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摘要:《花笺记》在明末清初的广东一带,曾是独领风骚的民间文学唱本,这本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木鱼书,却是"维多利亚时代"来临前夕,以中国式"史诗"率先走出国门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汤姆斯英译的Chinese Courtship是该作环游欧洲的启航之作。但在中国诗歌阙如的文化背景下,汤姆斯的坚持与努力,却为中国诗歌的海外译介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来华西士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海外传播”(12CZW046)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王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民间文学;译作;文学史;语法;汤姆斯英;维多利亚;叙事诗;中国诗歌;欧洲;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摘要:《花笺记》在明末清初的广东一带,曾是独领风骚的民间文学唱本,这本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木鱼书,却是"维多利亚时代"来临前夕,以中国式"史诗"率先走出国门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汤姆斯英译的Chinese Courtship是该作环游欧洲的启航之作。对于当时的英国汉学界来说,身为"印刷者"的汤姆斯染指文学翻译,难免越俎代庖;他的译作,也因用词粗俗、语法错误频仍而被讥为"反韵律的译作"。但在中国诗歌阙如的文化背景下,汤姆斯的坚持与努力,却为中国诗歌的海外译介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本文结合西方读者的反应和主流媒体的评论,着重分析了《花笺记》选译缘由、"以诗译诗"的文体选择,以及该作在中西文化史上的价值。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来华西士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海外传播”(12CZW04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王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内容摘要:摘要:《花笺记》在明末清初的广东一带,曾是独领风骚的民间文学唱本,这本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木鱼书,却是"维多利亚时代"来临前夕,以中国式"史诗"率先走出国门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汤姆斯英译的Chinese Courtship是该作环游欧洲的启航之作。但在中国诗歌阙如的文化背景下,汤姆斯的坚持与努力,却为中国诗歌的海外译介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来华西士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海外传播”(12CZW046)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王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民间文学;译作;文学史;语法;汤姆斯英;维多利亚;叙事诗;中国诗歌;欧洲;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