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财经6月8日电 (记者 张尼)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引发脑卒中。房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房颤患者数量快速增长。
房颤为何如此危险?它的治疗目前有哪些创新支持?未来行业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日前,中新网独家对话了强生医疗科技心血管及专业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曦。
隐形杀手房颤亟待提升认知率
在我国,约10个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个患有房颤,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老年慢性疾病,但是它的发作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所以房颤也是一个隐形疾病。陈曦告诉中新网。
他介绍,绝大大都被诊断出房颤的老人,一年的发作频率只有两三次、三四次,往往病人对疾病发作感受不明显,又怕就医麻烦,出现心慌难受就会选择挺一挺,没有就医的意识。
然而,房颤发病的后果却是严重的,它会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其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之一就是疾病快速从心转移到脑,变成脑血管疾病。
另外一方面,房颤这一疾病还存在认知率低的问题。根据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只有不到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对房颤比较了解,而表示自己了解如何预防、如何治疗房颤的比例则更低。此外,普通公众对于房颤症状认知不完全,对房颤的危害和风险认知也存在误区。例如,近八成受访者知道房颤会引发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等心脏相关并发症,但仅有不到五成受访者知道房颤会导致中风。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不能够解决这个疾病的问题,患者回家了以后过了半年发现又发作了,老年人再去就诊的意愿度会很低。陈曦说。
从6小时到90分钟介入手术的飞跃
房颤治疗越早,治愈的几率越大,患者获益也越多。相比于20年前,如今针对房颤,在治疗手段方面,技术创新已经实现了很大的跨越。
陈曦说,在20多年前,房颤手术大大都是需要开胸的,手术用时至少要6个小时,要把心脏打开,让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暂时停止,做完手术以后再迅速缝合,过程非常复杂,且并发症风险很大。
但现在的心电生理介入手术凡是可以把手术时长缩短到90分钟乃至更短,且患者可以在半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手术。陈曦表示,如今的创新技术可以达到用圆珠笔芯一样细的导管,让患者在半麻醉状态下完成复杂的介入手术。
据介绍,这类手术操作的精准性有赖于创新的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它可以用三维建模的数字化手术系统,以一毫米以内的定位精度找到消融靶点位置,并使导管和心肌细胞接触,放电进行消融手术。从标测到消融,创新技术将帮助实现安全、高效、标准化的手术流程,提升房颤手术成功率。
此外,传统的介入手术需要X光不断照射整个胸部,人体会接触到大量放射线,而三维电生理标测、心腔内超声、压力导管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降低手术中的射线,实现绿色电生理,保护医患健康。
持续完善专业教育,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技术革新的同时,人才储备问题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能掌握这样复杂手术的大夫在国内不超过2000人,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农村,中西部地区,这样的资源就更少,而全国的实际需求,我们预测至少需要6000位大夫。陈曦说。
据了解,强生医疗科技于2019年底启动了心电生理高端技术五年专业培训计划,旨在进一步完善中国心电生理大夫专业培训体系,帮助提升该领域临床大夫驾驭高精尖技术的能力,培养更多心电生理专业人才。
陈曦强调,一方面,医疗资源下沉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要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这是个高难度手术,需要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年轻的大夫,从零开始学习到成长为可以独立完成这台手术,大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一定要慢慢来。陈曦说。
他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基层的患者首先能够拥有转诊机制,可以先到省级医院,大概是大型医院里进行救治,然后再回到县级医院进行手术后随访。
心脑共治,基层储备尤为关键
由于房颤导致的脑卒中风险会增加五倍,因此业内人士提出了房颤和脑卒中联合诊疗。
对于心脑共治的诊疗模式,陈曦强调,首先要明确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对于有房颤风险的患者,在门诊进行诊疗的时候,一旦出现房颤,就要立刻进行转诊,到有房颤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治疗。
陈曦表示,大大都农村地区,以及县级医院里,没有房颤治疗能力,当地老百姓一旦发病,没有办法被转运到大的医疗机构进行脑卒中治疗,这期间有个时间窗口,也就是必须在8到16个小时之内进行取栓手术,否则就会出现脑梗。因此,需要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机械取栓手术,这个手术可以及时让患者恢复意识,这也是强生医疗科技在积极推进的工作之一。
此外,强生医疗科技正与各级医院一路关注房颤中心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支持建设了600多家房颤中心,今年内预计将增加到750家。随着房颤中心建设逐渐向更多区县医院延伸,将推动形成综合管理生态圈,提高公众对房颤的疾病认知,提升区域规范化诊疗能力,建立分级诊疗网络,加强房颤患者的长期管理。
陈曦表示,他期待未来继续与包括医疗机构、企业、媒体在内的各方一路,为大众健康教育领域不断添砖加瓦,提升疾病认知度和诊疗率。同时,强生医疗科技也将继续加强创新研发,支持专业教育,让技术进步惠及更多普通患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