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由于《诗经》的基本文化属性是以音乐为母体的歌诗。因此,我们对其中的每首歌诗或者说乐诗的观察,都离不开音乐以及产生音乐的媒介——人和人所操作的乐器。本文通过追溯我国的口簧艺术史,从口簧的演奏技法及其作为原始乐器的一以贯之的文化功能出发,结合其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存,对《诗经》中的三首涉及鼓簧艺术的歌诗重新进行阐释,以期恢复其思想旨趣和艺术特色之本真。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追溯我国的口簧艺术史,从口簧的演奏技法及其作为原始乐器的一以贯之的文化功能出发,结合其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存,对《诗经》的“鼓簧诗”重新进行阐释,以揭示其思想旨趣和艺术特色之本真。
关键词:乐器;口簧;音乐;诗经;文化;鼓簧;中华书局;演奏;竹簧;艺术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口簧作为一种盛行于三代的乐器,见于《国风》和《小雅》,堪称风雅之音。由于《诗经》的基本文化属性是以音乐为母体的歌诗,因此,我们对其中的每首歌诗或者说乐诗的观察,都离不开音乐以及产生音乐的媒介——人和人所操作的乐器。本文通过追溯我国的口簧艺术史,从口簧的演奏技法及其作为原始乐器的一以贯之的文化功能出发,结合其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存,对《诗经》中的三首涉及鼓簧艺术的歌诗重新进行阐释,以期恢复其思想旨趣和艺术特色之本真,并由此进一步彰显这部古老的歌诗选集在诗学、音乐学、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乃至历史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关 键 词:《诗经》/鼓簧诗/口簧/乐诗/礼乐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工程”三期工程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草原呼麦文化研究——呼麦文化史”(项目批准号:CYWH2015-02)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创新工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范子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口簧是人类的早期乐器之一,在诗乐舞合一的时代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在古代音乐文化系统中,口簧具有抒情、通神、伴舞乃至言语的功能,所以又是我国古代颇具诗性的乐器之一。因此,在唐代以前,口簧艺术便已进入我国古典歌诗的廊庑,其中以《诗经》与鼓簧艺术有关的三首歌诗(以下简称为“鼓簧诗”)最为引人瞩目。而以现代的学术眼光审视之,这自然属于古典诗学与古代音乐学交叉的一个学术领域。但长期以来,由于蹲踞主流地位的传统的经学家们在音乐知识方面的欠缺,他们通常把《诗经》中的口簧当作笙簧加以解释,由此构成了一种极为强势的甚至不容分辩的错误解释传统①,直接导致了对《诗经》相关乐诗的长期误读。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追溯我国的口簧艺术史,从口簧的演奏技法及其作为原始乐器的一以贯之的文化功能出发,结合其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存,对《诗经》的“鼓簧诗”重新进行阐释,以揭示其思想旨趣和艺术特色之本真,由此进一步彰显这部古老的乐歌选集在诗学、音乐学、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乃至历史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借口簧艺术的一点星火或许可以重新照亮《诗经》学的巍巍大厦。
口簧,汉语俗称为口弦、口弦琴和响篾等等,古人又称为口琴或嘴琴(西方人称为Jew's Harp或者Jawharp),其实它根本不是弦乐器,而是一种拨奏体鸣乐器,不同民族对口簧有不同称谓②。曾遂今指出:“口弦,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原始乐器。……最早的口弦,起源于人类新石器时代。……由于口弦和其他乐器比较,较多地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特点,因此它可视为人类远古音乐文化形态的‘化石’。”③莫尔吉胡指出:“口弦是极为古老的弹拨乐器,是人类第一乐器,是具有胚胎型意义的最为原始的古乐器。”“口弦更为重要的功用便是在人的听觉神经里埋下对音的美感情趣与对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感,也就是为人类听觉意识中种下了音的逻辑思维种子。”“口弦音列应是人类第一音列,亦可称之为自然大调式音列。”④口簧起源于原始人的狩猎、生产活动。古《弹歌》云:“断竹,续竹,飞土,逐宍。”⑤在制作狩猎工具的过程中,古人很容易发现竹子因破裂而发声的现象。我们读撒尼族长诗《阿诗玛》中的一段:“破竹成四块,划竹成八片,青青的竹子啊,拿来做口弦。口弦轻轻地响,弹出心里的话,甜甜的声音啊,爱它和宝贝一样。”⑥《阿诗玛》“破竹”“划竹”与《弹歌》“断竹”“续竹”的相似恐非偶然的巧合。据字形推断,这种乐器最初是竹制的,今云南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中就有竹口簧和演奏竹口簧的字符⑦。众所周知,关于上古时代有一个“女娲作簧”的传说⑧,或许这可以表明人类的鼓簧艺术史是由新石器时代的女性开启的,故最初的口簧一定是竹簧,后来才有骨制和铁制的口簧出现。竹簧的制作取材于大自然,其律制也是最原始的自然律制⑨。为保证我们解读和阐释《诗经》“鼓簧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把有关口簧的讨论主要限定在纯粹的竹口簧范围之内,只是在讨论口簧的分类和功能时,我们会偶尔涉及骨制口簧和铁制口簧,因为各种异质的口簧在文化上还是具有某些共性特征。
从弹奏方法上看,目前我国境内的竹制口簧主要分为拉线竹簧(又称绳振式竹簧)和弹拨竹簧两种;就造型而言,又有网针形竹簧、剑形竹簧和平头形竹簧等多种。由于古代技术条件的限制(如不能制造螺丝、不能焊接、不能拼板等等),所以纯粹竹簧的结构清一色是“自体簧结构”⑩,即簧片和框架都是在一块竹片上切割出来的。宋陈旸《乐书》卷一百三十一“雅簧”条:
《三礼图》有雅簧,上下各六声韵谐律,亦一时之制也。……唐乐图以线为首尾,直一线,一手贯其纽,一手鼓其线,横于口中,嘘吸成音,直野人之所乐耳。(11)
这里说的是拉线式竹簧。对这种竹簧的制作和演奏技巧,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卷五《志器》“口琴”条记载颇详:
口琴,剖竹成篾,取近青长三寸三分,宽五分,厚一分,中开,如笙之管,中簧约二分。簧之前,笋相错处,状三尖大牙,刮尖极薄,近尖处厚如纸。约后三分,渐凹薄,至离相连处,三四分,复厚。两头各凿一孔,前孔穿麻线如缳,以左手无名指、小指挽之,大、食二指捏穿处,如执柄,横侧帖腮近唇,以气鼓簧牙。其后孔用线长七、八寸,尾作结,穿之线过结。阻以右手之食、中二指,挽线头徐牵动之,鼓顿有度,其簧闪颤成声。民家及夷妇女多习之,且和以歌。(12)
这是关于清代云南地区彝族妇女演奏绳振式口簧的准确记载。“嘘吸成音”“闪颤成声”的说法足以表明,古代正统的口簧音乐与演奏者的口腔气息有密切关系,即在持续低音(基音)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口腔、唇、颊、舌的位置而发出闪颤的实音与泛音交替的旋律,从而形成二重或三重结构的复音音乐。晋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其四:“鸣簧发丹唇,朱弦绕素腕。”(13)这正是一位女性艺术家的拉线式竹簧演奏。王逸《九思·伤时》:“使素女兮鼓簧,乘弋龢兮讴谣。”(14)也表现了女性的鼓簧艺术。
关于网针形竹簧,檀萃《滇海虞衡志》卷五《志器》“口琴”条载:
又一种,宽仅半,两端瘦削作一牙簧,无孔线,三片并用而音各异。以左手前三指平执而吹,以右手前三指参差掻其末,亦咿唔可听,似有宫商。此惟二别逻及兰州之女盛吹之。(15)
“三片并用”,说明这是编簧,三簧同奏,不同排列次序的变化,可以构建比较丰富的音程关系,音域也比较宽。这种编簧,目前常见于云南普米人的竹簧艺术表演中。如果这种编簧艺术在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的话,那么,其组合形式可能对周代礼乐系统中的编钟、编镛和编磬艺术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关于剑形竹簧,《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一引汉王符《潜夫论》载:
簧,削锐其头,有伤害之象,塞蜜蜡,有口舌之类。皆非吉祥善应也。(16)
内容摘要:由于《诗经》的基本文化属性是以音乐为母体的歌诗。因此,我们对其中的每首歌诗或者说乐诗的观察,都离不开音乐以及产生音乐的媒介——人和人所操作的乐器。本文通过追溯我国的口簧艺术史,从口簧的演奏技法及其作为原始乐器的一以贯之的文化功能出发,结合其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存,对《诗经》中的三首涉及鼓簧艺术的歌诗重新进行阐释,以期恢复其思想旨趣和艺术特色之本真。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追溯我国的口簧艺术史,从口簧的演奏技法及其作为原始乐器的一以贯之的文化功能出发,结合其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存,对《诗经》的“鼓簧诗”重新进行阐释,以揭示其思想旨趣和艺术特色之本真。
关键词:乐器;口簧;音乐;诗经;文化;鼓簧;中华书局;演奏;竹簧;艺术 作者简介: “削锐其头”可能是指制作剑形竹簧的一个步骤,“塞蜜蜡”是指制作口簧的点蜡法,即在簧舌上点蜡(用蜂蜜制成),以保证簧舌振动的稳定性,由此也可以为口簧定音。这是古人非常重要的发明。这种点蜡技术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包括金属口簧、笙簧和竽簧等等,皆用之。至于平头形竹簧,古代文献记载虽然暂时还没有发现,但目前相关的乐器遗存却是非常丰富的。 对口簧的基本形制和演奏方式的正确理论表述在汉代就已经产生了。汉刘熙《释名》卷七: 竹之贯匏,象物贯地而生也,以匏为之,故曰匏也。竽亦是也,其中洼空以受簧也。簧,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亦是也。(17) 在这里,刘熙明确记载了两种簧:一种是管乐器内的簧片,即笙簧和竽簧,这是笙、竽发声的关键性部件;另一种是作为独立乐器的口簧,或用竹制,或用铁制。所谓“于口横鼓之”,正是口簧的基本演奏方式。在汉代著名的建章宫中,曾有一座独具特色的鼓簧宫。《三辅黄图》卷三《建章宫》引《汉宫阙疏》: 鼓簧宫周匝一百三十步,在建章宫西北。(18) 足见汉代贵族对口簧的重视。 在民间艺术的层面上,口簧艺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它的娱乐性,即为歌舞伴奏。《北史》卷九十五《獠传》: 獠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19) 又《北史》卷九十六《附国传》: 好歌舞,鼓簧,吹长角。(20) 可知鼓簧是獠人和附国人共有的音乐习尚,主要用于娱乐活动,这就是陈旸所说的“野人之所乐”。作为节奏乐器,竹簧演奏是为歌舞伴奏服务的,所谓“群聚鼓之,以为音节”,“好歌舞,鼓簧”,也正是此意。獠人是我国中古时期西南地区以狩猎为主的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现在的云南和贵州地区,附国人居于蜀郡西北境外,今西藏东部,这两个民族在汉代都属于西南夷。通过鼓簧为舞蹈伴奏,在今日云南普米人、彝族人和川、藏羌人等诸多民族中都有相关的文化遗存。结合上引檀萃《滇海虞衡志》,可知从南北朝直到现在,这种口簧艺术传统一直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延续、张扬着。 口簧多用于男女社交活动,特别是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表达爱情乃是口簧的基本功能之一。如瑶族人称口簧为床头琴:“床头琴是坳瑶、茶山瑶男女青年喜爱的乐器,俗传其为夜深时女子在床边等待男子幽会而吹弹的乐器,故名床头琴。”(21)又如刘扬武描述的傈傈族风俗: 小伙子喜欢上了一位姑娘,就要制作一支精巧的口弦送给姑娘,姑娘若喜欢这位小伙子,就会收下带在身边,经常弹响它。口弦成为了傈傈族心爱的乐器,不但姑娘爱弹,已婚的妇女也喜欢拨弄,甚至男子也是口弦的演奏者。传说口弦是模仿人的舌头,用竹片做出代人说话的乐器。口弦在古代文献中叫口琴,明代《南诏野史》云:滇西少数民族“男吹芦笙,女弹口琴”。口弦音量虽小,由于音调近似说话的语气,表现力非常丰富,能倾诉人们的知心话,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流传在傈傈族中,并由此产生了傈傈族的口弦舞。(22) 这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是很常见的音乐现象。对此,乐声《中华乐器大典》“竹簧”条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23)。当然,在古代,作为贵族阶层的风流雅器,口簧音乐也常常是爱情的声音符号。《北堂书抄》卷一百十《簧》十六“在口”条引汉蔡邕赋云“思在口而为簧鸣”(24),其意义便是如此。在这一点上,田野文化与书斋文化并无差别。 在古代知识阶级的层面上,鼓簧艺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宗教,具言之,鼓簧艺术与神仙道教有密切的关系。《北堂书抄》卷一百十《簧》十六“飞琼鼓簧”条引《汉武内传》云: 西王母命侍女许飞琼鼓震虚之簧。(25) 《北堂书抄》卷一百十《簧》十六“瑶池鼓簧”引《穆天子传》云: 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而王母吟曰:“吹笙鼓簧。”(26) 西王母和许飞琼都是道教中的女神。晋葛洪《神仙传》卷八《王遥》: 王遥者,字伯辽,鄱阳人也。有妻无子。颇能治病,病无不愈者。……遥有竹箧长数寸,有一弟子姓钱,随遥数十年,未尝见遥开之。常一夜大雨晦暝,遥使钱以九节杖担此箧,将钱出,冒雨而行,遥及弟子衣皆不湿,又常有两炬火导前。约行三十里许,登小山,入石室。室中先有二人,遥既至,取弟子所担箧发之,中有五舌竹簧三枚,遥自鼓一枚,以二枚与室中二人,并坐鼓之。良久,遥辞去,三簧皆内箧中,使钱担之。室中二人出送,语遥曰:“卿当早来,何为久在俗间?”遥答曰:“我如是当来也。”遥还家百日,天复雨,遥夜忽大治装。遥先有葛单衣及葛布巾,已五十余年未尝着,此夜皆取着之。其妻即问曰:“欲舍我去乎?”遥曰“暂行耳。”妻曰:“当将钱去否?”遥曰:“独去耳。”妻即泣涕。因自担箧而去,遂不复还。后三十余年,弟子见遥在马蹄山中,颜色更少,盖地仙也。(27) 葛洪是东晋时代的著名道教徒和道教学者。《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志》:“葛洪《神仙传》十卷。”(28)葛洪叙述了王遥成为“地仙”的过程。在这一神奇的升仙历程中,王遥藏在那个十几年不开的竹箧中的三枚五舌竹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口簧之音乃是沟通人神的手段,口簧乃是神仙家的绝妙法器。王遥是道教中的神仙人物。他弹奏的五舌簧是非常罕见的,可能与古代的五行观念和五音系统有关。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十首其七: 归心游太极,回向入无名。五香芬紫府,千灯照赤城。凤林采珠实,龙山种玉荣。夏簧三舌响,春钟九乳鸣。绛河应远别,黄鹄来相迎。(29) 庾信描写的三舌簧发出的簧音无疑也是一种通神之音,是天地人三个世界的交响,在钟鸣簧响的音乐中,一位道士完成了他游心太极、回向无名的游仙历程。无论是三舌口簧,还是五舌口簧,现在的文化遗存都见于台湾泰雅人的口簧琴。但泰雅人的口簧是半圆形竹管内置的金属琴舌,在用材上已经发生了部分变异,与陈旸《乐书》著录的雅簧图样有很大差别,尽管如此,泰雅人的此类口簧一定渊源于纯粹的竹簧。 口簧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广泛流行。《庄子·骈拇》:“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30)“簧鼓”,就是“鼓簧”。庄子的话是一种比喻,他的意思是说:“标榜仁义的,蔽塞德性来求沽名钓誉,岂不是使天下人喧嚷着去奉守不可从的法式吗?”(31)就庄子“簧鼓”之说的喻意而言,可能用“欢呼”“雀跃”一类的词比“喧嚷”更准确。无论如何,庄子这句话足以表明,在庄子的时代,鼓簧乃是一种尽人皆知的器乐艺术形式。现代考古成果足以证明,早在夏商时代口簧就已经出现了。如辽宁朝阳市博物馆就收藏了几件夏家店下层文化出土的骨制口簧(32),其形制与现在西南地区的竹簧没有差别。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时代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至西周早期(33)。《礼记·月令》载: 是月也,命乐师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竾、簧,饬钟、磬、柷、敔。(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