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正在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东湖科学城是建设科技强省、推动实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华中科技大学领衔湖北光谷实验室建设,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为支撑,参与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为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提供战略支撑。
从国外经验来看,由创新构成的产业链才有世界竞争力,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科学城将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湖北省和武汉市应聚焦主业、重点突破,牢牢抓住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上风产业,在信息基础技术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做成全国高地,有重点、有集聚、有高地地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东湖科学城应该建成什么样的世界一流科学城,至少要有以下4个关键因素:服务国家,以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面向世界,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尊崇科学,打造独特的光谷创新文化;以工钱本,让最优秀的人愿意来东湖科学城,打造成为创新创业者的向往之城。
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湖北和武汉需要一个能够体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研究平台。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改革,大胆探索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的有效办法。在目标导向上,要解决真问题,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在评价方式上,要破四唯立新标,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在管理上,要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低效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同时,要全力打通科技链、产业链、经济链的全链条深度融合。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要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转化的全链条,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高科技创新闭环。
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是中长期战略规划,不大概一蹴而就,要有打持久战的战略准备和战略定力。特别是当前科技领域遇到的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重大科学问题,有些并非在短期内能解决,必须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建立完备的创新链条,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的上风,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
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共同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时代责任。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科学城建设又是共生、共兴、共强、共发展的干系。在支撑服务新一轮东湖科学城的建设发展中,华中科技大学将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创新体系,汇聚培养世界一流科技人才,贡献世界一流科技成果。
(作者尤 政 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