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诗歌体式生成原理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中国诗歌体式源于歌唱,定型于诵读,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加强形式。研究诗歌的语言形式结构,只有从诗体的声音组合方式入手,才能破解其艺术奥秘。三、诗歌创作中音组与语言的关系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加强形式。要研究中国古代诗歌语言,我们首先要问的是,古人作诗,是首先按照语言学的规律来遣词造句?还是按照诗体规则来遣词造句呢?一般来讲,语言的表达必须要遵从逻辑的规律,只有这些才能够更好地让人理解,颠三倒四的说话没有人愿意接受,更很少有人喜欢。所以,分析诗歌语言,探讨诗歌的语言组合规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作品,进行艺术创作,我们必须从诗体形式的本质入手。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受声音节奏的制约,同时也要遵守语言表达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诗体;声音;对称原理;对称音组;非对称音组;声音组合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诗体以齐言为主而不是以杂言为主,在齐言中又以四言、五言和七言为主而不是以三言和六言为主,这是古今熟知的现象,但是却缺少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中国诗歌体式源于歌唱,定型于诵读,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加强形式。诗体的生成,最早源于对声音和谐之美的追求,音组是组成诗句和诗体的关键。音组分对称音组和非对称音组两种基本形态,对称音组和对称性原理在诗体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诗歌的语言形式结构,只有从诗体的声音组合方式入手,才能破解其艺术奥秘。

  关 键 词:诗体/声音/对称原理/对称音组/非对称音组/声音组合

  作者简介: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

 

  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体式是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骚体诗、杂言诗。前三类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齐言诗,即它们的句式是整齐划一的。后两种诗体的句式比较特殊,其中骚体诗的句式基本形式是3兮(X)2和3兮(X)3,也趋向于整齐划一。杂言诗(包括词和曲)的句式长短虽然没有统一规则,但是仍然以四言、五言和七言句式为主。为什么中国古代诗体会呈现出这种形式,古代学者偶有论述,多是现象描述。当代学者对此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但是大多数都从语法分析入手。近几十年来,中外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本身的节奏韵律。如日本松浦友久教授从声音节奏的角度对汉语诗体做了饶有新意的分析①;冯胜利教授提出的汉语韵律、词法与句法理论,为中国诗歌体式的探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②;葛晓音教授也从韵律与语言的角度,对中国早期诗体生成问题做了系统性研究,取得了重要推进③。本人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也一直关注诗体问题,并从语法分析的角度对四言与五言的差异做过尝试性的研究④。近20年来,则主要从诗歌与音乐关系入手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

  一、音节、音组与对称性原理

  要研究中国诗歌体式,首先应该从诗的产生开始。人类最早从何时开始了诗的歌唱?确切的时间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而言,当先民们有了语言表达的冲动之后,就可能开始了诗歌的创作,因为诗就是一种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诗这种语言又不同于一般的说话语言,而是一种强化了声音节奏的特殊语言。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是也。换句话说,中国诗歌最初的产生与咏歌和吟诵有直接关系。咏歌与吟诵,意味着最初的诗歌语言并不是一般的言说,而是将心中之“志”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表达出来,一定要“声依永”“律和声”,要“依声节之”。所以,中国古代最早的诗都是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它的产生早在文字产生之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早期诗歌,都是有了文字之后的追记,如《吕氏春秋》所记的《候人歌》《淮南子》中所记的“举重劝力之歌”,《吴越春秋》所记的《弹歌》等等。古代的声音不复存在,只留下了相应的文字记录。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所残留的歌唱遗迹。《诗经》中大量的嗟叹词,就是歌唱的一种声音符号记录。以后,随着诗与乐的分离,诗才由歌唱的艺术逐渐变成诵读的艺术,但是它仍然追求声音之美,追求节奏与韵律的和谐。源自于歌唱,定型于诵读,有严格的外在形式规范,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种体式形成的首要条件。因此,从诗的咏歌与吟诵角度入手,研究构成中国诗歌韵律节奏的基本要素,是我们研究中国诗体形式的出发点⑤。

  构成中国诗歌节奏韵律的第一要素是音节。所谓音节,是诗歌语言的最小单位,即一字之音。汉语是一字一音的语言形态,所有的诗词都是由一字一音组成,因此,每个字都是一个独立的音节,这为汉语诗歌形式的生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使我们可以用字数来辨析不同的诗体并为其命名,如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等。因此,研究汉语诗词,我们不能不关注音节。

  但是,汉语诗词的每一句,并不是每个音节毫无规律的组合,而是以音组的方式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所谓音组,即由两个或三个音节组成的诗歌声音组合形态。一个字只能算是一个音节,构不成音组,只有两字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音组。而且,这两个音之间形成一种自然的对称关系,所以我把这一音组称之为“对称音组”。两字再加一字,便打破了这种声音的对称平衡,变成一个非对称音组。音组只有这两种形态。因为四个字会自然地形成两个对称音组,五个字则自然地生成一个对称音组和一个非对称音组,依此类推。对称与非对称不仅是诗歌音组的基本形态,也是宇宙万物形式变化的基本形态,是事物形式发展所遵循的基本法则。诗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乃至平时说话语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特别追求声音节奏的和谐,并将其作为诗体形成的首要因素。因此,音组在汉语诗词形成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把音组看成是组成诗歌声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我们分析中国诗歌诗体生成的出发点。从一般的道理来讲,除了诗歌之外,人们的日常说话,以至于散文的写作,也会尽可能地追求节奏的和谐,所以,音组在汉语构词乃至语句的组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早期历史文献中,在诗歌以外的文体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一些节奏音韵和谐的文字,如用于占卜的卦辞,用于祭祀的祭文,铸刻在金石上的文字,乃至一些用于表达思想与哲理的著作(如《老子》)。但是,日常的说话与散文的写作,其第一目的是为了把思想表达清楚,这些文体并不把声韵与节奏的和谐看成是构成文体的核心要素。换句话说,是不是有严格的声音节奏等形式规定,是古典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标志。

  汉语诗句的组成以音组为基础。现存的汉语最早最原始的汉语诗歌是二言诗,由一个对称音组构成,如《淮南子·道应训》所言:“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乎’,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里的‘邪乎’二字,就是由一个对称音组构成的最简单的诗句,其前后呼应的重复,就成为中国最原始的诗歌。《吴越春秋》所载《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也是现存少有的二言诗。二言诗在历史上留下来的极少,也许是过于简单,所以后世少有作者。但是对称音组的二言句在早期汉语诗歌中却大量存在,《诗经》中就有不少二言诗句,如“母也”“天只”(《鄘风》)、“噫嘻”“成王”(《周颂·噫嘻》)等等。最早的三言诗,则由一个非对称音组组成,如《周易·需卦》:“需于郊,利用恒”“需于沙,小有言”“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只由一个对称音组构成的二言诗和只由一个非对称音组构成的三言诗,就是中国最古老的诗体。而这两者的混合使用,就成为中国最早的杂言诗。如《周易·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在诗歌语言的组合当中,对称音组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此,是因为对称音组最好地体现了对称的声音之美,两两相对,声音和谐。四言诗将两个对称音组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因而,由两个对称音组相连而成的四言诗,也就成为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诗体。

  对称是诗歌音乐形式的最基本要素,对称在中国诗歌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称音组上,而且表现在诗句上。中国古代诗歌的诗句,无论是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还是七言诗,我们在诵读中都习惯于将其二分,四言的典型句式为二/二,骚体则为“三兮(X)二”和“三兮(X)三”,五言为二/三、七言为四/三。何以如此,就因为二分节奏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句子的前后对称。依此类推,从章节到全篇。一首标准的四言诗,总会处处体现出对称性原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两个对称音组的组合,就形成一句同样具有对称特征的二分节奏的诗行,这就是一个四言诗句。由两个四言诗句组合成一个对句,就构成了一个具有对称意义的两行诗。由两组对称性的诗句,就构成一章形式非常完美的四言诗。如:

  关关/雎鸠,(出句)

  在河/之洲。(对句)——(上联)

  窈窕/淑女,(出句)

  君子/好俅。(对句)——(下联)

  这是典型的四言诗体结构。每一句都由两个对称音组组成,这两个对称音组同样构成了一个对称的二分节奏的四言诗行。两个四言诗行合成一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也是对称。两联合成一章,前一联为上联,后一联为下联,同样是对称。四行诗句,分别在第一、第二、第四句尾押韵,也是一种对称。这其中,第一句第二句形成相互对称的一联,第一句为出句,第二句为对句,两句同押尾韵,是句的对称。第三句所以不押韵,第四句再押尾韵,是因为三四两句与一二两句又形成了一种上下联的对称关系,第二句结尾与第四句结尾相押,则构成了两联押韵的对称。

  其实,对称性原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起的作用远不止此,还表现在章节上,表现在声音平仄上,甚至表现在语法词汇上。我们仍然以《关雎》为例,下面看第二段: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上联)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下联)

  这四句,除了在诗体形式上符合对称性原理之外,上联与下联又形成了对偶句式,而且非常严整。“参差”对“窈窕”,都是形容词,前者双声,后者叠韵。“荇菜”对“淑女”,都是名词,前者为植物,后者为人物。“左右”对“寤寐”,前者指方位,后者指状态,在句中都用作状语,其中“左右”是一对反义词,“寤寐”也是一对反义词。“流”对“求”,都是动词。再从节奏韵律来讲,整齐的四言句式,二二节奏,偶句同以“之”字结尾,倒数第二字“流”“求”同押幽部韵,音韵流畅。中国诗歌的语言形式,在《诗经》时代竟然可以表现得如此完美,不能不令人称奇。

  由此可见,四言诗是中国诗歌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符合声音对称原理的形式。中国早期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体现了先民对于汉语诗歌音乐形式的掌握和对艺术之美的自觉追求。其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是《诗经》。这305篇作品中,绝大多数都以四言为主,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中向着四言诗的典型形态靠拢。大多数的四言句都由两个对称音组组成,大多数的诗歌都由四句、六句、八句等偶数句组成,大多数的诗歌都遵循着句式之间的对称原理,大多数的诗篇都遵循着首句押韵与偶句押韵的规则,强化着每一联之间的对称效果。这种环环相扣的对称就形成诗歌的旋律,既是音乐节奏的旋律,也是语言节奏的旋律,是二者之间的完美统一。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中国诗歌体式源于歌唱,定型于诵读,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加强形式。研究诗歌的语言形式结构,只有从诗体的声音组合方式入手,才能破解其艺术奥秘。三、诗歌创作中音组与语言的关系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加强形式。要研究中国古代诗歌语言,我们首先要问的是,古人作诗,是首先按照语言学的规律来遣词造句?还是按照诗体规则来遣词造句呢?一般来讲,语言的表达必须要遵从逻辑的规律,只有这些才能够更好地让人理解,颠三倒四的说话没有人愿意接受,更很少有人喜欢。所以,分析诗歌语言,探讨诗歌的语言组合规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作品,进行艺术创作,我们必须从诗体形式的本质入手。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受声音节奏的制约,同时也要遵守语言表达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诗体;声音;对称原理;对称音组;非对称音组;声音组合

作者简介:

  二、对称音组与非对称音组的组合

  对称是组成中国诗歌体式的基本要素,对称音组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并不完全符合对称性原理,还有非对称性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立统一。诗的形态,一开始也并非全由对称音组构成节奏,同时还有非对称音组的运用。由一个非对称音组组成的三言诗,是中国早期的诗体形式之一,在《诗经》中,仍然有大量的三言诗句存在。如《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五句诗中有四句采用的都是非对称音组的三言。这说明,由一个非对称音组构成的三言诗句,在中国诗歌体式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汉代以后,三言诗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仍然大量存在,还产生了不少新的三言诗,如《汉书·礼乐志》中就记载了八首(《练时日》《天马》二首、《华烨烨》《五神》《朝陇首》《象载瑜》《赤蛟》)。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我们至今尚找不到一首完全由三言组成的诗歌。《汉郊祀歌》十九章中集中出现了8首三言诗作,似乎证明三言诗到汉代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将《史记》中记载的《太一歌》与《天马歌》和《汉书》中的同题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太一歌》: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史记·乐书》)

  《太一歌》: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跇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天马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汉书·礼乐志》)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原来,《汉书》中的这两首诗,是从《史记》中而来,只是在《史记》两首诗的基础上增加了诗句。但是《史记》中这两首诗并不是三言体,而是骚体,可见,《汉书》中的这两首三言,是班固在抄录《史记》的过程中故意将“兮”字删掉的结果,由此我们推想其它几首可能也是如此。关于《汉郊祀歌》中的这些三言诗属于骚体的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中也曾经说过:“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制歌。”因此,我们有理由把这几首“三言诗”看作骚体。事实上,虽然在汉代以后的各个朝代,我们都不难找到几首三言诗作,但是在中国古代,三言诗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一直没有成为一种和四言、五言、七言等并重的诗体。

  比较《史记》和《汉书》中这两首诗的不同,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两句三言诗中间加上一个“兮”就可以变成一句骚体诗?或者反过来问,为什么这样的一句骚体诗去掉中间的“兮”字就变成了两句三言诗?没有这个“兮”字,我们把这两句三言诗当成一句诵读可以不可以?每个人只要一读就清楚,不可以。这两句三言之间必须要有自然停顿,没有这个“兮”字就连不起来。何以如此?就因为三言本身的非对称性。两个非对称的音组都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了声音连接上的困难,难以组成一个声音通畅的诗句。所以,运用这种非对称音组的三言来进行诗的创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每个三言独立成句。这样,虽然每句三言并不构成对称,但是两句三言可以形成句与句之间的对称,照样可以形成鲜明的诗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最典型的文本就是古代的童蒙识字课本《三字经》,延续千年而不衰。

  可是这种由一个非对称音组组成的三言,从声音的感觉上却过于急促和单调。而且,由于句子短小,内涵容量有限,不适合复杂的情感表达和意象的营造,这也许就是三言诗始终未能成为中国古代主要诗体的原因。

  单纯的非对称音组虽然存在如上局限,但是它又是汉语诗歌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如何将对称音组与非对称音组二者更好地组合在一起,就成为汉语诗歌体式发展的重要一环。

  其实,这种探索早在《周易》时代就已经开始。如我们上举《周易·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就是将一个对称音组与一个非对称音组混合应用的典型例证。《诗经》虽然以四言为主,但是三言诗句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无狃,戒其伤女。”这是将非对称音组插入对称音组之中。再如《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对称音组的四言与非对称音组的三言交互使用,非常整齐。这说明,非对称音组的三言,完全可以融入以对称音组为主的四言诗体当中,并且为四言诗的创作增加了活力。

  但是在以上这些实例中,作为非对称音组的三言,都是以独立成句的形式而存在的。二者并没有组合成一个诗句。中国诗歌中新的体式的出现,必须有赖于这两种音组在一个诗句中的组合。这种情况,在《诗经》也已经出现,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从声音组合的角度来讲,这与后世成熟的五言诗已经完全相同。虽然这样的诗句在《诗经》中尚少,而且夹杂于四言诗句当中,没有独立成章,但是却说明,《诗经》时代,人们已经尝试着将一个对称音组与一个非对称音组连接在一起,组成一种新的五言诗句,这在中国诗歌体式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真正将这种偶然现象变为有意识的组合,是骚体诗的诞生。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从诗体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骚体”,包括《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卜居》等不同的文体形式。而后人所说的骚体,一般又特指以《九歌》、《离骚》为代表的两种诗体,这两种诗体略有不同。其中《九歌》体的特征是每句诗中间有一个“兮”字,而《离骚》体每两句一组,句式基本相同,但是在第一句的末尾有一个“兮”字。《九歌》体的基本句式是“三兮二”和“三兮三”,即在“兮”字的前面基本上是三个字,在“兮”字的后面则主要有二个字与三个字两种形式。而《离骚》体的句式则是“三(X)二”和“三(X)三”,这里的(X)代表一个虚词,如此而言,它的句式结构与《九歌》体便基本相同,所不同处只是中间的“兮”字被其它不同的虚词代替,对此,葛晓音教授有过详细讨论,并且指出:“从《离骚》和《九歌》的基本节奏可以看出:由于诗歌内容表达的需要,屈原在当时中原和南方歌谣出现了加长句式的趋向中,吸取了用‘兮’字和虚字将四言体中的二言、三言、四言乃至五言等基本词组连成长句的方式,并根据诗化的要求,提炼出三种基本节奏音组作为骚体的主导节奏,以统率部分不能充分诗化的散文句式。”⑥而本人正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追问:为什么加强句式就非要在一句诗的中间增加“兮”字或者其它虚词?加上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不加可以不可以?笔者认为,如果仅仅从语义表达角度来讲,不加完全可以。如《湘夫人》:“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如果我们把其中的“兮”字去掉,变成五言诗句:“君不行/夷犹,蹇谁留/中洲。美要眇/宜修,沛吾乘/桂舟。”于句意表达没有影响。同样,《离骚》中的诗句,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我们把中间的虚词和两个句末“兮”字去掉,变成五言诗句:“悔相道/不察,延伫/吾将反。回朕车/复路,及行迷/未远。”同样也不影响诗义的表达。但是,从诵读的角度来体会,两者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有了“兮”字和其它虚字的连接,在诵读中有一种摇曳多姿的流畅感,将它们去掉之后,就感觉不那么和谐,而且读起来特别局促。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就在于这一诗句的组合顺序,是将非对称音组的三言放在了前面,由于三言的非对称性而导致了整个诗句的不协调。在此,我们试将它与汉代的五言诗,如《行行重行行》作比较:“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我们就会发现,骚体的音组结构基本上是“3+2”式的,即非对称音组在前,对称音组在后;而《行行重行行》的音组结构则是“2+3”式的,即对称音组在前,非对称音组在后,两者的顺序正好相反。可见,是由于两者的音组结构顺序不同,才产生了效果上的大不相同。至于骚体中的“3兮3”式,如我们上文对《太一歌》与《天马歌》的比较分析已经说明,“3+3”这种声音的组合,如果中间不加上一个连接它们的音符,就只能变成两句三言。如“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如果我们把中间的“兮”字去掉,自然就变成了这样的三言诗形式:“操吴戈,被犀甲,车错毂,短兵接,旌蔽日,敌若云,矢交坠,士争先。”如此而言,我们就会知道,在骚体句式中间加上“兮”字或者其它虚词,是诗歌节奏组合的自然需要。这种需要,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楚人的一种创造,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发现。它说明,当对称音组与非对称音组组成诗句的时候,如果非对称音组在前,就会影响整个句子的节奏和谐,就必须在两个音组之前加上一个连接性音符。屈原在《九歌》《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有规律地、大量地使用这样一种声音组合方式,说明他对这种客观的声音现象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熟练的把握。

  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在中国诗歌史上五言诗产生的必然。从声音组合方式的角度来看,如我们上文所言,五言诗与骚体句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两种声音组合顺序的变化,由骚体的“3+2”式变成五言诗的“2+3”式。对称音组在前,整个句子的声音节奏就会变得更为和谐流畅。所以,以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句式,中间不需要再加任何音符,假如我们像骚体那样在中间加上一个音符,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和谐节奏。我们不妨在此做一个试验,在《行行重行行》的五言诗句中间加上一个“兮”字:“行行兮重行行,与君兮生别离。相去兮万余里,各在兮天一涯。道路兮阻且长,会面兮安可知。”读一读我们就会有一个鲜明的感觉,它远不如不加“兮”字的诗句流畅⑦。

  由此可见,中国早期的诗歌体式,从最早的二言诗、三言诗、四言诗、骚体诗到五言诗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古人探讨两种声音组合方式的过程。二言诗,就是一个独立的对称音组;三言诗,就是一个独立的非对称音组;四言诗,就是由两个对称音组组成;骚体诗,就是由一个非对称音组在前和一个对称音组或者另一个非对称音组在后组成;五言诗,就是由一个对称音组在前和一个非对称音组在后组成。这其中,由于二言诗和三言诗只是由一个音组组成,所以在单句中形不成节奏,句子容量有限,因而显得非常单调,我们只能把它们看作是中国早期诗歌的原初形态,建构复杂诗行的基础,在中国诗歌史上真正留下来完整的二言诗和三言诗也很少。而四言诗、骚体诗和五言诗,都是由两个音组组成,因而每句诗都形成一个明显的二分节奏,前后对称,声音和谐,使之更加适合于咏歌与吟诵。而两个音组组成的二分节奏诗句,其最佳组合方式,是对称音组在前,非对称音组在后。对称音组在前,诗句就变得流畅,不需要增加其它的声音符号进行连缀,这就是五言诗与骚体诗在声音组合上的根本区别。

  下面我们讨论六言诗与七言诗生成的问题。按照中国诗歌体式的声音组合原理,二言诗、三言诗是由一个音组组成,四言诗、骚体诗和五言诗是由两个音组组成,再继续发展,是否可以组合成三个音组的诗体?从语言组合的能力来讲是完全可能的,在中国古代散文中不乏这样的实例。但是诗的语言要讲究节奏韵律,二分节奏的对称才是诗句的最佳组合方式,三个音组的诗句组合便比较困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由两个音组组成的诗句,可以自动地形成相互对称的二分节奏,但是三个音组合在一起,就破坏了这种节奏韵律,要达到声韵和谐的效果便非常困难。从音组组合的角度来讲,六言诗可以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由两个非对称音组组成,它可以形成一个鲜明的二分节奏。但是,两个非对称音组本身的结合却十分困难,中间必须加上一个将其相连接的声音符号,否则便会变成两个三言诗句。如我们上引《史记》中的《太一歌》:“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到《汉书》中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跇万里,今安匹,龙为友”。而另一个组合方式就是由三个对称音组组成六言。在中国诗歌史上,最早有意识地创作这种节奏六言诗的人可能是孔融,如《古文苑》中就记载了他的三首六言诗,其中一首如下:“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每句诗都由三个对称音组组成,语言简洁凝练。但是,由于每句诗都由三个对称音组并列组成,构不成二分节奏的对称,所以读起来远没有五言诗声韵流畅。这也许就是六言诗在中国古代没有成为主要诗体的原因。

  从声音组合的角度来讲,七言诗也可以看成是由三个音组组成的诗句,但是和六言诗不同的是,它既不是全由对称音组组成,也不是全由非对称音组组成,而是二者之间的结合。结合的方式,是将两个对称音组放在前面,一个非对称音组放在后面。两个对称音组就是一句四言诗,一个非对称音组也可以看作是一句三言诗,所以,一个七言诗句可以看成是一句四言和一句三言的组合。这种诗体,在《诗经》和《楚辞》中都曾有过,如《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九章·桔颂》:“后皇嘉树,桔来服兮。独立不迁,生南国兮。”所不同的是,在《诗经》和《楚辞》的这类诗歌中,第二句的三言后面还有一个为了使诗句更为和谐的音符“兮”,而七言诗则把这个音符去掉,使两句诗歌变成一句二分节奏的诗行。所以我们看到,汉代的七言诗,基本上都是句句押韵,实际上就是一句四言和一句三言的紧缩。

  为什么用“4+3”这样一种组合方式就可以组成一句流畅的七言?而“3+3”的方式,在中间如果不加上相应的音符作为连缀就只能变成两句三言?原因还是音组的组合与对称性原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称音组在前,整个诗句就显得非常流畅;非对称音组在前,就破坏了诗句的对称和谐,诗句自然也不流畅,甚至难以组合在一起,如“3+3”式的组合,中间必须有音符的连缀。七言诗的前面虽然不是一个对称音组而是两个对称音组,但是这两个对称音组所造成的声音效果还是对称的,是一种延长了的对称音组,它就可以与后面的非对称音组的三言组合成一个二分节奏的诗句,读起来更为流畅。所以,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最早的比较成熟的七言句式的出现,不仅仅在诗歌当中,而且更多的出现在散文和赋当中,如《逸周书·周祝解》:“天地-之间/有沧热,善用-道者/终不竭。陈彼-五行/必有胜,天之-所覆/尽可称。”⑧《韩非子·安危》:“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宋玉《神女赋》:“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到了汉代,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字书、谣谚和镜铭里,如“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⑨。“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⑩“汉有-善铜/出丹阳,卒以-银锡/清而明。”(11)以上所引这些七言,从声音节奏的角度分析,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二分的四三节奏,再仔细分析,则可以看成是两个对称音组在前,一个非对称音组在后的声音组合形式。这一组合形式,有对称,有变化,节奏和谐流畅。所以,一旦人们掌握了它的组合规律,便展示了它与四言诗、骚体诗和五言诗一样的良好发展前景。

  从声音组合的角度来讲,七言诗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诗体单句最复杂的、也是终极的形式。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环境下,二分节奏是诗句诵读中最适合的节奏,每一个节奏基本上只能由一个对称音组或者是一个非对称音组构成。七言诗表面看起来有三个音组,似乎可以看成三分节奏,但是前两个对称音组组成的四言,与后面一个非对称音组加上句尾的停顿,在时长上相近,因而可以组成一个非常和谐的二分节奏的诗行。虽然中国后世诗歌中还有八言、九言、十言或者更长的句式,但是,八言是两个四言的重复,九言是一个四言一个五言的重复,十言是两个五言的重复,它们本身都是一个二分节奏诗句的重复,都可以分成两句诵读。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七言以上的诗句很难出现,自然就更不可能产生七言以上的诗体了。现代有人作过九言诗的创作试验,但是终究难以流行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也在这里。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古代文学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古代文学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古代文学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古代文学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古代文学最记录:2620
  • 古代文学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