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经济可谓是世界倒数之列,科技方面更加的一穷二白,基本上毫无自主研发的能力,期间我们还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使得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备受打击。
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但是科技方面也是在不断被封锁、围堵、制裁中成长壮大的,可以说中国在这条道上走得极为艰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是史上从未有过的,但是这个过程中也无形提高了我们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斗志,个中有一些科技领域,我们不但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还开辟出来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我们来盘点一下当今中国5大领先世界乃至垄断世界的科技,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https://pics0.baidu.com/feed/342ac65c1038534385c2ac692e0fb977ca80880a.jpeg?token=6453b392a124bb1a4c7aaef8a62be4e9)
第五、盾构机
盾构机从零到世界第一,中国近些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快。各种高楼大厦,铁路,公路拔地而起,由此也被称为基建狂魔,但是搞基建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不能缺少,那就是盾构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盾构机厂家是一家德国企业,但他们欺负中国人傻钱多,光一台盾构机就需要7个亿,最重要的是,盾构机坏了以后维修还要等上很久,严重影响中方工程的施工进度。
![](https://pics7.baidu.com/feed/aa18972bd40735fa3cf73a9c204d06ba0f2408b1.jpeg?token=940533f06ec1d92d912a4dbdd367eae7)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自己来研发。于是这个研制的重任就落到了中铁隧道集团身上。在当时刚成立的项目组只有18位成员,个中大都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大门生,记者中铁装备总工程师王杜鹃当时说过,对我们来说,别说研发盾构机了,很多人连盾构机估计都没有见过,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杜鹃与同志们克服了种种障碍,终于在2008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
![](https://pics6.baidu.com/feed/91529822720e0cf317c4c109b75afb16be09aa33.jpeg?token=c02ca2a868814be2f114af0e7687288e)
尽管这台盾构机不如国外的好,但是这已经让我们实现了从0—1的突破性进展,而在对后续的国产盾构深入研究中,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等也相继加入进来。最终,在我国众多势力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盾构机终于在质量上做到了外国所做不到的地步,更能利用产业集聚的效应来降低成本。于是,中国的盾构机冲出了国门,其价格低、服务好的上风逐渐地领先世界主流,从而打败了日本、德国,抢占了世界近一半的盾构机市场份额。
第四、海底城管隧道
![](https://pics4.baidu.com/feed/08f790529822720ee0fa5311bdd7034ff31fabcf.jpeg?token=49321c5977ba177d0a56ae7e30dd52c8)
为了修建当今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在当时要修一条6.7公里的海沉管隧道,但是国内没有足够的沉管修建经验,所以我们就求助于荷兰的一家最好的建筑公司,但是他们似乎觉得我们很好欺负,人傻钱多的那种,张口就是天价,开出了15亿的咨询费,所以中国与荷兰的谈判过程异常艰辛。
![](https://pics5.baidu.com/feed/c9fcc3cec3fdfc0386c026c86b238e9da4c2262f.jpeg?token=b534116fa0efa29db115043e93fe8431)
直到最后一次谈判,中方给出自己的最低底线,那就是三个亿,并且只需要他们提供最重要、风险最大的技术支持即可,但他们竟然还觉得我们诚意不够,仍然爽口拒绝,这回算是彻底地激怒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燃起了斗志。
![](https://pics2.baidu.com/feed/f2deb48f8c5494ee57a719aaece9e9f798257ea5.jpeg?token=ca7bbcc158f0bcbc85f96d61c14c4b21)
于是我们又开始自主研发沉管隧道的各项工程技术,从港珠澳大桥第一节沉管浮运安装,到最后的沉管接头,大桥建造者们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而且在这项沉管安装任务中,中国工程师凭借自身的严谨和创新,第一次做到了巨型沉管滴水不漏。从而成就了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界超级工程。
由此,在海底沉管技术方面,中国运用了500多项专利,牢据世界领先水平,
第三、维生素C
![](https://pics0.baidu.com/feed/8d5494eef01f3a29f57c11785d39b5385d607cf2.jpeg?token=20b803c061c1591d2f48a1b716a0a133)
从弱小到掌握世界话语权的维生素c。1980年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都是德国人发明的莱氏化学法,它由三家大药厂组成的维c联盟从垄断,这三家药厂分别是瑞士的罗氏公司、德国的巴斯夫和日本的武田制药,维C垄断联盟以罗氏为代表,1986年,他们把维生素c这个专利使用权买了下来。他们买下专利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其他的欧美国家同他们形成竞争,但是唯独没有买中国的。
![](https://pics5.baidu.com/feed/faf2b2119313b07ea086501eb2cb982a97dd8c96.jpeg?token=63f9d099648589d367df6d96a9358357)
说到底还是不相信我们能研制出来,买下专利没多久,全球危机的需求量和价格节节攀升,到了1994年,价格最高达到了18美元1公斤。但是在1980年,中国通过全新改进维C生产工艺,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很多中国药厂纷纷开始建立维生素C的生产线。
![](https://pics4.baidu.com/feed/838ba61ea8d3fd1fc892f3378d522c1694ca5fcd.jpeg?token=db8fcf500ad42a5a6c43339a86bb3010)
那些垄断集团这下可慌了呀,在慌乱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最愚蠢的决定,那就是降价,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打压、压垮中国药厂,一年之内把维C的价格降到了4美元1公斤,可是四美元1公斤对于采用新技术和廉价劳动力的中国药厂来说,不仅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而且还能持续爆产能,但是对于仍然使用老技术的垄断集团来说就撑不住了。
最终这种垄断价格战的结果是,维C联盟这三家外国企业全部停产,并且把公司都卖了出去,目前全球超过90%个维C由中国四家药厂生产,中国的风吹草动决定了全球维c的评价。
第二、中国高铁
![](https://pics1.baidu.com/feed/1b4c510fd9f9d72a361a16a26936213d349bbb3c.jpeg?token=fa7f87b1c49b1a4510c31c88fe03c359)
在21世纪初,高铁技术落后的中国本想通过日本、德国来引进全套的高铁技术,但是却被无情地拒绝,那个时候的我们根本没有能力设计和制造高铁,而国外厂商又是一点面子都不给,都不想与中国合作,提供技术,所以被迫无奈,中国铁路产生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牺牲中国的市场以换取技术。
中国高铁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2004年到2008年期间,中国很多一线城市享受着来自加拿大,日本,德国的列车,这些都是我们用真金白银购买的。
![](https://pics2.baidu.com/feed/5243fbf2b211931311b336a5da2405de90238ddd.jpeg?token=59c0a44edf3d577208f1ca2e3ed45aff)
第二阶段,在购买了这么多的高铁以后,中国想通过合资企业模仿出自己的高铁,当时日本人果断拒绝,并且退出了所有关于高铁的合作,但是西门子和庞巴迪这两家公司同意了,因为他们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中国,不想失去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内企业静悄悄地学习,并掌握了大部分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为了克服技术障碍,当时中国还建立了一个特殊团队,叫做266计划,这个团队组织了国内三家设计技术公司的人才,分别是青岛四方,中国中车,中车唐车以及中国的25所大学,56个关键实验室和500多家原始设备制造商,终于在2010年,中国推出首个自主设计的中国高铁,
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在2014年到2018年,在经过15年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后,中国人终于开始创新和制造自己的高铁列车,并迅速向世界亮出三个第一,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订单增速全球第一。营业里程全球第一,到如今,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内高铁成网的国家。
第一、华为
最后一个肯定就是华为了,华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的硬实力,致力于全球科技硬件的提供,号称以高科技立国的美国岂能容忍中国后来居上,于是针对华为的追杀长达8年,穷尽政治,司法,外交等各种手段,试图通过长臂管辖来制造美国陷阱。
![](https://pics2.baidu.com/feed/fcfaaf51f3deb48f2a4bb11a4e0333202cf578fd.jpeg?token=f0c5b820114a6b481368e03b4715ed4f)
从美国这样封杀一家中国企业就能看出,华为背后所掌握的技术是让他们非常恐惧的,实际上,不光是华为,中国其他企业例如中兴,海康威视,华大基因,欧菲光,联发科等,都被美国列入了制裁的黑名单之中。
![](https://pics6.baidu.com/feed/810a19d8bc3eb1353bee62fe1b02a1dafd1f446b.jpeg?token=a423d2a65b226ad5331b887f2c1521b5)
历史实证告诉我们制裁确实有影响,有后果,但并不是灭顶之灾。但是对中国而言,越是如此打压中国,中国越是能够强势的崛起,自清朝结束以来,中国就是在不断被封锁、围堵、制裁中成长壮大的,如果想以压垮中国,那他们的算盘真的是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