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士,善建造,后世尊其为建筑业祖师。鲁班创立的诸多技艺,至今数千年过去仍旧不过时,多用于房屋、家具制造领域,为避免所掌握的技术失传,常于普通人模样云游四方传授工艺,在楚国期间还与墨子发生了止楚攻宋的故事。
湖北省北部有座城市名叫襄阳,地处于汉江中游,曾经是楚国故都,也是楚文化和汉文化的发源地。相传楚王接见鲁班前,他在汉水流域居留多日,在此创造了私家园林建造之术,并将此工艺传于当地人,直至东汉初期发扬光大。光武帝刘秀是湖北枣阳人,习郁因功封为襄阳侯,成为历史上首位被冠名襄阳的王侯,住所在今襄阳城南。习郁听闻襄阳民间传有鲁班园林建筑之术,便重金请得襄阳鲁班传人设计并建造私家别院,即今习家池,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是我国第一座私家园林,也是非常罕见的汉代名园,被誉为中国郊野园林鼻祖。
除此之外,在襄阳还传有鲁班木式结构青砖瓦房民居筑造工艺,历经千年传承,通过不断创新改良,成为襄阳先民们首选的安居之房。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类工艺民居渐渐走向历史,民间已所剩无几,保存完好的更加稀少。
5月13日,到襄城区卧龙镇白马村探寻千年古洞白马洞时有意外发现,在白马村北约1500米处的汉江南岸、迴龙河桥东约200米处,有一片相对完好的鲁班技艺民居群。经数,此处共有十多栋建筑,这在汉江流域尤其是毗邻大城市的区域是很少见的,有许多村只保留了几栋。
不完全统计,襄阳各县、市、区同类民居不足1000栋,成片式的更少。在回龙村,有几栋早已破败不堪,有的房屋只保留下来了一半,还有的只剩木头支架,看似一阵风就能把它吹倒,实际上仍然矗立在那里。
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民居特别是采用鲁班技艺建造的襄阳民宅很牢固。前提是屋里一定要有人住,有人打理。如果长期不打理,就会出现裂缝和裂痕,导致房屋破损加剧,比起同龄房看起来衰老许多。
其实这是一件很神奇的工作,仿佛能够与鲁班相通,没有人住意味着屋主不重视房子,似乎不被庇护也属理所当然,有人住的即使就只剩两面墙壁和一扇屋顶,也能维持许久不倒塌,尽管寒冬风雪天也能够抵抗风雪。你知道这个中的奥妙吗?
据初步考察,回龙村这片鲁班式民居中年长的有五六十年,个别房屋还有清末民初古建筑材料痕迹,部分梁柱更是古代建筑工艺常用材料中的上乘材木。由于难见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无从考究更多关于襄式老屋的历史辉煌。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上世纪70-90年代时,家中若有这样的房子,娶媳妇根本不用愁,抵得上当今城市的四室二厅,相当于阔宅。媒婆不仅愿意来,更会主动来,女方父母乃至倒贴钱把姑娘嫁给这样的家庭。因为,当时还有许多土屋、土木或土砖、土砖石混合材质的房子,这类青砖瓦房的档次属于民宅中最高的一种,不仅质量有保证,还是展现家底的门面。最关键的是,住青砖瓦房的人家有一定的实力,大多勤劳能吃苦,多有手艺傍身,能够独当一面,是能肩负起家庭幸福责任的顶梁柱。目前,卧龙镇回龙村鲁班技艺民居群深受游客喜爱,引来无数游客和建筑行业人士前来打卡观摩,已发展成远近闻名的鲁班技艺文化传承展示点,被网友们称为襄式老屋民俗文化风景区。
随着湖北新集航运枢纽的加快建设,这片传承古代技艺的民居群面临着拆迁,如能异地原样保存襄式老屋风采就最好不过了。如若可以,按照这种风格在择址重建,并拓展为鲁班襄式老屋旅游区,打造成集影视拍摄、建筑科普和襄阳文化、民俗文化、汉水襄山文化于一身的景区,填补襄阳同类空白,助力襄城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地方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