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逻辑的阐释力度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商伟的《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一书,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献考证和文化分析的方法,探寻《儒林外史》的文本逻辑,指出该书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从把整顿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礼”到对“礼”产生怀疑的心路历程。由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具有这种双重性,倡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很可能导致一些人以这种伦理道德规范为理据谋取各种权力和利益,于是倡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结果就走到了其初衷的反面[1]87。对沈琼枝,商伟教授通过引用程廷祚写给吴敬梓的信中对她的质疑,似乎也就将之归入到了吴敬梓质疑的行列中。对《儒林外史》中关于四个“市井奇人”的描写,商伟教授将之解释为吴敬梓的一种“诗意想象”,而不是一种对现实人生道路可能性的探索,这样的分析都稍显简单。

关键词:吴敬梓;伦理;文本;道德规范;商伟教授;小说;描写;质疑;怀疑;群体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商伟的《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一书,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献考证和文化分析的方法,探寻《儒林外史》的文本逻辑,指出该书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从把整顿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礼”到对“礼”产生怀疑的心路历程,其基本特点是“无边的怀疑”,属于一种“开放性写作”,对《儒林外史》在当时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作出了准确定位,并循此思路对《儒林外史》的结构特征、叙事方式以及第五十六回的真伪问题作出了新的解释和分析,是《儒林外史》研究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

  关 键 词:商伟/《儒林外史》/文本逻辑/开放式写作

  作者简介:廖可斌(1961- ),湖南安乡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明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小说

 

  在几部著名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是一部相对小众化的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经历了漫长的世代累积过程,故事滚雪球般逐渐丰富,融汇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广大人群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因此在反映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思想和社会现实方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高度的典型性。《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都属于作家个人创作的作品。但《红楼梦》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中心,描写大家族内部的生活;《金瓶梅》以一个商人家庭内部的生活为中心,描写市井百态,故事性都较强,仍然有比较广的读者群。《儒林外史》主要描写社会上一小部分读书人或曰“士大夫”的生活和思想,只有很少的人有兴趣关注并理解这种内容,因此对《儒林外史》的评价出现了很大落差:知识分子一般都把它奉为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并列的一流小说,但在中国普通民众中它的知名度并不高。

  当然,就像任何物品的消费者的多少并不是判断该物品价值的唯一标准一样,《儒林外史》的读者相对较少无碍于它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西方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个重大区别。这个群体对上决定朝政的兴衰,对下决定民众的苦乐,还充当整个社会道德楷模的角色,影响整个世风的善恶。因此,《儒林外史》重点描写的是士大夫群体,它的意义并不限于这个群体,毋宁说它选择了关注中国古代整个社会治乱善恶的一个关键角度。更重要的是,《儒林外史》在观察和呈现十八世纪上半叶士大夫群体的真实状况、思考这个群体堕落的根本原因、探讨这个群体的出路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吴敬梓不愧为高明的讽刺艺术大师,描摹世态人情,情伪毕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使《儒林外史》饶有趣味。但吴敬梓似乎并无意于通过设置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等手段取悦读者,他更关注的是他的独立思考,这使他的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作品的特质,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也引得当时及后代的评论者孜孜不倦地挖掘这部小说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商伟教授的新著《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同样侧重于探讨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及其文化史意义,就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历史永远处于流动之中。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十八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知识界以至整个社会,已先后经历过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盛行的时期。宋代理学的主要流派程朱理学强调通过对客观世界万事万物中存在的“理”的观察和体认,领悟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从而自觉遵守它,结果是造就了大量能熟练陈说伦理道德规范教条,主观实际行为却完全与此脱节甚至背离的“假道学”。有鉴于此,明代阳明心学强调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良知”,并按照这种“良知”行动,实际上是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内化为主观先天具有的本性,希望人们主动自然地去践行它,达到言行一致,结果却是引起许多人以顺应自然本性为理据,突破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自由放荡,无所不为。事实证明这两种伦理设计都存在严重缺陷,难以实现促进个人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的目标。十七世纪中叶明清鼎革的重大历史事件,更刺激有识之士认真思考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出路何在。由于当时缺乏新的思想资源,人们仍然只能回过头去,在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体系等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答案。许多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儒家曾经大力倡导的“礼”,认为具有血缘基础和实践品格的“礼”可能是恢复和重建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以至整个社会秩序的可靠依托。于是考证古礼、倡行礼仪成为士大夫群体的热门话题,当时蓬勃兴起的乾嘉考据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礼学研究。

  吴敬梓就是当时热衷于探究和倡导“礼”的士大夫群体中的一员,他的《儒林外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思想潮流的产物。这部小说描绘了各种口谈道义而行若狗彘的人物的各种表现,以显现过去的种种伦理道德设计的无效和有害,以及探索伦理道德建设新出路即恢复和倡行“礼”的紧迫性。商伟教授借鉴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关于儒家礼仪二元结构或双重结构的概念,以观察《儒林外史》对士大夫群体道德堕落种种情形的描写。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一方面是一种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社会政治秩序,代表权力和利益。由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具有这种双重性,倡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很可能导致一些人以这种伦理道德规范为理据谋取各种权力和利益,于是倡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结果就走到了其初衷的反面[1]87。本来应充当社会伦理道德楷模的士大夫群体,在掌握儒家伦理道德话语方面具有优势,他们可能谋取的权力和利益也更多,因此他们以伦理道德为外衣而实际谋取种种不当权力和利益的行为就会更突出,他们的言说和行动之间、言行的外表与内在实质之间的反差也就更加夸张。在商伟教授看来,吴敬梓对当时士大夫群体种种可笑可鄙荒谬丑陋行径的描写,就触及了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这一内在矛盾或曰本质。本书的这一逻辑建构有助于人们把握《儒林外史》所描绘的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败坏种种情形的内在机理,认识《儒林外史》生动艺术描写中蕴含的思想的深刻性。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商伟的《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一书,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献考证和文化分析的方法,探寻《儒林外史》的文本逻辑,指出该书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从把整顿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礼”到对“礼”产生怀疑的心路历程。由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具有这种双重性,倡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很可能导致一些人以这种伦理道德规范为理据谋取各种权力和利益,于是倡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结果就走到了其初衷的反面[1]87。对沈琼枝,商伟教授通过引用程廷祚写给吴敬梓的信中对她的质疑,似乎也就将之归入到了吴敬梓质疑的行列中。对《儒林外史》中关于四个“市井奇人”的描写,商伟教授将之解释为吴敬梓的一种“诗意想象”,而不是一种对现实人生道路可能性的探索,这样的分析都稍显简单。

关键词:吴敬梓;伦理;文本;道德规范;商伟教授;小说;描写;质疑;怀疑;群体

作者简介:

  但商伟教授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沿着这一思路,对吴敬梓的思想世界和心路历程作了更深入的追索。过去的研究论著一般认为,吴敬梓在描绘士大夫群体道德堕落的种种情形之后,把希望寄托在恢复和重建“礼仪”上,因此饱含敬意地刻画了虞育德、庄绍光等倡行礼仪的人物,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祭祀泰伯的过程,还叙述了王玉辉女儿殉节、郭孝子寻亲等几个“苦行礼”的故事。最后吴敬梓描写了泰伯祠的荒废等,乃是表明他意识到了在当时社会现实中“礼”的理想的无奈。商伟教授则指出,吴敬梓在严肃庄重地描写祭祀泰伯祠过程时,也冷峻地揭示了它的表演性;在描写虞育德、庄绍光、王玉辉、郭孝子等践行“礼”的行为时,也含蓄而尖锐地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背后的隐秘的利益考量,要么是获取声誉资本,要么获取实际利益。因为说到底“礼”也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二元性质,也就同样会形成言语和行动、言行的外表与内在实质之间的反差。这表明,吴敬梓在描写这些作为“礼”的体现的人物和实践的同时,其实就对他们以至“礼”本身持怀疑态度。也就是说,吴敬梓实际上对一切都抱质疑的态度。他不仅质疑种种社会现象和理论体系,也质疑自己;不仅质疑自己曾经醉心追求过的东西,也质疑自己对一些人物和事件曾经表达过的质疑,即对自己的质疑也表示质疑。如他曾描写权勿用因坑蒙拐骗被官府捉拿,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又随口提到那是因同学中人诬告,权勿用已经被释放等。弥漫在《儒林外史》整部小说中的,是一种无边的怀疑,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特定的思想环境所决定的,也是由他极为清醒的思想和心态所决定的。在这一点上,《儒林外史》具有后来鲁迅作品的某种气质。鲁迅之所以对《儒林外史》情有独钟,或许与此有关。吴敬梓及《儒林外史》没有提出什么十分肯定的建设性意见,其最大贡献就在表达彻底的怀疑。这种怀疑态度没有对未来提供明确答案,但具有巨大的思想张力和启发性,远比中国古代小说中那种常见的封闭、圆满、给出明确解说和答案的作品有价值。当与他同时的颜李学派的门徒们还在探讨实践“礼”的种种操作办法,乾嘉考据学者还在热衷于考证古礼并为种种细枝末节争论不休时,吴敬梓实际上已通过艺术描写深刻表达了他对这一切的怀疑,因此他走在了十八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思考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最前面,达到了当时思想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商著的标题“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所包含的意义,于此得以揭示:《儒林外史》是十八世纪文化转折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现象,它生动展现了当时知识分子从把整顿社会的希望投向“礼”、再到对“礼”产生怀疑和失望、进而陷入更深的迷茫和苦闷的心路历程。

  在本书的第三、四部分,商伟教授继续探讨了《儒林外史》的这种思想特质与它独特的文本结构和表达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没有始终连贯的故事,人物像走马灯一样倏来倏去,一系列故事随起随灭。它问世不久,就有评论者指出了这个特点。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对此作了最精要的概括:“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虽也有少数批评者为之辩护,但大多数批评者都认为这是《儒林外史》的一个缺陷。商伟教授指出,《儒林外史》的这种结构特点,固然与该书的写作过程长达二十年、可能时断时续有关,但根本上是由吴敬梓的思想状态决定的。吴敬梓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在注意观察各种现象,尝试各种可能性,他的思想状态始终处在观察、质疑、思考、实验、失望、反思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他没有认定哪个人物真正足以承担中心人物的角色,也不能确定哪件事情足以成为中心事件,他就只能一路巡视扫描过去。换言之,是吴敬梓不断质疑的思想状态,是这部小说思想上的开放性,使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自然而然地采用了这种开放式的结构。

  作者还根据这一思路,对《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的真伪问题作出了新的分析和判断。《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描写朝廷下诏开“幽榜”,追赠书中所有曾经抵制科举考试和参加科举考试未能录取的人以科举功名,并以此作为全书的结尾。这一回究竟是吴敬梓本人所作还是他人“妄增”,牵涉到对吴敬梓及《儒林外史》的思想水平和价值的评判,因此成为《儒林外史》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历来研究者争论不休。很多学者都力图从文献记载、版本流传方面找到可靠证据,以证明是吴敬梓所作,或不是吴敬梓所作,但所找到的证据和所作的分析,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此这一疑案一直悬而未决。商伟教授则另辟蹊径,“从《儒林外史》的写作方式等方面来寻找解释”[1]409。他认为吴敬梓的思想处于流动中,《儒林外史》的写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几乎没有真正肯定什么,也几乎没有真正否定什么,因此他写出这样一个与全书的基本思想倾向颇不一致的结尾也是有可能的。他不仅会怀疑和否定自己曾经相信过的东西,让自己的思想向前走;也可能怀疑和否定自己曾经有过的可贵的怀疑和否定,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自己曾经否定过的东西,从而让自己的思想走回头路。反过来说,这个结尾本身也是吴敬梓无边怀疑、陷入迷茫的思想特征和《儒林外史》开放性写作方式的一种表现。商伟教授对自己的这一解释非常满意[1]423。最近,中国大陆学者郑志良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发现了吴敬梓好友宁楷的《修洁堂初稿》,此稿成于吴敬梓去世(乾隆十九年,1754)之前,卷二十二收有宁楷所作《〈儒林外史〉题辞》。该“题辞”概括了宁楷所见的《儒林外史》一书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末尾有“玉堂金马,被薛荔而来游;丹诏紫泥,杂椒浆而共锡”的句子,它毫无疑问是指《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朝廷下诏开“幽榜”的内容(见郑志良《宁楷与〈儒林外史〉》),则第五十六回确为吴敬梓原稿所固有。郑志良此文,彻底解决了这一长期聚讼纷纭的问题,堪称《儒林外史》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收获,令人敬佩。而商伟教授通过文本分析已先此作出了同样的判断,令人称奇。

  商伟教授进而指出,吴敬梓及《儒林外史》的这种思想特征,作为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也促使《儒林外史》的叙述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中国早期的长短篇小说脱胎于说话艺术,说书人往往以全知全能者的姿态,把握故事的整体和节奏,在叙述的同时对听众和读者进行解说和教导。在这里说书人的立场与故事的思想内涵是统一的,故事的指向非常明确,也很单一,对听众和读者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产生很大的限制作用,具有强烈的封闭自足性。吴敬梓则并不以为自己看清了所有现象,想清楚了所有问题,而是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迷茫困惑质疑的状态,并对自己的这种思想状态保持清醒。因此他并不对自身的经验和见识过于自信,而是具有深刻的反省内察的自省力。不仅对书中的人物始终保持审视和批判的态度,也将自己的过去以至当下的思想认识和行为都置于一段距离之外加以审视,甚至更加苛刻。作者思考越深入,就越是陷入质疑和困惑,就越加谦逊,自己就越退却到几乎难以察觉的边缘位置,就越来越不愿意对故事作出解说,对读者进行教导。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事实得到完整清晰的呈现,而这种呈现蕴含着巨大的解释空间,为读者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于是《儒林外史》就摆脱了对源于说话艺术的话本小说全知全能叙述模式和表达方式的仿拟,实现了文人小说的真正独立,建立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新模式。“这样一种反躬自省的习惯为小说的反讽性带来了新的思想深度和更广泛的可能性”,“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人化在十八世纪中叶所达到的新的历史高度”。[1]374,375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古代文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古代文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古代文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古代文学最记录:2620
  • 古代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