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公孙弘与董仲舒齐名,都是汉武帝的丞相,也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奠基人。
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西汉时候有个人叫路温舒,字长君,山西潞州人,小时候给人放羊,家贫没有钱买书。中国在汉以前,非世家没有藏书,非自己下功夫抄录,就无书传学。那时还没有纸张,非绢帛皮简无以为书,所以家贫就自然没有书可读了。
路温舒放羊时,经常路过一片池塘,他注意到池塘边上长的蒲草很茂盛,就背回家一大捆,截成与竹简一样尺寸,并将其编联在一起,然后借来《尚书》工工整整地抄到上面。
有了蒲编书,他就一边放羊,一边读书。因为他精通汉书、熟悉法律,以后做了狱吏,最后官至临淮太守,成为西汉著名的法律专家。
“削竹简”的是西汉的公孙弘,他出身贫贱,二十多岁时曾经当过县监狱的小官,后因过错被免了官。公孙弘本来就不甘心平庸,因为家境贫寒,只好替别人放猪。他五十多岁的时候,经常跑到竹林里,把竹子削成竹简,把借来的《春秋》和各家的注解,抄在竹简上面。
古代的竹简是有尺寸要求的,分为长简和短简两种。长简二尺四寸长,短简缩短一半。“经书”都用长简,例如“六经”就必须用漆书写在长简上;短简则用于普通的子书,所以后世才有“说长论短”的成语。
每 根竹简上写25个字,每个字大约一寸大小,25根竹简用青丝绳贯起来为一编,也叫一篇。西汉时代还是用竹简,东汉以后发明了纸,就不用竹简了。后世虽然有 了纸张,但线装本的古书还是这个老规矩,每页纸25列,每列25个字,共625个字,几千年下来都没有变过。读过私塾、背过书的人,老师一提第几页第几 行,学生就知道了。古代著书相当不易,北方竹子少,得之甚难,所以必须熟读强记不为功。
竹简削好了要杀青,现代叫烘干技术,古代用炭火将竹子中的竹汁烤出来,竹简才不会开裂。竹汁是青色的,一滴滴地流出来,象汗珠一样,故称“汗青”。文天祥的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即是留名青史的意思。
西汉的路温舒和公孙弘,一老一小,家贫没有书,还知道如此勤勉努力,我们有条件读书的人更应该珍稀自己的条件,千万不要自误。要知道条件随时都在变,机会转瞬即逝,人生匆匆而过,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机会和条件。
历史上的公孙弘与董仲舒齐名,都是汉武帝的丞相,也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奠基人。
公 孙弘,表字季,齐地薛国(今滕州)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述了他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经历,肯定了他官高戒奢,躬行节俭,倡导儒 学,有益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功绩;也肯定了他谏止征伐匈奴和罢通西南夷,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指斥了他曲学阿世,“为人意忌”等缺失。
汉 武帝即位以后,号召全国举贤,各地推荐上来的人才有一百多人,其中就有六十岁的公孙弘。汉武帝派公孙弘出使匈奴,希望能借贤良者之口,说服匈奴不战而降。 公孙弘一路看到的是百姓穷困潦倒,军士厌恶战争的实况。带着这种忧民思想,他的述职报告当然很不合武帝的心意。公孙弘很失望,就上书称病,被免官回家了。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再次下诏举贤,地方官又推荐公孙弘。七十岁的公孙弘推辞说:“我是因为无能而被罢官回来的,再举荐我是没有意义的。”人们坚决推举他,公孙弘推辞不下,只好再去长安。
这一次汉武帝封他为博士,又派他去西南视察民情。公孙弘出身贫寒,考察中的所见所闻,使他忧心重重。视察报告又一次违背了汉武帝的本意,武帝在很长一段时 间内不再召见他。因为直谏而接二连三地碰钉子,公孙弘开始认真地琢磨为人和为官之道,并对自己的言行做了一些调整。慢慢地汉武帝开始喜欢起他。几年后,公 孙弘官至左内史,公元前124年升至丞相,封为平津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