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一艘小小的红船从南湖起航,最终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飞行,划过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轨迹,也见证了我国科技从一穷二白起步,筚路蓝缕,从跟跑迈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正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的科创百年——建党10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以百年科技编年体为主线,分为起航开天辟地闯新路一张白纸绘新图伟大变革奠新基走向复兴谱新章远航六大篇章,以46件(套)展品带领观众追随历史的车轮,在互动中重温中国科技发展的大事要事。
原创展品生动模拟原子弹爆炸核心原理——链式反应。
展品中国天眼在天眼反射面顶部搭建了一个穹顶造型。
1比1比例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半剖模型吸引了小观众驻足。
观展解码
互动呈现 让高深理论不再抽象
科创百年,重大突破、创新数不胜数。从千丝万缕中筛选出反映科技发展的最关键、最典型节点是策展团队面临的首个难题。
团队从文献研究入手,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脉络进行梳理,并邀请科技史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初期筛选出了150多个科技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确定入选事件时,除了要考量该事件在科技史上的地位,科技成就是否可以转化为可互动的科普展品、是否符合科技馆展览的特点也是我们进行筛选的重要标准。中国科技馆展品技术部副主任马超介绍。
在这个标准下,团队进行了二次筛选,反复论证、不断打磨,有时不得不忍痛割爱。比如,团队一致认为,量子科技是我国科技发展领域的一大前沿,其地位和重要性不容置疑;然而,在进行展品落地时,团队却遇到了不小阻碍,与不同专家经过多次探讨,团队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将这一抽象高深的理论以可互动的方式进行呈现,只好对这一成就进行了舍弃。不过,遗憾在展览门头播放的大屏幕中得到了弥补。对于没法进行互动展示的科技成就,我们都尽大概地以图文、多媒体影片等其他方式进行了呈现。马超说。
严谨审核
军工人儿女为展览把关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首来自《游击队歌》的歌词,是当时八路军装备的真实写照。八路军用手里的红缨枪和大刀换来了枪和炮,无数革命英雄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军工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土法上马,自行设计和制造了掷弹筒和八一式马步枪等武器弹药,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厅里,据此设计的射击训练体验、掷弹筒互动装置深受观众喜爱;从尺寸到外形的高仿设计,逼真的音效,身临其境的情境化呈现,让很多小军迷流连个中。
看似简单的玩具,背后实则经过了策展团队严谨的科学考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展品还经过了老军工后人的把关。展览项目组组长马东来介绍,1939年4月,刘贵福等人在陕甘宁边区机械厂研制成功了八路军第一支自制步枪——无名氏马步枪,八路军军工部根据军委的指示要求,责令刘贵福等枪械专家对无名氏马步枪进行了技术改进。1940年8月1日,新枪被正式定名为八一式马步枪,被认为是人民兵工自己制造的第一支制式化步枪。我们通过兄弟场馆联系到了刘贵福的儿子刘建国,对方不仅为我们展览提供了相关的素材,对枪的样式和相关设计也进行了把关。
掷弹筒互动装置也是如此。马东来辗转联系到了最早参与掷弹筒研制的刘鼎的后人刘文石,其家属不仅积极提供资料,还为展览提供了刘鼎的三份珍贵笔记设计手稿。虽然是复印件,但是发黄的纸张、工整的笔迹、严谨的制图,依然能让观众一窥红色兵工泰斗的风采。
我们力求好玩,给孩子们种下一粒激发起兴趣的种子;但科学性是我们的底线,我们要确保为观众传递准确的科学知识。马超说。
原创设计
模拟原子弹爆炸核心原理
按下启动按钮,一枚小小的黄色乒乓球即刻弹出,伴随着小球的落下,更多的小球被触发弹起。一时间,数百个小球在透明的玻璃罩内竞相腾空翻滚,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观众纷纷按下快门,定格下这一动感瞬间。
这一展品生动诠释了链式反应过程。这是我们的原创展品,在别的地方都看不到。站在这件展品前,展览项目组副组长魏飞语气中难掩自豪。他介绍,从广义上来说,链式反应指的是核物理中,核反应产物之一又引起同类核反应继续发生、并逐代延续进行下去的过程。
展示效果很酷炫,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弹射难、触发难、复位难、控制难,魏飞用四难总结艰辛的攻关过程。他介绍,为了这项展品,科技馆成立了专门的攻关团队,每个环节都经过了艰辛的试验。比如,在确定第一个小球的弹射方式时,团队先后考虑过机械式弹射、气流弹射、电磁铁弹射等多种方式。团队发现,使用弹簧进行机械式弹射,弹簧无法实现自动复位,影响展示效果;气流弹射的爆发力不足,难以瞬间将小球迅速弹出;而电磁铁弹射则完美地避开了这两个弊端。
装置内225个小球弹射后的复位也曾让团队困扰不已。经过多次试验,最终入选的扫球入洞方案被证实复位最快、效率最高。魏飞解释,这件展品极为形象地模拟了原子弹爆炸的核心原理——链式反应。只有发生了链式反应,核裂变才能从整体上释放巨大的能量。
互动展示
让老展品展出新鲜感
步入展厅第四、五篇章,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中国天眼、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一系列最新的科研成就集中亮相,这些成果也让观众多了不少熟悉感。
如何把这些别处也能看见的展品展出新鲜感,团队成员下足工夫。
展厅里,两辆复兴号车厢正稳稳对接,切开的一段剖面揭晓了平稳背后的黑科技。这是复兴号的全自动钩缓系统,是助力列车平稳运行的主要设备。马东来介绍,展品设置了自动对接和手动对接两种模式,观众可以清晰看到列车对接时从待挂、连挂到解钩的全过程。以往的高铁展示多以静态和模型展示为主,我们这次尽大概从科学原理上挖掘个中可以互动的环节,这也是我们科技馆区别于其他展览馆最大的特点。
中国天眼也被展出了新意。此次展览除了展示中国天眼的大型模型之外,还在天眼反射面顶部搭建了一个穹顶造型,穹顶造型内设置了5个定点射灯用来模拟外太空信号。装置启动,穹顶射灯亮起,馈源舱便可缓缓移动,进行信号的接收;当信号被捕捉后,馈源舱指示灯亮,然后发出滋滋的脉冲信号响声。中国天眼工作的全过程尽收眼底。
同样被推陈出新的还有人造太阳。所谓人造太阳,指的是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该装置实验并模拟了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展览展出了人造太阳的剖面模型,并对可控核聚变的部分科学原理进行了互动展示。
观展亮点
体验永不消逝的电波
古朴的灰色桌子上,老式的收发报机置于正中,右侧是一台头戴式耳机,左侧固定了一本译码本。戴上耳机,点击触摸屏,观众便可在长长短短的嘀嗒声中体验一把地下情报人员工作的紧张神秘。
科技馆介绍,希望观众通过这一互动过程,体验革命战争年代的通讯方式,了解当时科技手段对革命发挥的重要作用。
看雪龙号破冰
走进南极,憨态可掬的企鹅立马转头,献上拙朴的欢迎。伴随着雪龙号的缓缓行驶,多媒体显示屏上的冰面破碎,让出通道——展览模型与多媒体进行了完美融合。科技馆介绍,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展厅中,观众可通过选择,了解雪龙号连续式破冰、冲撞式破冰、重力式破冰三种破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一旁的展柜中还展出了两件来自南极的礼物:一件是产自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的花岗岩,一件是来自西南极乔治王岛的玄武岩,两块石头成人拳头大小,静静陈列,诉说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冰雪故事。这两件展品均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提供。
探秘神五返回舱内部结构
一个1比1比例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半剖模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点击屏幕,观众便可进入返回舱内,进行深度参观:救生物品包、舷窗、控制面板都近在眼前,观众不仅可以伸手触摸,还能将其放大、品味细节。这个模型同时还是一个播放屏,点击相关选项,观众便能了解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太空舱内的活动场景以及返回舱返回地面的全过程。
观展提示
展览地点:中国科学技术馆短期展厅(一层东大厅北侧)
票价:免费
展期:至12月10日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牛伟坤
本报记者 阎彤 摄 张存 制图
流程编辑: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