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山人现象”影响下的闲适词创作分析

内容摘要:女,江苏徐州人,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校聘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词研究。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中的明词特质研究”(16YJC75102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2014SJD433)的阶段性成果。可以说,晚明“山人身份”虽不占士人阶层的主体,而“山人之思”却构成当时知识阶层意识形态的主流,促使“闲适”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愈发为晚明士人所推崇。二、晚明闲适词的世俗化趋向在明代闲适词创作中,易震吉可谓独当一面,其闲适词所呈现的世俗化取向亦颇具代表性。

关键词:山人;明闲适词;世俗化;文化;士人;词学;明词;研究;创作;审美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靖懿,女,江苏徐州人,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校聘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词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中的明词特质研究”(16YJC75102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2014SJD433)的阶段性成果。

 

  山人现象作为晚明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塑造着文人审美创作与接受心态,不仅造成闲适词“量”的扩张,更从根本上决定其内质的生成。进言之,晚明文学所体现的“隔离”的观照方式、“赏玩”的审美态度、世俗化的时代精神、注重性灵发抒的创作追求,亦跟山人现象有着或亲或疏的关联。

  文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晚明“山人现象”的形成及其构筑的文化语境;二、山人现象与晚明词的复兴;三、明代闲适词与山人现象之内在联系;四、晚明山人文化对闲适词的塑造;

  首先,作者对晚明“山人现象”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构筑的文化语境进行了分析。

  山人,是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下仕与隐、兼济与独善矛盾运动的产物,原非明代独有,然其形成如此浩大之声势,其原因何在呢?

  作者认为,一方面,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人性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另一方面,固有体制没有为士人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职业和发展空间。

  然而,随着山人称谓的泛化及其队伍的壮大,明人对待山人的态度也存在着历时性变化。由于前期的热情褒扬,造成山人数量的泛滥和内部素质的良莠不齐,使山人群体在快速膨胀中逐渐走向萎顿。出现如龚鹏程谓晚明士人“一面骂以隐为终南捷径者,一面却歌颂‘山人’,为朱山人、李山人等撰文张扬”的矛盾现象。

  其次,作者探讨了晚明山人现象与词学复苏的因缘联系。

  在作者看来,山人现象催生出山人文化,山人文化需要寻求适合的渠道来体现自身的存在及价值。词是一种可资利用的媒介,而词中的闲适题材又最擅长个性与价值的彰显。因此,可以认为,晚明山人现象的勃兴带动了词学的复兴,并直接促成了明代闲适词的繁荣。同时,山人现象的内在机制及其所营造的社会文化氛围,更潜入到闲适词的精神层面,从根本上规范和引导着明代闲适词整体的精神风貌与审美追求。

内容摘要:女,江苏徐州人,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校聘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词研究。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中的明词特质研究”(16YJC75102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2014SJD433)的阶段性成果。可以说,晚明“山人身份”虽不占士人阶层的主体,而“山人之思”却构成当时知识阶层意识形态的主流,促使“闲适”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愈发为晚明士人所推崇。二、晚明闲适词的世俗化趋向在明代闲适词创作中,易震吉可谓独当一面,其闲适词所呈现的世俗化取向亦颇具代表性。

关键词:山人;明闲适词;世俗化;文化;士人;词学;明词;研究;创作;审美

作者简介:

  再次,作者论述了明代闲适词与山人现象的内在联系。

  晚明山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迥异于其他群体的对“闲”与“适”审美意趣的追求。以正统儒士的视角观察,晚明山人文学往往以表现细屑琐碎之日常事物为职志,缺少对国家社会、人生主旨等重大问题的关怀与思考,缺少高远的理想、宽阔的胸襟和雍容的气度,由此造成文学作品表现空间的狭隘和精神空间的萎顿,故而在境界上显得狭窄局促,在格调上显得卑庸猥琐。

  虽然晚明士人并非尽皆山人,然而,随着山人队伍的壮大、影响的扩张,山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形成“气候”,弥漫于整个知识阶层,并有不断向上、向下渗透的趋势,最终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可以说,晚明“山人身份”虽不占士人阶层的主体,而“山人之思”却构成当时知识阶层意识形态的主流,促使“闲适”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愈发为晚明士人所推崇。

  最后,作者对晚明山人文化对闲适词的塑造进行了分析。

  一、晚明闲适词的娱乐化趋向

  在明代前中期,体现儒家诗教传统的词学观已达成普遍共识。但至正德、嘉靖年间,词学理论和词学创作逐渐活跃。词体怡情悦性的价值获得越来越普遍的认同,闲适词的创作大兴,并显现出有别于传统词作独具悲感意蕴的娱乐化倾向。作者认为,这一新的美感特质的形成,是受到了山人身份及山人文学商品化的影响。一方面,山人身份之“闲”,造成了晚明闲适词对赏心悦目事物的偏好,而其于“闲”中对“适”的享受,则促成晚明闲适词以乐为极、优游自在的存在状态和审美追求;另一方面,晚明山人身处商业文化潮流之中、自身又带有鲜明商业化倾向,必然会以娱乐性作为自身文学创作重要的价值取向。

  二、晚明闲适词的世俗化趋向

  在明代闲适词创作中,易震吉可谓独当一面,其闲适词所呈现的世俗化取向亦颇具代表性。作者从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这两方面,分析了易震吉词作“世俗化”特点,由此窥探晚明闲适词整体的世俗化取向。

  明词所表现的闲适境界,更接近白居易闲适诗中的境界。只是乐天诗是对隐于官的“中隐”生活的世俗化表现,跟晚明闲适词置身世俗、表现世俗生活的存在状态和心理状态仍有不同。因此,晚明闲适词的世俗化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又可视作晚明山人运动的必然产物。

  三、晚明闲适词的“表演性”趋向

  所谓“山人之思”,不仅仅表现为对山人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包含着山人对自身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的隐忧,这就需要用“表演”的方式来遮掩、化解。于是,晚明闲适词更像是在“斗闲”、“炫闲”。由于缺少雍容闲雅的气度,缺少对生命、时空的深沉反思,而只是沉溺于良辰美景中作浮夸式炫耀,故而明词之“闲”者,更多在于字面,而非气象。

  作者在文末指出,晚明闲适词之特异风貌固然是晚明时代文化渗透的结果,同时,它又是晚明“山人之思”成为普泛化社会思潮的时代环境的产物。分析晚明闲适词,须放置在晚明山人文化的特定语境下才能寻找到合理的解释。

 

  (原文刊于《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3期)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古代文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古代文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古代文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古代文学最记录:2620
  • 古代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