。傣族先民较早就分开迁徙,长期时间彼此不能交流,所以各支系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态不尽相同。同时,各地傣民与不同的民族杂居,受到不同异文化的影响。因此,各地傣族分别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洪水神话。本文试析西双版纳、德宏、马关、新平四个地方的傣族洪水神话,发现新平和马关两地傣族的洪水神话却还保留着典型的母题和古老的形态。一方面,这两个地方傣民信仰原始宗教,没有受到佛教的巨大冲击;一方面,这两个地方的傣民与彝、壮、哈尼族杂居,洪水神话也受到了这些民族的洪水神话的影响。西双版纳、德宏两地深受佛教影响,并且很早就创制了傣文,神话早已被文字化和文本化,并以诗歌的形式变成创世史诗、民间叙事诗。除了有这些差别之外,这四个地方的洪水神话又具有共同的特点。

  关键词:傣族洪水神话,类型,特点

  作者简介:屈永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南方民族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傣族是中国境内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此外,在景东、普洱、思茅、腾冲、龙陵、双江、西盟、元阳、河口等30多个县市境内,也有傣族小块聚居或零散分部。傣族自称都是“傣”,但在历史上,傣族沿着红河、怒江等河流向西南或向南迁徙,因此各地傣族的自称又不同,德宏傣族自称为“傣勒”,意思是怒江上游的傣族,瑞丽、孟连,以及在缅甸掸邦的傣族自称为“傣德”,即下游的傣族;新平傣族有的自称是“傣雅”,意思是在迁徙中遗落的傣族,也有称“傣卡”的,是与汉、彝族通婚而融合进来的傣族;马关的傣族有“傣丹”(黑傣)、“傣良”(红傣)、“傣浩”(白傣),等等。傣族先民属于百越族群中的“滇越”,在文化中保留了百越民族的文化基因,有葫芦崇拜,鼓崇拜,有划舟、纹身等习俗。在地理位置上,大部分傣族支系又与其他语族的民族世代毗邻而居。新平的傣雅人与彝族、哈尼族,德宏的傣勒人与景颇族、傈僳族,西双版纳的傣泐人与佤族、拉祜族杂居。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各方面都有交流,互相影响。

  相对于叙事诗的研究来说,傣族的洪水神话研究资料较少。大概原因是学术界关注傣族文化,最初把重点放在西双版纳和德宏两个傣族聚集地,而这两个地方的傣族很早就受到南传佛教的影响,并创造了傣文来记录佛经,从而也促进了神话的文本化,人们通过诗歌的形式来演诵神话,傣族的创世史诗《英叭开天辟地》[①]、《大火烧天》[②]等其内容都是神话。佛教在传入傣族地区之后,长期与原始宗教争夺地位并最终获胜,导致傣族社会结构变革,文化形态变异,古老的洪水神话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不过,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西双版纳和德宏两个地方,还要关注新平、马关、耿马等其他傣族地区,这些地方的傣族流传着许多洪水神话,其典型性不亚于壮族、苗族、彝族的,这正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当然,本文限于资料的匮乏和篇幅限制,不可能历数各地傣族的洪水神话,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西双版纳、德宏、新平和马关四个地方的神话,并探讨它们的特点。

内容摘要:历史上的民族迁徙最终形成了今天傣族的分部格局。傣族先民较早就分开迁徙,长期时间彼此不能交流,所以各支系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态不尽相同。同时,各地傣民与不同的民族杂居,受到不同异文化的影响。因此,各地傣族分别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洪水神话。本文试析西双版纳、德宏、马关、新平四个地方的傣族洪水神话,发现新平和马关两地傣族的洪水神话却还保留着典型的母题和古老的形态。一方面,这两个地方傣民信仰原始宗教,没有受到佛教的巨大冲击;一方面,这两个地方的傣民与彝、壮、哈尼族杂居,洪水神话也受到了这些民族的洪水神话的影响。西双版纳、德宏两地深受佛教影响,并且很早就创制了傣文,神话早已被文字化和文本化,并以诗歌的形式变成创世史诗、民间叙事诗。除了有这些差别之外,这四个地方的洪水神话又具有共同的特点。

关键词:傣族;洪水神话;兄妹;德宏;新平;西双版纳;葫芦;寡妇;原始宗教;民族

作者简介:

  一、西双版纳傣族:第三代人种“葫芦人”

  根据宗教、语言学领域的资料表明,西双版纳的傣族是最早接受佛教信仰和创制傣文的。这里还有大量的诗歌创作队伍,即“章哈”,他们不仅是即兴而唱的口头歌手,他们大多是还俗僧人“康朗”,深谙传抄佛经和创作各种诗歌的书面作家。在这样的历史文化生态中,西双版纳傣族的神话早被记录到文本中,叙事已经诗歌化,产生了系统的神灵谱系。

  在西双版纳的神话中,前后总共有三次创世:第一次是原始的开天辟地[③],不久便被一场大火烧毁了,神们只得进行第二次开天辟地;同样,不久之后,洪水又把天地万物冲毁湮灭了;神们最后进行第三次创造天地。相应地就有三代人种,第一代人种称为“污垢泥人”[④],他们是被那场大火灭绝的[⑤],第二代人种叫“神果园人”[⑥],被大洪水淹灭了,遗留下来的第三代人种叫“葫芦人”。据说西双版纳傣族歌手“章哈”出师时必唱《捧尚罗》(创世界),其中有神话片段《金葫芦》,就讲到了洪水灾难与“葫芦人”的产生[⑦]:

  大火毁灭了天地和人类之后,神又再造了天地和人类。可是,这第二代人中不纯真,有的有两张脸,有的有三张脸,有的眼睛竖着,有的眼睛横着,有的皮比土厚,有的长得比树还高。更使神愤怒的是这代人种心最黑,忘了人的规矩,父亲逼女儿做妻子,母亲和亲儿子交配。神见了气愤得破口大骂:“这代人不好,比动物还蠢!”于是,神唤来雨神、水神、海神,搬来滔滔洪水,要把第二代人种毁灭。洪水淹没了天,淹没了地,第二代人种全都绝灭了。

  这时,洪水上面飘着一个金葫芦,洪水涨,葫芦往上飘浮,洪水落,葫芦往下沉,洪水流到哪里,葫芦就漂到哪里,一直漂了一万年。后来,神不发怒了,天空晴朗了,大地温暖了,金葫芦碰在一个石头上,轰一声炸开,从里面走出一男一女俩兄妹。不久,这俩兄妹结成了夫妻,又开始繁衍人类。这就是第三代人——葫芦人。

  从这则洪水神话中可以推论几点:第一,傣族的婚姻历史上很可能经过杂婚的时期。[⑧]文字说到,发大洪水的原因是天神认为,“这代人种心最黑,忘了人的规矩,父亲逼女儿做妻子,母亲和亲儿子交配”;第二,这则神话产生时,可能刚刚告别杂婚时期,进入血缘婚[⑨]时代。此神话中一面排斥前者,一面迎接后者。大水过后遗留的兄妹俩,最后结为夫妻,这是西南各少数民族洪水神话中的重要母题,也被学术界看作人类经历过血缘婚的重要证据。第三,傣族曾有过葫芦崇拜。葫芦不如同孕妇的凸凹形状,以及易生长,多结果实的特性,必然成为傣族以及其他南方诸多民族的生育崇拜对象。葫芦崇拜作为母体崇拜的象征,这是学术界的主流意识;第四,当这则洪水神话被记录的时候,傣族社会初步形成了社会道德观念。凡是不正常的人,“三张脸”、“皮比土厚”可以看作初民最初的审美和道德标准。

  闻一多先生认为造人神话比较古老,与洪水神话最初是独立分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个母题才结合成复合型的洪水遗民神话,上面这则神话正属于此类。在西双版纳生存的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⑩]、拉祜族、佤族、瑶族[11]都有相似的洪水神话。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民族文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民族文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民族文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民族文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民族文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民族文学最记录:2620
  • 民族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