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官渡之战的“以少胜多”,有人说是曹操谋略深、胆子大,有人说是袁绍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官渡之战改变了当时的时势和局面,而它也成为了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例子,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例子。
官渡之战的介绍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 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 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的曹操前期布局精妙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 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
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 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 以逸待劳,后发制人。