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反复,消费市场对健康、健身类的软件服务和穿戴硬件需求迎来了爆发。从最近几个月刘耕宏跳健身操火爆全网就可以看出,居家不仅让更多的人怀念过去可以旅游的日子,更希望的则是保持身心的健康。
实际上,2020年作为移动互联网最繁荣的时期,且在当年疫情到来时,人们在家中居家隔离时大量下载App。随着健身房的关闭,仅2020年第二季度健康和健身类App的下载量就从5.65亿次飙升至8.11亿次。
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成为了特殊的一年。而两年后的今天,这一类别应用仍存在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数据调研机构data.ai近日有关2022年移动市场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健康、健身这一类别的App总下载量约为19.7亿次。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4.8亿。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健康与健身App的表现突出,其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冥想应用的成功。在疫情期间,人们非常关注心理健康,这推动了人们对Calm、Headspace、Meditopia和InsightTimer等应用的兴趣。
而仅从国内的角度出发,居家就能完成的简单锻炼更具实用性,所以例如Keep(提供视频教程)甚至是短视频平台(博主、KOL提供直播或短视频)都因此获得了下载量的提升。
《2022年移动市场报告》还揭示了健康和健身类App领域的用户特征差异。一般来说,这是一个以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为中心的应用类别。在2021年,他们比Z世代(1996-2010年出生)或X世代(1965-1984年出生)和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的总人口相比最倾向于健康和健身App。例如,在韩国,去年月活跃用户排名前20的健康和健身App中,千禧一代的平均指数为120。这意味着在韩国,千禧一代使用健康和健身App的可能性比整体人口平均高出20%(至少从月活用户数来看,前20款App都是如此)。
在应用产品选择方面,X世代和婴儿潮一代显示出对自我量化App的偏好。他们偏向于计步器、减肥、步行和远足App。而在另一个年龄段,Z世代更偏向于健康和女性健康App。
根据数据推测,在不久的将来Z世代将会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年龄段,他们似乎更愿意尝试创新的健康和健身类App的概念,比如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心情日志App,还有那些智能健身镜等实体产品。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年内,他们最有可能引领健康和健身类别的趋势。
众所周知,无论是智能手环还是手表,作为健康、健身类App的实体追踪设备,它在主流消费市场开始获得大范围的关注至今已经接近10年,这类设备以及配套的App从最开始停留在只可记步,到如今部分单品可以测量实时血压或是心率,完成了在技术设计到产品落地的跨越。
但目前无论苹果、三星还是华为,就连Google上个月也官宣智能手表Pixel Watch快要发布了。以上这些厂商的智能手表,在健身这一领域的监测,目前停留在了健身房和室外,在这两大场景方面,目前的监测范围以及准确度在产品的综合体验上都几近完美。
而在例如在卧室根据短视频跳操等没有记录在健身App中的运动时,设备以及软件在监测上是很凌乱的。
我对健康、健身类App或硬件单品有两方面的未来预测。
首先来说健康类。
健康类多和病相关,高血压、糖尿病、心率不齐这些常见慢性、急性病在住院期间都需要美日多次测量,从华为Watch D的出现来看,这款集成血压测量、心率测量、体温测量的智能手表,超预期的完成了它的任务——即从消费到专业转型。
也就是说,未来大厂除了要做酷炫、时尚感强的消费级智能手表,专注健身等数据,如果想深挖健康打造一体的生态链甚至是付费订阅服务,还要推出难度更高、一体化更复杂的泛医疗型智能手表。
其次是健身类。
在2020年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Fitness +发布。这是一项专为Apple Watch量身打造的健身订阅服务。
这一服务借助Apple Watch,配合视频的形式,可以在iPhone、iPad、Apple TV上播放教程视频,你只需要选择你喜欢的运动教练,选择适合你的课程,播放开始跟着照做就可以。
健身类硬件和App都是门旧生意,Fitness +约等于给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总结起来就一句话,Keep们的对手马上要进场了。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华为、OPPO、vivo等厂商都具备智能手表产品线,但是传统的模式是软件免费,手表付钱的一锤子买卖。而苹果目前的方式是手表虽贵,但依旧买的人不少,服务我不送,你还得花钱订阅,里外里多赚了好几份钱。
也就是说订阅服务+更成熟的硬件则是健身类未来的方向。
健身App的下载飙涨不只是受疫情面的因素,还有消费市场对自身健康的真实关注,对目前已经在赛道中的玩家们来说,未来是新的机遇,当然也可能会彻底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