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比、兴体制论

内容摘要:经学对于赋、比、兴的解释把握《诗》的表现手法和内容的完整统一。《诗》的体制决定通合六义的统一性,而且赋、比、兴正以适合《诗》四言两句意完的敷陈、分章合乐的体制特点而成为《诗》的表现手法。一、表现手法与内容的“六义”统合赋、比、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与风、雅、颂并列:“大师……教六诗:曰风。12),“兴寄”即以比兴寄托,比兴是表现手法,所寄托的则是赋、比、兴表现的思想内容,例如家国之叹、黍离之悲,多含讽喻之义。这不仅对于后世如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比显兴隐”之说或有启发,而且因其不涉风、雅、颂的美刺之义引发后世赋、比、兴阐释对于表现手法的专注,但是这种专注仍然限定在《诗》学的范围,主要反映于宋代以降的解释。

关键词:兴象;表现手法;诗话;中华书局;解释;物象;后世;寄托;经学;审美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风、雅、颂与赋、比、兴分别体、用,总称《诗》“六义”。赋、比、兴作为《诗》的表现手法必不脱离风、雅、颂的美刺内容。经学对于赋、比、兴的解释把握《诗》的表现手法和内容的完整统一。《诗》的体制决定通合六义的统一性,而且赋、比、兴正以适合《诗》四言两句意完的敷陈、分章合乐的体制特点而成为《诗》的表现手法。后世论比兴并演化为兴寄、兴象之说,转向五、七言体的讲求,尤其是近体诗中兴的审美转向与兴、象合一,反映《诗》兴与《易》象遇合的历史演变。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批准号:12BZW013)成果。

  作者简介:易闻晓,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赋、比、兴是较早出现的重要《诗》学理论,其中的“兴”演变为中国诗学审美理论的基本要素。古人对赋、比、兴的解释,或通合“六义”,或注重其作为表现手法的特点。当代学界对于赋、比、兴理论的总结、梳理虽有可观,但多在抉发赋、比、兴的《诗》篇运用,或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历史分段的理论叙述,后者导致与诗史创作实际的疏离,难以触及问题的根本。现代以来,基于纯文学的观念将赋、比、兴从六义中孤立出来,借以摆脱经义的影响,反使解释脱离了《诗》作的实情。实际上,赋、比、兴产生于《诗》的体制之用,其理论的演变也与后世诗的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从体制角度考察赋、比、兴理论的发生和演变,乃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表现手法与内容的“六义”统合

  赋、比、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与风、雅、颂并列:“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①汉儒毛亨传《诗》,《诗》有《大序》,一般认为东汉初卫宏所作。《大序》谓“诗有六义焉”,即同“六诗”。毛传于《诗》篇多言兴义,但《大序》对于赋、比、兴未作解释,而于风、雅、颂尤其是风、雅阐释颇多。《大序》释风谓“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但置“上以风化下”不论,而详释“下以风刺上”,显然侧重“刺”义。释雅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这是阐发雅与王政的关系,表明《诗》学经义与国家政治相关。释颂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诗》中《周颂》、《商颂》歌颂先王功德,属“美”义。《大序》又从“正变”的观念解释“变风”、“变雅”:“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②与风雅之“正”相对,“变风”、“变雅”的产生,是由于王政的衰乱感发国史“哀伤”,亦属“刺”义,这是《诗》学经义的要旨。孔子早谓“诗可以怨”③,进而《离骚》怨怼激怒,宋玉“悲秋”更是中国文人创作的传统,而颂虽延续于历代庙堂,但不是中国文学和中国诗的主导。

  唐孔颖达解释六义云:“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卷篇也。”④孔颖达的解释分六诗为二,是由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达到风、雅、颂的内容,虽“同称为义”,却落实在风、雅、颂的内容之上。《诗》“用”的表现手法与风、雅、颂之“体”密切相关。这是基于风、雅、颂的体制角度对赋、比、兴表现手法的限定。

  循着体、用的思路来看郑玄对赋、比、兴的解释,就能获得融通的理解:“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⑤这与《大序》释风、雅、颂的经义一致,都归美善刺恶。孔颖达疏谓“其实美、刺俱有比兴者也”,盖“作文之体,理自当然,非有所嫌、惧也”⑥。郑玄之语当为互文,“见今……不敢”、“见今……嫌于”的对文都是避免直陈,如《大序》云“主文而谲谏”,无论赋或比、兴,虽分开为说,然其旨同归;至于“嫌”、“惧”,是作者的顾忌,也是“谲谏”之义,这是必须“主文”的原因,否则质木无文,不能称“诗”。今人黄侃批评说:“以善恶分比兴,不如先郑注谊之确。”⑦朱自清也说:“郑玄以美刺分释兴比,但他笺兴诗,仍多是刺意。他自己先不能一致,自难教人相信。”⑧《大序》论赋、比、兴侧重“刺”义,所以对于风与变风、变雅解释为多,对颂的解释却极为简略。朱自清似乎不满于郑说分别美刺,而比兴之于美刺,实为互文。王运熙认为:“实际上郑玄说之谬误,不但在于以美刺分释比兴,而且把作为表现手法的比兴牵强地同诗的政治内容联系起来。事实上,比兴手法可以同美刺内容相结合,也可以不相结合,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⑨郑玄以美刺释比兴,实际上不是独论比兴,而是通合风、雅、颂的内容,既然强调比兴作为表现手法“主文而谲谏”,也就不会将风、雅、颂的美刺内容排除在外。这正如孔颖达解释六义所谓“用彼三事,成此三事”,实现表现手法和内容的统一。

  及南朝萧梁,刘勰也具有通合“六义”的理解。《文心雕龙·比兴》开篇说:“《诗》文弘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⑩毛传于《诗》篇多说兴义,但《大序》只解释风、雅、颂,不论赋、比、兴,刘勰对此的解释是“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比显兴隐易明,比是较为直接的,文亦多见,兴则以物兴情,情触物起而非直述,所以较为含蓄。郭绍虞在《六义说考辨》中认为“风通赋同”颇为难解,各本均云“通一作‘异’”(11)。“风异而赋同”难以讲通,不仅对举于“风异”的“赋同”,“同”者所指令人费解,而且“风异”并不能作为“毛公述传,独标兴体”的原因,相反,“风通”与毛传仅述《诗》篇之兴有关。风通赋同、比显兴隐,以骈语对举的句式限制,只能举出风、赋、比、兴四者,这是“六义”的略举,实际上涵盖风、雅、颂、赋、比、兴;但“比显而兴隐”恰以句式的限制连并二法,风、赋却是一体一用,略举二者也是赅遍六义。“通”、“同”互文,刘勰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风、雅、颂、赋、比、兴都是相通相同的。经学对于六义的解释都取体用相即的整体视角,现代学者基于“纯文学”的观念,试图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风、雅、颂的内容完全分离,这是难以做到的。

  后代常见将六义拢合一处、混为一谈者,或许是因为经学之义演变为不假思索的口头运用。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慨叹齐梁诗“兴寄都绝”(12),“兴寄”即以比兴寄托,比兴是表现手法,所寄托的则是赋、比、兴表现的思想内容,例如家国之叹、黍离之悲,多含讽喻之义。白居易《与元九书》论李白诗“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亦不过三四十首”(13),“风雅比兴”作为一个固定的文学理论术语被确立下来。尽管这种不加分别的笼统说法并不具有经学章句的严谨考辨,却是基于经学话语的传统。

  按孔颖达二分六义,体用固有不同。在郑玄之前,汉代郑众已从表现手法角度解释赋、比、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14)但“比方于物”或“托事于物”必有其比方之义与托物之志,表现手法并不脱离其所表现的内容。如果要显露其内容,则在经学的角度看来,必然也是风、雅、颂的“美颂”之义。郑众之说较诸毛传泛说《诗》篇之兴,首次区分了比、兴。这不仅对于后世如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比显兴隐”之说或有启发,而且因其不涉风、雅、颂的美刺之义引发后世赋、比、兴阐释对于表现手法的专注,但是这种专注仍然限定在《诗》学的范围,主要反映于宋代以降的解释。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15)。这是从“《诗》之所用”的表现手法而言,但朱子注《诗》所言赋、比、兴,却是处处通合风、雅、颂的美刺之义。例如注《关雎》之“兴”,谓“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而“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16)?显见美颂之义,与毛传、郑笺相承,仍然属于经学系统。

  在《诗》中,赋、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产生和普遍运用,必定由于风、雅、颂之制的内容表达需要。赋以叙事,比兴托物,兴以言情,三者交相为用,互为表里,共同承担着《诗》之风、雅、颂的表现使命。对此,郑玄统合六义的解释,最为完备。在经学系统中,赋、比、兴只是适合《诗》之体制的表现方法。后世对赋、比、兴之义的阐发,本质上都不关乎《诗》,而与五、七言诗有关。

内容摘要:经学对于赋、比、兴的解释把握《诗》的表现手法和内容的完整统一。《诗》的体制决定通合六义的统一性,而且赋、比、兴正以适合《诗》四言两句意完的敷陈、分章合乐的体制特点而成为《诗》的表现手法。一、表现手法与内容的“六义”统合赋、比、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与风、雅、颂并列:“大师……教六诗:曰风。12),“兴寄”即以比兴寄托,比兴是表现手法,所寄托的则是赋、比、兴表现的思想内容,例如家国之叹、黍离之悲,多含讽喻之义。这不仅对于后世如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比显兴隐”之说或有启发,而且因其不涉风、雅、颂的美刺之义引发后世赋、比、兴阐释对于表现手法的专注,但是这种专注仍然限定在《诗》学的范围,主要反映于宋代以降的解释。

关键词:兴象;表现手法;诗话;中华书局;解释;物象;后世;寄托;经学;审美

作者简介:

  二、四言分章合乐的赋、比、兴之用

  《诗》以四言为主,成于两个双音或音步的组合,缺乏单音节词调整结构或节奏,如唐孟浩然五言“气蒸云梦泽”(17),后者能够形成“句中之读”的不同组合(18),产生铿锵坚整的节奏,所以明陆时雍谓“四言优而婉”(19)。但四言句式为短,较诸五、七言,胡应麟则谓“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20)。而且《诗》篇分章合乐,篇幅为短,不像《离骚》长篇可以尽情抒发怨怼激怒。《论语·八佾》谓《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1),当与体制相关。

  由于四言为短,往往两句才得完意,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语意单位。四言两句按顺序排列,形成一章。赋、比、兴都以四言排列生成。赋在一章是整体性的,比、兴却只有随意性、暂时性、片断性的功用。“比”的情形如《邺风·绿衣》首章“绿兮衣兮,绿衣黄里”,朱子注谓“比也”,绿为间色,黄为正色,“间色贱而以为衣,正色贵而以为里,言皆失其所也”(22)。此例中的“比”,居于一章之首,也有处于篇章之中的情形,唯视表意需要而定。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螓”,从直写硕人来说,虽每句形容,固属比喻,但朱子注谓“赋也”(23),这是因为一章之比的排列,整体上可视为赋的铺陈。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多为前二句先言“他物”,后面显示“所咏之词”,如《卫风·氓》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兴起“自我徂尔,三岁食贫”(24),也只有随意性、暂时性和片断性的功能。

  从《诗》分章的表意设定来看,只要叙述一个事件、展现一个过程,就必然是赋,赋是构架性、整体性的。例如《小雅·采薇》各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25),都属兴情之用,引起所咏之事,其后的叙写连同“兴起”本身所形成的一章都是赋,用以敷陈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当然,总体上《诗》篇幅较短、句式为促,不以叙事为主,而是以“言志”的咏叹为本,这是分章合乐的要义。《诗》章之赋服从于全篇重章叠句的咏叹。如《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26)《诗》以四言之限,造语“足二”、“足四”(27),故多虚字衬贴。“式”属语助词,“胡不”为疑问词,“之”则虚字,“中”表方位,一首中仅“微”、“归”、“君”、“露”、“泥”五字有实义。整首诗就是这五字的回环咏叹,其他所有的虚字都属衬贴之用。随着歌唱的旋律,只在传达一缕幽抑的怨气。这里没有比兴,也并未展现为一个事件和过程,但从每章实字和虚字衬贴的咏叹中,我们仍然可以约略知道其写作的“本事”或“背景”,以“事实”的痕迹显示着赋的表现。究其实质而言,仍然为赋,只是丧失了敷陈其事的整体性,服从于整首诗重复咏叹的需要。

  而比兴与物象相系,成于类比的思维。《说文·犬部》:“類,种类相似,惟犬为甚。从犬,頪声。”《说文·页部》:“頪,难晓也。从页、米。一曰鲜白貌,从粉省。”段玉裁注谓“‘頪’、‘類’古、今字,‘類’本专谓犬,后乃‘類’行,而‘類’废”(28),则“類”本谓犬相似,引申为凡相似之称。“类”以相似性类聚众属,衍为族类、物类、事类之义,都是基于外在形象的相似。相似亦即相像。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类者,肖也”(29);《大戴礼记·易本命》谓“昼生者类父”;王聘珍《解诂》谓“类犹象也”(30);《九章·橘颂》谓“类可任兮”,王逸注谓“类犹貌也”(31);《淮南子·俶真》谓道“况未有类”,高诱注谓“类,形象也,未有形象,道所尚也”(32)。

  类的形象性乃是比兴成为可能的根本所在。比兴通过类比的方式建立形象的相似性关联,藉以引发读者的想象,获得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33)。《文心雕龙·比兴》云:“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34)这是说比依据物理切合其类,兴依据的是事物之间的隐微关联。《比兴》又谓“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如“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尸鸠贞一,故夫人象义”(35),这是援自《易传》之说(36),着眼于取类之象之于情志的蕴含和象征功能,称名为鸟,取类则是“后妃方德”或“夫人象义”。比的取类尤为广泛,《比兴》谓“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37),总之是取于物类的“象”、“貌”特征进行比类。

  比兴成于类比思维,乃是有意识的表现,这与情景相融不同。后者如晚唐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8),则是意象的呈现。二者的区别,在于比兴是物象的比类,“先言他物”与“所咏之词(事)”之间存在前后的间隔。情景交融则呈现意象,情在景中,意在象中,即景生情,即象见意,藉以引发读者的联想,故有韵外之致。这一重要区别缘于《诗》与后世五、七言诗尤其是近体诗体制的差异,如五、七言绝句只有四句,七律则以联对构篇,不同于《诗》章四言敷陈以事为本,整篇则是情志的咏叹。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古代文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古代文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古代文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古代文学最记录:2620
  • 古代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