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变化中的中国科技丨中国科学报

 

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就中国科技创新十年来的情况进行介绍。

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王志刚说。

创新中的十年:

中国科技的创新成果在增加

在新闻发布会上,王志刚介绍,过去十年里,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

十年来,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界不断涌现出创新成果,积极回应全社会对科技发展的殷切期望。

侯建国介绍,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这些年,中科院产出了铁基高温超导、纳米限域催化等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的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纳米材料、干细胞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科院研制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成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的利器,支撑我国在脉冲星研究、中微子振荡、磁约束核聚变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重大成果。

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近十年,中科院累计向社会转化了约11万项科技成果,助力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比如,中科院研发的曙光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芯片等促进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煤制乙醇、煤制低碳烯烃等多项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化;中科院动员40多个研究所、千余名科学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联合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中科院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科院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建设中承担了相应任务。不仅如此,中科院还研制了悟空、墨子、慧眼、太极、广目等一批科学卫星,使我国在空间科学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研制了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谱系化的深海装备,引领我国的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围绕航空发动机叶片、超分辨光刻机、仿生合成橡胶、高端轴承、高性能特种材料等重大需求,中科院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产业链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方面,中科院积极开展抗疫科研攻关,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研制出多款疫苗、检测试剂、药物等,积极支持科技抗疫。

过去十年间,中国从载人航天到嫦娥探月,从杂交水稻到核电建设,一系列大国工程及大国重器举世瞩目。

这十年是我国工程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李晓红介绍,十年来,中国工程院在中国科技铸就的大国工程中都有所贡献,在助力重大科技攻关和工程科技更好造福人民方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中的十年:

中国科技的体制机制在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界坚持两个轮子一路转,一个轮子是科技创新,另一个轮子是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成为十年来中国科技的又一个关键词。

王志刚介绍,目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科技部近期出台的《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在143项改革任务之外,又部署了更深层次的改革。

有一些硬骨头需要啃。我们通过新的改革,一环扣着一环,一轮连着一轮,把改革不断深入下去。王志刚说。

十年来,中国科技的体制机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例如,在中科院,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侯建国介绍,在科研布局方面,中科院强化科研布局的战略性、引领性、协同性,统筹区域、领域和创新平台的布局;在科研管理方面,中科院出台基础研究十条攻关八条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等,强化定向性、体系化的基础研究工作;在打造人才创新高地方面,中科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通过抓两头带动全院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发展。

再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制度改革已见成效。李静海表示,基金委确立了以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治理体系为目标,以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三项任务为核心的系统性改革方案,通过近五年的持续努力,在资助管理策略、机制、布局方面,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开放中的十年:

中国科技的国际地位在提升

十年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在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科院已连续9年位列全球科教机构首位。

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王志刚说。

侯建国介绍,十年来,中科院牵头发起或积极参与了国际子午圈、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泛第三极环境、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中科院还与全球60多个国家的120多家机构签署了院级协议,与13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实质性科研合作,建立了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累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近6000名。

截至2020年,中科院科研人员在国际组织任职人数达981位,比2012年增加约50%;个中,担任主席、副主席、国家代表等重要职务的331位,比2012年增加约109%。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界还在一流科技期刊培育和科研数据共享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张玉卓介绍,中国科协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扩大领军期刊方阵,做强后备期刊梯队,推动更多优秀期刊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科技期刊集群化改革和数字化发展,培育若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出版机构,建立有国际水平的数字出版服务平台,还有开放获取资源平台,吸纳更多的高水平科学家参与中国期刊建设,促进科研论文和科学数据的共享。张玉卓说。

未来,中国科技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更多国家科技同行交流合作,并努力为世界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中国科技的贡献。王志刚说。

来源:中国科学报

分享到:

相关文章阅读:

  • 现在我们似乎总是会看见一些细思极恐的题目或者图片,今天就来看看这些恐怖的内涵图片,可能一开始看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诡异图片看懂了
    科技之最最记录:3203
  •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的,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灵异事件,明星自然也不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位大明星在
    科技之最最记录:2978
  • 面具一般都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但是有的面具却并非如此,毕竟一开始面具的出现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有
    科技之最最记录:2907
  •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胜过一切,毕竟吃才是最最享受的。特别是在法国,他们把美食当做高尚艺术来看待,法国菜更是作为世界三大料理有
    科技之最最记录:2707
  • 地球上80%被水覆盖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淡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之源,而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的唯一途径,那么世界十大河流是
    科技之最最记录:2646
  • 世界上神秘的怪兽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十类神秘怪兽,其中小编要重点提的泽西恶魔简直就是令人心惊胆寒,这样的怪物长
    科技之最最记录:2620
  • 科技之最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